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打假鬥士"方舟子遇襲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又一次引發了大眾對道德和利益的熱議。以"打工皇帝"唐駿"學歷門"為發端,系列涉嫌造假、欺騙的企業行為成為近兩個月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緊隨其後的是,霸王洗髮水曝出"致癌門"事件、"養生大師李一造假"事件等等。
當我們還在熱議種種"真偽"背後的利益糾紛時,8月中旬,網上又掀起一輪關於"真假鱷魚"的熱議。事件緣起北京消費者周先生"購、退香港鱷魚"的過程,即香港鱷魚"易退貨門"。正常情況下,如果獲得了商家無條件退貨服務,或許不少的消費者會覺得商家的服務真到位,對消費者也很負責。然而,發生在周先生身上的香港鱷魚服飾"易退貨門"事件,卻讓周先生無法釋懷。本來想買幾件大家認為非常好的鱷魚服裝送禮,掙個面子,結果還被收禮者發現不是真正的鱷魚品牌。後來,周先生從妹夫和妹妹那裡才知道,真正有品位的鱷魚消費者買的是法國鱷魚或者新加坡鱷魚。香港鱷魚賣的只是很普通的服飾,相對法國鱷魚和新加坡鱷魚,自然便宜一些,但其實際價格依然過高,更不符合其標榜的品牌價值。
獲悉了真相的周先生隔日回到香港鱷魚專賣店,要求退貨。結果,銷售員居然啥也沒說,貨也沒驗,直接退貨。這一怪異舉動讓周先生無法與售貨員理論,不尷不尬地就像被人從商場"轟"出來的一樣。周先生認為:且不說值不值得買,價錢公道不公道,既然香港鱷魚不是真正的鱷魚,為啥不提前告訴消費者,害的我們浪費時間不說,還在親朋面前"跌份兒"。氣憤加無奈之餘,周先生只好訴諸網絡,發起牢騷。
結果沒想到,在網友剝洋蔥般地討論中,香港鱷魚(Crocodile)被曝出,香港鱷魚商標一直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駁回註冊",並未獲得大陸市場註冊資格。香港鱷魚未獲註冊許可的商標與國內認知度極高的法國鱷魚和新加坡鱷魚極為相似,十餘年來,香港鱷魚也只是借勢法國鱷魚(LACOSTE,即"拉克斯特")和新加坡鱷魚(CARTELO,即"卡帝樂")在國內市場上展開銷售,混淆消費者視聽,造成不少像周先生一樣的消費者被蒙蔽。
雖然商場如戰場,逐利之爭每分每秒都在激烈上演,但是不該以犧牲消費者利益,用商業道德的丟失來換取商業利益的勝利,如若不然,這種勝利也不會長久的。現實中,像李一、香港鱷魚之類的行為、事件還有很多,需要廣大老百姓、消費者辨識真偽。希望眾商家能重視企業自身商業道德形象,為自己的品牌打下堅實的根基,同時也譴責那些"盲目逐利"、"無視誠信"、"道德淪喪"、不擇手段鑽空子,傷害廣大老百姓、消費者利益的無德商家,希望他們能及時反躬自省、自查自律,最終走到"誠信為本"的道路上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