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宮角處的商業樓,led寫字牌燈昏暗閃爍,十字路口東邊兒的麥當勞,「24小時營業」的招牌燈火通明。我低頭看了看手錶,十一點整,搓了搓手掌,哈了口氣,想著快點回家去。公交站牌旁邊停擺著七八輛「小藍」,大部分都是電動的。我剛從鼓樓小巷子裡走出來,雖然喝了半罐啤酒暖了暖身子,汴梁的寒氣還是讓我不禁打寒顫。
路上已經沒有什麼車子了,還是掃碼「小藍」騎著回家吧。既然已受凍,不介意再冷一點兒。
這書店街呢連著鼓樓,夜市攤位連綿不絕。挨著書店街的麻花店忙著收拾東西關店,這家店從白天到夜裡一直都很忙 ,排隊買麻花的人絡繹不絕。路上擺攤賣衣服的,做美甲修容的賣首飾手機殼的也都裝卸著架子。前面那家我最喜歡吃的糖葫蘆老店已經收攤走了,他家的冰糖草莓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草莓個大,冰糖巨甜,輕輕咬一口,酥脆的冰糖與香軟的草莓混合在一起,放佛凍土新裂,即使在這寒冷的臘月,也能提前享受到春季的芬芳。
向前騎行,到了徐府街口。整條徐府街與書店街交叉一起,南北東西道僅容兩輛車相行。這十字口最為熱鬧,每逢周末假期,來往的行人車輛會在這裡稍稍堵住,兩邊的商販為各位急切的食客們裝好一份份小吃。口子東邊是我愛喝的杏仁茶,濃鬱的杏仁配著芝麻,沒有花裡胡哨的配料,也不是網紅茶的價格,很實惠。口子北邊是兩家鐵打不動的雞蛋灌餅小攤,雖說灌餅這東西全國各地都有不為奇,可這兩家門口每次都是一大推人等著排隊,各位食客若想嘗嘗箇中滋味,來吃就對了。口子南邊挨著蜜雪冰城門市店的攤位是一家老攤子了,從我上大學至今一直開著,兔肉小攤,玻璃櫥櫃兩層,兔肉,兔腿,簡簡單單擺放著。
「兔兔這麼可愛,為什麼要吃它呢?」有些食客們就這樣帶著疑問,走上了一吃不回頭的路上了。(笑)
再往前走著您看,就到了烤腦花這家,說實話以前我是不敢嘗試的。但吃了幾次我覺得我還能接受,口味有點類似於鹹豆腐腦,裡面的蘿蔔丁,香蔥等配料剛好蓋住了腦花濃鬱的味道,吃起來就像是入口即化的棉花糖(當然,是沒有甜味的棉花糖)。
書店街北街就像是一場燒烤大會,全國各地的常規燒烤這裡也少不了,魷魚大串,鴨腸小串,噼裡啪啦,滋滋作響,相比較這些,我還是較喜歡吃烤魷魚圈,因為入味,有嚼頭。
但這些燒烤,缽缽雞當中,確有一個大頭。
北街中央朝西有個胡同口,裡面整齊擺放著七八張桌子,坐滿了人,大家閒散聊著天等待上飯,亦或是大口吸著湯汁滋滋作響。胡同口只有一輛推拉小車和一桌子調料,老闆熟練有度的在鍋裡下著粉,排隊的食客卻一波又一波。這家只賣螺螄粉和花甲粉,而且鮮味很遠就能聞到。如果你從書店街北口進入,被燒烤的味道環繞這是正常情況。剎那間,一股海產品的鮮香就直勾勾的凸入你的鼻子裡,你順著味道去尋,走到了西邊兒胡同口,沒錯了就是這家花甲粉。「既然都走到這了,何不來碗花甲粉?」車子隨便一停鎖上,點份花甲,嘗嘗鮮香,仔細吸入花甲裡面的湯汁,心滿意足。走走吧,消消食兒,都快到北口了。挨著北口是不是就拜拜了您嘞?你錯了食客,北口兒阿姨這小攤,賣著小餅卷串串,樣子精緻有序,這還不來點飯後小食嘛。
我上下磕了磕牙,抬頭看了看北街口牌坊上的大字「書店街」。這麼一走一想,這冬天似乎沒那麼冷了,熱乎著了。我呢,趕緊四下掃個車趁著熱乎勁騎回家。
「趕著回家咱沒仔細吃,下次空腹吃個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