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當惡意差評師被告上法庭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錢江晚報

阿里巴巴:索賠1元錢,向商家道歉

江西公務員邱某某為了兼職賺點小錢,在淘寶上充當了一名網絡差評師。前段時間她剛剛被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了緩刑,沒想到近日又收到傳票。

這回原告是阿里巴巴,認為他們這些惡意差評師的行為誤導了消費者,破壞了電子商務營商環境。索賠金額很小,1元錢,但是要求在淘寶網主頁向廣大商家致歉。目前,江蘇海門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被阿里巴巴列為被告的一共有3人。邱某某是中間環節。他們3人分工明確,由杜某挑選店鋪和商品,然後將連結發給邱某某。

邱的「兼職」很簡單,根據連結購買,收貨,然後直接給差評,而後續另有杜某跟進。待商家聯繫邱某某後,她就將杜某的聯繫方式推給商家。此後,杜與商家討價還價,要求商家要麼「花錢消災」、要麼「我讓更多的人來給你差評」。

而每成功一單,邱某某都有幾百到上千元的費用可以拿。後來邱某某還拉著弟媳張某某一起做。

3人的「兼職」並沒有持續太久,阿里巴巴安全部接到商家舉報後,協助警方偵破此案。落網前3人共敲詐勒索了5位商家,每筆600-8800元不等,共計2萬餘元。

2017年7月,正在機關大院辦公的邱某某被直接帶上警車。

去年11月,海門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杜某、邱某某等3人緩刑,並處罰金。他們沒想到,事情還沒有完。

目前開始嘗試通過訴訟手段予以圍剿。將邱某某等人告上法庭就是阿里首次以民事訴訟的方式對付差評師。

「信用評價系統是消費者主要決策參考之一,也是淘寶最為核心的競爭力之一,3名被告虛假的評價數據汙染了淘寶的評價系統,侵害了其完整性和真實性。」淘寶在起訴書中指出,3被告的行為不僅直接損害被敲詐的商家權益和淘寶對評價數據所享有的合法權益,更為嚴重的是誤導了消費者,破壞了良好的電子商務營商環境。

「打1元官司並非為賠償,而是警示差評師,這是一種違法行為。」阿里巴巴集團高級法務專家張譯文說,訴訟本身是提高違法成本的一種方式,對差評師而言,涉訴後要應訴本身就是一種成本和心理震懾。(首席記者 肖菁)

相關焦點

  • 6元就可買差評,誰給了職業差評師「生財之道」
    日前,媒體曝光了出沒在一些團購與電商平臺上的職業差評師的行為,也向外界揭開了惡意差評亂象的神秘面紗。或許不少網友都在一些商家的頁面下見過莫名其妙的差評,即便是那些向來口碑不錯的商家,有時候也「難逃此劫」。至於那些剛剛開張或者上線的商家,對這些職業差評師更是又恨又怕。 這些職業差評師的手段非常狡猾。
  • 百歲老人因交不起房租被告上法庭,他在法庭上稱:我是個抗日將軍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如果有人不願意還錢的話,債務人有權利去向司法部門起訴,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多年前有一個百歲的老人,他因為交不起房租被人起訴,在法庭接受審問時,他憤怒的說,我是一名抗日將軍,曾經為國家殺過
  • 電商行業最「古老」的灰產,職業差評師的技能又進化了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見不得陽光的「工種」應運而生——職業差評師,便是其中之一。「開過網店的商家,幾乎都遇到過差評師。」提及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淘寶平臺上經營兩家手工皂店鋪的何涵告訴懂懂筆記,從五六年前開店開始,她就已經開始和職業差評師「鬥智鬥勇」了。
  • 法庭上吵架互毆 原告被告都被罰
    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打起來了?!審判長制止也不聽?近日,陳某、陳某乙等6人因在法庭內互毆,嚴重擾亂法庭秩序被處罰!基本案情2020年10月9日下午,古藺縣人民法院雙沙法庭公開開庭審理原告陳某、李某訴被告任某、陳某甲民間借貸糾紛一案。
  • 剛保釋,黎智英再一次被告上法庭
    編輯:拾遺香港特區的和平穩定對於中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國一直是喜好和平的國家,希望整個國家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但總是有像黎智英一樣的亂港分子來搞破壞,最終他們的陰謀都無法得逞。根據海外網報導, 亂港分子、「壹傳媒創始人」黎智英才被保釋,沒想到立馬又涉嫌恐嚇記者,必須要進行為期三天的審訊,再一次被告上法庭。
  • 淘寶買家因中差評上「黑名單」 賣家:防差評師
    這兩天,有網友在微博上吐槽,稱自己剛剛在淘寶上下單,還沒來得及付款,幾秒鐘就被商家強制關閉了交易。一問才知道,原來,商家使用了差評攔截功能,只要是在任何店鋪曾經給過中差評的買家,都會被「拉黑」,無法購買商家的產品。
  • 興義:信用卡透支逾期不還 百餘名持卡人被告上法庭
    今年以來,黔西南州興義市100餘名持卡人因信用卡透支逾期不還,被銀行告上法庭。  近日,又有5起信用卡糾紛案在黔西南州興義市法院合併審理,5名持卡人使用某商業銀行信用卡,消費6萬元至14萬元不等的資金後,拒不償還所透支款項。銀行起訴持卡人,要求償還本息,並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 法庭上,原告的父親卻給被告當證人?這事兒有點……
    可在臨沂市蘭山法院近期審理的一起民事糾紛案件中,一對父子在法庭上「兵戎相見」「水火不容」。兒子作為原告參加訴訟,老父親卻極力要給被告當證人,法庭上你激烈的說一言,我激動回一語,弄得被告都認為自己是「第三者」。這對父子到底是因何事鬧到如此地步?
  • 五華水寨一老闆被告上法庭…
    五華水寨一老闆被告上法庭… 五華網 五華網微信號 wuhuawang01 功能介紹 有五華人的地方就有五華網 滿心歡喜飛赴婚紗聖地三亞拍婚紗照結果婚紗店卻無理由遲遲未交付婚紗照實物看一看入口已關閉在「設置」-「通用」-「發現頁管理」打開「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已發送發送到看一看 五華水寨一老闆被告上法庭
  • 面對「職業差評師」 治理點評環境需「內外兼治」
    據報導,多位商家稱遭遇「職業差評師」,媒體調查發現,「職業差評師」現象存在於各大電商平臺和餐飲外賣平臺,有的利用平臺的評分規則和店主對差評的恐懼心理,實施敲詐勒索;有的活躍在QQ等社交平臺的群裡招攬客戶,提供「刷評」服務,如收費替人打壓競爭店鋪,不到1000元即可購買30個左右的「差評」。
  • 「職業差評師」出沒外賣平臺:6元可買一條差評
    在外賣平臺開店的趙銘(化名)稱近日遇到了「職業差評師」,對方索要1800元未果,他的新店被惡意差評連續攻擊近半個月,導致店鋪的評分和銷量急轉下降。與此同時,廣州另一家店鋪店主也稱接到了「職業差評師」打來的敲詐勒索電話,店主稱最終支付1300元「賠償費」息事寧人。
  • 付了租金卻被告上法庭,這是為何?
    當事人劉某在接到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應訴材料和傳票時感到非常疑惑,自己並未與他人有什麼糾紛,怎麼成了被告?當他詳細閱讀起訴狀後才明白是他曾經公司廠房的出租方將其告到了法院,但這不僅沒有解決劉某的疑惑反而讓其更加無法理解,自己明明已經付了租金,為何還是被告上法庭?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一男子酒後在車內死亡,6人被告上法庭……
    其家屬將當晚一起同桌喝酒的人都告上了法庭,近日,博山區人民法院通報案件,送呂某回家的2人被法院判賠17萬元!案情簡要呂某(死者)生前系某商場的售貨員,業餘時間在燒烤大排檔從事服務員工作。被告李某某系燒烤大排檔的經營者。
  • 被告法庭上看中原告女兒當兒媳 當場決定和解
    法庭上,老胡給兒子相了個媳婦(圖文無關,資料圖)   「你現在有男朋友嗎?」   「我還是單身呢!」   ……   猜得出這是法庭上被告和原告方的對話嗎?印象中,要鬧到打官司,那場面總不會太和諧,但最近在寧波北侖法院有場民間借貸官司,剛要開庭,被告就急衝衝表示不用開庭,錢會馬上還!   接下來,原告也真是奇怪了,說本金拿回來就好,利息就不要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開始法官有點愣,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家裡都有大齡兒女,原、被告這是想當親家啊!
  • 淄博一男子酒後車內身亡,6人被告上法庭…
    其家屬將當晚一起同桌喝酒的人都告上了法庭。被告劉某、徐某某當晚並沒有飲酒,被告殷某、段某某之前並不認識死者呂某,呂某趕到後聚餐繼續。,被告徐某某與被告段某某相繼離開,服務員高某某、宋某某在呂某到來之前已經先行離開。
  • 出了張消防驗收合格證 湛江消防局被告上法庭
    出了張消防驗收合格證 湛江消防局被告上法庭  廣州日報湛江訊 (記者關家玉)湛江消防局給當地最大的涉嫌違章建築的湛江海田國際車城出具「消防驗收合格」證?昨日,湛江市開發區法院對這一案件進行了開庭審理,備受社會矚目。
  • 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吵架還互毆,結果遭起了…..
    瀘州市古藺縣人民法院 供圖川觀新聞記者 張庭銘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打起來了10月13日,記者從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近日,陳某、陳某乙等6人因在法庭內互毆,嚴重擾亂法庭秩序被處罰!2020年10月9日下午,瀘州市古藺縣人民法院雙沙法庭公開開庭審理原告陳某、李某訴被告任某、陳某甲民間借貸糾紛一案。
  • 離婚時淨身出戶撫養費全包 寧波「絕世好男人」被告上法庭
    如此「絕世好男人」,最近被告上了法庭,人設就此崩塌! 2020年8月,寧波某投資公司起訴嚴某、第三人李某,認為嚴某欠債不還,卻在離婚時將兩套房產均約定歸前妻李某所有,侵害了原告的債權,請求法院撤銷嚴某與李某所籤署的離婚協議中關於房產歸屬的約定。 原來嚴某的公司此前與原告公司有生意合作,後發生糾紛。
  • 法庭上辱罵、威脅被告律師,兩旁聽人員被罰11萬
    原因是該兩人違反法庭規則、嚴重擾亂法庭秩序!事件詳情2020年9月2日,永康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某合同糾紛一案。庭審中,原告方的旁聽人員朱某甲、朱某乙因不同意被告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代理意見,多次打斷訴訟參與人發言。
  • 法庭上辱罵、威脅被告律師,兩旁聽人員被罰11萬!
    庭審中,原告方的旁聽人員朱某甲、朱某乙因不同意被告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代理意見,多次打斷訴訟參與人發言。在審判長嚴肅制止其行為並告知其可在庭後提交書面意見後,兩人仍在旁聽席未經法庭準許隨意發言,並出口辱罵、威脅被告代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