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辭演的三部電影,部部票房大賣,其中一部創北美歷史紀錄

2021-01-09 史塔克電影

文:李連杰辭演的三部電影,部部票房大賣,其中一部創北美歷史紀錄

李連杰,享譽國際的功夫巨星。

武術科班出身的他,飾演過很多經典的角色,陳真,黃飛鴻,霍元甲、令狐衝、方世玉等深入人心的銀幕現象,成為了一個時代的代表。

他出演的電影不僅大賣,還為自己帶來了良好的口碑和大獎。

在80年代,一部《少林寺》,一毛錢的票價,斬獲1億票房。

他的武打片,都是力量和美感的和諧統一。

不管是《少林寺》還是《黃飛鴻》,他的表演都滲透著中華武術的精髓,柔中帶剛,流暢自然,有不露聲色的儒雅和道家精神。

然而,在享譽盛名的背後,他也錯失了很多的優質資源。

比如,他辭演的這三部電影,部部都創造了票房奇蹟,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

01,

2000年,電影《臥虎藏龍》在中國臺灣上映。

放映了兩周之後,這一部電影收穫了6090萬新臺幣(1449.42人民幣)。

到了1年之後,這部電影在北美地區上映,直接突破了1億美元的票房,成為了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超過1億美元的外國片。

也成為了國產電影在北美至今都無法超越的票房。

全球票房2.13億美元,轟動好萊塢。

IMDb上7.8分,除了票房大賣之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奧斯卡十項提名大獎,並最終捧得最佳外語片等四項獎項,將中國人的名字第一次寫入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欄。

這部電影中,周潤髮飾演的李慕白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然而,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本來邀請的李連杰,甚至可以說是為李連杰量身定製的。

然而,這部劇拍攝期間,卻因為李連杰的妻子懷孕了三個月,而李連杰曾經要陪伴她照顧她。

所以,錯失了這個角色,也成為了他的一個遺憾。

02,

如果說,李連杰辭演《少林寺》是因為私人原因。

那麼,他辭演的另外一部電影《黑客帝國》則完全是「商業掙扎」。

網絡上早就有「李連杰因為1300萬美元片酬辭演《黑客帝國》」的說法。

然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僅僅是因為片酬嗎?

其實,美國人讓他拍三個月的戲,但是讓他參與劇組時間長達9個月。

而剩下的6個月時間,則是需要把他的動作戲做成電腦數據全部copy下來,變成他們的。

李連杰覺得這樣很可怕。

「五年後,十年後的科技,我練了一輩子的武功,都變成美國的了,將來有一天,你把他們穿上任何一個人的衣服,打出來的全部是你們的東西了,我們只會越來越衰老。你的東西會永遠變成你的智慧財產權。」

因為商業產權的問題,李連杰辭演了華納這一部戲。

這部戲上映的有三部,分別是《黑客帝國》、《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講述了一名年輕的網友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徵途的故事。

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收穫了極高的評價和票房成績。

豆瓣上,三部《黑客帝國》評分都在8.6分以上,其中,第一部高達9分。

票房分別為4.6億美元、7.4億美元、4.3億美元。

前三部曲共斬獲16億美元票房和多項大獎。

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導演沃卓斯基兄弟就提出了要中西合拍,也就是「東方功夫+西方特技」的動作理念。

這部電影中的東方元素,中國功夫當然要用中國演員。

但是當找到李連杰的時候,讓他出演的是一部反派配角,他因為版權的問題,放棄了這一部可以載入影史的作品。

03,

除了這兩部大片之外,還有一部電影,也曾經找過李連杰。

那就是2016年上映的主旋律動作片,《湄公河行動》。

11.84億的票房成績,8.0分的高評分,徹底點燃了2016年國慶檔。

接地氣、揚正氣、聚人氣,還原度之高,節奏之緊湊,讓腎上腺素瞬間飆升。

有網友這樣評論這部電影:「沒有浪費每一幀畫面,精準地抓住了觀眾的心,可以讓觀眾迅速入戲!」

而這一切,要取決於劇本的優秀,導演超強的節奏感把控,以及演員的精湛演技。

男主角張涵予這位硬漢的精湛演技功不可沒。

然而,這部電影開始找的也是功夫巨星李連杰。

在2015年的時候,博納的老總於冬就曾經找過李連杰。

「於冬說了很多年,我就放開它,放開,放開,哎呀,怎麼勸,怎麼勸,名利怎麼弄我都放開,放開。」

李連杰認為,就算你拍了,又一個「誘惑」又來了,可能還會起起伏伏,到人生結束的時候是什麼?

04,

可以說,李連杰放棄的這三個電影,都成為了經典,創造了票房奇蹟。

一代功夫巨星,現在也會感到有所遺憾。

不過話又說回來,到了他這個年齡和資歷,名利都變得微乎其微了,更多的是追隨自己的內心吧。

每個電影都有自己的命運,作為演員也是一樣的。

在李連杰的作品《黃飛鴻》中,有這麼一句歌詞:

「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 」

也許,真正的胸襟和氣魄,並非在於擁有很多優質的資源,也不在乎「一池一城」的得失,

而在於千錘百鍊之後,仍然有一顆血氣方剛,堅如磐石的心,才能夠成就「萬裡長」。

你最喜歡李連杰哪一部作品呢?

相關焦點

  • 自己當老闆拍戲,東南亞票房打破歷史紀錄,李連杰不愧是賣座保證
    後來又被電影公司的人看中,於是他長大後就順理成章進入了影壇。功夫皇帝是被張鑫炎導演捧出來的,他出道即巔峰,一連主演三部少林電影均取得大賣,這個系列的成功為他打下了堅實觀眾基礎。李連杰在影壇也有過低迷時候,比如80年代末期那幾年是他生涯事業最低谷時期。但功夫皇帝是有真實力的巨星,所以他很快就抓住機會再次東山再起了。
  • 李連杰拒演的兩部電影,都創造了票房奇蹟,成為經典
    標題:李連杰拒演了兩部電影,一部成就周潤發,一部成就張涵予資本造星的時代,催生出了很多的全方面發展的藝人,唱跳歌手,流浪明星,甚至是網紅,都可以在影視行業分得一杯羹。然而,追逐流量和數據的明星,大多是有「保質期」的,符合短期效應,而能夠幾十年不失色的藝人,則需要一部部硬氣的作品、獎項以及強大的路人盤來維持的。
  • 李連杰在香港票房最差的8部華語片,其中4部讓人覺得意外
    李連杰在香港票房最差的8部華語片,其中4部讓人覺得意外。網友:欠傑哥電影票。李連杰的演藝生涯始於少林寺,在最後一項重要作品「龍門飛甲」之前和之後持續了大約30年,其中坎坷很難說, 20世紀80年代,「少林三部曲」使李連杰迅速流行,在80年代由許氏兄弟,成龍,洪金寶和周潤發主導的香港電影中,「少林三部曲」仍然可以在票房榜上有一定地位,很明顯李連杰確實是受歡迎的明星。
  • 1993年,李連杰4部戲臺北票房狂收2.82億,他力壓成龍周星馳奪冠
    1993年就被譽為是李連杰年,而且這個叫法是覆蓋到全亞洲,92周星馳年只局限在香港,這樣一對比就很清楚知道誰更強了吧?網上很多人選擇性只拿香港票房來參考衡量,這根本就代表不了巨星全面的號召力。李連杰在香港的成績也是一流,他淡出影壇之前生涯也就2部作品票房未過千萬。分別是《龍在天涯》680萬,《龍行天下》809萬,其他的電影全部都收千萬以上。
  • 李連杰的12部好萊塢電影,6部無緣內地,一部還合作「雷神母親」
    九十年代的華語影壇,許多電影人為了尋求新的發展,紛紛轉型北美,走入了好萊塢的片場。備受華語動作影迷喜愛的「功夫皇帝」李連杰,也在1998年選擇赴美,並在好萊塢的大銀幕上,出演了不少作品。然而因為影片內容、題材等原因,李連杰轉型北美之後的不少電影,都未能走入內地的電影院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李連杰好萊塢時期的那些電影作品。
  • 李連杰最經典的10部電影,每一部都值得收藏,你看過幾部?
    要說華語影壇那就不得不提李連杰這位功夫巨星,雖然在80、90年代香港的票房是周星馳成龍的天下,但李連杰的票房號召力也絲毫不弱。李連杰縱橫影壇多年更被譽為是「功夫皇帝」,足以證明他在功夫明星中的卓絕地位了。今天逍遙和大家分享下李連杰最經典的10部電影,每一部都值得收藏。
  • 李連杰拒演的兩部電影,卻都創下了票房奇蹟,被評為經典
    說到功夫電影,那麼有兩位明星不得不提,其中一位就是大家最常熟悉的成龍,而第2位就是非常著名的李連杰。兩位對於影視行業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而他們出道以來的輝煌成績也是非常的震撼,其實李連杰不並不比成龍差,只是因為機遇的原因,所以他錯失了很多能夠讓他再一次提高自己人氣的機會。
  • 臺北大賣7444萬,內地狂轟2.5億,李連杰沒讓片商失望很旺票房
    李連杰加盟《英雄》後立刻就拉來了2800萬美元投資,這就是功夫皇帝當年在影壇的實力和地位,他就是投資人眼裡的票房保證。李連杰的號召力無需多說,他出道即巔峰,90年代他就是用數據立足的,後來又打進好萊塢,第二部電影就當上主角,他的吸金力業內同行最清楚了。
  • 06年51部香港製作電影上映 創歷年來最低紀錄
    記者20日從正在此間舉辦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上了解到,2006年港產影片數目繼續減少,全年僅有51部香港製作的電影上映,創歷年來最低紀錄。         據介紹,2006年香港電影票房表現平淡無奇,共取得9.07億港元,僅比2005年微升0.22%。
  • 李連杰最後一部功夫電影,在北美票房比內地還多出近一個億
    李連杰,中國功夫電影不得不提的靈魂式人物,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很多小夥伴都是看著李連杰的功夫電影長大的,從《黃飛鴻》《方世玉》《精武英雄》到《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太極張三丰》,每部都是我們兒時的集體回憶,也是難以超越的經典。
  • 傑森·斯坦森與華人演員合作的8部電影,其中有5部是與李連杰合作
    到這位「光頭硬漢」也多次與華人演員合拍電影,下面我們就看看都有哪幾部吧。1、2001年《救世主》之李連杰,1998年開始進軍好萊塢的李連杰,經過3年的打拼在好萊塢已經站穩了腳跟,並且贏得了廣泛的尊重,所以好萊塢電影人才為李連杰量身打造了這部科幻大片。
  • 香港人最不喜歡的8部李連杰電影,第二部最讓人意外
    上世紀80年代的「少林三部曲」讓李連杰在兩岸三地和東南亞迅速躥紅,在許氏兄弟、成龍、洪金寶、周潤發等人主導的80年代香港影壇,「少林三部曲」仍能在票房榜上佔據一席之地,可見李連杰在當時確實是受到矚目的新星。
  • 票房狂轟4.4億,李連杰徵服了北美觀眾,從此票房號召力不遜成龍
    眾所周知,內地的票房紀錄是屬於吳京的《戰狼2》,高達五十億,然而《戰狼2》的票房在海外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其實不僅《戰狼2》,一些在國內高票房的電影在國外不一定也是高票房,一方面是因為中西方審美的差異,另外一方面就是演員的號召力了,華語影星能在世界有影響力的本沒有多少人,能夠在是北美市場票房突破千萬美元的更是鳳毛麟角
  • 票房超過10億的5部國產喜劇電影,每一部都讓你爆笑不斷
    比起那些正劇悲劇來,人們更喜歡看喜劇,在繁雜的工作之餘找部喜劇電影放鬆一下心情,是件非常愜意的事。這些喜劇電影,總是能夠在平淡日子裡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快樂,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票房超過10億的5部國產喜劇電影,每一部都讓你爆笑不斷!
  • 1993年最賣座的十部港片,李連杰三片實力正名,最後一部不會再有
    而新一代的功夫明星李連杰強勢崛起,與成龍平分秋色,兩人在票房排行榜上好一番龍爭虎鬥。接下來就盤點了93年最賣座的十部港片,你都看過嗎?一.《新不了情》--3100萬主演:劉青雲、袁詠儀、秦沛、劉嘉玲等這是爾冬陞自編自導的一部著名愛情片,在當時不僅取得了3100萬的高票房,還攬貨了不少大獎,女主袁詠儀就是憑藉此片將金像影后收入囊中。在當時商業片當道的香港來說,作為一部愛情片,能夠躋身前三,實屬難得,絕對是當年最成功的一部影片。
  • 1992年,《東方不敗》香港票房第八,但韓國卻奪冠,李連杰旺票房
    李連杰在影壇就是「超級大神」級別,他出道就是巔峰,整個八十年代他單部電影和總票房都是歷史第一人。九十年代又再創事業高峰,《黃飛鴻》系列,《方世玉》系列,《東方不敗》等片全亞洲都大賣。如果單從香港的票房看,李連杰就是一位很普通的大牌明星而已,但在其他市場有誰能比得了?90年代初期那幾年的海外票房連成龍都壓不住他,功夫皇帝就火到那樣的程度。
  • 臺灣人最喜歡的九部「李連杰電影」,第一名很難猜到
    李連杰電影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進入臺灣市場,而他80年代的幾部作品,包括「少林三部曲」皆未受到寶島影迷青睞,這裡的九部李連杰電影皆拍攝於90年代初期,我們以它們的臺北票房為依據,來排個順序。(註:臺北票房在當時大約佔全臺灣票房的五分之二,也就是說在臺北收1000萬新臺幣,全臺的票房大約為2500萬新臺幣。
  • 1992年,嘉禾投拍了兩部動作經典,卻引發成龍、李連杰的影帝之爭
    這其中的答案,與洪金寶和「寶禾影業」,有著一定的關係。80年代中後期,洪金寶開始以導演、監製的身份,頻繁創作電影作品。而這些作品忽高忽低的票房表現,也讓「寶禾電影」承受了巨大的財務壓力。90年代初,「寶禾影業」接連拍攝了《皇家女將》、《救命宣言》、《一世好命》、《難得有情郎》等作品。然而,這些作品先後在票房市場受挫。
  • 全球票房最高的五部電影,國產電影榜上無名,第一部或無人能超越
    雖然近些年國產電影的質量以及票房成績也都在不斷上升,但是在全球範圍內,依然沒辦法名列前茅,所以我們今天就對全球票房最高的五部電影進行盤點,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而這個票房紀錄到現在已經超過10年,但是依然沒有被超越,以後能夠被超越的可能性也不太大,所以很多人將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為全球電影票房的天花板。
  • 93年李連杰最巔峰之年,力壓成龍周星馳,佔香港年度總票房的一半
    93是李連杰最巔峰年份,這一年他有6部作品都大賣了,分別是《獅王爭霸》《方世玉》系列,《鐵雞鬥蜈蚣》《太極張三丰》《魔教教主》。1993年也是李連杰自主創業之年,他成立正東自己當起了老闆,正東開山作《方世玉》系列亞洲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