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縣完成2021年江西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項目田園綜合體...

2020-12-20 瀟湘晨報

按照《關於開展2021年江西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項目田園綜合體和精品園區(農莊)申報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奉新縣對照田園綜合體有關申報條件,在已有的休閒農業園區中進行了篩選,確定申報奉新縣九百生態田園綜合體項目。項目實施主體為江西九百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地點為奉新縣柳溪鄉東莊村、球莊村及桃源村,項目總投資為521萬元,其中省級補助資金100萬元,市縣補助資金150萬元,建設主體自籌271萬元。奉新縣九百生態田園綜合體項目在領導重視、產業突出、基礎完善、規劃合理、效益良好、帶農顯著等方面基本滿足田園綜合體項目申報要求。目前,已完成項目申報工作。通過該項目建設,奉新縣九百生態田園綜合體的基礎設施條件將得到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服務內容將一步豐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來源:奉新縣農業農村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奉新縣休閒農業精品點之奉新縣園夢山莊
    奉新園夢山莊有限公司,位於風景秀麗的江西省奉新縣會埠鎮稻田村東田組,佔地面積3000餘畝,擁有固定資產3766萬元。公司自2012年掛牌成立以來,先後總投資3800萬元,是一家集種植、養殖、生態旅遊、愛國主義教育、採摘、戶外遊戲、餐飲住宿、休閒為一體的綜合休閒山莊式民營企業。
  • 淄博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美麗休閒鄉村、美麗田園、休閒...
    淄博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美麗休閒鄉村、美麗田園、休閒農業精品園區名單公布挑個日子帶上家人朋友去體驗一下吧~為推動全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健康快速發展,經過主體申報、區縣農業農村、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和市級評審等程序,經公示無異議,確定淄川區牛記庵養生度假村等12家單位為2020年淄博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淄川區洪山鎮土峪村等18個村為2020年淄博市美麗休閒鄉村,淄博鑫菊源萬壽菊花觀賞園等12處景觀為2020年淄博美麗田園,張店區豐力奇果蔬觀光採摘園等18處園區為
  • 「田園綜合體」載起鄉村未來
    「田園綜合體」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融合了各種要素的「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首次出現在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指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
  • 探訪|田園綜合體 鄉村新光景
    ——探訪遷西縣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這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同年7月,遷西縣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成為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之一。所以,在田園綜合體建設中,『農』的底色必須守住。」望著滿山的果樹,白金鑫說,田園綜合體以特色水雜果產業為基礎,以油用牡丹、獼猴桃、小雜糧產業為特色,以生態為依託,以旅遊為引擎,以文化為支撐,以富民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宜居宜業。田園綜合體有了農業作為基礎,還要有更多產業。
  • 惠說|農業,田園綜合體的「內生原動力」!
    在農業的基礎上,基於農業的時間和空間屬性,在此基礎上延伸,才能形成四季更迭、具備觀光度假價值的產品體系。田園綜合體,貴在「綜合」。它更多側重的是一二三產業的聯動,需要在擴展產業鏈上下功夫。在基於鄉村旅遊資源的基礎上,合理的開發與之相適應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鄉村旅遊產品,使其成為整個綜合體的重要吸引點,從而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 無錫陽山鎮拾房村-鄉村空間重構下的田園綜合體研究
    生產—生活—生態複合空間主要體現在旅遊綜合體部分, 是新興產業的集中區和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區, 主要體現在項目中心的田園小鎮群, 根據集群和分布可劃分為田園親子遊樂區、田園觀光區、田園休閒生活區、戶外體驗區和水蜜桃產業精品展示區。田園親子遊樂區根據兒童成長階段設計非動力兒童遊樂和親子互動項目, 為他們提供親近自然、認識自然、探索自然的環境。
  • 惠城擬用3年時間在橫瀝蘆洲打造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推進鄉村振興
    惠城區甩出「王炸」:以橫瀝鎮10個村和蘆洲鎮墩子林場為核心,打造集「農業產業+文化旅遊+休閒康養+美麗鄉村」於一體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以「文旅+康養」為核心,依託旅遊資源和特色產業,打造一體化國家級平臺,惠城區鄉村振興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 農業部長韓長賦:2020-2025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審議通過全國...
    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出的「關於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打造鄉村振興戰略新支點」的建議,在其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5036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就大力扶持田園綜合體項目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回答。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
  • 農業旅綜合體_2020年農業旅綜合體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66張 貴州悅心雲谷生態農業建設項目項目特色:集農業旅遊、綜合配套、美麗鄉村(苗木種植)等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https://bbs.zhulong.com/101010_group_678/detail41506310/   杭州富春開元芳草地鄉村酒店   田園綜合體如何落地實踐,如何規劃才有閃亮點? (文末附74套資料)  旅遊只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切入點和內容之一,而不是全部內容。
  • 吉水打造首個田園綜合體旅遊項目
    近年來,該村把發展鄉村旅遊與美麗鄉村建設、壯大致富產業有機結合。今年,該村種植太空蓮180餘畝,使太空蓮成為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中國吉安網訊(胡淑蘭)遊客服務中心主體完工、飛牛牧場、農事採摘、水上運動、彩虹花田、牧野風情等項目正在加緊推進,環湖民宿木屋正在做樣板房……近日,吉水春天文創觀光農場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建設。這是該縣推進全域旅遊打造的首個田園綜合體旅遊重點項目。
  • 2017年當休閒農業遇上田園綜合體標杆項目考察|臺灣站
    當休閒農業遇上田園綜合體   2017 壹方城臺灣休閒農業與文創標杆項目考察創新之旅
  • 山東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創建名單匯總一覽
    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鄉村旅遊要有新作為、大作為。  在全國旅遊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鄉村旅遊這一新的旅遊形式也被越來越多人青睞。目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已從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轉變,空間布局從城市郊區和景區周邊向更多適宜發展的區域拓展。
  • 隱耀-烏鎮青壚被譽為田園綜合體,旅遊業態的先驅者
    田園綜合體:隱耀—烏鎮青壚中央一號文件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原文如下: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 上海唯一田園綜合體今年將建設完成!
    2017年,「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
  • 2019年江西省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匯總一覽
    中商情報網訊:為更好地幫助投資者了解江西省產業發展方向和招商引資的重點領域,進一步促進江西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近日,江西省發改委編制了《2019年江西省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冊》。41定南縣德保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42定南縣潤澤果蔬產業示範基地項目43定南縣龍塘鎮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建設項目旅遊農業44定南縣歷市鎮太公—蕉坑—金雞「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贛州市興國縣招商項目情況
  • 發展休閒農業,促進三產融合:長清區鄉村振興道路上的農業旅遊新產業
    近年來,長清區借力歷史文化資源與山水田園風光,以名優特產和秀麗田園為依託,用一二三產融合的思路,大力發展農業新六產,在休閒農業和觀光旅遊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打造了萬德茶業特色小鎮、馬山中醫藥康養小鎮、五峰山蒲公英特色小鎮,馬套村更是在發展特色農業鄉村遊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成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邂逅臺灣:當休閒農業遇上田園綜合體
    臺灣休閒農業與文創的發展,對於傳承歷史文化、活化鄉村資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創新環境氛圍、倡導生活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於大陸文旅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不同維度的項目都有很好的借鑑意義和示範效應。
  • 2018江西省第四屆休閒農業鄉土美食推介活動在高安市舉辦
    2018江西省第四屆休閒農業鄉土美食推介活動現場(攝影:曹亞軒)9月22日,由江西省農業廳、宜春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西省廣播電視臺、江西省文化演藝發展集團、高安市人民政府承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高安市巴夫洛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18江西省第四屆休閒農業鄉土美食推介活動在高安市巴夫洛現代農業示範園舉辦
  • 田園綜合體:田園 養生養老
    休閒養生農業旅途可以提供農業生產、農事體驗、節事參與等旅遊產品,使遊客了解農業、農村和農民。這裡的鄉村,包括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塊。上海鄉釐農業旅遊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專注於旅遊規劃與休閒農業規劃設計,對旅遊規劃、休閒農業規劃、農業產業規劃、鄉村旅遊規劃、美麗鄉村規劃、農莊設計、創意策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農旅項目都有獨到的見解,用心讓每一個項目成為獨一無二的作品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 鄉村振興看沂蒙|農民種田企業管理 東蒙樂華田園綜合體讓農民成為「產業工人」
    為了改良土質,園區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如今這裡種植的40畝水稻以及牧草、花生等雜糧,大豆、花生取得了豐收。園區還採取「農民種田、企業管理」的方式,讓農民真正成為了「產業工人」。土地改良,水肥一體化和農業種植以及農業新六產、三產融合上做出文章,目前項目進展十分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