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了解張家界、關注大庸妹兒!
10月16日《湖南新聞聯播》播出
10月16日,湖南衛視《湖南新聞聯播》以《湖南城際鐵路提速湘北發展》為題,報導了橫跨長沙、湘潭、株洲、益陽、常德、張家界六個市州的湖南最長城際鐵路,在運行將近一年後,給周邊居民生活生產帶來的變化。以下是視頻和解說詞:
橫跨長沙、湘潭、株洲、益陽、常德、張家界六個市州的湖南最長城際鐵路,已運行將近一年,這條湘北大動脈正真成為了一條服務於民、造福於民的旅遊線、扶貧線、文化線、生態線。
在益陽高新區清溪村,城際鐵路穿村而過。在外闖蕩多年的劉七業回鄉創辦了這家農莊,給當地村民帶來了近兩百萬元的工資收入。
益陽高新區清溪景區商戶 劉七業: 隨著景區人氣越來越多,生意也是更好,當地很多的鄰居也加入了我們,大家一起賺錢,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
城際鐵路,為當地文旅產業注入新活力。今年國慶中秋期間,景區接待遊客6萬人次,線上引流3萬人次,情景舞臺劇《那山那水那鄉愁》成為亮點,帶動門票、餐飲、購物等消費超100萬元。
位於武陵山脈深處的牛車河鎮瓦兒崗小學,原來從學校開車到桃源縣城需要4個小時。城際鐵路開通後,在常德境內設了牛車河、桃源和常德三個客運站,從瓦兒崗山到縣城縮短到1小時,讓孩子們和大山之外的生活有了更多交集。
桃源縣牛車河鎮瓦兒崗小學學生 鄒佳:我最喜歡火箭,因為火箭可以飛到外太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隨著城際鐵路走出去的還有大批山貨,以前山貨要坐3小時中巴到縣城,如今坐城際列車只要20分鐘。今年桃源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預計人均收入可達到12000元以上。
隨著黔張常鐵路開通,長沙至張家界由原來的近六個小時縮短為兩個多小時,來自永州的唐榮,在張家界西站附近開了一家土菜館。
張家界西站商戶 唐榮:高速通了後給我們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有時候店裡面忙起來,四五個人都忙不過來。
初步統計,2020年張家界西站的客運量將達188萬人次,未來張吉懷高鐵也將在張家界西站與黔張常交匯,年客運量預計將達350萬人次。
根據十四五規劃,未來湖南還將建成嶽陽至長沙至衡陽、婁底至湘潭至醴陵等城際鐵路,實現14市州「市市通高鐵」,和「五縱五橫」的高鐵三小時經濟圈。
來源:湖南衛視新聞聯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