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無論對於男性還是女性來說頭髮都是美的象徵之一,相信沒有人不想擁有一頭烏黑靚麗且飄逸的秀髮,而頭皮則是頭髮賴以生存的「土壤」,只有健康的頭皮才能長出誘人的秀髮。
但現實中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煩惱,頭皮上總是會長出「痘痘」或者「疙瘩」,不僅嚴重影響美觀,還會使頭皮出現瘙癢、疼痛,甚至還會脫髮。
為什麼頭皮總長「痘痘」和「疙瘩」?
1.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發生在皮脂腺豐富的部位,由於頭皮又是人體皮膚中皮脂腺最豐富的器官之一,所以頭皮非常容易發生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的早期會在頭皮的毛囊周圍出現炎症性丘疹,形狀類似「痘痘」,隨著病情的進展,會逐漸出現覆蓋油膩的黃色鱗屑或痂皮的暗紅色斑片,通常呈環形,邊界清晰,皮膚容易破損,這時看起來會像 「疙瘩」。發生脂溢性皮炎的部位會有明顯的皮膚瘙癢,皮損的位置還會有滲出。
發生脂溢性皮炎主要是由於雄激素水平過高導致皮脂腺分泌旺盛、感染以及免疫力低下等,治療通常以去脂、殺菌、抗炎和止癢為主。
2.真菌感染
頭部的真菌感染俗稱「頭癬」,按照致病菌種類和頭皮反應又分為白癬、黑點癬、黃癬以及膿癬等。
白癬會在頭皮破損處出現白色鱗屑性斑片,圓形或橢圓形。黑點癬斑片較白癬小,但數目多。黃癬多見於兒童,初起在毛囊口可見膿皰或水皰,逐漸形成碟樣硫磺色結痂。膿癬會在頭皮上出現一個或幾個圓形的暗紅色、隆起的炎性腫塊,擠壓可排出少量膿液。
治療主要為抗真菌治療,通常首選外用真菌藥膏或氣霧劑,必要時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真菌藥物。
3.毛囊炎
毛囊炎通常是細菌或真菌感染導致,可在頭皮的毛囊周圍出現紅斑、膿皰、痂皮或鱗屑,多伴有瘙癢,局部可能會脫髮或斑禿,一般情況下針對性的抗菌治療可治癒。
如何預防頭皮皮膚病的發生?
1.勤洗頭部
頭部在經過一定時間的活動後,會沾染灰塵和細菌,還會泛油,如果不及時清洗就容易導致皮膚疾病,所以建議每天至少洗頭一次,選擇合適的洗髮水清洗,一方面可以洗掉灰塵和細菌,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洗掉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以防發生脂溢性皮炎。
2.勤換枕頭枕巾
我們睡覺都有枕頭枕巾,枕巾使用時間長了容易導致細菌或真菌生長,還可能有蟎蟲,頭皮接觸後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感染等,所以枕頭枕巾建議定期更換,使用時間不宜過長。
3.適當運動
頭皮容易發生感染與免疫力低下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平常建議適當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可以降低頭皮皮膚感染的風險。
結語
頭皮上的「痘痘」和「疙瘩」雖然不是大病,但很容易反覆發作,甚是煩人,但都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多注意個人衛生,應以預防為主。
參考文獻:
[1]中國頭癬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年修訂版).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