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重新開放陸客赴臺個人遊?國臺辦回應

2020-12-17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國臺辦於12月25日上午召開「26條措施」政策解讀第二場專題記者會,為外界詳細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涉及到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

針對「陸客赴臺個人遊何時解禁」的問題,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為什麼會被暫停,原因大家都很清楚。我們希望兩岸旅遊合作能夠儘快重回到正確健康的軌道,這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來做出努力。

以下為文字實錄:

朱鳳蓮:

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國臺辦新聞發布會。我們特別邀請到外交部領保中心楊舒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港澳臺辦王志偉副主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李金生副司長、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滿宏衛巡視員、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吳堅主任,為大家詳細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涉及到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下面,請大家開始提問。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

新華社記者:

根據「26條措施」第14條,臺灣同胞可在中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請進一步介紹求助的途徑。謝謝。

楊舒: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我們始終高度重視維護海外臺胞的安全以及合法的權益。去年,外交部及駐外使領館總共處理了領事保護協助案件8.5萬餘起,辦理各類領事證件近1200萬份。這裡面就有部分是涉及到在海外長期居住或者旅行的臺灣同胞。對於涉及臺胞的領事保護事項,我們一貫高度重視,全力以赴,做成做好。 海外臺灣同胞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等緊急情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向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第一種方式是撥打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也就是我們經常宣傳的12308熱線。在海外撥打這條熱線的方式是+86-10-12308,或者是撥打+86-10-59913991的備用長號碼。第二種方式是下載「外交部12308」手機客戶端(APP),通過「一鍵求助」功能,實現網絡撥打12308熱線。第三種方式是直接撥打我們駐當地使領館的領事保護與協助應急電話。電話號碼公布在駐外使領館網站上,也可以通過我剛才提到的外交部12308手機APP查詢。第四種方式是通過「領事直通車」微信小程序的對話框,與12308熱線的接線員進行文字交流。    

在這裡,我們也想請海外的臺灣同胞關注我們中國領事服務網以及「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外交部發布的海外安全提醒以及重要的領事信息。

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

請概要介紹一下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的情況。

王志偉:

教育部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並為此不斷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017年教育部出臺政策,將臺灣學生申讀大陸高校的「學測」成績由「前標級」以上,放寬到「均標級」以上,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就學進一步敞開了大門。2019年1月,教育部調整政策,允許臺灣應屆高中畢業生語文、數學、英文三門科目當中任意一門「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具備申請大陸高校就讀資格。這一政策覆蓋了60%以上的臺灣應屆高中畢業生。此外,為了讓臺商子女獲得更多接受大陸優質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會,教育部鼓勵在大陸獲得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的臺商子女參加高職院校的分類考試招生。

兩年來,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的熱情持續高漲,目前已有超過12000名的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在我們和臺灣同學交流的時候,他們表示,大陸的高校就像「夢中校園的樣子」,學校和老師對他們關懷備至,他們感受到像家人一樣的溫暖。

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擴大招收臺灣學生的院校範圍,優化院校和專業布局,更好地滿足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大學的需求,為他們創造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和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

「26條措施」中第21條涉及在大陸工作的臺胞參加職稱評審的相關內容,請具體介紹一下相關情況。謝謝。

李金生:

採取這項措施的目的就是為在大陸工作的臺灣同胞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共同享受大陸人才發展的機遇。

2016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這個《意見》明確提出要拓展職稱評價人員的範圍,在內地就業的港澳臺的專業技術人才可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審。

這次出臺的「26條措施」又進一步明確,在大陸的高校、科研機構、公立醫院、高科技企業這些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臺灣同胞,符合條件的都可同等參加大陸相應系列、級別的職稱評審,他們在臺灣地區參與的項目、取得的成果等,同等視為本人的專業工作業績,他們在臺灣工作的年限也都同等視為職稱評審要求的專業工作年限。大家注意到這裡有個關鍵詞就是「同等」,這項政策賦予臺灣同胞在大陸參加職稱評審,和大陸專業技術人才一樣同等的待遇,而且更符合在大陸工作的臺灣同胞的特點,也更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

目前這項政策已經落地。比如,福建省已經開展了臺灣同胞在閩參加職稱評審的試點,目前已經有173名臺灣同胞通過評審取得了相應的職稱。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落實好臺灣同胞在大陸的職稱評審政策,為他們提供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

中新社記者:

我們注意到「26條措施」中的第19條提到,臺灣文創機構、單位或個人可參與大陸文創園區的建設營運、可參加大陸各類文創賽事、文藝展演展示活動,請介紹一下相關具體情況和參與方式。謝謝。

滿宏衛: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陸將發展文化產業納入到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文化產業也迎來了加快發展的黃金期,成為了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我們願意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文化產業發展的機遇,歡迎臺灣同胞參與大陸文創園區的建設和運營。目前,我們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大力推進,為臺灣同胞參與創造條件。比如,福建省就在積極探索文創園區的開發模式、收入分配和激勵機制等,吸引臺灣文創設計人士參與福建省文創園區建設和運營,參與福建省博物館、福建省圖書館、閩臺緣博物館等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探索對接臺灣知名藝術家來閩打造音樂、舞蹈、繪畫等產業園區。隨著「26條措施」的細化和落實,各地還會出臺更多的配套措施,為臺灣同胞來大陸參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秉持開放、共享的理念,我們同樣願意為臺灣優質展覽、演出項目提供展示平臺。據我所知,臺灣的文化藝術機構、單位和個人已經通過適當的方式參與到了大陸的文藝展演和展覽活動中。比如,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與臺灣戲曲音樂協會合作創排的歌仔戲《僑批》,於今年10月亮相第16屆中國戲劇節;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第13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臺灣一共有77件作品參展,其中有5件作品獲獎,而且進京聯展。不僅如此,在各類省級的文創賽事、文藝展演展示活動中,有越來越多臺灣同胞的文藝作品能夠呈現。

大陸文創賽事、文藝展演展示活動的大門對優質項目一直是敞開的。下一步,我們還會對臺灣同胞開放青少年民族器樂教育教學成果展示等更多的國家級展示平臺,感興趣的臺灣同胞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等途徑關注有關信息,按照活動公布的具體方式積極參與。

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巡視員滿宏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記者:

我們注意到這次「26條措施」當中第25、26條兩條涉及到兩岸的體育交流,請說明一下這些惠及臺灣體育界的措施有哪些相關的考慮和主要特點?謝謝。

吳堅:

體育是科學求實的事業,體育人有崇尚實幹的作風,兩岸體育界有務實合作的傳統。此次惠臺體育措施也凸顯了務實的特點,體現了「重實際」「出實招」「求實效」和「謀實惠」。

一是重實際。當前,我們正在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全面協調發展,尤其是體育產業逐步進入黃金髮展期,同時2022年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等一系列重大國際賽事將在大陸舉辦,這為兩岸體育融合發展和共同進步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們充分考慮兩岸體育發展實際和交流合作現狀,特別是考慮到臺灣體育界實際需求,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研究出臺了惠臺體育措施,力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二是出實招。著眼於臺灣體育界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以及臺灣運動員更好實現個人發展,我們推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切實為臺灣運動員、教練員和專業人士來大陸訓練、參賽、工作、交流等提供便利和協助。

三是求實效。這些舉措力求為臺灣體育界提升整體水平和個人發展空間,從而在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創造良好條件,同時也必將推動兩岸體育交流與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四是謀實惠。惠臺體育措施的出臺,特別是臺灣運動員可以內援身份參加大陸職業聯賽,申請運動技術等級證書,報考大陸體育院校,在備戰大型賽事方面享受主場之利等,將為臺灣運動員和臺灣同胞來大陸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受到臺灣體育界的普遍關注和好評。

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

相關焦點

  • 陸客赴臺個人遊何時解禁 國臺辦:需兩岸同胞共同努力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陸客赴臺個人遊何時解禁?國臺辦: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新聞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我們希望兩岸旅遊合作能夠儘快重回到正確健康的軌道,這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來做出努力。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12月25日,國臺辦舉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朱鳳蓮在現場回應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何時解禁問題時表示,這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8月1日暫停「自由行」後,對臺灣觀光業者200萬家庭的生計造成重大衝擊。請問陸客赴臺個人遊什麼時候可以解禁?
  • 何時重新開放赴臺個人遊?國臺辦回應
    中國臺灣網12月25日北京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臺灣《中國時報》記者:8月1日暫停「自由行」後,對臺灣觀光業者200萬家庭的生計造成重大衝擊。
  • 陸客赴臺個人遊何時解禁?國臺辦:暫停原因大家清楚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12月25日,國臺辦舉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朱鳳蓮在現場回應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何時解禁問題時表示,這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8月1日暫停「自由行」後,對臺灣觀光業者200萬家庭的生計造成重大衝擊。請問陸客赴臺個人遊什麼時候可以解禁?朱鳳蓮回應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為什麼會被暫停,原因大家都很清楚。
  • 何時解禁赴臺個人遊?國臺辦回應
    (觀察者網訊)國臺辦於12月25日上午召開「26條措施」政策解讀第二場專題記者會,為外界詳細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涉及到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針對「陸客赴臺個人遊何時解禁」的問題,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為什麼會被暫停,原因大家都很清楚。
  • 個人赴臺暫停原因何在?國臺辦回應,蔡英文則說出這話引熱議
    針對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日前公告,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日應詢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工作於2011年啟動,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背景下擴大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的積極舉措。
  • 國臺辦積極評價陸客赴臺遊 鼓勵民眾多到中南部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 路梅 胡雨晴)國臺辦發言人楊毅29日表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將滿三年,總體發展態勢穩中趨旺。我們鼓勵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能夠到臺灣全島特別是到中南部去旅遊。  在國臺辦例行發布會上,旅遊相關議題成為記者提問的一大焦點。  談及旅遊安全,楊毅說,外出旅遊,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
  • 赴臺自由行陸客數量將「歸零」!臺媒:每月將蒸發45億
    相關報導截圖去年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表示,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原因何在?
  • 陸客赴臺個人遊突破72萬人次 辦證僅需2個工作日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移民署」今天指出,自2011年開放陸客赴臺個人遊,赴臺人數超過72萬人次,光是今年1月1日到12月22日,赴臺人數突破50萬人次。  兩岸觀光交流漸頻密,尤以今年大陸陸續放寬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及調高陸客赴臺人數配額等措施,赴臺個人遊陸客人數激增。  據臺「移民署」資料統計,自2011年6月28日開辦陸客赴臺個人遊,截至2013年12月22日止,赴臺人數為72.2萬餘人次。
  • 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背後究竟有哪些原因?
    蔡英文則聲稱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是「戰略性錯誤」,辯稱,受影響的從業者不分藍綠縣市、不分黨派。中國大陸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究竟有何考量?是臺灣觀光業的「霸王級寒流」?實際上,大陸早在2008年就開放了對臺旅遊。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是在2011年啟動的,上海、北京、廈門成為首批開放對臺自由行的大陸城市,在此後的3年多時間裡,又先後有4批次、44個大陸城市開放對臺自由行。大陸赴臺個人遊開放城市達到47個。這些城市基本上涵蓋了大陸的主要城市。
  • 大陸赴臺遊人數持續減少,綠營民代:陸客不來因為討厭蔡英文
    大陸赴臺遊人數持續減少,綠營民代:陸客不來因為討厭蔡英文 微信公號「今日海峽」 2016-07-04 18:43 來源:澎湃新聞
  • 蔡英文聽好了,兩岸友好是大勢所趨,停止赴臺個人遊不只是警告
    據報導,國臺辦於12月25日上午召開「26條措施」政策解讀第二場專題記者會,為外界詳細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涉及到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而針對「陸客赴臺個人遊何時解禁」的問題,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為什麼會被暫停,原因大家都很清楚。我們希望兩岸旅遊合作能夠儘快重回到正確健康的軌道,這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來做出努力。事實上,就在今年7月31日,大陸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公告稱,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宣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陸客赴臺個人遊兩周年 閩臺旅遊合作「枝繁葉茂」
    中新社福州6月9日電 題:陸客赴臺個人遊兩周年 閩臺旅遊合作「枝繁葉茂」  作者 郭熙嬋  「作為年輕人,不喜歡跟團旅遊的約束感,更喜歡在自由行中感受到從規劃到實踐的成就感和樂趣。」說起一年前的赴臺個人遊,張麗莎意猶未盡。  2011年6月,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啟動,廈門與北京、上海並為第一批試點城市。
  • 陸客赴臺遊何時重回巔峰? 臺資深媒體人說只有一種辦法
    陸客赴臺遊何時重回巔峰?(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7月1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陸客赴臺觀光人數大幅縮減,導致許多旅行社、店家叫苦連天,更可能迎來倒閉潮。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鄭師誠說觀光客雖用人頭湊數,但觀光財還是減少。陸客會不會回到巔峰?鄭說目前看來只有「換黨執政」才能回到當初榮景。
  • 臺媒稱個人遊成赴臺遊主流 背包客最愛平價旅館
    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的消費市場兩極差異大增。業者指出,平價旅館已打敗五星飯店與摩鐵(Motel 汽車旅館),成為背包客最愛。  隨著陸客赴臺個人遊開放城市逐步增多,背上背包就能赴臺旅遊的個人遊數量,大幅增加。
  • 「登革熱」對赴臺遊衝擊有多大? 陸客躲著臺南走
    本想趁著假期置身畫中,這廂剛傳來赴臺個人遊每日配額上調1000人的消息,讓人大呼「陸客有福了」,那廂「登革熱」卻不依不饒,讓多情的遊客望而卻步。當配額上調利好遭遇仍舊肆虐的「登革熱」,臺灣旅遊,是否如同片中青鸞對鏡起舞,註定清冷孤獨?
  • 陸客赴臺遊惠及升鬥小民 島內正面評價籲延續持久熱度
    島內業者預測,從此次 「十一」長假陸客入臺暴增來看,陸客赴臺遊將迎來另一波熱潮。  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一年多來,到底誰受益最大?島內的調查分析顯示,是臺灣的旅館與各大夜市、名特產店。  在全臺有14個分店的香城集團經理邱樂芬說,去年起日本觀光客下滑,加上島內旅客與商務客減少,幸好陸客團適時注入活水。
  • 陳桂清:赴臺遊安全品質急需提升恐影響臺灣經濟
    當天,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國臺辦立即啟動涉臺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海協會與臺灣基金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與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緊急聯繫,並組成工作組一行4人,20日中午從北京赴臺協助大陸遊客遊覽車事故罹難者家屬處理善後事宜。遼寧省政府有關部門人員也在20日傍晚抵臺。  此次事件掀起了兩岸輿論對臺灣旅遊安全品質的質問浪潮。
  • 赴臺自由行暫停2月後,臺灣旅遊業還好嗎?
    赴臺遊重回冰河期。 歷史新低 十一假期陸客商機已經丟失,接下來的年底跨年、明年春節等兩個重要旺季,臺灣官員認為同樣會受到陸客縮減的衝擊,來臺陸客人數將續創歷史新低紀錄。
  • 陸客申請赴臺遭臺「移民署」刁難 被拒數量暴增
    陸客申請赴臺遭臺「移民署」刁難,拒件暴增。(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圖)海外網1月24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一名每年接待10個以上大陸參訪團的社團負責人表示,去年520至今,陸客申請赴臺遭臺「移民署」技術刁難、被要求補件,而被拒的件數暴增6至7成,受此影響,大陸減少參訪團赴臺。
  • 赴臺陸客數「雪崩」 島內業者:「十年來最慘」
    央視網消息:臺當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九月份陸客赴臺人數大幅減少。陸客數量雪崩,對島內各行各業的衝擊正在逐步顯現。國臺辦發言人表示,陸客數量大減,責任完全在臺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