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歲以前,幾乎都自帶了容易過敏的屬性。不管是吃輔食,還是選用的,無時無刻不在小心翼翼。
任何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植物、動物毛髮、麻麻化妝品、家具裝修、灰塵細菌……都儘量遠離寶寶身邊。
然而最近還是有一個2歲大的男孩在吃過一樣普通食物後排出醬油色小便,最後一臉蒼白地暈倒。
Mommy再次提醒家長們,寶寶真不是所有食物都能隨便吃,有的東西在低齡段萬萬不能碰。
2歲寶寶吃了它竟暈倒
晚春時節上市的蠶豆,作為應季的綠色食物很適合給寶寶作為輔食或搭配主食的小菜。
然而近日一個2歲多的男孩因為吃了幾粒蠶豆,險些發生了生命危險。
孩子麻麻說,原本在家玩耍的男孩突然嘴唇發白,沒有精神吃不下東西,還排出了醬油色的小便。
過了一段時間,男孩在一次小便後暈倒失去意識,嚇得原本還在焦急觀察的一家人趕緊去了醫院。
兒科醫生在檢查和詢問後,確診男孩的情況屬於嚴重的急性溶血性貧血,需要住院緊急治療。
而發病原因,就是因為早上吃的蠶豆。有「蠶豆病」的寶寶吃下這類食物,會發生溶血甚至威脅生命。
事實上,「蠶豆病」不是個例。有不少家長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給孩子吃下蠶豆導致危險發生↓
這麼危險,還能給寶寶吃蠶豆嗎?怎樣在知道孩子有沒有跟蠶豆「天生不般配」呢?
寶寶吃蠶豆=生病?
別被嚇到,吃蠶豆發生危險只發生在患有「蠶豆病」的寶寶身上,正常孩子只會吃多脹氣。
◆什麼是蠶豆病
實際上,「蠶豆病」也不是很多麻麻認為的食物過敏,而是基因的缺陷。一般以遺傳為主。
全世界大概有4億人患有蠶豆病,我國各地都有發現,以廣東、四川、廣西、湖南、江西幾個省最多。
多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並且超過90%以上都是男寶寶。有的孩子長大後症狀會有改善。
發病原因是因為寶寶血液裡缺少一種叫G-6-PD的酶,進食蠶豆類食物後就會發生紅細胞損害,甚至破裂。
從而發生黃疸、貧血、「醬油尿」等溶血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急性腎衰竭,引發死亡。
發病突然且迅速。最短的發病時間距離吃下蠶豆只有短短的2小時,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後果簡直不敢想。
◆蠶豆病是遺傳嗎
蠶豆病本身是一種遺傳病,如果家族中有人已經確診,那麼寶寶需要更加小心。
如果父母中有蠶豆病基因攜帶(就是自己沒病,但自帶遺傳屬性),又剛好生了兒子,也可能發生蠶豆病。
(女寶的染色體為XX,即使其中一條X染色體「中標」,另一條健康,也不會發病;而男寶有且只有一條X,一旦遺傳……)
當然,基因突變和寶寶自身缺乏G-6-PD也會導致蠶豆病的發生。
最靠譜的辦法,就是在寶寶出生後做新生兒篩查時檢測體內G-6-PD含量,防範於未然。
◆寶寶最好別吃蠶豆?
網上有種說法,稱8歲以上寶寶不能吃蠶豆,依據就是可能存在蠶豆病。
Mommy覺得沒必要因噎廢食,完全放棄這種食物。畢竟新鮮上市的蠶豆好吃又營養豐富。
麻麻第一次吃了蠶豆類食物餵奶以及寶寶初加這種輔食時,注意少量、事後注意觀察就好。
如果寶寶確診蠶豆病,那麼以下這些也要注意啦↓
1.含有蠶豆成分的食物也不吃,比如豆瓣醬、粉絲、豆奶、餅乾、甜點等等,給寶寶前先看配料表;
2.不讓寶寶接近蠶豆花和蠶豆果實;
3.樟腦丸、刺激顏料和薄荷產品放在寶寶找不到的地方,認準「萘」這個成分不約;
4.蠶豆病寶寶不能用溶血藥物,比如奎寧類,所以服藥最好提前諮詢醫生;
5.寶寶任何身體不適就醫時,第一時間告訴醫生孩子患有蠶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