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變臉」的FaceApp被指私自獲取用戶圖片

2020-12-20 澎湃新聞

照片編輯工具FaceApp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但一些程序開發人員對其隱私條款提出擔憂,質疑該軟體私自上傳用戶其他照片,並濫用照片數據。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17日報導,FaceApp是一款圖片編輯軟體,可以通過人工智慧(AI)識別,一鍵將照片中面無表情或憤怒的表情變成笑臉,還可以調整人物的化妝風格。

該軟體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算法獲取照片中人物臉部的圖像,並根據資料庫中的其他圖像進行表情調整。例如,它可以調整嘴唇、下巴和臉頰周圍的線條,使其在看起來更自然的同時,編輯出露齒的笑臉。

2017年,FaceApp就曾登上各大新聞頭條,原因是該軟體包含一個名叫「種族過濾器」(ethnicity filters)的功能。BBC稱「種族過濾器」能把一個種族的面孔變成另一個種族的,這一功能引發了社會的強烈反對,很快就被取消了。

最近,軟體開發人員約書亞·諾齊(Joshua Nozzi)在推特上稱,FaceApp未經許可就從人們的智慧型手機上上傳了大量照片。

一位化名埃利奧特奧爾德森(Elliot Alderson)的法國網絡安全研究員調查了諾齊的說法。他表示未發現諾齊所說的批量上傳現象,FaceApp只獲取用戶決定提交的特定照片。

但是,BBC報導稱,其他人推測,FaceApp可能會從用戶照片中收集數據,用來演練人臉識別算法。這樣的數據收集行為甚至可以在刪除照片後完成,因為軟體可以提取一個人面部特徵的測量值,並用於數據分析。

該公司的執行長雅羅斯拉夫·貢恰羅夫(Yaroslav Goncharov)向BBC表示:「我們沒有使用照片進行面部識別演練,只用於編輯圖片。」

BBC在報導中表示,事實不完全如此。有些人質疑為什麼FaceApp需要上傳照片,因為從理論上來說,此類軟體在智慧型手機上只需要在本地處理照片,無需將照片上傳到雲端。

網絡安全研究員Jane Manchun Wong在推特上表示,這可能只是給了FaceApp一項競爭優勢,因為對於其他開發類似應用程式的人來說,很難(從智慧型手機中)發現算法是如何工作的。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史蒂文默多克(Steven Murdoch)對此表示贊同:「在智慧型手機上處理照片更有利於保護隱私,但速度可能會更慢,耗電量也會增大,而且FaceApp的技術更容易被盜。」

美國律師伊莉莎白波茨溫斯坦(Elizabeth Potts Weinstein)辯稱,該軟體的用戶條款已經表明,用戶照片可能被用於商業目的,比如FaceApp自己的廣告。

但科技網站Lifewire的主編蘭斯烏蘭諾夫(Lance Ulanoff)指出,Twitter的用戶條款也包含類似的內容。

對一些用戶來說,這是個重要的問題。隱私保護的倡導者帕特沃爾什(Pat Walshe)指出,FaceApp的隱私政策中有幾行文字暗示,一些用戶數據可能會被追蹤,用於定向廣告。

貢恰羅夫表示,FaceApp隱私政策中的條款是通用的,公司不會分享任何用於廣告定位的數據。他補充說,該軟體的盈利途徑是用戶付費訂閱高級功能。

默多克表示:「FaceApp的條款允許該公司用自己的方式處理用戶的照片,這令人擔憂,但這種現象是非常普遍的。

「那些公司都知道,幾乎沒有人閱讀隱私政策,所以他們會爭取儘可能多的權利,也許某一天就能派上用場。即使按照目前的計劃來看,公司並不需要這些權利。」

貢恰羅夫分享了一份公司聲明,稱FaceApp只上傳用戶選擇的照片進行編輯。「我們從未轉移過任何其他圖片。」聲明補充道。

「我們可能會把上傳的照片存儲在雲端,主要是出於執行速度和通信量的考慮。大多數圖片會在上傳後的48小時內從我們的伺服器上刪除。」

聲明稱,目前FaceApp接受用戶刪除數據的請求,該公司的技術支持團隊正 「超負荷」工作。

FaceApp建議用戶通過「設置—支持—報告bug」並在標題中添加關鍵詞「隱私」來提交此類請求。

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ICO)向BBC表示,他們已經了解到有關FaceApp的報導引發了人們的擔憂,ICO將會考慮可能存在的問題。

ICO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建議人們註冊任何一款應用軟體時,都要查看有關個人信息的條款,同時在弄清楚這些信息的去向之前,不要提供任何個人信息。」

相關焦點

  • 「變臉」FaceApp 網上火爆,被質疑私自獲取用戶圖片
    IT之家7月18日消息 近日你是否在網上見到一些「變臉」的照片,大多數都是將人變老或變年輕的照片,如下圖這些照片:其基本原理是通過算法獲取照片中人物臉部的圖像,並根據資料庫中的其他圖像進行表情調整。最近,軟體開發人員約書亞·諾齊(Joshua Nozzi)在推特上稱,FaceApp未經許可就從人們的智慧型手機上上傳了大量照片。不過,一位化名埃利奧特·奧爾德森(Elliot Alderson)的法國網絡安全研究員表示未發現諾齊所說的批量上傳現象。
  • FaceApp:人工智慧處理照片,何止變臉、還能變性呢
    近日,朋友圈悄然興起了一款主打變臉功能App——FaceApp,它給面部修圖界帶來了一股清(sao)流(luan),網友們都淡定不下來了,紛紛表示:這軟體有毒,我受不了了……faceapp可以幫大家將自拍照或個人照進行自動處理,如一臉嚴肅的人像照經過處理之後露出了微笑,由人工智慧所引發的圖片時代已經悄然開啟
  • faceapp變笑臉APP軟體怎麼用?如何生成一張笑臉圖片方法
    最近微博上faceapp這個軟體非常火爆,很多朋友都在玩,faceapp是什麼,faceapp怎麼玩,faceapp怎麼用?  faceapp笑臉軟體無論怎樣的表情都能夠瞬間生成一張笑臉圖片,還能變年輕,變性別等等,實在是惡搞,搞笑的神器。
  • 京東金融App被曝竊取用戶隱私,獲取敏感圖片
    為了方便用戶和客服溝通,平臺在用戶界面的左上角展示圖片提示, 用戶可進一步選擇是否聯繫客服並發送圖片。「而大俠阿木視頻裡的圖片正是該提示圖片在手機本地的緩存。緩存圖片只存儲在用戶本地手機設備內,僅供用戶本地操作提示,不會上傳到京東金融後臺系統。」京東金融還稱,上線」圖片助手」小功能原本是希望優化用戶體驗,但是卻給用戶帶來了不良感受。
  • 變臉應用Faceapp再度走紅,美國參議員要求調查其隱私安全問題
    變臉應用Faceapp再度走紅,美國參議員要求調查其隱私安全問題 圖片來自theverge站長之家(ChinaZ.com) 7月18日 消息:俄羅斯人像處理應用Faceapp再度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但相關隱私問題也隨之而來
  • 變笑臉faceapp軟體APP下載地址(蘋果iOS與安卓版)
    faceapp這個軟體現在好多小夥伴在玩,可以把任何人的臉換成笑臉,還能變年輕,變性別等等,faceapp怎麼下載 faceapp安卓版在哪下載。  faceapp笑臉軟體是一款最新推出的人像處理軟體,可以實現將一張照片中的人的臉部表情換成笑臉表情,非常有趣,還能將人物臉部變老,變年輕,變性感等等功能。
  • 7天下載破千萬,讓你「變老」的FaceApp如何爆發式增長?
    接下來,我們就根據「增長工程學」的研究方法,一起來逆向挖掘它的用戶增長策略。 1.廣告投放痕跡挖掘 既然是典型的App拉新,我首先想到的策略就是廣告投放。從行業規律上來看,很多娛樂屬性的App都是通過投放高ROI的社交媒體廣告,來獲取第一波用戶。
  • 波士頓動力將開賣首款機器狗;變臉FaceApp火爆美國,卻遭到警告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際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部分圖片與本文無關,只為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1.【今日資訊頭條 | 波士頓動力將開賣首款機器狗:能拽走大貨車,不排除賣給軍隊】來源:theverge
  • 變臉魔鏡
    變臉魔鏡簡介 變臉魔鏡是一款神奇的相機及照片編輯器,能夠變形、扭曲照片。
  • App自動保存用戶圖片 京東金融道歉
    昨天下午,京東金融發布技術排查結果,承認存在技術失誤,向客戶致歉,但表示相關緩存圖片僅存在用戶手機本地,京東金融App絕沒有對用戶照片和截屏進行私自上傳,也未發現任何一張未經授權的圖片被收集。   發現   京東金融App自動保存圖片   用戶擔心隱私被竊取   微博網友「@瘦出的肋骨已經消失的大俠阿木」(以下簡稱「阿木」)2月16日凌晨2時13分、2時35分各上傳一條視頻,質疑京東金融App獲取用戶敏感圖片信息。
  • App自動保存用戶圖片被質疑 京東金融道歉
    昨天下午,京東金融發布技術排查結果,承認存在技術失誤,向客戶致歉,但表示相關緩存圖片僅存在用戶手機本地,京東金融App絕沒有對用戶照片和截屏進行私自上傳,也未發現任何一張未經授權的圖片被收集。   發現   京東金融App自動保存圖片   用戶擔心隱私被竊取   微博網友「@瘦出的肋骨已經消失的大俠阿木」(以下簡稱「阿木」)2月16日凌晨2時13分、2時35分各上傳一條視頻,質疑京東金融App獲取用戶敏感圖片信息。
  • 京東金融App獲取用戶敏感圖片,個人信息保護要加強!
    昨天乃至現在,京東金融APP就因為涉嫌偷取用戶隱私而刷屏。有網友曬出視頻爆料稱京東金融App會獲取用戶的敏感圖片並上傳。從視頻中可以看出此條微博的發布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紛紛在下面留言稱自己也復現成功了。更糟糕的是,還有網友發現京東金融APP還會偷照片,隨後其發了一條微博並附上視頻加以佐證。
  • 「數據分析」用python快速獲取微博用戶數據,圖片,視頻
    原創微博中的原始圖片(可選)下載用戶轉發微博中的原始圖片(可選)下載用戶原創微博中的視頻(可選)"形式微博圖片:微博中的圖片,保存在以用戶暱稱為名的文件夾下的img文件夾裡微博視頻:微博中的視頻,保存在以用戶暱稱為名的文件夾下的video文件夾裡實例以爬取迪麗熱巴的微博為例,我們需要修改config.json
  • APP 服務條款頻「變臉」 用戶合法權益亟待保障
    吸引用戶時是一套規則,用戶「上鉤」後就「升級」出另一套規則。在各類購物、娛樂、教育等APP盛行的當下,不少消費者被商家單方面擅改規則搞得團團轉。籮筐APP李汾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出現「花樣頻多」亂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從軟體設計開發的角度來看,是由於功能設計方面存在問題。
  • 工信部下架8款APP:私自收集用戶隱私仍是重災區
    工信部下架8款APP工信部下架8款APP,此事件源自工信部在2020年7月24日向社會通報了58家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並要求這些APP在7月30日前完成整改。工信部自2019年12月以來一共通報了5批侵權APP名單,工信部將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所涉問題分為八大類,包括: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權限不讓用、帳號註銷難、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過度索取權限、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頻繁申請權限。其中,私自收集個人信息是出現最多的問題。隨著工信部下架8款APP,說明監管層對於私自收集用戶敏感信息的管制趨於嚴厲。
  • FaceApp、ZAO相繼爆紅!AI換臉成關注熱點,搜索指數直衝7000
    自產品上架後能一直保持著如此亮眼的成績,可見,這款 AI換臉產品還是深得用戶喜愛。搜索指數直衝 7000,【顏技】搜索 Top1同時,在【ZAO】這款產品爆紅之際,關鍵詞「AI換臉」的搜索指數猛增,有直衝 7000 的趨勢。
  • 小米被指私自收集用戶瀏覽器數據
    MIUI 12中新增加了「匿名面具」功能,在用戶不想授予應用某個權限但是又想正常使用這個應用的時候,這個功能就顯得尤其實用;增加了詳細記錄應用的敏感行為、提醒用戶應用正在錄音/攝像/定位等的「照明彈」功能……
  • 利用SDK竊取用戶信息、控制用戶手機
    嘉興中級人民法院就判了一件這樣的案子,主犯歐陽通過廣告SDK獲取系統權限竊取用戶信息,控制用戶的手機獲得廣告收入。調查顯示,主犯歐陽通過SDK獲取了上千萬條用戶個人信息,短短兩年時間獲利超過兩千萬。能不能繞開App直接將SDK安裝進手機當中呢?歐陽找到了辦法,他另闢蹊徑,聯繫到了手機方案商、中間商、手機廠商(三者以下統稱為手機商)。經過協商,由歐陽的團隊提供廣告SDK工具包,手機商將廣告SDK工具包預裝到手機系統中,並使廣告SDK獲取系統權限,歐陽則根據存活率按安裝臺數或以廣告費收入分成的方式向手機商支付費用。
  • 京東金融App獲取用戶敏感圖片 個人信息保護亟待加強
    2月16日消息,網友@瘦出的肋骨已經消失的大俠阿木爆料稱,京東金融App會獲取用戶的敏感圖片並上傳。  據網友的視頻顯示,該用戶使用的是一款安卓手機,首先需要將京東金融App打開並且在後臺運行;隨後打開任意銀行手機軟體,並且在手機銀行軟體任意界面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