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貴州黔西縣花溪鄉沙壩小學,「免費午餐」之前,孩子的午餐是燒土豆。趙俊霞 攝
4月2日,貴州黔西縣花溪鄉沙壩小學,一個孩子領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免費午餐」。趙俊霞 攝
4月27日,吃到免費午餐後,一個孩子送給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畫。王立三 攝
4月14日,湖南新晃縣大坪坡村,彭彩煌的球鞋,這雙鞋彭彩煌穿了一年。王立三 攝
5月4日,湖南婁底市新化縣奉家鎮橫拉坪村快樂小學,當天傍晚,志願者為住在附近的學生做了一頓晚餐,8歲的奉獻吃得很開心,嘴角還殘留著飯粒兒。楊抒懷 攝
5月4日,湖南婁底市新化縣奉家鎮橫拉坪村快樂小學,第一次吃到免費午餐的孩子。 楊抒懷 攝
有這樣一群山裡娃,他們每天步行一兩個小時上學,懷揣的紅薯土豆饅頭就是中午在校的乾糧,老師不敢在教室裡吃飯,害怕學生們渴望的目光。
有這樣一群志願者,他們來自媒體等各行各業,藉助媒體和公益組織的力量,發起「免費午餐」項目,只為了讓山裡的孩子們在學校能吃上真正的午餐。
3月9日,《鳳凰周刊》記者部主任鄧飛 (微博)等500名媒體人發起「免費午餐」項目,隨後獲得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支持,倡議愛心人士每天捐贈3元,為貧困學童提供免費午餐。目前全國已有7所小學的免費午餐開餐。
孩子們的吃相
向山裡出發,路途崎嶇顛簸。身旁如畫的風景掠過車窗,志願者們最初為大山之美折服,卻在目的地被孩子們手中冰涼的紅薯和土豆所震撼。
「開飯啦。」當熱騰騰的飯菜出鍋,香氣飄滿教室,孩子們也「瘋狂」了。
捧著盛滿飯菜的小飯盆,孩子們嘴裡被塞得滿滿當當,全都「吭哧吭哧」地埋頭扒飯,顧不上說話,恨不得把頭都塞進飯盆。小鼻子上掛著鼻涕,卻都不願騰出手來擦上一把。
每一個實施免費午餐的山村小學,第一天開餐時,孩子們的表現都會如此,讓一旁看著的志願者也會忍俊不禁。更開心的,莫過於一些趕到學校的學生家長們。這些樸實的農民,只會用簡單的「感謝」二字,表達對愛心人士的感激。
雞蛋比肉還好吃
5月4日,在湖南婁底市新化縣奉家鎮橫拉坪村快樂小學,當免費午餐裝進飯盆時,7歲男孩劉威首先吃掉了手中的雞蛋。在他看來,雞蛋比豬肉還要好吃,因為他已經有一年沒吃過雞蛋了。其實,劉威家裡的母雞也會下蛋,但這些雞蛋都要留著,賣了錢才能供他讀書。
從家裡到學校,劉威每天都要走六七裡路,一個多小時路程,即便是爸爸有準備紅薯,到了學校等到中午再吃也是涼的。
在這些山村小學,學生的情況大多類似:家庭經濟條件差,父母忙著掙錢,孩子們的午飯難有保障,中午吃點涼紅薯、涼米粥對於他們來說是常事。
讓免費午餐持續
「吃不飽飯的孩子如何健康成長,看著他們的笑,心真的很痛。」網友的一句話,道出了很多隨後加入「免費午餐」項目志願者的心聲。
為了讓更多山村學校開動免費午餐,志願者們的募款行動一直在繼續。免費午餐的官方微博上,不斷有人捐出物品進行拍賣。
「在政府沒有解決之前,我們再怎麼辛苦,也會保證吃上飯的孩子繼續有飯吃。」鄧飛說,免費午餐覆蓋的學校數量還將上升,希望更多孩子獲益。
5月5日,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決定設立「免費午餐基金」,聯合更多社會愛心力量共同發展貧困地區兒童福利事業。
但以民間籌集資金的方式,想讓所有這樣的孩子都能吃上免費午餐,還是難度很大。鄧飛期望,「免費午餐」項目,能由政府接手。
■ 捐款帳號
中國光大銀行北京朝陽支行:3506 0188 0000 50322
戶名: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留言「免費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