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碗又大又圓
相聚就要舉起杯
你看這面又長又寬
武俠小說看流淚
從來不相信魔鬼
有時生活特別累
別饞大碗寬面別流淚
……
今夏最火熱的單品要屬「大碗寬面」。先是吳亦凡以灑脫的語調和詼諧的口氣將陝西的扯麵唱出圈,最近,這碗面又借著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的東風,再度燃爆網絡。
事實上,除了陝西的油潑扯麵,我們各地都有頗具代表性的麵條,如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臺灣牛肉麵等。無論是粗細、扁圓、長短,還是扯切壓揪、拌炒煮燴,這種以穀物或豆類磨成的粉末製成的條/片狀食物都因解饞又飽腹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既可做主食,又可入菜,方便快捷的屬性讓麵條成為快餐的一大品類。「你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港劇中的經典臺詞也是耳熟能詳。
在以往的採訪中,我們也收集了不少各地的特色麵條,此處精選7款或傳統或創新的麵條,和大家一起分享。歡迎您在文末分享那碗令人難忘的麵條。
陝西——油潑麵
陝西油潑麵
菜品提供/北京國貿飯店東方餐廳
製作/陳寶安
採訪/褚宏轔
攝影/張洋
原料
麵粉,青菜,複製醬油,陝西辣椒麵,香醋,鹽,香蔥末。
製法
將麵粉加清水、少許鹽和成麵團,搓成大條,揉好,再揪成面劑子,餳發好後製成麵條待用;
碗底放複製醬油、香醋,盛入煮熟的麵條,放上香蔥末、辣椒麵、焯熟的青菜,潑上熱油即可。
點評
食用前用筷子拌勻,蔥香、辣椒香、醬香相互融合,滿碗紅光,香辣筋道。
大廚小貼士
複製醬油的製法:將豆豉醬油加八角、桂皮、草果等以小火熬製而成,濾出料渣即可。
北京——酸辣肉丁面
酸辣肉丁面
菜品提供/北京瑰麗酒店鄉味小廚
策劃/蔣嘉航
製作/柴鑫
採訪/孫陽
攝影/張洋
原料
五花肉丁,番茄,胡蘿蔔,手擀麵,香蔥花,蔥,姜,蒜,花椒,八角,桂皮,幹辣椒碎,料酒,鹽,白糖,山西陳醋,老抽。
製法
將手擀麵煮熟,撈出過涼,裝碗;
將番茄切塊,胡蘿蔔切丁;
鍋入油燒熱,入花椒、八角、桂皮,煸香五花肉丁,下蔥、姜、蒜、老抽繼續煸香,入番茄塊、胡蘿蔔丁、幹辣椒碎,加清水、料酒,加鹽、白糖、陳醋調味,燒製成滷,出鍋澆在面上,撒香蔥花即可。
點評
陳醋與肉丁、蔬菜結合作為滷,酸醇柔和;此滷易保存,搭配麵食、米飯都佳。
福建——莆田滷麵
莆田滷麵
菜品提供/莆田餐廳(北京頤堤港店)
策劃、攝影/胡元駿
製作/盧時闖
採訪/江梅娟
原料
雞蛋面120克,五花肉片,小乾貝,蝦米,蟶乾,花蛤,蝦仁,泡發香菇絲,炸豆腐條,小油菜,芹菜,韭菜,洋蔥絲,白菜絲,豬油,老湯,老酒。
製法
鍋入豬油燒熱,煸香五花肉片,下洋蔥絲、白菜絲、泡發香菇絲、炸豆腐條煸香,下泡發的小乾貝、蝦米、蟶乾,加老湯燒開40秒,入雞蛋面煮1分鐘,下花蛤、蝦仁、小油菜、芹菜、韭菜煮熟,出鍋前烹老酒,裝盤即可。
製作關鍵
下老湯之前要開大火,從鍋邊淋入老湯。
點評
莆田人過年和擺酒席時必備的主食,十餘種山珍海味匯於一鍋,麵條鮮香爽滑,湯汁濃稠適中。
廣東——啫啫烏龍麵
啫啫烏龍麵
菜品提供/北京煲煲好(朝陽門店)
策劃/徐立紅
製作/胡俊
採訪/姜凡
攝影/張洋
原料
日式烏龍麵400克,銀芽50克,青、紅椒件各25克,香蔥段25克,洋蔥絲15克,黃油10克,自製XO醬適量。
製法
將烏龍麵入沸水中焯5秒鐘,撈出瀝乾;
砂鍋燒熱,入黃油、烏龍麵爆香,入青紅椒件、洋蔥絲、銀芽,加XO醬炒香,點綴香蔥段即可。
點評
創新演繹日式烏龍麵,盛在砂鍋中更保溫,且不粘鍋、不成坨,醬汁均勻包裹,面身亮澤,滋味鮮中帶甜,素炒也滿嘴留香。
大廚小貼士
自製XO醬的配方:乾貝,海米,大地魚,火腿,黃豆醬,磨豉醬。
四川——牛肉毛面
牛肉毛面
菜品提供/北京漢舍川菜館
製作/鄧承建
策劃、攝影/胡元駿
採訪/江梅娟
原料
四川鹼面,毛牛肉絲,牛肉紅湯,香菜葉。
製法
將鹼面放入牛肉紅湯中煮熟,盛起裝盤,擺上毛牛肉絲,點綴香菜葉即可。
點評
麵條筋道爽滑,毛牛肉絲軟韌有嚼勁。
大廚小貼士
毛牛肉絲:選料及製法與燈影牛肉絲基本相似,最後收汁階段保持較多湯汁,故口感會更軟一些。
牛肉紅湯:選用牛骨、牛腩肉,加豆瓣、姜、蒜熬製而成。
臺灣——牛肉麵
臺灣牛肉麵
菜品提供/北京A+Cafe
採訪/臧政齊
攝影/張洋
原料
澳洲和牛胸肉,手擀麵,白蘿蔔,胡蘿蔔,小白菜,西紅柿,幹海帶,香蔥(整條),香菜,蔥花,燉肉調味包,薑片,蔥段,蒜片,紫洋蔥,冰糖,鹽,醬油,臺灣米酒,辣豆瓣醬,雞骨架2個,牛骨適量,雞爪200克。
製法
將牛骨、雞爪、雞骨架焯水,撇沫,放入薑片、幹海帶,大火熬3小時以上至湯呈乳白色待用;
牛肉切大塊,冷水下鍋,焯水,撈出待用;
鍋入油燒熱,入薑片、蔥段、蒜片、紫洋蔥一起爆香,放牛肉大火翻炒,加米酒調味,關火待用;
湯鍋中倒入熱水燒開,放入煸炒過的牛肉,加辣豆瓣醬、醬油、米酒、冰糖,放入切成厚片的西紅柿、白蘿蔔、胡蘿蔔、香蔥,加燉肉調味包,大火燉煮4小時待用;
另起湯鍋,將手擀麵煮熟,盛入碗中,在面上碼放燉好的牛肉、白蘿蔔、胡蘿蔔、燙好的小白菜;
將燉牛肉的原湯和雞骨高湯過濾,以4:1的比例澆在面上,撒蔥花、香菜,搭配一碟正宗臺灣酸菜上桌即可。
製作關鍵
煮牛肉的時間要在4小時以上,燉到2小時加入少量鹽,燉到3.5小時的時候,之前放進去的胡蘿蔔和白蘿蔔已經融化成湯了,此時再加入胡蘿蔔、白蘿蔔片繼續煮。
大廚小貼士
燉肉料包的原料:花椒,八角,香葉,桂皮,小米椒(或七星椒)。
江浙——臭鱖魚鑲面
臭鱖魚鑲面
菜品提供/北京紹拾叄江浙菜館(世貿天階店)
策劃/雪風
製作/王劍勇
採訪/孫陽
攝影/張洋
原料
活鱖魚1條(約1100克),手工面,五花肉丁,香菇粒,筍丁,紫蘇葉,蒜薹粒,小米椒圈,韭菜末,香蔥花,四川豆瓣醬,蠔油,老抽,臭滷,豬油,大豆油。
製法
將鱖魚宰殺治淨,入臭滷中醃製48小時,撈出;
鍋入大豆油燒熱,下臭鱖魚煎至兩面呈金黃色;
鍋留底油,炒香豆瓣醬、五花肉丁、香菇粒、筍丁、蒜薹粒、小米椒圈、韭菜末,放入煎好的臭鱖魚,加紫蘇葉、清水、蠔油、老抽燉製15分鐘,大火收汁,裝入容器內造型,加入煮熟的手工面,撒香蔥花,淋入用豬油濃縮的臭鱖魚原汁即可。
點評
此菜創意靈感源自上海的「富貴魚鑲面」,改用臭鱖魚,雖聞起來略臭,吃起來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魚肉酥糯,手工製作的麵條筋道有嚼勁,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十分美味,有面又有肉,還可以現點店裡自釀的酒,美哉,妙哉。
★ 以上內容節選自《中國烹飪》往期刊物,歡迎轉發到你的朋友圈。本微信號所有內容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轉載時請在顯著位置註明來源及作者署名。
編輯|貓頭鷹小姐
主編|王者嵩
喜歡就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