習近平談為官之道 哪些人的事例曾被提到?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學習路上按】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幹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在多次公開講話、座談會以及與幹部談心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為官之道。什麼樣的領導幹部才是好幹部,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提倡?為此,學習路上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為官事例中的5位主人公,以饗讀者。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觀焦裕祿同志紀念館。新華社發

  當代優秀典型3位:什麼樣的幹部才是群眾心中的好官?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

  ——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我當時上初中一年級,政治課老師在念這篇通訊的過程中多次泣不成聲。特別是念到焦裕祿同志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時,我受到深深震撼……

  我們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祿精神的影響,是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成長的。我後來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參軍入伍,還是做領導工作,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2014年3月,習近平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18日上午,總書記在蘭考縣委老辦公樓舉行的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開門見山:「我之所以選擇蘭考作為聯繫點,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因為蘭考是焦裕祿同志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我希望通過學習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

  說到動情處,他還吟誦了自己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於1990年7月15日填寫、並在7月16日《福州晚報》上刊登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詞:「中夜,讀《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是時霽月如銀,文思縈系……

  ——2014年3月,習近平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習近平指出,蘭考教育實踐活動落實了中央要求,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主線,分層分類抓好學習,廣開言路匯集民意,原汁原味反饋意見,規定動作做得實,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注重教育實踐活動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活動進展順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14年5月,習近平到河南省蘭考縣,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並發表講話

  習近平強調,縣級政權所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党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焦裕祿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焦裕祿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習近平指出,我對縣一級職能、運轉和縣委書記的角色有親身感悟,聽了大家的發言很有感觸,腦海裡不斷浮現我當縣委書記時的畫面,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焦裕祿同志為縣委書記樹立了榜樣,大家要自覺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幹部。

  ——2015年1月,習近平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

  人物介紹:焦裕祿生平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圖:習近平1990年詞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谷文昌同志(中)1958年在東山縣深入基層指導工作。新華社發

  福建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

  ——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福建東山縣的縣委書記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敬仰,是因為他在任時不追求轟轟烈烈的「顯績」,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帶領當地幹部群眾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孫後代的防護林,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這種「潛績」,是最大的「顯績」。

  ——摘自《之江新語》「潛績」與「顯績」(2005年1月17日)

  人物介紹:谷文昌1915年10月出生於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5月隨軍渡海解放東山島,先後擔任東山縣城關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縣長、縣委書記。1964年調任省林業廳副廳長。「文革」期間下放寧化縣農村勞動,1972年後曾任龍溪行署林業局局長、農辦主任、副專員。谷文昌在海島東山縣工作了14年,擔任縣委書記10年。14個春秋的拼搏奮戰,谷文昌和東山縣委一班人帶領全縣軍民植樹造林防治風沙,打水井、建水庫抗旱排澇,修公路、築海堤、建海港、造鹽田……從根本上改變了東山舊貌,把一個荒島變成了寶島。

  專題:學習谷文昌 做「四有」幹部

  2006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左二)觀看鄭九萬事跡圖片展。來源:浙江在線

  永嘉縣山坑鄉後九降村黨支部書記鄭九

  ——老百姓在幹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因為他們的支部書記生病了,一天之內村民自發籌集了數萬元手術費為他治病,村民們說「就是討飯也要救他」。當地就有一些幹部不由地發出了「假如我病倒了,會有多少村民來救我」這樣的感慨!鄭九萬所做的一切都體現在了村民的回報上,是老百姓心中那桿秤稱出了一名基層黨員幹部的分量。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幹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豐富內涵。這就是我們樹立鄭九萬這個先進典型的意義所在。

  ——摘自《之江新語》「一切為民者 則民嚮往之」(2006年7月20日)

  人物介紹:鄭九萬,男,漢族,系永嘉縣山坑鄉後九降村黨支部書記。1951年6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198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2月-1994年3月,2002年4月至今先後兩次連任村黨支部書記。2003、2004年度均被評為山坑鄉優秀共產黨員。因連續幾個晚上開會商討高山紅柿基地、村康莊工程建設,操勞過度,2005年10月5日凌晨,突發腦血管破裂形成動脈瘤而生命垂危,經碧蓮中心衛生院、永嘉縣人民醫院簡短診治後,即被送往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救治,通過兩次手術,在多方努力及醫務人員精心救治下,於2005年12月7日康復回家。(資料來源新華網)

  歷史人物2位:領導幹部應鼓勵講真話 為人謙虛 銳意進取

  初唐名臣裴矩

  ——領導幹部要本著「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原則,歡迎和鼓勵別人講真話

  《古文輯要》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時,曾經阿諛逢迎,溜須拍馬,想方設法滿足隋煬帝的要求;可到了唐朝,他卻一反故態,敢於當面跟唐太宗爭論,成了忠直敢諫的諍臣。司馬光就此評論說:「裴矩佞於隋而諍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諍化為佞;君樂聞其過,則佞化為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們只有在那些願意聽真話、能夠聽真話的人面前,才敢於講真話,願意講真話,樂於講真話。我們的領導幹部一定要本著「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原則,歡迎和鼓勵別人講真話。

  ——2012年5月,習近平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人物介紹:初唐名臣裴矩以敢於直諫而為人稱道。唐太宗稱帝後,憎惡官吏貪汙受賄,於是就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賄,測試這些官員是否廉潔。有一個刑部司門令史接受了一匹絹的賄賂,唐太宗下令將其處死。對此,民部尚書裴矩進諫道:「為吏受賂,罪誠當死,但陛下使人遺之以受,乃陷人於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唐太宗聽了不僅沒有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反而高興地對諸大臣們說:「裴矩當官力爭,不為面從。倘每事皆然,何憂不治。」由此,人皆稱裴矩為諍臣。

  然而,裴矩在隋朝做丞相時,卻被人們視為佞臣。裴矩以對西域外交上的成功而深得隋煬帝寵信,隋煬帝高興的時候,「每日引矩至御坐」。隋煬帝專橫跋扈,荒淫無度,裴矩不僅不進諫,而且在煬帝到達東都時,「徵四方奇技異藝,陳於端門街,衣錦綺、珥金翠者以十數萬。又勒百官及民士女列坐棚閣而縱觀焉。皆被服鮮麗,終月乃罷。」對此,煬帝十分歡欣,對身邊人說:「裴矩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不僅如此,裴矩還迎合隋煬帝好大喜功的心理,冒著巨大風險討伐高麗,結果大敗。

  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

  ——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在工作中敢作敢為、銳意進取,在做人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是幾朝元老,但他對自己要求很嚴,他在家廟的鼎上鑄下銘訓:「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糊餘口。」意思是說,每逢有任命提拔時都越來越謹慎,一次提拔要低著頭,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彎腰,連走路都靠牆走。生活中只要有這隻鼎煮粥餬口就可以了。我看了這個故事之後,很有感觸。我們的幹部都是黨的幹部,權力都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更應該在工作中敢作敢為、銳意進取,在做人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2013年6月28日,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人物介紹:正考父是春秋時期宋國的上卿。史書記載正考父恭儉從政的故事。正考父貴為帝室之胄,且博學多才,文武兼備,德高望重,深受宋國幾代國君倚重,官拜上卿,卻是個謙謙君子,為人處世甚是恭謹低調,平和有加,儉樸至極。正考父的美名和故事,《史記·孔子世家》《左傳》等典籍均有記載。《孔子世家》載:「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糊餘口。』其恭儉也如此。」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為何提到這些古今名人
    【學習進行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對於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在書中提到了很多響亮的名字,他們都是誰?總書記為何提到他們?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 關於中美關係,習近平提到的幾個「關鍵詞」
    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為中美如何相處提供了全新視角,展現了中國領導人以和為貴的東方智慧與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新華網「講習所」今天推出《關於中美關係,習近平提到的幾個「關鍵詞」》,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與路徑。
  • 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習近平用30年親身經歷勉勵青年
    事業觀:立志做大事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實際上,「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不僅僅是習總書記對青年的殷切期望,同時也是習近平自從政之日起的「從政理念」和事業觀。      2000年出版的第7期《中華兒女》雜誌中曾刊登了一篇對習近平的專訪文章。習近平同志時任福建省省長,採訪者為時任《中華兒女》雜誌社社長楊筱懷。
  • 習近平演講中提到 這些英國文藝作品曾影響中國
    【學習有方】  習近平演講中提到,這些英國文藝作品曾影響中國  潘婧瑤  【編者按】今年是歷史上首個中英文化交流年。當地時間2015年10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發表題為《共倡開放包容 共促和平發展》的演講。
  • 新年賀詞中 習近平特別提到這些人
    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特別提到了這些人他們,是誰?退役後他又主動選擇到偏遠的貧困山區工作深藏功名60多年從未對身邊人說起過赫赫戰功更不以此為資本向組織提要求、要待遇把青春和生命獻給脫貧事業的黃文秀
  • 哪些人曾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給青年學生、紮根基層者、大學生村官等回過信。根據目前公開的信件,習近平的回信大都比較簡短,在200字到500字之間,2至3段。回信的內容大致是表達收到信之後的心情,闡述對所涉及群體及其工作或學習的看法,提出期望並祝福。為此,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帶讀者們一起回顧一下哪些人曾經收到習近平總書記親筆署名的回信?回信中又透露了哪些內容?
  • 習近平總書記談「國之大者」
    本文轉自【求是網】;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對「國之大者」要瞭然於胸!……202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國之大者」這個重要概念。總書記為什麼反覆強調「國之大者」?對「國之大者」應如何理解?
  • 從習近平念對聯細品「官」念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報導,習近平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說,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係。
  • 習近平總書記當「縣官」的日子,長文值得一讀!
    這位曾擔任「縣官」的中國最高領導人,有哪些故事?從中有何啟發?縣委書記們應該如何作為?今天出版的《學習時報》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學習大國(XXDAGUO)同大家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當縣委書記的日子。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206名參加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的學員座談。
  • 從《習近平用典》中感悟學習之道
    可見,為官一任、治理一方,學習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正因此,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任務。對於領導幹部,學習不學習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本領大小也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事情。習主席還用「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俗語,說明不學習就可能迷失方向、陷入危機。發展一日千裡,工作日益複雜,沒有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怎麼做好決策?
  • 中紀委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名字理解意思:習近平多次提到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徵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如是說道。  在講話中,習近平進一步指出,弘揚偉大長徵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徵路,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矢志奮鬥。
  • 【習語】習近平談黨員幹部的學習之道
    ——2013年3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   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知識是每個人成才的基石,在學習階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2018年1月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   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
  • 習近平2018新年賀詞: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電視網)和網際網路,發表了二○一八年新年賀詞。新年賀詞都提到了哪些人,哪些事?央視新聞帶你速讀!
  • 2021國考申論備考名言佳句:習近平主席談人民群眾的重要性篇
    本文整理2021國考申論備考名言佳句:習近平主席談人民群眾的重要性篇。 推薦查看>>>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習近平《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2、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習近平《之江新語·為民辦實事成於務實》4、善為國者,愛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 「平語」近人——習近平談作風建設
    奢靡之風實質是剝削階級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墮落、物慾膨脹,燈紅酒綠,紙醉金迷。  ——2014年6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們在入黨宣誓時都說過:「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只有按照這樣的標準和境界來修身、用權、律己和謀事、創業、做人,我們才能把人做好、把官當好。
  • 【選調說家風】 手鏡三千 貴在清慎勤 為官一任 方以民為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清正廉潔,是融入中國共產黨人血脈之中的不變本色」,對我們年輕選調生而言,清正廉潔是我們需要扣好的第一粒扣子。清,就是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孟子就曾說過:「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手鏡》中也提到:「時時事事須存此意,做官自己腳底須正,持門第不得。」正所謂「人無德不立,官無德不為」,我們必須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做到守忠心,對黨忠誠;守初心,服務人民;守公心,大道致遠。廉,就是要廉政立本、廉明修身。
  • 為戰「疫」添書香,聽習近平談讀書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國內外不同場合,習近平多次講述過他的讀書故事,號召大家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因為「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在曲阜孔子研究院考察。
  • 習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為政】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北宋)範仲淹《嶽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為人民,也就是為大多數人的幸福觀,習近平在談為官之道時多次引用。他指出,古往今來,許多有作為的「官」都以關心百姓疾苦為己任,為官者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心無百姓莫為「官」。他要求黨員幹部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自覺打掉心裡的小算盤。「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
  • 「勺要對準鍋」,攆著問題跑——鄭灝東的「為官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說,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為了進一步宣傳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展示新時期優秀縣委書記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風貌,新華網與共產黨員微信易信公號聯合推出《當好執政興國的「一線總指揮」——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對話錄》網絡在線訪談系列報導。本期,新華網河南頻道邀請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區委書記鄭灝東做客《新華訪談》,談金水區發展現狀及為官之道。
  • 「平語」近人——習近平引經據典談抗戰
    【編前語】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習近平在談到抗戰時曾多次用典,寓意深邃。他不但告誡世人,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只有銘記70多年前的慘痛教訓,才能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同時也向全世界莊嚴承諾,中國將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學習進行時」專欄帶您一起細細品味這些「經典」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