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中投證券舉辦2019年春季投資策略報告會
2019年一季度市場乘「政策春風」持續活躍,兩市總成交量再破萬億,主要指數屢創本輪行情新高,投資者信心得到極大恢復。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投資者該如何投資、合理進行資產配置?交通銀行、中投證券2019年春季投資策略報告會4月13日在濟南舉行,為各界投資者答疑解惑。
交通銀行山東省分行高級產品經理臧春蕾首先對財富管理的策略進行了介紹。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可以把家庭資產分成四個帳戶,可以通俗地稱作要花的錢、保命的錢、生錢的錢、保本升值的錢。四個帳戶作用不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
交通銀行致力於為客戶打造全方位的境內外財富管理平臺,可以根據客戶不同資產水平,制定差異化理財服務策略,以財富傳承、個人保障、資產增值為切入點,挖潛客戶在基金、信託、證券、保險等方面的資產配置需求,幫助客戶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中投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張德良以《歷史新起點》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他指出,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再加上推出科創板等制度變革,A股正站在歷史拐點上。在這樣的背景下,A股的投資機會預計會出現在新興產業和消費升級兩個方面。
我國製造業邁向中高端,這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新產業中的「獨角獸」公司尤其值得關注,比如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軟體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領域的企業。另外,未來將登陸科創板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公司也會有不錯的投資機會。
除了大數據、網際網路+、AI+、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外,張德良認為,要實現中國工業製造業的升級,更需要的,可能是像精密製造之類的基礎性工業,才能支撐起智能製造,也才能夠支撐高鐵、核電、航空航天等中高端製造。因此,這些領域的相關個股也值得關注。
消費升級是另外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領域。我國有7億左右中青年人口,這是消費能力最強的群體,未來10年內,都將是消費升級黃金期。這種人口結構,也決定了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後勁十足,不用擔心衰退的事。因此,消費領域一定會產生眾多偉大企業。消費領域強調品牌、品質和個性化,當然,也涉及養老保險、健康服務、文化娛樂等。
「資本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一系列政策制度的變革,讓市場變得活躍,投資機會自然豐富。張德良指出,不管傳統還是新產業,都要選擇各領域的龍頭或寡頭企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漂亮50」或新藍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