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華坪有個張桂梅,自己籌建了一所全國免費公辦女子高中,這所高中連續十年高考綜合上線率百分百,這位張桂梅校長把將近兩千名女孩從山區送往大學,圓了她們的求學夢。
現在的張桂梅,身體並不樂觀,醫生說像她這樣的腫瘤病人,活得不長了,可她依然撐了下來。
為女學生執行嚴格的學習作息計劃,要她們一旦出了山區,就去追求夢想,別再回來這裡。
可是網上卻也有人批評她是填鴨式教育,對學生太苛刻,得了病是報應。
安徽某大學學生點了一份外賣,外賣員不知道哪個是北門,哪個是西門,打電話問這個學生,學生傲慢的回道:「什麼北門西門,給我送到樓下就是。」
外賣小哥解釋因為疫情原因,沒法送到樓下,最後送到了北門。那個學生嘴裡振振有詞的取了外賣,過了一會兒給外賣小哥發了辱罵簡訊:「別人能送進來,你不行怪我嗎,你是什麼東西,這輩子最底層的東西。」
一個大學生以最沒有文化的方式去對待一個辛苦的外賣員,這大學似乎也是白讀了。
有的人習慣性的給自己和自己看不起的那些人分開一個階層,好像他們就是高高在上的,別人就是低人一等的:
警察就只會貼罰單。其他都不做。
護士是最底層的,你做護士說明你父母也好不到哪裡去。
掃大街的環衛工,讓別人別亂扔垃圾還被人拳腳相向。
在官方的數據顯示,疫情爆發的時候,有大約3萬多名醫護工作者趕赴一線戰場。
人總是善忘的,幾個月後醫鬧、辱罵,還有醫護工作者被傷害的事件層出不窮。
一群在疫情中被隔離的環衛工人,隔離最後一天離開酒店時,把酒店房間整理的像模像樣,讓酒店保潔阿姨都佩服。
不受到尊重的外賣小哥,卻時常在人們需要的時候,把熱乎乎的餐點送到人們手中。
王爾德說:「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有人燦若星辰。」
是這些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在你需要的時候二話不說地挺身而出。
別看了太多電視劇,就以為自己是主角了,別打了滴滴專車,就以為自己有專用司機,別一邊看不起某個行業,一邊還享受著行業給的便利。
一個人是否值得尊重,不是看他的地位、出身,也不是有多少的金錢,而是看這個人的道德修養。
即使是一顆小小的沙子,也可以乘著風飛向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