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郡縣治,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說,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為了進一步宣傳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展示新時期優秀縣委書記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風貌,新華網與共產黨員微信易信公號聯合推出《當好執政興國的「一線總指揮」——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對話錄》網絡在線訪談系列報導。本期,新華網河南頻道邀請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區委書記鄭灝東做客《新華訪談》,談金水區發展現狀及為官之道。
圖為鄭州市金水區區委書記鄭灝東做客新華網河南頻道,接受採訪。
「能走路就不騎車,能騎車就不坐車」,這是鄭灝東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這個沒事就愛騎著自行車在小區街道上「亂竄」的鄭州市金水區區委書記,有著一套自己的「為官之道」:基層才是「一線指揮部」,只有知道群眾在想啥,了解百姓需要啥,把勺對準鍋,攆著問題跑,黨員幹部才能幹好工作。
「勺要對準鍋」,聽群眾聲才能辦好百姓事
「坐著車子轉,隔著窗戶看,問題難發現。」很多類似工作上朗朗上口的順口溜都出自於鄭灝東之口。下班後的鄭灝東,經常騎著自行車在轄區內「瞎轉悠」,跟群眾聊聊天,找基層幹部談談話。為了多看情況,多發現問題,鄭灝東上下班儘量不走同一條路。「不和群眾聊天,永遠不知道群眾在想啥,不到百姓家坐坐,永遠不知道百姓需要啥。」鄭灝東說。
圖為鄭灝東騎車調研西部舊城區,與群眾深入交談。
金水區是鄭州市的中心城區,戶籍人口144萬,流動人口超過80萬人,解決好民生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金水區幹部的頭等大事,很多民生問題的苗頭都是鄭灝東在一家一戶串門子、拉家常中發現。
2012年,鄭灝東到社區了解情況,中午在一戶居民家吃飯。一盤青菜、一碟鹹菜再加一碗麵條的簡單午餐,鄭灝東並未在意。可在聊天中女戶主支支吾吾地反映「青菜價格太貴,都捨不得買」,鄭灝東這才意識到這頓午餐中一盤青菜的意義。「吃個青菜都心疼,百姓咋能過上好日子?」鄭灝東開始研究解決菜價貴的問題。
鄭灝東發現,社區便民店曾經紅火過,但是由於只有一年補貼,很多便民店因為人工、房租等成本較高、利潤低,開業一年就相繼歇業。為此,金水區改變社區便民店補助政策,規定只要菜品質量、價格符合條件,就對便民店進行持續補助。有了補貼支持,便民店恢復了生機,不僅居民買菜方便,菜價也比普通市場便宜,甚至有不少外區市民來到金水區社區便民店買菜。
「經常有幹部覺得很委屈,工作做了不少,可百姓老是不滿意,問題的根兒就在於沒找準百姓的需求,勺要對準鍋,多聽聽群眾聲才能辦好百姓事。」鄭灝東說。
攆著問題跑,找到病根才能治好病
「有的幹部怕問題曝光,總感覺問題一曝,臉上無光,事實上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找到病根才能治好病。」鄭灝東說。多年的工作中,鄭灝東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理論:領導幹部就要攆著問題跑,一個地區就是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走向良性循環,取得發展。
圖為鄭灝東會見綠城社工,傾聽他們意見。
金水區轄集中著大量的老舊居民樓院,由於歷史原因,大部分老舊小區無人管理,衛生條件差,社區秩序混亂,社會問題集中。鄭灝東接到群眾反應後,開始在全區內普查老舊小區,進環境改造提升工作。
76歲老人劉慶祥住在金水區經八路的一個老舊小區內,由於小區樓道裡沒有電燈,一天晚上劉慶祥摔倒在樓道小腿骨折,此後兒子便把劉慶祥接去家裡同住。聽老鄰居們說小區改造後燈亮了路也平了,劉慶祥又搬回了自己的老院子。「住了幾十年,這院子就是我家,現在小區條件越來越好,給個金窩也不搬呦。」劉慶祥說。
為了改善老舊居民的居住環境,金水區投資2億多元,改造了550個老舊樓院,目前老舊小區實現了路平燈明、設施配套、乾淨整潔、規範有序,居住環境明顯提升。
棚戶區安置、斷頭路、學校、居民生活服務……一個個令人搔頭的難題在鄭浩東眼裡都成了工作目標。3年多來,金水區開工建設棚戶區安置房15823套,打通斷頭路74條,新增公園遊園14個,改擴續建學校24所,建成便民服務網點1248個,不僅新增就業再就業81127人,也給群眾提供了更加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發展是頭等大事,讓百姓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鄭灝東的身上永遠帶著一個小本子,本子上不僅有密密麻麻的待辦工作,也記錄著鄭灝東在工作上的反思和想法,甚至有深夜中突發奇想的工作點子。「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能落下任何一個可能帶動發展、致富百姓的好機會。」鄭灝東說。
圖為鄭灝東與上訪群眾親切交談。
鄭灝東履新伊始,由於規劃調整,金水區域面積減少近一半,轄區可利用的發展空間急劇縮減。「如何在挑戰中更上一層樓成為一份重任,倒逼我們闖出一條科學、高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鄭灝東說。
結合實際情況,鄭灝東帶領金水區幹部群眾摸索出了一條以實現全域城市化,建設全省現代服務業核心聚集區和在全國有影響的科技文化創新區的建設新路子,形成了產業集聚區+若干園區的「1+N」產業發展模式。
2014年,金水區實現生產總值856.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02.9億元、財政總收入159.8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1.77億元,比2011年分別淨增202.2億元、47億元、41.17億元和16.8億元,綜合實力保持中部六省城區前列。
「發展是惠民利民的頭等大事,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員幹部就要心中有民,不負百姓期望。」鄭灝東說。(來源:新華網河南頻道 記者:宋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