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阿里巴巴:索賠1元錢,向商家道歉
江西公務員邱某某為了兼職賺點小錢,在淘寶上充當了一名網絡差評師。前段時間她剛剛被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了緩刑,沒想到近日又收到傳票。
這回原告是阿里巴巴,認為他們這些惡意差評師的行為誤導了消費者,破壞了電子商務營商環境。索賠金額很小,1元錢,但是要求在淘寶網主頁向廣大商家致歉。目前,江蘇海門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被阿里巴巴列為被告的一共有3人。邱某某是中間環節。他們3人分工明確,由杜某挑選店鋪和商品,然後將連結發給邱某某。
邱的「兼職」很簡單,根據連結購買,收貨,然後直接給差評,而後續另有杜某跟進。待商家聯繫邱某某後,她就將杜某的聯繫方式推給商家。此後,杜與商家討價還價,要求商家要麼「花錢消災」、要麼「我讓更多的人來給你差評」。
而每成功一單,邱某某都有幾百到上千元的費用可以拿。後來邱某某還拉著弟媳張某某一起做。
3人的「兼職」並沒有持續太久,阿里巴巴安全部接到商家舉報後,協助警方偵破此案。落網前3人共敲詐勒索了5位商家,每筆600-8800元不等,共計2萬餘元。
2017年7月,正在機關大院辦公的邱某某被直接帶上警車。
去年11月,海門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杜某、邱某某等3人緩刑,並處罰金。他們沒想到,事情還沒有完。
目前開始嘗試通過訴訟手段予以圍剿。將邱某某等人告上法庭就是阿里首次以民事訴訟的方式對付差評師。
「信用評價系統是消費者主要決策參考之一,也是淘寶最為核心的競爭力之一,3名被告虛假的評價數據汙染了淘寶的評價系統,侵害了其完整性和真實性。」淘寶在起訴書中指出,3被告的行為不僅直接損害被敲詐的商家權益和淘寶對評價數據所享有的合法權益,更為嚴重的是誤導了消費者,破壞了良好的電子商務營商環境。
「打1元官司並非為賠償,而是警示差評師,這是一種違法行為。」阿里巴巴集團高級法務專家張譯文說,訴訟本身是提高違法成本的一種方式,對差評師而言,涉訴後要應訴本身就是一種成本和心理震懾。(首席記者 肖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