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燙傷後抹牙膏?最常用的方法竟是錯的

2020-11-29 媽咪寶貝傳媒

到了冬天,氣溫逐漸寒冷,為了防止寶寶著涼,家長會採取各種各樣的保暖措施,比如喝熱水,為孩子煲一些熱湯,使用電暖氣或電熱毯,或者在晚上給孩子洗個熱水澡。同時也要注意防止寶寶燙傷,免受意外傷害。


【寶寶燙傷後,不能抹牙膏】

到了冬天,茜茜媽喜歡給寶寶喝些熱水,好好暖暖身子。有天寶寶剛從外面回來,茜茜媽就倒了一杯開水,放在茶几上,等涼了之後給茜茜喝。於是茜茜媽就去幹家務了,留茜茜一個人自己玩耍。不一會兒,茜茜媽聽到客廳裡傳來「哇」的一聲,於是趕緊趕到客廳,看見茜茜坐在地上哭個不停,臉上紅了一大片,地上灑了很多熱水,水杯也掉在了茜茜的腳邊。


茜茜媽這才明白過來,原來茜茜口渴了想喝水,就去夠茶几上的水杯,結果由於自己力量小,沒拿住杯子,反而被熱水燙傷了臉部。茜茜媽看著孩子哭得那麼傷心,十分心痛。這時茜茜媽想起來,自己小時候燙傷時,大人會給自己抹些牙膏,於是也考慮要不要給茜茜抹些。

最終茜茜媽也拿不準注意,沒有抹牙膏,直接帶茜茜去了醫院。後來茜茜媽問了醫生才知道「燙傷後塗抹牙膏,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反而易使局部傷口無法清理乾淨,造成感染的發生。」聽了這話,茜茜媽驚出一身冷汗,原來家長面對燙傷最常用的方法竟然是錯的,還好當時自己沒有給茜茜抹,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看到這裡,小編也是深有同感。小時候如果如果不小心被燙著了,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抹牙膏或抹醬油。當時小編還覺得這樣做好好玩,現在想起來真的是不懂事呀。既然寶寶燙傷後不能塗抹醬油或牙膏,那正確的應對方法是什麼呢?家長還不趕緊學一學。

【寶寶燙傷的急救方法】

1.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如果家長手忙腳亂,反而會誤了大事,錯過急救的最佳時間。而且家長慌亂的表情也會影響孩子,孩子心中會更加害怕。因此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立即採取急救措施,同時安慰寶寶情緒。


2.如果寶貝燙傷處皮膚未破,先要用冷水衝洗,持續衝洗創面15~30分鐘。如果寶寶在衝洗時不再感到疼痛,就可以停止了。衝洗結束後,為防止傷口感染,家長應避免傷口再次接觸冷水。

3.如果寶寶的衣服上沾滿了熱水,家長要馬上脫去寶寶的衣服。同時動作要輕柔小心,防止碰到燙傷處,引起寶寶大哭。如果衣服粘住了傷口,家長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並保留粘住的部分。

5.如果是在四肢和身體上的燙傷,可用清潔紗布覆蓋,進行適當包紮,再送醫。

4.如果寶寶燙傷嚴重,皮膚出現水皰,局部紅腫,疼痛難忍,家長要迅速送寶寶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治療。如果寶寶的面部或眼部受到燙傷,及時不嚴重,也建議家長帶寶寶去醫院治療。

相關焦點

  • 孩子被燙傷後怎麼處理?塗醬油?抹牙膏?
    孩子被燙傷後怎麼處理?塗醬油?抹牙膏?) 記者從西安市第九醫院獲悉,最近該院燒傷整形美容外科接二連三收治了好幾名被燙傷的孩子。而很多家長在孩子被燙傷後的應對方法是錯的。其中,有一名1歲多的小寶寶,不慎打翻了熱水杯,滾燙的開水從寶寶的頸部流到胸部再到下腹部,導致嚴重燙傷。
  • 燙傷怎麼辦?抹大醬抹鹽抹牙膏?都不對!
    燙傷怎麼辦?抹大醬抹鹽抹牙膏?都不對!在燙傷這個話題裡,很多人存在極其不正確的認知。燙傷怎麼辦?抹大醬抹鹽抹牙膏?都不對尤其是父母在碰到孩子燙傷的情況,慌亂中就更不知如何處理。醫生指出,用白酒覆蓋傷口,不僅會引起創面疼痛,部分酒精還會被傷口皮膚吸收,導致孩子醉酒,情況危急可導致酒精中毒,休剋死亡。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有效處理燒燙傷呢?1.
  • 王俊凱竟然這樣處理燙傷?日常抹牙膏、塗醬油是正確處理方法嗎?
    被燙傷後,你會怎麼處理? 抹牙膏 敷冰塊 還是冷水衝? 為不耽誤上菜,他強忍著燙傷繼續幹活,等忙完後才找冰塊冰鎮皮膚;然而尋冰無果,只能用冷凍豬肉充當冰袋鎮靜皮膚。
  • 燙傷後抹醬油抹鹽抹牙膏?都不對!
    很多人遇到燙傷都不懂得如何處理,特別是父母遇到孩子燙傷了,就特別慌張。有的人會用民間流傳的一些燒傷處理方法,比如往傷口上塗抹醬油、抹鹽,甚至抹牙膏,或者往傷口上去塗酒精,甚至抹碘酊等消毒液消毒,對此,專家表示,這些處理方法都是錯誤的。
  • 燙傷撒鹽、抹牙膏、塗醬油、澆二鍋頭?多少孩子被「偏方」坑慘了
    受傷的細胞碰到醬油、鹽水等,那得多疼啊,腦補一下都哆嗦;去年,一3歲男童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電熱水壺,胸口和兩個上肢被熱水燙傷。外婆見孩子胸口起了水泡,想起老家治燙傷的土辦法,抓了一把鹽撒在外孫的胸口上。孩子全身15%燙傷,胸口因撒鹽最為嚴重,達三度燙傷!真的難以想像,孩子當時忍受了怎樣的痛!
  • 寶寶燒燙傷後怎麼辦?專家:抹牙膏、塗醬油、用冰敷都不對
    寶寶燒燙傷後怎麼辦?現場急救和處理step1:迅速消除致傷源1.當衣物著火時應迅速脫去;或就地臥倒打滾壓滅,或用各種物體撲蓋滅火,最有效是用大量的水滅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頭面部及呼吸道吸入火焰損傷。2.如果是熱液燙傷,應該去除含有熱液的衣物,如果不能脫去,可以用剪刀剪除。
  • 孩子不小心被燙傷?父母千萬別亂來,這4個誤區要繞開!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興趣,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危險發生,比如說被燙傷。抹牙膏關於燙傷你聽過最多的處理方法是什麼?我聽到最多的就是抹牙膏!燙傷後抹牙膏認真的嗎?能起到效果嗎?答案當然是不能。很多人認為牙膏能治療燙傷,主要是因為牙膏中一般都含有薄荷等成分,把它抹在被燙傷的地方有點涼涼的感覺,所以心理上覺得能夠治療燙傷。
  • 孩子燙傷後怎麼辦?馬上抹牙膏?這些土方法不要信!
    在養孩子的路上,很多」小意外「都 不可避免,比如不小心燒傷、燙傷。有些家長在孩子不小心燙傷後,喜歡在孩子的燙傷面塗抹牙膏。家長們知道嗎?塗牙膏不僅對傷口的治癒沒有好處,反而還會起副作用。那麼意外燙傷後具體如何操作?這幾點緊急處理方法教給你,一定要記住哦。衝冷水是燙傷處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一定要越快越好!孩子燙傷後,立即用流動的冷水衝患處15~30分鐘!這樣做可以儘快的帶走燙傷部位的熱量,降低組織損傷。
  • 孩子被燙傷後,奶奶給塗了這東西,差點讓孩子截肢!
    遼寧一名2歲多的寶寶就深受其害:因為被開水燙傷後,奶奶處理的不當,險些讓寶寶截肢。一天早上,奶奶進廚房盛飯,便讓寶寶自己待一會。可是寶寶哪肯安靜地待著,竟跑到臥室,踩著凳子,夠到了窗臺上的保溫杯,而保溫杯裡正是奶奶剛給他倒的沸水。
  • 燙傷後抹牙膏?這樣做大錯特錯
    皮膚科專家說,燙傷後創面因為受損,其屏蔽的能力也會同步下降,如果用麵粉、鹽等刺激,會增加感染的機率;同時,常見的醬油、醋、牙膏、凡士林、油性藥膏等也不是急救材料,用它們會增加傷口清創的難度,且會影響醫生對傷情的判斷。  脫衝蓋送 急救5步走  應對情況:創面面積較小,僅傷及表皮淺層,局部皮膚可有發紅、腫脹、疼痛、燒灼感,無水皰。
  • 燙傷女嬰被泡白酒桶致酒精中毒,這些治燙傷的偏方,你還在用嗎
    福建漳州一個女嬰就遇到了燙傷,但是他家人的處理方式簡直讓人頭皮發麻,不禁想說一句無知害死人。女嬰坐在推車裡面,旁邊放了一瓶開水,媽媽去洗衣服的時候,寶寶抓到了開水瓶,熱水倒下來燙到了孩子,等孩子發出哭聲家長才反應過來。
  • 3歲女兒開水燙傷,父母的「4個果斷」幫了娃,醫生稱讚做得對
    開水燙傷,你會怎麼做呢?是冰敷、抹牙膏、塗蛋清,還是挑破水泡呢?曾有1萬多名網友,針對「開水燙傷怎麼辦」投票,超一半網友選擇抹牙膏、冰敷等方法。殊不知,抹牙膏、冰敷、挑破水泡等方法好比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 兒童燙傷,牢記五字法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 徐小靜 □主治醫師 韓露豔小兒燙傷是夏季常見的意外傷害,特別是1~3歲的寶寶,好奇心強,動作不協調,自我保護能力差,極易燙傷。孩子一旦被燙傷,不少家長手足無措,不是在燙傷處塗醬油、抹牙膏,就是慌忙帶孩子去醫院。其實,這些方法都不對。
  • 夏天孩子燙傷小妙招
    看到這個情況,我立馬把孩子抱起來衣服脫掉,來到洗澡間,打開水管兒,用冷水衝了一分鐘左右。衝完之後,把傷口部位輕輕的擦乾,塗上燙傷膏。當時暖水壺裡的水不是很燙,可以喝但有點熱那樣。經過一系列操作,看到他沒有氣泡,也就放心了。
  • 孩子被燙傷燒傷,家長要保持冷靜,牢記這7個正確處理方法
    燒傷和燙傷是孩子最容易受到的意外傷害,每年都會有很多孩子受到燒傷和燙傷的侵害,受非常大的罪。孩子之所以會受到燙傷和燒傷,很大原因是因為家長的看護不力導致的。當出現這種傷害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慌亂,要有條不紊的做好最正確的處理,這樣才能減輕孩子受到的傷害。孩子燒傷和燙傷家長應該如何處理,是每一位家長都需要了解的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寶寶燙傷緊急處理步驟,需牢記
    第一步:衝寶寶意外燙傷後,立即用流動適中的自來水衝洗燙傷部位10-30分鐘,讓燙傷皮膚得到降溫,止痛,減輕燒傷程度。 第四步:送緊急處理後,除了較輕燙傷可自理外如果燙傷程度超過以上程度,請立即送往醫院或撥打120聽醫護人員的意見進行處理。特別注意不要對燙傷處做抹牙膏、撒香灰粉、塗醬油、戳破泡泡等操作,這些都是錯誤的,只會給醫生治療帶來負擔,不要害苦了寶寶。
  • 燒燙傷後水泡如何處理?【急救五字法】
    每年夏季都是孩子燒燙傷的高發季節,因為天熱孩子們衣服穿得少,加上皮膚嬌嫩,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燙傷,也容易起水泡,家長面對水泡時千萬別慌張,一起來學習如何科學對待燙傷後出現的水泡。很多時候,孩子被燙傷後,傷患地位會起一個或多個大小不一的水泡。每個人處理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是本著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忽視態度。
  • 燙傷後竟然撒鹽、撒酒、用洗潔精清洗,最後結果……
    當天晚上9時多,梁女士回到家後開始覺得後背很痛,便告訴了母親,母親幫她脫衣服的時候不小心撕脫了水泡,然後按照老家的習慣給她處理——首先往燙傷的創面上撒鹽,緊接著用高濃度的白酒衝洗水泡破裂的裸露創面消毒,然後使用清洗蔬菜水果的洗潔精清洗燙傷的創面
  • 被一鍋熱湯燙傷後,撒鹽撒酒還用上洗潔精!結果……
    「根據他們的描述,其實最開始,她應該只是淺II度燒傷,剛剛破了表皮,起了水泡,真皮大概傷了1/3左右,如果馬上來處理,一般2周左右就可以癒合,也基本不會留疤,但經過她母親的盲目處理,現在變成了Ⅲ度燒傷,真箇皮膚層都已受損,至少要3~4周才能癒合,還會留下明顯的疤痕。」
  • 因為一個偏方,女寶燙傷後再受傷
    牙膏,蜂蜜,酒精,鹽.....這些好像都是治療燙傷的「獨門偏方」,但這些真的靠譜嗎?NO!燙傷要這樣胡亂處理,娃就真的遭殃了。就在前兩天,福建泉州一位6個月大的女寶被燙傷,家人的一個錯誤處理方法,差點讓孩子丟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