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縣域科技創新能力 賦能大別山區經濟發展

2021-02-23 安徽省照明電器協會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大別山區橫跨鄂、豫、皖三省,周邊縣區原基本屬國家級貧困縣。多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加大對大別山貧困縣區支持力度,大別山區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勝利。但在調研中發現,下一步如何增強縣域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大別山區縣域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

一是農業產業科技含量偏低。由於缺乏有效系統的科技支撐,大別山區農業生產多屬於落後的傳統農業範疇。零散的茶、桑、中藥材等經濟作物還處在原材料供給、粗加工等階段,特色農業產業科技含量低、規模小、競爭力弱。由於缺少產業化龍頭企業牽引,特色農業產業鏈價值未能充分實現,不足以拉動縣域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二是工業經濟科技創新能力需提高。由於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大別山區縣域工業基礎較差,產業鏈配套弱,企業研發、結構調整和成果轉化都缺乏相應科技支持,產學研合作未能縱深推進,難以適應市場新的變化和需求,難以形成具有優勢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由於生態紅線制約、基礎設施落後等多重因素,一些優質企業把總部或製造、研發核心遷移至大城市及發達地區。如在交通方面,大別山核心區域除金寨縣合武高鐵過境以外,其他縣區沒有鐵路,現有高速公路不能快速連接合肥、武漢等中心城市,難以構成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

三是科技創新人才缺失。人才是第一資源,但是大別山區縣域人才的數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突出,人才流失嚴重,高校畢業生和高技能人才不願意回鄉工作。沒有人才梯隊的支撐,縣域農業、工業、現代服務業缺乏科技創新能力,經濟發展無法提檔升級。同時,由於發展環境和發展平臺的制約,縣域也很難留住優秀的科技人才。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快特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堅持走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發展道路,發揮科技創新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全面支撐作用,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科技創新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縣域特色經濟長期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大別山區的茶、中藥材等特色產業以及水資源、旅遊資源等獨特性優勢,加大對特色農業產業科技創新扶持力度,加強政策傾斜,積極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推動特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二是著力增強縣域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進大別山區縣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引導縣區主動加強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合作,吸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鼓勵縣區運用安徽科技大市場等平臺,發布技術需求,尋找捕捉科技成果。鼓勵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等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為縣域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鼓勵具有一定製造業產業鏈基礎的行業,積極對接外地科研資源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培育上下遊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科技含量和競爭優勢。加快補齊大別山區交通基礎設施等短板,提升經濟發展硬環境。

三是著力推進人才興縣戰略。堅持把人才作為支撐縣域經濟創新發展的第一要素。加強人才引進、人才培育和人才涵養的軟、硬環境建設。改變重引資輕引智、重產業鏈輕人才鏈、重應急引進輕平臺建設的政策導向。做好人才戰略的長遠規劃和立體布局,既要引進留住高端人才,又要培育涵養專業性、技能型人才,形成不同層次人才梯隊,促進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世林照明簡介:

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87年,註冊資本金1.2億元,佔地50萬平方米,員工3000人。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照明及LED光源生產基地之一,總部位於安徽霍山經濟開發區,交通便捷。公司另全資控股安徽世林電光源設備有限公司,廣東佛山世林照明有限公司。

公司年產各類照明產品6億套,聚焦主營,聚力LED照明產品研發,擁有一流的LED照明技術團隊和全系列LED產品的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企業致力於打造家居照明產品集群、商業照明產品集群、光源電器產品集群,為全球客戶提供一體化照明系統解決方案。產品通過了國內CCC、國際CE、UL、ERP等安全和能效認證,「SHILIN」照明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公司始終恪守「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企業使命,將以優質的產品,一流的品牌信譽,高效的服務與您攜手共贏。

THE END

───────────

運營團隊

《燈飾照明人物》編輯部

Editorial Department

───────────


(長按二維碼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點擊關注)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企業品牌展示、行業觀點投稿

服務熱線:0551-66972599 

投稿敬請聯繫QQ:25128584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賦能
    桐鄉新增23家嘉興市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賦能 發布日期:2020-08-05 08:38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我們通過引入導向裝置、凹槽設計等方式,努力降低產品跑偏率,同時提高其電池續航能力。」浙江佳教新型益智玩教產品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負責人沈國偉表示。據了解,作為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並提供全套玩教結合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的科技型企業,浙江佳教玩具有限公司於2016年成立研發中心,並設置了工業級3D列印實驗室、新產品研發室、模具開發室等部門。
  • 浙江舟山普陀區以海洋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 增強創新鏈 補齊...
    除了海洋生物醫藥領域,普陀區圍繞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以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聚焦海洋電子信息、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新能源等領域,引進集聚了一批海洋科研機構、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創新要素,強化產業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闖出了一條「憑海而興」的新路子。
  • 縣域經濟發展論壇
    在座企業界的同仁肯定深有體會:一方面,從金融服務到科技創新,從管理人才到企業投資,縣域層面需求最迫切;另一方面,從資本到人才,從縣域「流出」容易「流入」難。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今天我們探討縣域經濟發展,共同目標就是要為中國經濟通經活絡、舒通筋骨。
  • 山海關科工局為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科技動能
    今年以來,山海關區科工局深入貫徹省、市、區開展「三創四建」活動決策部署,堅持以科技創新推進全面創新,大力實施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完善市區聯動創新體系,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為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科技動能。
  • 數說這5年 | 革故鼎新改革興豫 科技創新賦能中原
    五年來,我省著力解決體制性的深層次障礙,推出一系列重大體制改革,有效解決了一批結構性矛盾,很多領域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  五年來,我省注重克服機制性的梗阻問題,打通理順了許多堵點難點,增強了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  五年來,我省注重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出發,從老百姓身邊事改起,推出一批切口小、見效快的政策性創新舉措,解決了民生領域許多操心事煩心事
  • 加佳信息數字科技賦能實體經濟
    本次峰會主題提出「數位技術,賦能中國經濟」,集中展示了我國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數字生活、數字生態等領域的創新成果,體現數字經濟的澎湃之勢,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加佳信息認為「數位化」正在進入新階段,數位技術從以前的支撐系統,變成生產系統和決策系統,以5G、loT、雲計算、AI為代表的數位技術創新越來越重要,成為構建萬物互聯智能世界的關鍵。
  • 科技賦能中小企業穩健發展
    近年來,青海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採取有力舉措激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內在創新活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科技創新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 數字賦能更智慧!桐鄉奮力打造縣域大花園數位化治理典範
    為進一步擦亮大花園示範縣「金名片」,推進共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大花園,「浙江發改」特推出「全省大花園建設最佳實踐」,總結各地在綠色發展、改革創新、文旅融合等方面的階段性成果,供學習參考。本期推出的是《桐鄉市奮力打造縣域大花園數位化治理典範》。
  • 以數字經濟建設進一步賦能中國發展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遠程辦公、遠程診療、在線教育、在線娛樂等需求激增,無人配送、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更是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發展活力,數字經濟正在逐步構建新的產業形態,激發更大的創新活力。加強數字經濟建設,賦能國內經濟發展,有利於緩衝經濟下行壓力,從而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調研報告範文:縣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範例三篇
    縣域工業規模迅速壯大,實力不斷增強,形成了禮涇三食品工業、**能化產業、**武功裝備製造產業、**紡織產業以及****綠色經濟等特色經濟板塊,呈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的良好態勢。生態文化旅遊業快速成長,**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1550萬人次,全市旅遊綜合收入達到億元。
  • 黨團引領、科技賦能、創新發展!蘇州市產業園發展促進會一周年慶典...
    應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周邊壓力,為確保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必須主動創新求變,用好用足剩餘空間,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調整經濟結構、提升城市形象。為此,市產業園促進會組織行業力量,聯合產業園區、科技龍頭企業、高校、資本、產業服務商共同打造「新型都市工業發展中心」。
  • 經濟金融發展迎來新趨勢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開放共享成關鍵詞
    原標題:經濟金融發展迎來新趨勢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開放共享成關鍵詞今年以來,疫情深刻影響著經濟發展方式,「無接觸經濟」「線上經濟」「低碳經濟」迎來發展機遇。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要倡導綠色金融,用好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公眾的能力。同時,中國經濟和金融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因此要繼續推動新一輪發展和更高水平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當前,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評論員: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吉林考察時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此前在寧夏考察時,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 構建新發展格局 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立足我國當前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應對外在衝擊的「權宜之計」,而是變革我國經濟發展模式、推動我國經濟長效高質量發展的長遠之計。   構建新發展格局,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充分認識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意義。
  • 創新引領 科技賦能!「高新梁平」未來可期~
    創新引領 科技賦能!修訂完善並及時兌現《創新驅動獎扶辦法》《專利資助獎勵辦法》《梁平區鼓勵企業上市融資獎勵辦法》等系列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支持發展科技型企業,建立和高效運行研發機構、科技服務機構,支持開展研發活動和保護智慧財產權,充分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周月秋:科技賦能商業銀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本次論壇由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主辦,圍繞金融科技在技術研發、業態應用、創新監管等多個層面,立足三大國家戰略試點——「央行小微企業數字徵信試驗區」、「數字貨幣」、「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同期匯聚北京的優勢,邀請金融行業頂級智庫、專家學者、企業家共赴北京,深入探討金融科技如何賦能整個金融行業,點亮未來。
  • 郫縣打造全省首個「創客小鎮」構築縣域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郫縣打造全省首個「創客小鎮」構築縣域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郫縣「菁蓉鎮」創業創新基地裡的創業團隊們。    今年以來,郫縣啟動實施「創業天府·郫縣行動計劃」,依託郫縣德源鎮的區位和資源等優勢,規劃並開始傾力打造全省首個以推動創新創業為主題的「菁蓉鎮」,總規劃120萬平方米,積極構築創新創業發展的新高地,努力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探索創新驅動、開放發展的「郫縣樣本」。
  • 大別山區簡介
    經濟社會發展2010年末,片區總人口3657.3萬人,其中鄉村人口3128萬人。當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9056.3元,人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279.6元,分別是2001年的3倍和2.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316.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4275.9元,均為2001年的2.6倍。
  • 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這些高校有妙招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工博會不僅是助推產業發展的舞臺,也成為展現高校科技創新「硬核」實力的重要窗口。高校科研如何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如何賦能產業新發展?請看上海高校的擔當和作為↓華東理工大學: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華東理工大學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先後建立了生命健康、現代能源技術、智能製造與人工智慧三個交叉研究院,大力加強科研創新團隊建設,紮實推動學校的科研工作在關鍵核心技術、前沿性基礎研究、引領型原創研究方面高質量發展,力爭取得重大突破。
  • 電子科大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平:抓住數字經濟發展賦能產業創新
    我希望通過數字經濟賦能產業創新,讓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獲得感。「四川不缺改革開放的精神,要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打造成渝雙城經濟圈,需要建立開放的機制,抓住數字經濟發展,賦能產業創新。」李平建議,四川應將區塊鏈產業作為未來發展數字經濟的重點方向,以解決經濟交易中的信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