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條碼君
就把自己裹成一個粽子,
然後淘各種取暖神器,
不要問我為什麼一身肉還怕冷,
難道胖子就沒有怕冷的權利嗎?
手套、圍巾、保暖內衣、秋褲,
這些都是標配,
保溫杯、高筒雪地靴、暖寶寶,
也才能算個高配,
那麼頂級過冬配置是什麼呢?
把自己全面武裝起來的頭罩↓
騎電動車都不怕冷了~
一整天都能讓你暖暖的暖寶寶↓
只要膽子大,
辦公室裡都能取暖的暖腳寶↓
最後,
就是在哪裡都能適用的取暖神器
電暖袋
↓
本來電暖袋是冬日取暖的最好神器,
但是你用的電暖袋安全嗎?
昨天(1月4日),
都市條形碼播出了
六個月大的小男孩嘟嘟,
被電暖袋燙傷的新聞,
嚇得條碼君把自己的電暖袋丟到一邊了~
疑似電暖袋爆炸,男嬰被燙傷
嘟嘟是一個六個月大的男嬰,12月29日,嘟嘟的奶奶把一個加熱過後斷了電的電暖袋放在了嘟嘟肚子上,不到一分鐘,慘劇發生了。嘟嘟奶奶告訴記者,她放好電暖袋就轉身去做事了,聽到孩子哭聲不對勁,連忙掀開被子,看到熱氣騰騰,電暖袋裡的熱水全流在孩子身上了。
嘟嘟媽媽說,當時她和孩子爸爸在外面做生意,因為天氣比較冷,嘟嘟又有點拉肚子,嘟嘟奶奶就把電暖袋充好電後,放在孩子肚子上給他取暖。出事後,嘟嘟奶奶嚇得全身發軟,急急忙忙把孩子抱出來給陶女士,陶女士掀開小被子一看,孩子的左大腿已經血肉模糊,她直接被嚇傻了。
男嬰被診斷為深二度燙傷
隨後,嘟嘟媽媽趕緊把孩子帶去了診所,診所的人說,燙傷面積太大了,他們處理不了,嘟嘟媽媽又將孩子帶去了兒童醫院燒傷科,醫生診斷嘟嘟體表6%深二度燙傷,嘟嘟當天就住進了ICU,孩子被疼得整夜哭鬧,到現在已經第七天了。
電暖袋無任何標識
商店老闆稱質量沒問題
陶女士說,這個電暖袋是12月10日左右在英秀村的一家小店花五十塊錢買的。出事後,他們找過商店老闆好幾次,要求其承擔孩子的醫藥費,但是對方都不同意。出售電暖袋的商店老闆堅稱,電暖袋質量沒問題,反而責怪家長監護不當。最後,由於協商無果,嘟嘟爸爸已經向12315熱線投訴,工商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記者今天諮詢官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工作人員說,
目前此事還在調解階段。
官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在他們雙方有時間的情況下,我們組織他們過來這邊協商,達成一致就調解協商成功,如果達不成一致就走法律途徑。」
暗訪多家售賣電暖袋商家
電暖袋傷人,這樣的事件讓人想想都心有餘悸,那昆明市場上的電暖袋銷售情況究竟怎樣呢?記者來到了大觀商業城,這裡有多家小店在出售電暖袋,價格從10元到68元不等,商店老闆說,最近正值降溫,購買電暖袋的顧客比較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出幾十個,當記者詢問,使用電暖袋是否有安全隱患時,幾乎所有的店主都表示,他們賣的電暖袋是防爆的。
記者:「這個會不會爆炸?」
電暖袋賣家:「肯定不會,其實說白了就是一根管子把水加熱,也沒有其它成分,我們基本上賣的都是防爆款,安全係數都是比較高的。」
記者走訪了多家店鋪,查看了二十多款不同型號的電暖袋,大部分商家售賣的電暖袋都把外包裝拿掉了,如果顧客要求,他們還是能拿出標有廠家信息和產品信息的外包裝。不過在這家店鋪,電暖袋十塊錢一個,電暖袋上沒有一個字,看不到任何產品標識,也沒有產品合格證,賣家說,這些東西都在電暖袋的外盒上,但是盒子被他們扔掉了。
電暖袋賣家:「盒子丟掉了。」
記者:「有沒有商品合格證?」
電暖袋賣家:「應該是有吧,在盒子上。」
記者:「這個會不會爆?」
電暖袋賣家:「我們自己用倒是不會,我用了一個星期了。」
如何選擇安全放心的電暖袋?
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這裡銷售的電暖袋最便宜的也要49元,而且產品合格證、說明書、注意事項、售後服務、生產日期都很齊全,並且還懸掛了一個拆開的電暖袋樣品。
業內人士介紹,電暖袋的發熱體分為電極式和電熱絲式,電極式電暖袋溶液帶電加熱,加熱速度快,但是容易發生觸電或者爆炸的危險。電熱絲式電暖袋靠電熱絲加熱,電熱絲不直接接觸液體,加熱速度慢,但避免了漏電的風險。
小夥伴們選購電暖袋時,手感上觸摸熱水袋充電的位置,摸上去有弧形的線圈裝置,就是較為安全的電熱絲式加熱。此外,商家提醒不管是哪一種電暖袋,都一定要斷電後再使用。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