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莉莉:座艙電子的下一輪變革 自動駕駛中的控制權轉化

2020-12-27 東方汽車

蔡莉莉:座艙電子的下一輪變革 自動駕駛中的控制權轉化

2018-06-05 16:38 來源: 汽車咖啡館

【編者按】6月5日至6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中國重慶國際汽車工業展組委會主辦的全球汽車論壇第九屆年會(GAF2018)在重慶召開。本屆論壇以「在變革的時代塑造行業的未來」為主題,匯集中外汽車行業嘉賓,就汽車行業當前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深入探討。作為全球汽車論壇的戰略合作媒體,搜狐汽車在重慶現場帶來即時、專業的報導,呈現思想交鋒的盛宴。以下為偉世通集團亞太業務戰略與市場營銷總監蔡莉莉在主題為"供應商視角:技術開發,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以及供應鏈和供應形勢的變化"的分論壇上的演講實錄:

偉世通的話大家都知道,他從2000年起,從福特分離出來,在2014年到2015年兩年之間,偉世通進行了一系列的資產重組,剝離了傳統的汽車內飾、汽車空調相關的一些業務。同時在2014年收購了全球江勝(音)電子,但是那個時候偉世通沒有一個戰略的規劃和清晰的未來。

歷史性的轉折在2015年發生,那個時候7月份,有一個有IT背景,CTO出生的一個傳奇人物,有豐富的汽車行業的電子經驗,同時有豐富的工程技術背景和產品戰略經驗,加盟偉世通就是為了給偉世通尋找一個新的方向。

因此在後來的三年裡面我們推出了座艙預控制器,還有一個信息分類系統。第二個我們推出了自動駕駛的一個預控制器。他在加盟偉世通以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公司文化的梳理和願景的重新定位,並且進行了一系列的組織架構的調整。2017年年底我們從紐交所向納斯達克轉上市,同時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偉世通作為第一家一級供應商投資了美國移動中心,並且在1月份開始了相關的自動駕駛測試。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日益成為一個主流趨勢,所有汽車電子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事實上,市場對電子計算能力的需求達到了空前的關注,分布式獨立的系統變得複雜並且不可持續。所以這個行業需要有更高安全的中央計算平臺,這是電子控制單元的集成趨勢。

這一趨勢將推動AL3以上駕駛的人機互動的變革,通過統計我們發現座艙電子的增長率遠遠高於整車的增長。偉世通Smartcre既有優化的人機互動體驗,同時可以抬頭顯示,駕駛者監控,以及增強現實的一些科技功能。

這個化繁為簡的技術不僅降低了整車的成本,優化了車內的空間,同時減少了功耗。可以支持空中升級,不斷提升用戶的體驗,顯示座艙域控制器這個市場我們預計從2018年開始呈指數級的增長,在未來幾年會陸續在其他的車型上量產。

同時隨著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日益成為主流的趨勢,汽車電子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市場對電子計算能力的需求達到前所未有的強烈關注,我們可以看到就是自動駕駛這個功能,市場普及率已經在未來的十年內大幅度的增加,所以我們預測到2025年整個自動駕駛市場將達到320億美元的一個市場體量。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和自主泊車的功能,在AL3的市場裡面有將近70%的市場份額。這兩個功能的實現需要在運算平臺上高度集成傳感器融合,和高速計算能力。

下一代座艙人機互動的很多新功能是基於自動駕駛的需要,最近的一大變革是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我們預計座艙電子的下一輪變革和升級是自動駕駛中車輛駕駛員和自動駕駛的一個車輛控制權轉換的需求。目前出現在市場的功能,我們預計增強現實等功能可以對車輛不進行控制,並在必要的時候提出警報,及時的提醒駕駛員接管車輛的控制權。

在這個市場上,各家的技術參差不齊,為了實現汽車的完全自動化,系統需要進行環境感知、目標監測與決策。現在我們分析下來高解析度的攝像頭監測行人和標誌,但是容易受天氣的影響。雷射雷達現在成本非常有挑戰,所以市場對系統高速處理和低功耗的需求正在推動行業的重大創新。這個創新同時離不開高精地圖的規劃和定位。

偉世通目前的話全球18個國家,40多個分支機構,有1萬多員工,總部在密西根。我們在中國有三大合資公司,有超過2000名的技術開發人員和管理人員,所以偉世通的產品組合是獨一無二的。在這些產品組合中看出偉世通的成功,向一家汽車科技公司轉型,不僅是有傳統零部件的經驗,我們是擺脫了傳統零部件的束縛,做了一些創新,向科技公司戰略的一個定位。

目前我們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的表現也是我們取得全球轉型戰略的一個成功的一個關鍵。所以偉世通聚焦中國,我們把最新最前沿的技術平臺開放給中國市場,所以這個是偉世通對於整個座艙電子市場的一些觀察和思考。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汽車自動駕駛

查看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蔡莉莉:2025年自動駕駛市場體量將達320億美元
    預測到2025年整個自動駕駛市場預計在達到320億美元的一個市場體量。正是由於汽車智能化的發展,下一代座艙人機互動的都將基於自動駕駛的需要,其中一大變革是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蔡莉莉分析認為,下一輪變革和升級是駕駛員和自動駕駛的車輛控制權轉換的需求。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智能座艙|軟體定義...
    隨著汽車電子化程度提高,電子控 制單元整合是汽車電子設計的發展趨勢,多屏融合的智能座艙將集成中控大屏+ 液晶儀錶盤+抬頭顯示器(HUD)+流動後視鏡,並搭載高級輔助駕駛(ADAS)、 無人駕駛技術和人工智慧 AI 等新時代科技,帶來更為智能化和安全化的交互體 驗。
  • 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自動駕駛人機互動概念座艙全球首發
    日前,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自動駕駛人機互動概念座艙在2020北美消費電子展上全球首發。其超越現實的人機互動理念,前瞻性地展示了寶馬的自然交互未來,讓人們超前感受自動駕駛時代妙不可言的出行樂趣。寶馬堅信個人移動出行是充滿魅力且富有情感力量的。
  • 汽車自動駕駛深度報告:自動駕駛提速,布局明日之星
    智能座艙中各項功能集成整合為一個系統,在一套晶片和軟體驅動 下實現全部功能。智能座艙成為國內自主品牌車型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我們認為為了提升 車型的競爭力,智能駕駛艙從高端車型向中低端車型的滲透進程將會加快。據我們測算, 2020 年智能座艙的單車價值量在 9350 元左右。國內智能駕駛艙 2025 年市場空間有望突 破 1000 億元,2021-2025 年複合增速 15%。
  • 「寒流」下的冷思考 從媒體看自動駕駛
    其中,自動剎車的裝備率為進口/合資品牌的五分之一,自適應巡航的裝備率為進口/合資品牌的五分之二。總體而言,只有極少量中國品牌車型可達到L2級水準,但車型較國外品牌下探至緊湊型,這也是目前中國品牌的主力銷售車型。  然後我們聊聊合資和進口車型的情況。
  • 均勝電子進一步聚焦智能駕駛和新能源方向
    均勝電子各事業部已經進入全面恢復,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較今年二季度環比大增61%。  與此同時,國內蓬勃成長的造車新勢力,也成為公司「中國戰略」的新夥伴。均勝電子董秘喻凱表示:「在中國,即將開啟均勝的新一輪機會。」  均勝電子順應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在智能汽車電子產品產能擴建等方面繼續加大投入。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隨著汽車電子化程度提高,電子控 制單元整合是汽車電子設計的發展趨勢,多屏融合的智能座艙將集成中控大屏+ 液晶儀錶盤+抬頭顯示器(HUD)+流動後視鏡,並搭載高級輔助駕駛(ADAS)、 無人駕駛技術和人工智慧 AI 等新時代科技,帶來更為智能化和安全化的交互體 驗。
  • vankri交易所平臺官網:自動駕駛下「雲端」
    2019年,由曾任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親自參與運營的明星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宣布永久關閉。融資不順,是其「轟然倒下」的重要原因;今年6月,另一家頭部自動駕駛公司Zoox也因「資金鍊斷裂」而賣身亞馬遜,但其收購標價還不及上一輪融資估值的一半。同樣的危機更發生在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路測很難進行,自動駕駛進展很慢。」一位行業人士告訴產業家。
  • 偉世通推出DriveCore自動駕駛平臺,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
    美國當地時間1月9日,全球汽車座艙電子領導者偉世通(納斯達克證券交易代碼:VC),在CES展上展出了首次亮相的DriveCore™自動駕駛平臺。
  • 寶馬集團自動駕駛人機互動概念艙、零重力座椅首次亮相消費電子展
    本報記者 陳燕南 童海華 北京報導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20年北美消費電子展(CES)上,寶馬集團攜眾多黑科技亮相,寶馬集團與Designworks研發部門聯手打造的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自動駕駛人機互動概念座艙融合前沿科技
  • 2020 CES:寶馬i Interaction EASE座艙
    [愛卡汽車 海外新車 原創]  在2020北美CES展(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寶馬發布了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自動駕駛人機互動概念座艙。該座艙由寶馬集團與Designworks研發部門聯手打造,配備了眾多黑科技,同時展現了寶馬的自然交互未來。
  • 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 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圓滿落幕
    眾多行業大咖針對自動駕駛產業現狀及趨勢洞察、市場變革和產業升級、交通出行新生態等主題展開廣泛而深入的討論。蓋世汽車總裁周曉鶯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唐超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2月20日的開幕式致辭環節中,蓋世汽車總裁周曉鶯談到:2019車市將會面臨巨大挑戰,但一個巨大的歷史性的機遇就在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的發展和實現過程,內涵和外延都非常廣泛。
  • 自動駕駛典型應用場景 - 網絡 - IT商業網-解讀資訊時代的商業變革
    自動駕駛是汽車產業與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深度融合的產物,對降低交通擁堵、事故率,幫助城市構建安全、高效的未來出行結構,對汽車產業變革,以及城市交通規划具有深遠的影響。
  • 邊緣計算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場景丨邊緣計算閱讀周
    以下為書裡的邊緣計算與自動駕駛部分篇章,閱讀一下,文末有驚喜。自動駕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興技術,集中運用了現代傳感、信息與通信、自動控制、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等技術,代表著未來汽車技術的方向,也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汽車發展方向。據麥肯錫預測,2030年售出的新車中,自動駕駛汽車的比例將達到15%。
  • GNEV10|騰訊出行蔡莉莉:以人為中心共建生態車聯網
    在當天下午「平行論壇三:智能網聯,從記得我開始」上,騰訊智慧出行事業部商務總經理蔡莉莉發表主題演講,蔡莉莉表示,無論是汽車工業如何的發展,出行的方式如何改變,人始終是變革的核心。出行進化的核心是服務於人,在數位化這個時代以商品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已經慢慢的轉向以人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以人為中心的服務化轉型使得企業和用戶可以建立持續緊密的連接,也是汽車產業進行數位化升級的一個核心所在。
  • 汽車座艙的發展變化
    汽車駕駛的體驗離不開電子系統的發展。從動力系統到駕駛操控,隨著汽車電子系統的發展,一切都變得更加複雜,但也更加智能和懂人性了。對於駕駛員而言,坐駕駛艙裡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儀錶盤從機械錶盤變成了液晶屏幕。
  • 廣汽研究院廖磊:主機廠視角下的座艙體驗產品化——SDV在座艙的實現
    2020年9月10日,第三屆「光」+智能駕駛技術高峰論壇隆重召開,本次論壇邀請了眾多來自整車企業、諮詢機構、科研院所,以及雷射雷達、紅外夜視、攝像頭等傳感器廠商的知名專家、學者到會研討,共話光與汽車電子行業市場前景。
  • GNEV特稿 | 自動駕駛臨界點:最少五年,最多十年
    2015年,汽車業變革突然加速,自動駕駛汽車攜帶智能化與網際網路的技術基因,為我們展開了未來汽車的畫卷,科技公司和汽車巨頭用他們的理解和想像描繪出智能化汽車的模樣。
  • 華為「造車」背後的陽謀|特斯拉|自動駕駛|智能駕駛|比亞迪|蔚來...
    智能汽車BU延續了「雲-管-端」架構,云:智能車雲;管:智能網聯;端則從最初的車機擴展到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三大終端。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以後讓你的車「能連網、能連手機、能自動駕駛」。  三大招指向一個關鍵詞:智能化。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2020年2月,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代表我國智能汽車頂層設計出爐,戰略提出要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