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爸媽必看!孩子被燙傷後怎麼處理?塗醬油?抹牙膏?)
前不久,一名9個月大的小寶寶不慎掉進開水鍋,全身多處被重度燙傷的事情,牽動了很多市民的心。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孩子們穿的衣服也少了,家長們更應該提防燙傷。
記者從西安市第九醫院獲悉,最近該院燒傷整形美容外科接二連三收治了好幾名被燙傷的孩子。而很多家長在孩子被燙傷後的應對方法是錯的。其中,有一名1歲多的小寶寶,不慎打翻了熱水杯,滾燙的開水從寶寶的頸部流到胸部再到下腹部,導致嚴重燙傷。
更可怕的是,孩子的父母採取了完全錯誤的處理方法:燙傷後,急於給孩子脫衣服,並用衛生紙擦拭了創面,導致孩子送到醫院時,燙傷創面的表皮全部撕脫,創面全部裸露,不僅加大了創傷,而且給醫生的治療增加了難度。
燙傷部位有衣物
應先用涼水衝洗再剪開衣物
「如果父母知道燙傷後如何正確處理,就能把傷害降到最低。」西安市第九醫院燒傷整形美容外科住院醫師寇謙介紹說,孩子被燙傷後,有的家長採取了錯誤的土方法,比如:塗醬油、香油、牙膏等。這些土方法不僅沒有用,還會遮蓋創面,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診斷、估算和後續的治療處理。
寇謙醫生介紹說,孩子被燙傷後,正確的應對方法是:立即用涼水衝洗,這不僅可以把燙傷部位皮膚上的熱量帶走一部分,減輕疼痛感,還可以減輕水腫及燒燙傷的深度。燙傷後,用涼水衝洗時間越早,效果越好。如果燙傷後,孩子身上有水皰,不要弄破,也不要將皰皮撕去,以減少創面受汙染的機會。
該院燒傷整形美容外科主任肖厚安介紹說,涼水衝洗或浸泡時長一般應在10~15分鐘。如果燙傷部位有衣物,應先用涼水衝洗衣物,再用剪刀剪開衣物。如果燙傷部位起了水泡,紅得比較厲害,面積也比較大,做完降溫處理後,應給傷口覆蓋上乾淨毛巾,立即送到醫院治療。
給孩子洗澡應先放涼水再放熱水
肖厚安醫生提醒,1~5歲是兒童燙傷的高發年齡段,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特別好動,又意識不到危險。最常見的燙傷是被熱湯、熱水、熱粥、熱油、爐火等燙傷。
而相當一部分燙傷,是由於家長的疏忽大意造成的:有的家長將熱水、熱飯放在孩子能碰到的地方,有的家長給孩子洗澡時先放熱水,轉身去拿涼水勾兌時,孩子踩翻了熱水盆。
所以,為了防止孩子被燙傷,家長一定要將熱水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給孩子洗澡時應先放涼水再放熱水。試水溫時,最好用手背去試,因為手背皮膚比較敏感,測出的水溫更適合孩子嬌嫩的皮膚。 華商報記者 盧紅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