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心臟跳動總次數一定的,心跳越快壽命越短?

2020-12-18 騰訊網

長久以來,坊間由這樣一個說法:

"人的一生,心臟總的跳動次數是一定的,心臟跳得快壽命就越短"。

這是真的嗎?

怎麼說真假呢?

儘管,「人的一生,心臟總的跳動次數是一定的」這個大前提是錯誤的。比如說,對於在嬰幼兒期早夭的人來說,他們的心臟如何才能在不到3、5年的時間內跳完一生的總次數呢?

但是,「心臟跳得越快的人壽命越短」,一般意義上來說,還是成立的。

靜息心率與早死風險

這說的心臟跳得快慢是有條件的,指的是健康人在完全休息狀態下每分鐘心臟搏動的次數(b.p.m),醫學上稱為靜息心率。

健康成年人,靜息心率通常在60~100 b.p.m.之間。

在不同人靜息心率存在著巨大個體差異。

比如,經過嚴格專業訓練的精英運動員,靜息心率就比一般人低得多;最低的甚至可以到30、40 b.p.m.。

世界百米紀錄保持者博爾特的靜息心率就只有32~34b.p.m. 。

長期以來,有大量研究證明,靜息心率快與早死之間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相關性。

比如,世界上第一項心臟研究,開始於1950年代的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就發現,靜息心率的快慢與心衰和猝死發生風險相關。

到2015年,發表在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對此前這類研究進行了匯總,在分析了46項研究,總共包括近125萬人的研究結果後,研究人員發現靜息心率每增加10 b.p.m.與全因死亡率(不論具體死亡原因)增加9%,心血管死亡率增加8%相關。

與靜息心率最低(45 b.p.m.)的健康人群相比,心率為60-80 b.p.m.組人群全因死亡率風險增加12%,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8%;靜息心率大於80 b.p.m.的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45%,心血管死亡率增加33%。

總體上,與靜息心率45 b.p.m.組相比,人群全因死亡率風險隨著靜息心率的增加而呈線性顯著增加。而當靜息心率超過90 b.p.m.時。心血管死亡率增加更為顯著。

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多,結論高度一致:「心臟跳得越快的人壽命越短」。

比如,2019年瑞典一項對出生在1943年男性的長期隨訪甚至發現,靜息心率高於75 b.p.m.的人與低於55 b.p.m.者相比,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率都增加了2倍之多。

靜息心率快為什麼容易早死?

道理很簡單,心臟跳得快慢主要是由自主神經調節。

靜息心率快反映一個人交感神經興奮性高,這種人特別容易緊張,出汗。

而交感神經高興奮性又與高血壓,動脈硬化,代謝症候群以及肥胖等都密切相關,這一切因素都會顯著增加人的死亡風險。

相關焦點

  • 人的一生中,心跳總次數真是固定的嗎?
    當然,科學家從未嚴格統計過誰的心跳總次數。但看完下面這篇研究後,你就更該鍛鍊了。   曾有研究表明,心率和預期壽命存在某種關聯。2013年,丹麥科學家發表了一項研究。項目是長達16年的追蹤報導,大約涉及5200名男性。其中,約有2800人收集到了充分的醫療數據;而在這部分人中,大約1/3由於各種原因在研究結束前逝世。
  • 心臟跳的越慢,壽命就越長嗎?
    傳說人一輩子心臟能跳動的次數是固定的,那麼這就意味著,心臟跳的越快,就會越早跳完!是不是心臟跳的越慢,我們的壽命就越長呢?一、正常人心跳該多少次?人們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被稱為心率,正常人的心率被認為是每分鐘60次——100次之內,超過這個範圍的心跳,往往被人認為是不正常的心率。但事實上,正常的心率有時候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的,並不單純的以60-100次/分為絕對的界限。比如人活動後的心率超過100次多數時候也被認為是正常的。人再睡覺的時候低於60次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正常的一樣。
  • 心跳越快壽命越短;如何緩解心跳過快?
    警惕心跳過快「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稱,每分鐘心率增快5次,心衰風險就增加13%,死亡風險增加13%。正常心跳速度為每分鐘60~100次,如果超過了100次,就被稱為心動過速;而最適宜的心率是60次/分。心率過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有什麼方法能降低心率?
  • 研究稱心跳越快,壽命越短?其實心跳越慢,也不見得活得長……
    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心跳越快,壽命越短,死亡的風險越高。因此,一些生命學家認為,長壽的秘訣就是讓心臟儘可能跳得從容些。心跳越慢不等于越長壽不過,有的人會對這一說法有誤解,並不是心跳越慢就越好,而是保持在一個正常的頻率區間,才是最佳的狀態。
  • 心跳快慢竟與壽命長短有關?心跳在哪個範圍內跳動的人更長壽?
    沒事的時候只要摸摸脈搏,我們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可你知道,這種「觸手可及」的信號有多重要嗎?「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坊間這樣的傳言雖有些聳人聽聞,但心率過快的確是很危險的。
  • 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嗎?
    每一次心臟的收縮會射出60~80毫升血液,每分鐘射血4.5~6升,幾乎是一個人的全身血量。 很多人認為,一個人一生的心跳次數是有限的,心跳的快慢決定著人的壽命長短,心跳越慢的人,活的時間就越長。事實真的如此嗎?心跳慢的人真的更長壽嗎?
  • 心跳得越慢的人,是不是越長壽?
    想必很多小夥伴都聽過這樣的說法「人一生心臟跳動的次數是一定的,心跳越慢壽命就越長。」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有沒科學依據呢?年齡越小,心率越快;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狀態,心率也會有較大差別。安靜或睡眠時,心率較慢;情緒激動、緊張或運動狀態下,心跳會加快;另外,體溫升高時,心跳也會隨之加快。在安靜狀態下,各位小夥伴可以通過觸摸腕部或頸部搏動次數,來測量自己的心率。2.心跳越慢,越長壽嗎?
  • 心率越快,壽命越短!降心率最有效的4個方法,能做到1個都很好
    大家可能聽過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這一生心跳的總次數是一定的,越早用完,越早去世。」這不是真的,但是,它側面反映出的一個道理是對的,那就是靜息心率越快,壽命越短。
  • 心跳快好還是心跳慢好?心跳多少心臟壽命更長?醫生告訴您答案
    突然間,我覺得心臟病好恐怖,做什麼事都要擔驚受怕的感覺,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心率快一點好還是慢一點好呢?  心率在正常範圍內越慢越好  專家表示,心跳的快慢確實會影響壽命的長短,研究認為,正常的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保持在60次左右壽命最長。
  • 不要再通過數心跳預測壽命,壽命和心跳無關
    不要再通過數心跳預測壽命,壽命和心跳無關 2020-05-15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心跳越慢越長壽?警惕7種異常心跳
    心臟作為身體的泵血「中樞」,正常情況下,就像勤勞的鐘表一樣,有節律地跳動著。心跳是反映人體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而心跳太快或太慢都不是正常的現象。01心跳快慢由什麼決定?心跳70~89次/分鐘的人,平均減壽3年6個月;90~99次/分鐘,減壽8年;超過100次/分鐘,可能會縮短13年壽命。03有什麼辦法能延長壽命?
  •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 心跳每分鐘多少次正常
    網上流傳這樣一個信息: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雖然這樣的傳言有些聳人聽聞,但心率過快的確是很危險的。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  《美國醫學會雜誌》的心臟病學子刊發表了一項研究稱,針對社區人群的觀察結果顯示,每分鐘心率增快5次,心衰風險就增加13%,死亡風險增加13%
  • 心跳越慢越長壽?有什麼科學依據?心臟醫生說:這樣的心率長壽
    人的心臟跳動快慢和我們的壽命有關係嗎?當然有!您想想,心臟是我們的發動機,因為心臟跳動,我們才能活著,心臟一旦停止工作,我們就會終結。心臟跳的快說明心臟有勁,我們的壽命長?心臟跳的慢說明心臟工作少,我們的壽命長?
  • 心跳決定壽命 跳得過快過慢都不行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夢想。但你是否知道,心跳正常與否、快還是慢,會直接與壽命長短相關。人一生中心臟大約要跳25億至30億次,控制心跳正常,使其既不過快也不過慢,有助於延長壽命。國外一項研究對年齡在35~84歲的人群進行了26年跟蹤調查,結果表明,隨著心跳次數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趨勢,男性人群尤為明顯,當然心率過慢也不利健康。人的壽命呈現一個U型曲線,即心率長期低於50次/分或長期超過80次/分都會使死亡率增高。國內的大規模樣本調查也發現,心率過快的人壽命比一般人要短。
  • 心跳快好還是心跳慢好?心跳多少心臟壽命更長?醫生告訴你答案
    電視劇的重症室裡總是會有一個心跳檢測儀,當心電圖呈現直線,並且警報,就說明人心臟已經停止跳動供血,言外之意就是說人已經離世。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不然,死亡宣告一般是為腦死亡為標準,電視劇之所以不翻白眼來觀察是否腦死亡是因為當時科技不先進,拍攝翻白眼等來表現死亡不容易呈現,不如心跳檢測儀更加吸引人們關注。那麼話說回來,一個人的心跳越快或者是越慢,是不是反映了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呢?
  • 心跳愈快壽命愈短!醫生支招:4招改善心跳過快
    「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坊間這樣的傳言雖有些聳人聽聞,但心率過快的確是很危險的。一、心跳愈快,可能少活幾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分析美兆健康管理機構1994年來累積近200萬筆健檢資料發現,扣除吸菸、高血壓、膽固醇、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剩餘數據顯示,心跳每分鐘超過70下就算心跳偏快,可能會造成壽命減短。
  • 心跳每分鐘60下與每分鐘90下,哪個壽命更長?過快或過慢都不好
    人的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跳動,而心跳的快慢(心率)與人的壽命息息相關。正常人的心率是多少?心跳越快越好還是越慢越好?心動過快或過慢都不利於身體健康。《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心率每增加5次,其死亡風險增加13%,心跳過快直接受損的是心臟以及血管。就像發動機一樣,若以過快的頻率運行,各種毛病出現的機率則越大。
  •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 心跳過快的七個原因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  《美國醫學會雜誌》的心臟病學子刊發表了一項研究稱,針對社區人群的觀察結果顯示,每分鐘心率增快5次,心衰風險就增加13%,死亡風險增加13%,最適宜的心率是60次/分。可以肯定地說,心率越快、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越高。由於心臟的每次跳動,都會帶來一次血流脈衝和血管的被動彈力舒縮,對全身的動脈都是一種衝擊。在各種力的作用下,心跳次數越多,對動脈的損傷就越大,也越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內皮損傷。另外,心率是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的共同結果,心率增快可能是交感神經系統亢進、兒茶酚胺激素分泌過多等各種病理過程的表現。
  •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11種方法讓心率降下來
    原標題: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11種方法讓心率降下來   編者按:「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坊間這樣的傳言雖有些聳人聽聞,但心率過快的確是很危險的。本期,《「健」識早知道》欄目,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最適宜的心率是多少?心跳過快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降低心率?
  •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幾個動作緩解心跳加劇
    編者按:「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坊間這樣的傳言雖有些聳人聽聞,但心率過快的確是很危險的。《美國醫學會雜誌》的心臟病學子刊發表了一項研究稱,針對社區人群的觀察結果顯示,每分鐘心率增快5次,心衰風險就增加13%,死亡風險增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