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在香港票房最差的8部華語片,其中4部讓人覺得意外

2021-01-09 八卦熱點

李連杰在香港票房最差的8部華語片,其中4部讓人覺得意外。網友:欠傑哥電影票。

李連杰的演藝生涯始於少林寺,在最後一項重要作品「龍門飛甲」之前和之後持續了大約30年,其中坎坷很難說, 20世紀80年代,「少林三部曲」使李連杰迅速流行,在80年代由許氏兄弟,成龍,洪金寶和周潤發主導的香港電影中,「少林三部曲」仍然可以在票房榜上有一定地位,很明顯李連杰確實是受歡迎的明星。

後來,李連杰的自我導演的「無敵小子」在香港上映,獲得票房1100萬港元,在香港電影中排名第35位,李連杰在演藝生涯中經歷了三四年的低谷,直到「黃飛鴻」的出現,他才成為一代動作巨星,讓我們來看看李連杰在香港最低票房的八部中國電影,其中一些是非常令人驚訝的,當然,「封神傳奇」,「不二神探,「海洋天堂」等擔任配角的電影沒有在討論中。

「龍在天涯」680萬港元

這是李連杰在香港最糟糕的中文作品,口口相傳的評價也很糟糕,它與功夫之王可以相比,票房在香港票房榜上排名第50位,李連杰的少林寺功夫明星的光環幾乎已經熄滅,這也是周星馳的工作汙點,當然,有強大實力的人,總會有一個觸底上升的時刻。

「龍門飛甲」不到700萬

如果「新龍門客棧」的價值達到十分,「龍門飛甲」大概是四五分,這幾乎是這樣的差距,除了3D噱頭之外,這部電影幾乎沒什麼,這也是徐克近年來古裝電影的常見問題,技術非常強大,但沒有創意,故事也很差。

「龍行天下」810萬

這部電影是徐克和李連杰之間的第一次合作,雖然香港電影公司已經對李連杰的商業價值產生了極大的懷疑,所以這部電影在電影拍攝後隱藏起來,並且沒有發行,但是這是一個有意義的電影,這項工作讓徐克和李連杰走到了一起,從此,他們開始了香港電影的傳奇時刻, 「龍行天下」於1992年發行,在「黃飛鴻」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更名為「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但票房仍然不理想,這可能是徐克之後未與李連杰合作古裝電影的一大理由。

「殺手之王」1000萬

與古裝電影相比,李連杰的時尚電影已在香港銷售不好,前一年的「黃飛鴻之西域雄獅」也獲得了超過3000萬港幣,想不到「殺手之王」的票房竟然慘澹至此,這是李連杰在20世紀90年代的最後一部香港電影,如果不算後來的霍元甲和「投名狀」,「殺手之王」實際上是李連杰主演的最後一部香港電影,這個結局似乎並不完整。

「中華英雄」1100萬

李連杰唯一的導演工作似乎是一項負面的工作,這部電影的效果還不錯,還記得這部電影是在大陸拍的,那是那個時代的露天電影的熱門作品。 1988年發行的「中華英雄」是香港電影的輝煌一年,成龍,周潤發,洪金寶,王晶,許冠文等大明星在票房榜上肆虐,收入為1100萬港幣,對於中華英雄來說還不盡如人意,但李連杰此時顯然處於香港電影界的邊緣。

「中南海保鏢」1100萬

正如我早些時候所說,李連杰的時尚電影已經在香港不能被購買,而不僅僅是這一部,之後被視為經典的「鼠膽龍威」,「給爸爸的信」,「黑俠」等都一樣,與李連杰的古裝電影相比,票房更為糟糕,這部電影的內地人士感覺比香港人的觀看體驗更好,畢竟,他們可以產生民族自豪感。

「鼠膽龍威」1100萬

很難相信這部電影在1995年只收到超過1100萬港幣,這不像王晶的另一部作品,今年是成龍的重要一年,「紅番區」和「霹靂火」在年度票房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兩個票房總票房近1億。而李連杰的下降趨勢是顯而易見的,很難看到超過2000萬個票房,他選擇去好萊塢開發,這似乎與成龍的好萊塢之旅不同。

「倚天屠龍記」1200萬

正是由於票房沒有達到預期,因此後兩部將無法進行,質量也不差,拍出武俠大片的勢頭。

對此,網友評論:我們欠傑哥一張或多張電影票

網友評論:中南海保鏢,經典中的經典

你怎麼看呢?

本文由玖壹創客團隊原創文章,全網推送,禁止轉載抄襲!如有發現,必將嚴肅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香港人最不喜歡的8部李連杰電影,第二部最讓人意外
    之後,李連杰自導自演的《無敵小子》(香港片名叫《中華英雄》)在香港公映時,收穫了1100萬港元的票房,排在了當年港產片的第35位,這部電影之後,李連杰經歷了演藝生涯長達三四年的低迷期,直到《黃飛鴻》的誕生,才終成一代動作巨星。
  • 臺灣人最喜歡的九部「李連杰電影」,第一名很難猜到
    在1995年之前,中國臺灣地區一直是香港電影的第一大市場,我們耳熟能詳的成龍、周星馳、周潤發等人的作品,在臺灣地區賣得都很好。但95年之後,臺灣電影市場急劇萎縮,至2000年以後,除了《臥虎藏龍》等少數幾部華語片大賣外,大多華語片在臺灣市場的收穫微乎其微。
  • 1993年,李連杰4部戲臺北票房狂收2.82億,他力壓成龍周星馳奪冠
    李連杰內地人出身,在那個年代能闖出名堂可不是現在我們能想像的,但他就是憑藉炸裂的票房數據立足站穩腳跟。李連杰並非外界一些人說的不如「雙周一成」,他最巔峰時候在亞洲各市場可是和成龍平起平坐的,至於二周票房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功夫皇帝當年在影壇有多牛?
  • 香港最賣座10部金像獎最佳影片,劉德華佔了4部,但最牛的卻是他
    雖然是文藝片,市場上也不負眾望,香港票房突破2787萬港元,位列2012年度香港最賣座華語電影第4位。9. 《投名狀》香港票房:2792萬2007年,陳可辛執導《投名狀》,邀請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三大超級巨星飆戲。無論導,還是演,都獲得觀眾一致的好評。
  • 李連杰辭演的三部電影,部部票房大賣,其中一部創北美歷史紀錄
    文:李連杰辭演的三部電影,部部票房大賣,其中一部創北美歷史紀錄李連杰,享譽國際的功夫巨星。武術科班出身的他,飾演過很多經典的角色,陳真,黃飛鴻,霍元甲、令狐衝、方世玉等深入人心的銀幕現象,成為了一個時代的代表。他出演的電影不僅大賣,還為自己帶來了良好的口碑和大獎。
  • 李連杰拒演的兩部電影,卻都創下了票房奇蹟,被評為經典
    說到功夫電影,那麼有兩位明星不得不提,其中一位就是大家最常熟悉的成龍,而第2位就是非常著名的李連杰。兩位對於影視行業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而他們出道以來的輝煌成績也是非常的震撼,其實李連杰不並不比成龍差,只是因為機遇的原因,所以他錯失了很多能夠讓他再一次提高自己人氣的機會。
  • 1992年,《東方不敗》香港票房第八,但韓國卻奪冠,李連杰旺票房
    在影壇有不少被人低估的巨星,有些是由於藝人太過低調造成的,比如李連杰就是如此。功夫皇帝為什麼會被很多人以為他「不行」呢?這是因為他在香港的票房戰績一般,而國內網友對票房的了解又只停留在香港一個市場,殊不知李連杰在香港以為的票房是華人中最頂尖之一,他是唯一一位能比肩成龍的。
  • 93年香港票房冠軍是部好萊塢電影,並不是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
    90年代初香港乃至亞洲影壇 都是兩周一成一李統治的年代, 1992年被譽為是「周星馳年」,香港年度賣座榜前五名都是他的作品。1993年湧現了也許多賣座影片如 李連杰《方世玉》《黃飛鴻》《方世玉續集》在香港乃至亞洲的數一數二,成龍《城市獵人》《重案組》,周星馳《逃學威龍之龍過雞年》《唐伯虎點秋香》,其中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票房4017萬奪華語片冠軍。
  • 93年李連杰最巔峰之年,力壓成龍周星馳,佔香港年度總票房的一半
    黃金時期的香港影壇湧現出多位超級巨星,如成龍,洪金寶,李連杰,周星馳,周潤發等人幾乎壟斷了整個華語影壇。每位巨星都有自己最巔峰年份,如92被譽為是「周星馳年」,香港年度賣座榜前五名都是他的作品,這個高光時刻載入史冊。
  • 1992香港票房大戰,周星馳霸榜前五,李連杰第八,成龍墊底排末尾
    沒有新片放映工作之餘的生活確實無聊了許多,下面小編科普下早年港片輝煌時期的票房大戰解解悶。1992香港年度票房大戰是整個90年代最精彩年份之一,這一年被媒體譽為是「周星馳年」,星爺一人霸榜前五席位,此前最紅票房最厲害的周潤發成龍都被他甩身後了。周星馳90年開始崛起,之後連續4年稱霸了香港本地票房,90到93年他都成功拿下年度票房冠軍寶座。
  • 曾經香港影壇幾大巨星票房號召力的分析之李連杰篇
    傑哥從《少林寺》一炮而紅,從大陸打到香港,又從香港打到大洋彼岸,所演出的影片部部主演(唯一例外是《致命武器4》,為了進軍好萊塢,委屈了一回,也算值得),實在罕見!要知道龍老大、發哥、星爺早期可都是跑過龍套過來的,其他人更不用說了,就咱傑哥夠牛,鐵打的主角,八風不動!誰讓人家功夫好呢,不服不行!
  • 臺北大賣7444萬,內地狂轟2.5億,李連杰沒讓片商失望很旺票房
    李連杰加盟《英雄》後立刻就拉來了2800萬美元投資,這就是功夫皇帝當年在影壇的實力和地位,他就是投資人眼裡的票房保證。李連杰的號召力無需多說,他出道即巔峰,90年代他就是用數據立足的,後來又打進好萊塢,第二部電影就當上主角,他的吸金力業內同行最清楚了。
  • 《奪冠》香港上映8天,勇奪華語片日票房冠軍!
    《奪冠》至今已上映14天票房出奇的穩定,國慶檔硬抗《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兩部大片,日票房仍維持在5000萬上下。 這是10月4日香港媒體公布的票房情況,《奪冠》上映4天票房136萬,4日票房35萬。
  • 傑森·斯坦森與華人演員合作的8部電影,其中有5部是與李連杰合作
    2、2002年《非常人販》之舒淇,大導演呂克·貝松為傑森量身定做的動作片,雖然投資不大,但是卻獲得了很大的商業成功,並且傑森憑藉這部電影也開啟了一個經典的系列電影的序幕,同時他本人也是靠這部電影吸粉無數。
  • 嘉禾重拍《黃飛鴻》,韓國狂賣1000萬美元,李連杰不愧是票房福將
    功夫皇帝拍這部之前都不知道黃飛鴻是何許人也,這樣反倒是更好,他很成功塑造了不一樣的黃飛鴻。而觀眾的反響更是無比熱烈,他演出了當代人心中的黃師傅。黃飛鴻在香港人心裡有特殊的情懷,很多人拍電影只要掛上這個名字就能輕鬆大賣票房。那麼嘉禾重拍《黃飛鴻》收到的票房如何?1991年,它公映後在全亞洲市場都大爆了,其中香港大賣2970萬港元,排名年度第八位,在臺灣也是年度前十。
  • 總票房力壓成龍奪冠,李連杰排第三
    90年代初鋒芒最勁的當數周星馳和李連杰,兩人齊頭並進完全壓制住了成龍的勢頭。眾所周知成龍是當時亞洲最紅的巨星,但隨周李的崛起大哥的壓力越來越大,一個香港票房無敵,一個韓國東南亞市場成績力壓他,成龍最後只能減產應對。
  • 票房狂轟4.4億,李連杰徵服了北美觀眾,從此票房號召力不遜成龍
    眾所周知,內地的票房紀錄是屬於吳京的《戰狼2》,高達五十億,然而《戰狼2》的票房在海外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其實不僅《戰狼2》,一些在國內高票房的電影在國外不一定也是高票房,一方面是因為中西方審美的差異,另外一方面就是演員的號召力了,華語影星能在世界有影響力的本沒有多少人,能夠在是北美市場票房突破千萬美元的更是鳳毛麟角
  • 香港電影票房歷年排行榜1969年—1989年
    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在統計西片的情況下,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能否堅守住本土陣地?本次統計從1969年開始,因香港從1969年開始有正式的統計!顏色加深的為港片,黃色為非港片的華語片,白色為西片! 1、1969年
  • 《葉問4》票房破11億,甄子丹還有四部大片殺到,一部成本超14億
    雖然甄子丹和李連杰同歲,但近年來李連杰處於半隱退狀態,倒是甄子丹越戰越勇2019年的《葉問4:完結篇》被很多影迷批評年老體弱還有病的葉問,還能跨洋過海去揍美國人。但電影打戲確實精彩,幾場對決讓人熱血沸騰。真不愧是這些年以來華語最強功夫片的落幕之戰!
  • 李連杰拒演的兩部電影,都創造了票房奇蹟,成為經典
    標題:李連杰拒演了兩部電影,一部成就周潤發,一部成就張涵予資本造星的時代,催生出了很多的全方面發展的藝人,唱跳歌手,流浪明星,甚至是網紅,都可以在影視行業分得一杯羹。然而,追逐流量和數據的明星,大多是有「保質期」的,符合短期效應,而能夠幾十年不失色的藝人,則需要一部部硬氣的作品、獎項以及強大的路人盤來維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