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多年餐飲老店關門!昔日熱鬧步行街冷了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e公司官微

作者:陳英

「疫情之下,首當其衝餐飲業受影響最大。我從來沒想到,車公廟這家全深圳最大、最便宜、同時也是最知名的素食城——新梅園圓通素食城,從2000年始至今逾20年,現在卻要歇業了。想當年我在天安數碼城上班,發薪水打牙祭的日子,約上三五知己,紅粉佳人,多是奔新梅園而來。那裡,你可以扯起嗓門挺直腰喊:吃好,喝好,我買單!」——一位網友發文感嘆道。

一張新梅園圓通素食城(車公廟店)的公告引起經常光顧這裡的消費者熱議。

公告裡明確表示,新梅園2000年入駐深圳福田的車公廟,至今近20年。此次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導致該店經營困難,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加上店鋪租賃合約到期問題,該店決定暫定營業。公告裡還同時表示,持有該店有效儲值卡或餐券的顧客,可以繼續在其集團旗下的其他門店繼續消費,或者辦理退款手續。

許多人擔憂,20多年的老店都扛不過這次疫情,何況那些實力薄弱、資金緊張的街邊小店?

倒了很多小店

上周五,上海、廣東疫情防控級別從二級調整到三級,截至目前,全國僅剩北京、天津、河北、湖北、西藏等5省份為二級響應。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上海、廣東應急響應級別下調,代表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大經濟發達區域開始將重點繼續傾向於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有助於推動餐飲、酒水等消費進一步復甦。萬聯證券研報也指出,在政策助力下,餐飲等線下消費場景有望加速恢復,帶動各類食品終端動銷加快。

的確,記者發現,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小區街邊小店基本都已經開放,擺攤的小商販也重新出現,儘管大多小店門口都貼著「不戴口罩禁止入內」的通知,提供消毒洗手液,提醒顧客進門前進行手部消毒,但各種繁瑣的防疫工作並沒有阻擋人們邁出家門的腳步、出門消費的欲望……很多行業樂觀預測,疫情過後,必會有一波報復性的消費增長,助力經濟復甦。

因疫情大受影響的各行各業,尤其是衝擊影響較大的餐飲、旅遊等行業,等待疫情過後報復性消費的到來,成了不少商家等待覆蘇重振的「救命稻草」。與此同時,啟動放心消費節、發放消費券、給予企業補貼……多省也正採取多項舉措促進商業業態有序恢復。在一大波真金白銀的大紅包鼓勵下,不少人表示要第一時間上線搶券「買買買」,為零售、餐飲、旅遊等行業回暖再添一把火!餐飲店門口再現人肉長隊、商場裡出現久違的人流……很多人感覺,疫情影響減弱,消費反彈,全面復甦了。

然而,部分商業復甦的背後,很多資金緊張的小店並沒有熬過黎明前的黑暗,還未等到這根「救命稻草」就倒下了。

「疫情過後,福田車公廟變天了。本來打算到車公廟尋找晚餐,3個月沒有來吃,居然發現一大堆餐館倒閉了。新梅園素食餐廳倒了,曾經排長隊的網紅串串班花,還有火鍋店華神龍都不營業了。細看了一下,曾經的美食基地『十畝地』估計得有一半未營業或倒閉,即便是營業的,那種排隊等吃的場面已經不復存在,還有許多空位。從吸納大量從業人員的餐飲業可見今年經濟形勢嚴峻啊。」 網友在朋友圈裡說。

昨日,記者前往曾經熱鬧非凡的深圳車公廟豐盛町商業步行街,如網友所說,儘管,相對於兩月前,這裡恢復了一定的人氣,然而,「冷清「依舊是步行街裡的主調。

曾經人潮湧動的地下步行街裡,成片成片的關門店鋪

常去的鞋店關門了。記者來到曾經多次光顧的鞋店,「旺鋪招租」四個醒目的大字貼在關閉的店面前。透過已鎖的玻璃大門,店內的鞋架已經搬空,空蕩蕩、黑呼呼的,門前凌亂的各種建築木條,顯示這裡很久沒有人來過了。這家鞋店,記者是知道的,在這開店至少四五年,做的都是老顧客,以往記者每次來,都能遇到三五個消費者在看鞋,老闆娘一個人爬上忙下地翻庫存。如今已是人去樓空。

旁邊開著門的另一家鞋店,門口貼出六個大黑字 「撤店清倉處理」。「不算運費、房租,進價甩,都沒人買,一天都賣不出幾雙鞋,實在幹不下去了。」鞋店老闆跟記者倒苦水。

隔壁的服裝店遭受著同樣的境遇。「去年進的貨,十分之一都沒有銷出去。關店幾個月,租金可是一分沒得少。現在天都熱了,誰還買冬天的針織衫和外套?往年,每個月能有小兩萬元的利潤,年前到現在,不僅沒賺錢,還賠進去2個月的房租。這幾個月營業了,也沒啥客人,營業額都不夠店租。」服裝店老闆跟記者叨叨:樓上的大商場裡還有消費券吸引人,咱這小店,打折也沒人來。」儘管房租遠沒到期,但她悲觀地認為,今年上半年客流可能總體不好,虧本已成定局,只好貼出「此店轉租」的公告。記者在數家小店逗留的時間裡,幾乎沒有其他顧客進來,人氣之清淡,可想而知。

不僅僅是連通地鐵站的地下步行街裡人流稀少,事實上,地面上三四層的購物中心裡同樣門可羅雀。記者發現,很多老牌的餐飲店、飾品店停止營業,或借疫情期間圍欄裝修,或直接關門大吉,偌大的購物廣場裡空蕩蕩的。

曾經繁華的步行街裡,留下來堅守店鋪的這些店主們,有人是因為堅持了多年的習慣,有人是為了留住客戶,有人則是在創業中打拼夢想。但「虧損」成了這些小微企業、個體戶的普遍遭遇,少則幾萬,多則近百萬。餐飲、服裝、美甲、零售等普遍受到疫情影響,小店鋪在復工復產中走入「越小越難」的窘境,一批個體戶不得已騰空店鋪,合上鎖頭,關門轉兌。

小店還能扛多久?

營業額減少,但房租照交、工資照發,還要按期還貸,又遇融資難,是復工復產後的小微企業、個體戶面臨的共性困難。

據多家街邊店主反映,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租金壓力。沒有收入來源的情況下,還要交租金,如果遇上好房東,還能減免一些租金,但是大部分店面這幾個月的租金都是自己扛,扛不起,資金跟不上就倒下。

而另一方面,很多銀行和金融機構向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發放貸款,但是個體工商戶卻很難申請到。即便申請到了,貸款終究還是要還的,只是緩一時,並不是救一世。至於疫情全面控制,目前還真不好預測,有說4月底的,有說6月初的,真是越聽越焦慮。不管到什麼時間全面控制,就意味著靠門店收入的小老闆們,不會有什麼收入,也不會有多少人到店消費,而房租還要扛,能扛多久,是個問題。

都出門了,為什麼消費復甦沒有預想中那麼好?人都去哪了?

1、錢袋子縮緊了

從身邊大多數朋友了解來看,想出門聚餐,吃火鍋、燒烤,吃炸雞,喝奶茶,成為了大多數人疫情過後最想做的事。很多行業也樂觀地認為,疫情後,消費會有個報復性反彈。事實上,這種「報復性」並沒有預想中那麼猛、那麼久,最多就是憋久了,想出門吃點好的補償一下在家長久的隔離時光。這種並不會維持太久的補償性消費,對大部分行業和企業來說,只能算杯水車薪,還不足夠面對疫情下帶來的影響和危機。

疫情期間壓抑的消費需求或許並沒有那麼強烈。而「錢荒」更是不少家庭不得不去面對的頭等大事。受疫情影響,一部分人群的收入會明顯降低,很多人可能將會不得不面臨著降薪、甚至被裁員的命運,「活下去」才是首要任務,即使享樂也不敢太放肆。

2、很多人還沒有回來。

無論是住宅小區,還是商業寫字樓,空置率的上漲顯示著,很多人被迫離開,很多人還沒有回來。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一線城市,有部分在當地並未有穩定工作和生活的人群,由於某種原因,不再返回原工作地和臨時生活地,導致了現階段這些小店消費為主的線下活動恢復速度不及預期。由於人員未完全回流而消費可能受到較大影響的勞動力輸入型城市,在人口回流後,消費復甦的彈性也相對更大。

小微企業、個體戶的經營狀況代表一個城市的煙火氣,儘管小店都陸續恢復營業,但能不能儘快恢復熱鬧的景象,還需要各方都來推一把力,出臺一些接地氣的救急政策,想方設法讓他們生存下來。

相關焦點

  • 獨家|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沉澱百年歷史,東門步行街再起芳華
    清康熙時任新安知縣靳文謨主持纂修的《新安縣誌》顯示, 「深圳墟」是對深圳最早的歷史記載。直到1979年,「深圳」成為市名,「深圳墟」則改稱「東門老街」。在東門步行街不起眼的角落裡,坐落著一家百年老店。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的東生源,是深圳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字號」。
  • 上下九138年老店「陶陶居」關門? 他們回應了!
    點擊播放 GIF 0.5M9月3日,荔灣區上下九第十甫路20號陶陶居總店一改往日的熱鬧,大門緊閉,門口處貼上了一張「內部裝修,不便之處,敬請原諒」的公告,此前就有傳聞稱從芳村特地趕過來的陸伯告訴記者,這家店他從小時候就過來光顧,關門實在可惜,這次是專程過來拍照留念。據悉,陶陶居總店創建於1880年(清光緒6年), 1997年,陶陶居獲國家貿易部頒發的首批國家特級酒家稱號,2000年,陶陶居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老字號。
  • 深圳東門升級改造:傳統商業步行街如何重生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說起商業步行街,許多人都會回答是「童年回憶」。商業步行街已經發展多年,在豐富居民生活、活躍城市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消費升級、大型購物中心不斷崛起的衝擊下,很多步行街都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
  • 青島餐飲名店黯然折戟 十大餐飲巨頭四家關門
    「勇麗」只不過是當前島城中高端餐飲企業的一個縮影,記者調查發現,當初的島城十大餐飲名店,如今已經有4家或關門或改換門庭。各大餐飲企業為了轉型可謂各出奇招。    探訪 島城餐飲名店黯然折戟    市民王先生是勇麗的忠實客戶,經常到「勇麗」宴請客戶。為了方便,他都是一次性往卡裡充上萬元左右。
  • 重慶楊家坪商圈熱鬧起來了 餐飲店鋪開始恢復堂食服務
    最近,重慶楊家坪商圈已按下重啟鍵,楊家坪步行街逐漸恢復往日的熱鬧與繁華,大部分商家也已經復工營業。3月14日正值周末,筆者走訪了楊家坪步行街和西城天街、大洋百貨、萬象城等商場,一起來看看復工後的楊商圈是什麼樣的景象。
  • 這家20多年的老店,藏著開封最好喝的胡辣湯,開門就排長隊
    開封有一家20多年的破爛老店,環境真的是一言難盡,而且周圍因為拆遷搞的這家店好像是在一個廢墟上一樣,但是他家的人氣卻很高,畢竟20多年老店,周圍的人都知道他家胡辣湯是貨真價實,味道好,所以不計較環境!早上這裡擠滿了來喝胡辣湯的人,還有不少人直接拿著鍋來打回去喝,更有很多外賣小哥在門口排隊等。這家店就是開封人都知道的張記逍遙鎮胡辣湯。
  • 合肥步行街深巷裡的20年老店——皇后麵皮 兩代人匠心傳承當年的味道
    合肥步行街一直是逛吃玩集聚的地方,周末約上一眾好友,糾結去哪逛的時候,步行街總能一秒終結。女孩子們在一起,就是逛逛吃吃拍拍,一下午的時間,即使步數高到佔領封面也燃不盡邊逛邊吃塞進去的卡路裡。雖然下午的零食已經塞飽了肚皮,晚飯時間還是忍不住覓些食,輕食又不漲肚,甚至還能開胃的食物,酸辣的麵皮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 深圳人熟悉的東門步行街回來了
    3月已過去大半,東門步行街面上的行人多了起來。 貼在店門口的「暫停營業」通知變成了促銷海報,小吃店鍋臺上冒著陣陣熱氣,店門口的導購員熱情不減,拎著大包小包購物袋的旅客坐在長椅上休息……久違的煙火氣回來了。
  • 成都這家24小時不關門的火鍋店,開了20多年,美味又便宜
    而這家在成都西門上已經開了20多年的老店,每次來都是人滿為患,特別是飯點,在門口排隊的人更是數不勝數,作為一家24小時通宵不關門營業的老店,不管你是什麼時候想吃了,都可以去一飽口福
  • 蘇州「最熱鬧」的步行街,每天人山人海,蘇州人卻說:外地人去的
    而要說到蘇州最熱鬧的商業步行街,那恐怕就不得不提「觀前街」了。觀前街東起臨頓路(醋坊橋),西至人民路(察院場),位於蘇州市最核心的老城區姑蘇區,觀前街主街全長約780米,是因千年古寺「玄妙觀」而得名的。蘇州觀前街以「玄妙觀」為核心,運用「儒道互補」的原理,形成獨特的三點式對稱布局,這裡不僅商業發達,而且文化特色也很濃厚,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向東延長500米後,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變化……
    黃先生一家一早就從外灘進入步行街,在和平飯店前的「最佳取景點」拍拍照,再沿著大氣舒展的道路一路向西。看風景,也看煥然一新的商店,眾多老字號和新品牌同臺亮相,新世界大丸百貨搭起獨一無二的「商場 戶外小廣場T臺」秀場,過了河南中路,處於西段的商家也重裝迎客……「好多年沒來步行街了,真的不一樣了!」
  • 澳門百年老街,藏著很多百年老店,曾經繁華如今熱鬧不再
    據說這裡出售的貨品不止樣式齊全,而且價格廉宜,因此很多澳門及澳門鄰近地區的居民都會前來購物,非常熱鬧。 不過雖然十月初五街的繁華熱鬧不再,但是這裡承載了很多老澳門人的回憶,依然有不少老澳門人會來這裡尋找記憶。
  • 臺灣又一家老店將關門歇業:陸客不來 負債纍纍
    (原標題:臺灣又一家老店將關門歇業:陸客縮減經濟不景氣,負債纍纍)
  • 中山路步行街盡頭,藏著一家罕見的廈門200年老店
    廈門的百年老店屈指可數,有200年歷史的老店更如海底撈針。始於1821年的「原巷口魚丸店」,絕對算是廈門餐飲界的裡程碑。中山路步行街往新華路方向快走到盡頭,這棟極具閩南風韻的古色小樓,便是老廈門盡人皆知的「原巷口魚丸」了。
  • 科華北路好吃街 復甦中的成都餐飲 困境中求變革
    4月8日,清明節後一上班,就在朋友圈看到電臺著名美食節目主持人飛哥的這段文字,沒想到科華北路美食一條街,這條繁華了20多年的好吃街,也有人走茶涼的一天:樂山鹽幫菜蜀江春、自貢好吃客、PETER彼得西餐廳,真的沒想到,真的好惋惜。作為一名資深的吃貨,筆者見證了科華北路這條好吃街昔日的繁華和熱鬧。
  • 你想的不對,是步行街
    那麼,下面這些全國知名的步行街,你去過幾個?北京·王府井王府井步行街,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商業步行街,早在明清時期,這裡就是熙熙攘攘的商業街了。天津·和平路在清末民國的時候,天津是和上海齊名的大商埠,和平路就是天津有名的步行街。在和平路上,你會發現這裡遍布各種老店,基本上在大家的認知當中能想起來的天津「名牌」,在這裡都有。搭配上充滿歷史滄桑的各種建築,真是別有一番風韻。
  • 玉林熱鬧的夜市街,餐飲小吃佔領整條街,還能聞到陣陣香味
    來到廣西玉林市旅遊,給人第一印象最深的是應該是玉林街道上的美食,除此之外玉林中心區一些街道也是非常的熱鬧,特別是在夜晚的時候,玉林市城區很多的地方就會燈火闌珊,一派熱鬧的景象。在玉林市的街道可以看到很多兩廣著名的飲食連鎖店,這些店是開在大馬路兩邊的,但是玉林的露天飲食文化也比較豐富,特別是到了晚上的時候,基本上玉林街道上人流量多的地方都能看到很多擺攤做餐飲小吃的,但是說到玉林熱鬧的夜市街,要數玉林中心區的那些步行街了。晚上玉林熱鬧的步行街有哪些呢?
  • 據說這是合肥最繁華熱鬧的步行街,我怎麼覺得不太像?
    前幾天到合肥,特意來到著名的淮河路步行街看看,這是合肥市中心最熱鬧的一條商業街,不過卻感覺到有些冷清,難道淮河路風光不再?淮河路步行街始建於1993年,向西一直到市府廣場,是一條集購物、旅遊、文化、休閒、餐飲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文化商業步行街,相當於上海的南京路。淮河路還是一條美食街,沿街的好幾條小巷裡都有不少美食小店,路中間的一排已經開始營業,等待著顧客到來。不過現在還沒到吃飯的時間,有些冷清。
  • 年末關至,又一批餐飲品牌倒下了...
    餐飲是「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消費者的口水流在新店開業的廣告裡,餐飲人的淚水滴在老店倒閉的新聞中。  01  超級烘焙工坊關門歇業  超級烘焙工坊位於深圳南山區黃金商圈海岸城,曾號稱亞洲最大烘焙工坊。其店門口通知顯示,已在12月1日起暫停營業。  兩年前,這裡曾賓客盈門,小紅書上甚至將其視為是深圳「必打卡景點之一」。
  • 深圳東門步行街榜上有名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馮慶)記者從商務部近日召開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全國第二批改造升級的12條步行街試點中,深圳東門步行街榜上有名。東門老街承載了許多深圳人的記憶,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後深圳最早的商業中心,引領消費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