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給孩子用電暖袋,不慎漏水燙傷孩子!

2020-12-22 雲南臺都市條形碼

一到冬天條碼君

就把自己裹成一個粽子,

然後淘各種取暖神器,

不要問我為什麼一身肉還怕冷,

難道胖子就沒有怕冷的權利嗎?

手套、圍巾、保暖內衣、秋褲,

這些都是標配,

保溫杯、高筒雪地靴、暖寶寶,

也才能算個高配,

那麼頂級過冬配置是什麼呢?

把自己全面武裝起來的頭罩↓

騎電動車都不怕冷了~

一整天都能讓你暖暖的暖寶寶↓

只要膽子大,

辦公室裡都能取暖的暖腳寶↓

最後,

就是在哪裡都能適用的取暖神器

電暖袋

本來電暖袋是冬日取暖的最好神器,

但是你用的電暖袋安全嗎?

昨天(1月4日),

都市條形碼播出了

六個月大的小男孩嘟嘟,

被電暖袋燙傷的新聞,

嚇得條碼君把自己的電暖袋丟到一邊了~

疑似電暖袋爆炸,男嬰被燙傷

嘟嘟是一個六個月大的男嬰,12月29日,嘟嘟的奶奶把一個加熱過後斷了電的電暖袋放在了嘟嘟肚子上,不到一分鐘,慘劇發生了。嘟嘟奶奶告訴記者,她放好電暖袋就轉身去做事了,聽到孩子哭聲不對勁,連忙掀開被子,看到熱氣騰騰,電暖袋裡的熱水全流在孩子身上了。

嘟嘟媽媽說,當時她和孩子爸爸在外面做生意,因為天氣比較冷,嘟嘟又有點拉肚子,嘟嘟奶奶就把電暖袋充好電後,放在孩子肚子上給他取暖。出事後,嘟嘟奶奶嚇得全身發軟,急急忙忙把孩子抱出來給陶女士,陶女士掀開小被子一看,孩子的左大腿已經血肉模糊,她直接被嚇傻了。

男嬰被診斷為深二度燙傷

隨後,嘟嘟媽媽趕緊把孩子帶去了診所,診所的人說,燙傷面積太大了,他們處理不了,嘟嘟媽媽又將孩子帶去了兒童醫院燒傷科,醫生診斷嘟嘟體表6%深二度燙傷,嘟嘟當天就住進了ICU,孩子被疼得整夜哭鬧,到現在已經第七天了。

電暖袋無任何標識

商店老闆稱質量沒問題

陶女士說,這個電暖袋是12月10日左右在英秀村的一家小店花五十塊錢買的。出事後,他們找過商店老闆好幾次,要求其承擔孩子的醫藥費,但是對方都不同意。出售電暖袋的商店老闆堅稱,電暖袋質量沒問題,反而責怪家長監護不當。最後,由於協商無果,嘟嘟爸爸已經向12315熱線投訴,工商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記者今天諮詢官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工作人員說,

目前此事還在調解階段。

官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在他們雙方有時間的情況下,我們組織他們過來這邊協商,達成一致就調解協商成功,如果達不成一致就走法律途徑。」

暗訪多家售賣電暖袋商家

電暖袋傷人,這樣的事件讓人想想都心有餘悸,那昆明市場上的電暖袋銷售情況究竟怎樣呢?記者來到了大觀商業城,這裡有多家小店在出售電暖袋,價格從10元到68元不等,商店老闆說,最近正值降溫,購買電暖袋的顧客比較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出幾十個,當記者詢問,使用電暖袋是否有安全隱患時,幾乎所有的店主都表示,他們賣的電暖袋是防爆的。

記者:「這個會不會爆炸?」

電暖袋賣家:「肯定不會,其實說白了就是一根管子把水加熱,也沒有其它成分,我們基本上賣的都是防爆款,安全係數都是比較高的。」

記者走訪了多家店鋪,查看了二十多款不同型號的電暖袋,大部分商家售賣的電暖袋都把外包裝拿掉了,如果顧客要求,他們還是能拿出標有廠家信息和產品信息的外包裝。不過在這家店鋪,電暖袋十塊錢一個,電暖袋上沒有一個字,看不到任何產品標識,也沒有產品合格證,賣家說,這些東西都在電暖袋的外盒上,但是盒子被他們扔掉了。

電暖袋賣家:「盒子丟掉了。」

記者:「有沒有商品合格證?」

電暖袋賣家:「應該是有吧,在盒子上。」

記者:「這個會不會爆?」

電暖袋賣家:「我們自己用倒是不會,我用了一個星期了。」

如何選擇安全放心的電暖袋?

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這裡銷售的電暖袋最便宜的也要49元,而且產品合格證、說明書、注意事項、售後服務、生產日期都很齊全,並且還懸掛了一個拆開的電暖袋樣品。

業內人士介紹,電暖袋的發熱體分為電極式和電熱絲式,電極式電暖袋溶液帶電加熱,加熱速度快,但是容易發生觸電或者爆炸的危險。電熱絲式電暖袋靠電熱絲加熱,電熱絲不直接接觸液體,加熱速度慢,但避免了漏電的風險。

小夥伴們選購電暖袋時,手感上觸摸熱水袋充電的位置,摸上去有弧形的線圈裝置,就是較為安全的電熱絲式加熱。此外,商家提醒不管是哪一種電暖袋,都一定要斷電後再使用。

(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慎燙傷,是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根據孩子意外傷害的調查統計顯示,燙傷位居該數據的榜首。燙傷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開水、油鍋、火爐等等。面對孩子不慎燙傷時,家長該如何給孩子急救呢!孩子不慎燙傷,家長不要慌,按照這樣的順序做當孩子不慎燙傷的時候,家長不要慌張,關心則亂,尤其是當媽媽碰到這樣的情況時,更不要著急的給孩子脫褲子檢查傷口。
  • 孩子玩暖手蛋被燙傷 你還買「暖手神器」嗎?
    原標題:孩子玩暖手蛋被燙傷 你還買「暖手神器」嗎?  注水式暖手蛋很容易被擰開。  氣溫已經降至零下,擔心孩子手冷,市民楊女士給孩子買了兩個注水式暖手蛋,沒想到其中一個暖手蛋的封口沒封好,開水燙傷了孩子。
  • 央視曝光「傷人暖寶寶」: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貼著暖寶寶睡覺,一覺醒來發現被燙傷的孩子不計其數。 甚至有成年人帶手串聚光久了,都變成了燙傷。 我們家中最常見的「暖寶寶」,孩子睡覺或者出去玩的時候,貼上一個,一會就會覺得暖暖的,但最近卻看到這樣一條扎心的新聞。 張媽媽擔心3歲多的兒子晚上睡覺受涼,隔著睡衣給孩子後背貼了3天的暖寶寶。孩子早上醒來以後大哭不止,一直喊疼,還不停地用手抓後背。
  • 你給孩子買暖手蛋了嗎?這個6歲男童被燙傷了
    注水式的孩子玩時很容易擰開。氣溫低至零下,揚州市民楊女士擔心孩子手冷,給孩子買了兩個注水式暖手蛋,沒想到孩子拿在手裡把玩時,其中一個由於封口沒封好,被滾熱的開水燙傷了。孩子被燙傷,楊女士向網上商家作了反映,可被告知這不屬於質量問題,不好賠償,這樣的答覆令她有些鬱悶。收到貨時,她也沒在意包裝上有沒有禁止小孩單獨使用的提醒。「這個有隱患啊,至少包裝上應提醒不能讓孩子單獨玩。」楊女士說,她發現不僅這種注水式的暖手蛋有安全隱患,還有一種替芯式的暖手蛋也有風險。
  • 1歲女童洗澡不慎被嚴重燙傷,疤痕觸目驚心,哭聲撕碎了家長的心
    為了讓寶寶舒舒服服地享受洗澡,寶媽們更是無所不用其極,浴霸、電暖扇、暖氣片、玩具等通通上陣,足以見得寶媽們有多重視洗澡這件事了。 今天,小康君就和各位寶媽們聊聊冬天該如何科學地給孩子洗澡。
  • 孩子深二度燙傷,只因家長忽視了它~
    夏天的傍晚家長最喜歡帶著小朋友去外面乘涼,尤其是公園裡燈火通明,那種景觀燈五顏六色,特別好看。但是這種看似好看的景觀燈卻暗藏危險。今天早上,氣象天使楠楠和姝彤就說到了這件事:無獨有偶,就在前兩天,蘇州市民周女士帶著9歲的兒子外出時,孩子出於好奇,用手摸了一下綠化帶裡的景觀射燈,結果造成深二度燙傷。
  • 孩子被燙傷後怎麼處理?塗醬油?抹牙膏?
    前不久,一名9個月大的小寶寶不慎掉進開水鍋,全身多處被重度燙傷的事情,牽動了很多市民的心。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孩子們穿的衣服也少了,家長們更應該提防燙傷。記者從西安市第九醫院獲悉,最近該院燒傷整形美容外科接二連三收治了好幾名被燙傷的孩子。而很多家長在孩子被燙傷後的應對方法是錯的。其中,有一名1歲多的小寶寶,不慎打翻了熱水杯,滾燙的開水從寶寶的頸部流到胸部再到下腹部,導致嚴重燙傷。
  • 這種保溫杯,一不小心就變「噴水杯」,家長如何預防孩子被燙傷?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家長在給孩子喝熱水的時候,經常性地會把燒開的熱水灌到一個保溫杯裡,一來孩子喝熱水方便,保溫杯可以保住溫度。二來在家長不在家的時候,孩子也不會缺水喝。但是孩子使用的保溫杯,曾經燙傷過不少孩子,家長使用時要注意了。
  • 兩女童不慎跌入豬食鍋 全身近一半的皮膚被燙傷
    8月5號,曲靖霑益的女童小萱(化名)在和妹妹小悅(化名)玩耍時,不慎跌入家中煮豬食的鐵鍋中,姐妹倆被滾燙的湯水燙傷,目前兩人正在昆明市兒童醫院進行治療。三歲的小萱全身燙傷面積達到了30%,因燙傷的疼痛,小萱不時的呻吟。一歲多的妹妹小悅燙傷面積達到了40%多,傷情比姐姐更加嚴重。
  • 孩子被燙傷 是預防措施沒做好
    導致孩子被燒燙傷最主要的原因年齡小、缺乏生活常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又對萬事萬物特別好奇而誤碰熱源,導致被燙傷。目前,我們把燒傷燙傷主要分為熱液燙傷(最常見的)、電燒傷、化學燒傷、火焰燒傷等類型,而不同類型的預防措施也有很大的差異,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如何預防孩子們被燙傷。
  • 孩子被開水燙傷,家長可別犯這3大誤區,不然會讓孩子傷情更嚴重
    醫生卻只是簡單地給小陳的孩子上了藥之後就對她說:「你們傷口處理得很好,給孩子爭取到了最寶貴的時間!」那麼,孩子燙傷後應該怎麼做呢?衝水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燙傷後應該先脫衣服,筆者身邊就發生過這樣的悲劇,鄰居家的小孩燙傷後,奶奶第一時間給孫子脫下了衣服,結果衣服黏在了傷口上,奶奶心急把衣服一拉,再來衝水。
  • 孩子燙傷後怎麼辦?這些急救措施家長要知道,建議收藏
    夏季是孩子燙傷的高發期,穿得少,整個身體幾乎裸露在外面,極易受到傷害。01孩子是燙傷的高發人群。一個16個月的女嬰,家長忙於衝奶粉,孩子貪玩,把桌子上滿滿的一水杯熱水碰倒,滾燙的熱水全部灑在孩子身上。全家人慌了,手忙腳亂地趕緊把孩子的衣服、鞋子全部脫掉,慌亂中撕扯時,將孩子多處皮膚扯破。
  • 醫院燙傷病例漸增 醫生提醒天冷取暖謹防低溫燙傷-廣西新聞網
    暖手寶等各種取暖神器成了大家手中的新寵,但這些取暖器很有可能也是一枚「定時炸彈」。半夜,張女士聽到兒子的哭聲,才發現兒子的腳部已經被燙傷。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李德繪主任向記者介紹,每到冬季,他們都要收治一些被取暖器、暖水袋、暖手寶燙傷的老人和孩子。老年人年紀越大皮膚就越薄,燙傷時多數處於睡眠狀態,再加上皮膚感知差,極易導致深度燙傷。「一些老年人經常說,我不覺得熱,其實已經被燙傷了。」李德繪稱。
  • 孩子被燙傷了,家長能夠怎麼做?
    家長也總會有疏忽大意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如何應對緊急情況是每一位家長都需要去學習的。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都很大,男女雙方都因為經濟條件的原因都需要去工作。我的閨蜜是在工作上特別上心的,她也非常珍惜工作的機會,因此在生完孩子之後她就立即返回了職場。可她跟她的老公都去工作上班了,孩子也就只能交給長一輩的人來幫忙照顧了。
  • 女子貼「暖寶寶」睡覺肚皮被燙出水泡 醫生:典型的低溫燙傷
    進入冬季,即撕即貼的「暖寶寶」成了許多愛美女士的「禦寒神器」。其實,使用不當極易造成低溫燙傷。》》》推薦閱讀:江歌案今日宣判 陳方律師:日本司法不應受中國輿論影響31歲的林女士在漢陽一家公司做銷售。
  • 6款取暖產品被列入「黑名單」,很多家長還在給孩子用,心太大了
    記得小時候,有一個熱水袋就很開心了,然後有一天半夜夢到自己尿床了,早上被凍醒,才發現,真的尿床了,不過,是熱水袋"尿床"了! 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的熱水袋,都無法保證不漏水。而且熱水袋如果灌的水太燙、比較燙,也會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
  • 孩子被燙傷了,家長該如何處理?
    更何況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家裡孩子的安全問題越來越被重視起來。自從孩子出生以後,家裡面人什麼都不捨得讓孩子幹,生怕他們磕著碰著。但是畢竟孩子年紀還小,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狀態。家長也總會有疏忽大意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如何應對緊急情況是每一位家長都需要去學習的。
  • 1歲女童洗澡不慎被嚴重燙傷!寶寶洗澡的這些風險,你家存在嗎?
    對於寶媽而言,冬天給孩子洗澡真是最令人頭疼的事了。每次洗澡都猶如打仗,既要安撫好寶寶的情緒避免其哭鬧,又要控制好水溫、室溫防止寶寶生病,簡直累死老媽子了......為了讓寶寶舒舒服服地享受洗澡,寶媽們更是無所不用其極,浴霸、電暖扇、暖氣片、玩具等通通上陣,足以見得寶媽們有多重視洗澡這件事了。
  • 冬日最怕「低溫燙傷」!各種燙傷早已「盯上」寶寶了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因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慎被燙傷,有老人燒了一鍋水放在地上孩子跑過來玩不慎跌入鍋中,也有父母抱著孩子衝奶粉把熱水灑到孩子腳上
  • 幼師沒測水溫,2歲孩子嚴重燙傷。醫生:孩子燙傷怎麼辦?很講究
    孩子的皮膚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嚴重的損傷。在防城港市就有一位兩歲的小孩,因為在幼兒園上學期間,老師沒有測水溫就進行衝洗,最終導致雙腿嚴重燙傷,最後被判定為9級傷殘。在燙傷的時候,最怕碰到的就是感染和瘢痕增生這類併發症非常不容易減輕,而且還容易造成劇烈疼痛,這些後果都會導致孩子的肢體功能障礙,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