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你究竟有什麼魔力?吃完再回家,是多少孩子的真實寫照?

2020-08-18 萱萱媽xxm

有多少孩子是放學後,先去小鋪買一包辣條,吃完才回家的?

昨天下雨,等計程車半個多小時,寒風颳過,凍得我瑟瑟發抖。

兩個孩子,從小鋪出來,人手一包辣條,迅速撕開包裝,塞進嘴巴。大雨淋溼了孩子的衣服,兩個孩子甚至都顧不上交談,可依然在雨中吃著手中的辣條。

最後,還不忘喝口水,漱口後才往家的方向走去。我想,他們是怕父母問出味道,而責罰吧。

「辣條」你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孩子們欲罷不能,淋著大雨、冒著被父母的責罰,依然鋌而走險呢?



01

一場味蕾的刺激、一段身體的愉悅

在《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一書中,作者麥可·莫斯就已經告訴我們,管不住嘴,可能真不是我們的錯。

鹽、糖、脂這三種看起來平淡的物質,卻組成了我們「戒不掉的癮」。

糖:

我們知道甜食代表能量,在人類之初,獲得能量才能更好的生存下來,喜歡吃糖,可以說是一種本能反應。

研究發現,偏愛甜食可能是一種「習得性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小時候喜歡吃糖,這種習慣會一直保持到成年。而孩子相比於​成人,對糖的抵抗力更差,糖能帶給人們興奮和愉悅。



脂肪:

據說可樂就是找到了糖的「極樂點」,才會如此讓人慾罷不能。但脂肪沒有「極樂點」,吃糖多了可能會覺得膩,但食物裡的脂肪含量越高,味蕾就會越喜歡。

脂肪還如同「麻醉劑」,讓食物的味道變得柔和,同時它和糖一樣,能刺激大腦,產生愉悅感。



鹽:

我們常聽老人說:「孩子不吃鹽,就沒力氣」,其實說的是鹽中的「鈉」。但現如今,我們幾乎每個家庭都面臨著「鹽超標」,一道菜好吃不好吃,取決於鹹淡。新南威爾斯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張普洪教授曾說:「吃一包辣條,每日的攝鹽量就已經超標了」。

而「鹽」還作為食物中「修復劑」的存在,它的出現,可以掩蓋食物中一些不好的口感。

鹽也會引發大腦產生快感。



除此三樣之外,辣條還有絕招「辣」。

魯迅先生曾經說:世界上本沒有吃辣的人,吃辣的人多了,身邊的人都會跟著吃一點辣。

在我們嘗試幾次後,會不知不覺迷戀這種感覺,而長時間的刺激,會讓大腦逐漸適應這種感覺,所以我們不得不加大「辣」度,尋求這種刺激,辣是會讓人上癮的。



綜上所述,就是辣條的重要組成部分:

油脂+鹽+糖+辣+味精

這簡直可以說是,對味蕾的刺激,達到了身心,全方位的滿足。

辣條不僅對於孩子充滿誘惑力,對於成人也毫無抵抗力。



02

「辣條」還是少吃,不吃為妙

不止是父母將「辣條」視為零食界的黑名單,就連我國頒布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中,「辣條」也是「限制食用」級,每周食用1次,或者更少。

辣條,高鹽、高脂肪、高熱量這種食物,本身就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5毛錢的辣條,還是給孩子少吃為好。



1、從營養成分表中看,脂肪超標、鈉超標

脂肪超標▼

營養成分表上,註明的脂肪含量是14.4g,而普通麵粉才1.5g,人體每日需要攝取的脂肪含量大約在60g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擋不住誘惑,吃了辣條,就要面臨餓肚子了。



納超標▼

營養成分表上,標註出鈉含量是2745mg,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根據衛生部組織建議,每天鈉的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2g也就是2000mg,否則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食鹽超標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2、從配料表中看,食品添加劑令人擔憂

為防止大家看不清,我把配方表打在下面:

小麥粉、生活飲用水、植物油、食用鹽、白砂糖、香辛料、食品添加劑(穀氨酸鈉、單硬脂酸甘油酯、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蜜素、5′-呈味核苷酸二鈉、復配糕點防腐劑(水溶(脫氫乙酸鈉、檸檬酸鈉、葡萄糖酸-δ-內酯))、復配糕點防腐劑(脂溶(山梨酸、單硬酯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三氯蔗糖、安賽蜜、紐甜、特丁基對苯二酚、食用香精)



甜味劑▼

阿斯巴甜、甜蜜素、三氯蔗糖、安賽蜜、紐甜

一包小小的辣條,添加甜味劑有5種之多。

雖然甜味劑被允許添加在食品當中,但科學家實驗得出,甜味劑可以引發老鼠的糖尿病和肥胖症。



乳化劑、穩定劑▼

單硬酯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

他們讓食物保存時間延長,讓食物口感更柔和。唐偉東副主任醫師告訴我們,食品添加劑過量,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防腐劑▼

脫氫乙酸鈉、檸檬酸鈉、葡萄糖酸-δ-內酯、山梨酸,4種之多。而且還有食用香精

不考慮一包辣條的衛生情況,單看這些「食品添加劑」,就足以讓人令人卻步

而辣條引發的新聞事件,也是數不勝數,所以,辣條這個走出國門的美食,最好別給孩子吃。



3、經常食用辣條的危害

  • 導致肥胖;據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大型流行病調查中,有約17種癌症風險,都跟肥胖有關。
  • 上火;上火便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這些辣椒會刺激我們的胃黏膜​、腸黏膜,造成胃潰瘍等等一些消化類疾病。老人常說:胃要養,一旦患有胃病,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 影響正常發育;辣條的主要成分就是麵筋,營養成分單一,很難滿足孩子的生長需求,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 引起消化不良;麵筋就是將麵粉經過高壓,擠縮,通過特定的機器生產出來。在擠壓的過程中產生高溫,會將這些麵團烤熟,這就是老人常說的「死面」。相對於「死面」還有一種稱呼叫「發麵」,就是指經過發酵做成的饅頭等等,「死面」做的食物,並不容易消化,而且孩子的腸道還如此嬌嫩,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 衛生不達標、添加劑超標,容易造成身體上的傷害,甚至致癌。



03

孩子「辣條」上癮怎麼辦?3步法:堵不如疏

1、講明道理,讓孩子明白其中的危害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通常會以一種絕對權威的語氣,告訴孩子,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懶得跟孩子解釋其中緣由。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心裡不服氣。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偷偷吃完辣條再回家。

我們在日常跟孩子交流中,要給孩子傳達,垃圾食品不健康,以及為什麼不健康,根深蒂固的理念下,孩子再次買辣條時,也會考慮考慮。

當然,也不能誇大事實,誇大事實就等於說謊,信任度降低,孩子辣條會買的理所應當。



2、善用「延遲滿足」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當孩子鬧著要吃辣條時,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包辣條,告訴他:如果這包一直沒吃,那麼下個星期,媽媽給你買兩包,如果吃了,下個星期就沒有了。

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說:「延遲滿足感,是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當孩子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辣條,他也學會了忍受一時不快,獲得長久歡喜。

延遲滿足的重點不在於延遲,而是滿足。如果我們答應孩子的事沒做到,這叫做欺騙,已經吃了那麼多包辣條了,也不在於這一兩包,有時候做父母要心大一點,眼光長遠一點。



3、給孩子一個放學就回家的期待

我們發現孩子吃辣條這件事,多半都是同學帶起來的。放學後的校門口小鋪,更是孩子扎堆。

有時候,同學吃辣條分給孩子一片,吃著吃著就上癮了,所以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放學就回家的期待。

我們可以在當天晚上,問問孩子明天想吃什麼?

我們也可以答應明天給孩子一個驚喜,可以是一個玩具,也可以是媽媽親手畫的賀卡。

跟孩子約定好,父母明天要做什麼,孩子幾點前必須到家,減少放學後在外逗留的時間。


講述危害,其實是在給孩子做心理建設,埋下伏筆,孩子在買辣條的時候,會覺得這是一件不正確的事。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是提高孩子的核心能力,讓孩子抵禦誘惑,收穫美好的未來。放學早點回家,是避免孩子受外界影響,畢竟孩子的心智還不夠堅定。所以這三步缺一不可



結語:

最後用《你的身體是一切美好的開始》中的一段話結束這篇文章:

你的身體是神奇的,讓人驚豔的。此時此刻,無論你屬於哪一種體型,你的身體都是一臺無與倫比的機器,它能做很多很酷的事情。學會如何照顧你的身體,是你能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永遠都是。

相關焦點

  • 辣條,你究竟有什麼魔力?過了20年,孩子們還要偷吃完才敢回家
    有多少人現在成年了,還是忘不掉辣條的味道?又有多少人一看到辣條大禮包,忍不住下手買買買,然後一邊追劇一邊啃著香辣勁道的辣條?,甚至看到幾個學生湊在一起,站在垃圾桶旁邊邊說邊啃辣條,吃完一整包,然後把辣條包裝袋扔進垃圾桶裡,還要抽紙巾出來把嘴巴擦乾淨後才敢回家。
  • 吃「辣條」為什麼會上癮?幾個原因,別說小學生,大人都對它痴迷
    佔據校園零食「半壁江山」的辣條,到底暗藏什麼魔力?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辣條是童年必備美食,儘管作為垃圾食品,但它卻是讓多數孩子都欲罷不能的「平價美食」,幾乎佔據校園零食的「半壁江山」,讓人吃一次就上癮的它,背後到底蘊藏著什麼樣的魔力呢?
  • 魔力耳朵少兒英語究竟如何?1000 大V評價告訴你真實答案!
    以在線少兒英語品牌魔力耳朵為例,眾所周知魔力耳朵擁有1000+行業KOL為其進行「口碑推薦」,包括李松蔚、林小暖、尹建莉、粥悅悅、羅靜等,今天筆者羅列出10位KOL對魔力耳朵的真實體驗評價,讓大家看看真實的魔力耳朵究竟是什麼樣子:小土大橙子、林小暖、羅靜「我帶蛋仔體驗過多個不同品牌的在線課
  • 崽兒啊,你什麼時候回家啊?你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我牽掛啊?
    最近爆火的一款佛系養蛙遊戲刷爆的朋友圈和各大媒體新聞,這款遊戲道理有什麼魔力?小編親自下載嘗試了一下寫出了自己的感悟!是什麼東西! 除了給他吃的收一收草還能幹嘛?於是我又關了, 然後反覆反覆的這樣 每當我沒事幹我就會打開手機看看我去青蛙有沒有出門有沒有回去 有沒有刻小刀,此時此刻我終於知道了這款遊戲的魔力!因為!他!有毒!這個小青蛙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開始感覺很好奇,剛接觸會覺得很無聊,然後到最後心思會莫名其妙的跑到他的身上,讓那些沒有當過父母的人真正的體會到什麼叫帶孩子的辛苦!
  • 究竟有多少時間給了孩子
    值得一說的是,這段時間應該讓孩子對生活充滿希望,成為快樂一天的開始。中午不說了,因為現代生活讓我們把中午時間都奉獻給工作了,中午能有幾人與孩子一起共進午餐呢?下午下班後,如果沒有特殊事情,請按時接孩子,回家做飯。孩子在你叮咚的做飯時可以了解到很多知識。如每種主食怎麼做,每類菜品有什麼特點,哪樣家用電器怎麼使用,又應該怎樣防火防災。
  • 偷吃辣條的孕媽媽,孕期你忌口嗎?
    夏天的時候甚至忍了不吃西瓜,當時就發誓再也不要懷孕了,忌口真的太難受了,更何況已經孕吐得什麼都吃不下。  不過二胎後,似乎放飛自我了,不知道是不是意外的寶寶都比較堅強,既沒有先兆流產,而且胎心也早早得有了。所謂二胎照豬養,更何況他也是個豬寶寶……所以我決定不忌口( ͡° ͜ʖ ͡°)✧。
  • 從12歲學生吃了辣條出現意外,了解在託管班的孩子都吃些什麼?
    (小店都有五毛錢辣條賣),之前要聯繫家長,先跟家長溝通好 ,如果家長贊成我們這樣管孩子,可以直接當著同學的面把辣條扔掉,他們看到後就不敢再買辣條了。在學生集中的時候統一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吃辣條,可以做泡辣條的實驗給同學們看。我們那裡有個90後的劉老師也很喜歡吃辣條,經常偷偷給孩子買來吃,我也提醒了老師幾次,孩子腸胃不好,不要給他們吃,結果沒有幾天,這個老師肚子疼了上醫院檢查說是腸胃炎。
  • 被央視「曝光」的辣條,到底是美食小吃還是垃圾食品,一探究竟
    去年央視《今日農經》報導了辣條火爆美國後,市場就出現一股辣條火爆的場景,在各種短視頻平臺也是異常火爆,好多吃播也是紛紛帶貨,長期佔據網紅食品排行榜前5名,為什麼受到這麼多消費者青睞呢?被央視「曝光」的辣條,到底是美食小吃還是垃圾食品,我們來一探究竟!
  • 學生軍訓真實寫照,看看有沒有當年自己的寫照
    學生軍訓真實寫照,看看有沒有當年自己的寫照學生軍訓真實寫照,看看有沒有當年自己的寫照
  • 你的孩子為什麼比別人家孩子差,你到底做了什麼?
    有的人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比別人家的孩子要差?你的孩子為什麼比別人家的差,你到底做了什麼?同學紛紛家境不錯,家裡豪車無數。紛紛沒有壓力,一口氣生了三個孩子。紛紛爸爸是以前的煤老闆,家一直在農村。紛紛平時就喜歡打打牌。孩子就是紛紛媽媽一手帶大的。
  • 「衛龍辣條」被檢不合格,究竟為何?致癌?早熟?辣條還能吃嗎?
    辣條,一種讓人「垂涎」的食物,鮮香麻辣,誘惑味蕾;說到它,大多數人都難以拒絕。最近,一則關於「衛龍辣條」的爆點新聞被大家傳的火熱。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了一則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有兩批次「衛龍」產品被抽檢查出了違規添加。這是什麼情況?為何辣條出現了違規不合格?還能吃嗎?
  • 吃一次辣條等於喝3次馬桶水?吃辣條有啥危害?辣條還能不能吃?
    價格低廉,味道簡單粗暴,它就是「辣條」。提起辣條,關於它的負面新聞總是會出現在您的耳邊,圍繞著麻辣刺激,提到辣條的更多是「危害」。最近網上有言論稱「吃一次辣條等於喝3次馬桶水」;還有人說吃辣條會誘發肝衰竭。對於種種言論,究竟誰是誰非?對於辣條,您應該這樣看待。辣條真的很髒嗎?吃一次辣條真的相當於喝3次馬桶水嗎?幾十萬的菌落會對身體產生什麼危害?
  • 一般離不開這5件事,是你的真實寫照嗎?
    一般離不開這5件事,是你的真實寫照嗎?升入高中以後,很多學生一下子就緊張了。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會在高中生面前提醒,高一是高中生活的起點,要贏在起跑線上,高中跟初中不一樣,高考都是尖子生,如果不努力學習,就會被別人超越。很多高一新生會抱怨,生活仿佛被上了枷鎖,想做什麼旁邊都有人叮囑,不能幹,要以學習為重。
  • 麻辣王子:地地道道麻辣味,長沙辣條「扛把子」
    對於辣條的刻板印象,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詞應該就是「不健康」。小時候,偷偷躲在房間吃辣條,吃完就趕緊把包裝紙扔掉,再舔乾淨手指,擦乾淨嘴巴,自以為「天衣無縫」,但總能被家長「識味抓住」,免不了批評教育一番,這樣「痛並快樂著」的經歷是多少人的真實寫照。那時候,心中總會發出這樣的疑惑:這麼好吃的辣條為什麼會不健康呢?
  • 果果上了2年的魔力耳朵網課,橙子就來說說真實的魔力耳朵怎麼樣
    有比帶娃一直宅在家不能出門還恐怖的事情嗎?有,那就是帶娃一直上網課。我家果果在魔力耳朵英語網課上了有2年了,我這個老母親可謂是感慨良多。最近有不少粉絲諮詢關於魔力耳朵英語網課的事情,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好好說說這隻小兔子怎麼樣?
  • 魔力耳朵真實評價如何,孩子能不能用英語和人流利交談?
    那麼作為小班課的領導品牌,魔力耳朵真實評價如何呢?是不是像魔力耳朵宣傳的那樣,孩子能夠大膽用英語和人流利交談呢?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魔力耳朵真實評價:現在市面上的少兒英語輔導機構非常的多,我和很多的家長一樣,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對比了很多家輔導機構,最終選中的就是魔力耳朵。當時我在網上看到魔力耳朵真實評價之後,更放心讓孩子在這裡學習了。
  • 中式教育的真實寫照《三十而已》:為孩子披荊斬棘!
    對於許多中產和高淨值家庭來說,近日熱播劇《三十而已》演繹了他們為了孩子教育披荊斬棘的真實寫照。 劇中的女主角顧佳為了孩子的教育,把自己活成了「一支軍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頻頻登上熱搜,成為了朋友圈、家長群裡熱議話題的對象。
  • 你有遇見過一位在外惆悵著抽完煙整理好心情再回家的人嗎?
    也許正因為自己的成長才真正意識到,家裡的頂梁柱是那麼辛苦,他從不會在你面前說:他的身體有多累,甚至腰疼也從來不喊一聲,我想大部分人從來都沒有和自己的父親好好溝通過吧!至少我沒有!你根本不知道你最親的那個人承受了多少?捫心自問,我不知道我父親工作中有沒有受過別人的氣?不知道他一個人打工時吃好不好?
  • 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是什麼樣?李晟:我會天天扒牆角
    關於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每一年幾乎都有持續關注的新生家長,因為這類家長的焦慮是每一個小班幼兒家長必經的過程,突然把孩子送往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待大概就是一天的時間,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充滿不舍和擔憂,但孩子遲早是要獨立面對生活的,而送孩子幼兒園的第一天就是家長們要面對的第一道坎兒。
  • 潘多拉手鐲,究竟有多少魔力?
    在珠寶品牌中,有一個品牌是具有魔力的,那就是潘多拉手鐲。作為珠寶產品中的特殊存在,潘多拉手鐲一直都憑藉自由度極高的搭配方案以及私人化的手鐲定製方案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作為一個有愛的珠寶品牌,潘多拉在手鐲產品上傾注的心血可以說是最多的,每一款潘多拉手鐲以及配飾都是潘多拉的匠心所在,不僅有著出眾的製作工藝,同時產品本身也有著非常豐富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