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心理:你我都有「親密恐懼症」

2020-09-03 崔先森聊心理


最近看了《完美關係》,男主衛哲因為從小目睹了父母的吵鬧,從小被父母冷落、見證了父母的離婚,從而患上一種奇怪的病——「親密恐懼症」。當他和異性接觸時,就會產生頭暈、情緒失控等生理反應。

我們常人沒有這樣的病,但誰還沒點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呢?

生活中的很多年輕人,條件很好,有時間就提升自己、去旅行啊,但一直都單著。

問他們為什麼不交男女朋友呢,他們會說:「沒遇到了合適的」、「單著單著就習慣了」、「一個人單著也挺好啊」、「兩個人太麻煩了」,甚至有的人還會講一個曾經自己深愛某人,後來分手了,但是還忘不了的故事。

說這麼多,其實本質上還是恐懼。這些話的背後,都流露著「雖然我也想交男女朋友,但是我害怕」。

那麼,我們都在害怕什麼呢?

Ta會接受真實的我嗎

幾乎每個渴望走進愛情中的男男女女有這樣的擔心:

  • Ta喜歡我嗎?
  • 就算ta喜歡我,那麼當ta看到真實的我,還會喜歡我嗎?
  • 就算ta現在喜歡我,將來我們會不會分開,我會不會被拋棄?

這些擔心的背後其實都是害怕被拒絕,這裡的拒絕既包含著我表白了,ta沒答應,也包含著害怕對方不喜歡真實的自己。

劇中的衛哲,一直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不會有人真的喜歡我。」從小父母就很忙,總是把他一個人扔家裡。父母離婚後,媽媽帶著他,但他的媽媽每天滿世界地跑,他經常被放到不同的家庭裡。時間久了,他在心裡認定了沒人會喜歡他。

哪怕他長得帥、多金、有才華,哪怕他在自己的領域內很有信心,哪怕對方現在很喜歡他,他還是擔心對方喜歡的是表現出來的自己,害怕當某天對方發現了真實的自己,會拒絕他。

可他真實的一面是什麼呢?無非也就是「我有時候脾氣不好」「我也有缺點」之類。這些哪有那麼可怕啊!

覺得自己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幾乎是每個人共有的秘密。而只有勇於去嘗試,才會發現,這個所謂的秘密,其實並沒有那麼危險。


承諾的限制

親密關係是排他的,這就意味著,一旦建立起親密關係,你不能再去跟別人發展類似的關係了,無論你多欣賞對方,你的人生會因此失去一些可能性。

幾乎每個親密關係中的人,都會有這種疑慮:這就是我這輩子要在一起的人嗎?他可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啊。所以很多人都會恐婚。

劇中衛哲的前女友裴瑜在和男友結婚前就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中。她一直對衛哲念念不忘,甚至結婚前還想衛哲帶她私奔。

雖然她理智上已經接受了未婚夫的存在,已經願意結婚了。但是當婚期臨近,她還是害怕。因為婚姻就意味著承諾,就意味著失去了其他可能性。更直白的說,害怕自己結婚以後就再也不能喜歡別人了,害怕遇上更好的。

她在結婚前的最後一次單身派對上,對衛哲說: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一個好妻子。

是的,當她進入婚姻,她就受到了婚姻的限制,她需要成為一個好妻子,所有人對好妻子的期待就是對她的限制。



我還是原來的我嗎

有這樣一個段子,說的是有本書叫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如何改變你的妻子)。這本書一問世就很暢銷,一星期之內賣出了兩百萬本。後來作者發現書名拼寫錯了,原來是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如何改變你的生活)。書名改過來後,一星期只賣出了3本。

這個段子就很好的說明了,很多人在親密關係裡總是希望對方改變,成為自己想要的那個人;但是又害怕自己被別人改變,不再是真正的自己了。

當自己是一個人的時候,想吃什麼,自己可以做,想玩什麼,馬上就可以玩了。如果有對象了,還要照顧對方的情緒,要找兩個人都合適的活動,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

當走進親密關係中,一個人的「我」就變成了系統的「我們」。我就會受到影響,這種影響會重新塑造「我」。

對方的期待,就會變成我們的行動。如果對方希望自己是一個上進的人,自己可能就會滿足對方的期待,變得更加上進;如果對方希望自己是個顧家的人,自己可能就會放棄事業。

在這種相互影響中,「我」為了「我們」這個系統更穩定,就會發生改變。時間長了,「我」就不再是原來的我了。

許多人就是在害怕這種改變,害怕失去自我。


看到恐懼,面對它


當我們害怕的時候,自己是意識不到這些害怕是沒有道理的。我們會在生活中尋找各種理由來證明自己的害怕,於是這些信念就越來越堅定。這些恐懼會在我們心裡構想出各種奇怪的想法,讓我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是一件危險的事。

這些害怕要麼是擔心自己不好,所以別人不會真的愛我;要麼是擔心自己會在愛情中被改變。這些恐懼交織在一起,讓兩個人想要接近卻不敢接近。

害怕的事情真的會發生嗎?也許會,也許不會。我們只有在真實的關係裡才能得出答案。

幸運的是,劇中的衛哲克服了自己的恐懼,生活中的我們,同樣也可以。


劇中的衛哲見證了一段感人的愛情,老先生得了肝癌,馬上就要去做手術了,在上手術臺之前,老先生不顧兒子、前妻反對,不顧公司上市受到影響,也要和心愛之人登記結婚,把自己的股權給她一部分;因為他害怕自己死後,心愛之人什麼也得不到。

而老先生所愛之人也是一心為了對方,她為了讓老先生安心手術,和老先生登記結婚;她為了不影響公司上市、為了不讓他們父子反目成仇,將老先生給她的股份又轉讓了出去。

當衛哲看到這樣的愛情故事,當衛哲看到愛情中的人有直面生死的勇氣,他好像也覺得好像婚姻、愛情也沒那麼可怕。愛情中不是只有爭吵、拋棄,也有動人的美好。愛情中的兩個人好像連死都不怕了。

這樣的愛情故事動搖了他腦子裡「愛情是不可靠的,遲早會被拋棄」的信念,他開始慢慢嘗試接受江達琳,他開始在真正的愛情中檢驗自己那些想像出來的恐懼。

在與江達琳相處的日子裡,他逐漸發現愛情中的兩個人其實沒那麼多限制,他慢慢開始相信對方不會拋棄他;他開始發現,自己也沒有被改變,自己還是那個衛哲啊,哪怕是被改變了一點點,也是變得更好了;他也沒有覺得給對方的承諾限制了他,他喜歡那個承諾,能和心愛之人海誓山盟,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電視劇的最後,他向江達琳求了婚。

看完他從害怕親密關係到走進親密關係,其實就像一次旅行。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學會了在真正的實踐中檢驗愛情,而不是把愛情放在想像中,想像出很多恐懼;他學會了把自己的脆弱、把自己的軟肋交給對方,雖然這意味著對方有了傷害他的能力,但他獲得了信任的品質。

親密關係,是盔甲也是軟肋。面對愛情,你怕了嗎?願你也能看到自己的恐懼,克服自己的恐懼,擁有真正的愛情。

相關焦點

  • 愛情心理:你我都有「親密恐懼症」
    最近看了《完美關係》,男主衛哲因為從小目睹了父母的吵鬧,從小被父母冷落、見證了父母的離婚,從而患上一種奇怪的病——「親密恐懼症」。當他和異性接觸時,就會產生頭暈、情緒失控等生理反應。我們常人沒有這樣的病,但誰還沒點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呢?
  • 深圳市一帆心理諮詢有限公司教你如何克服親密關係恐懼症
    都教授的新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正在熱播,這是一部關於彼此救贖的愛情劇:男女主都是心理季度矛盾,劇中也交代了造成他們心理陰影的原因——童年時期,一個被過度保護,一個被長期忽視,成為他人的附庸品。深圳市一帆心理諮詢有限公司不僅感嘆無論哪種情況,他們的人生都不由自己掌控。
  • 我害怕和男朋友親熱: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親密恐懼症
    「當代年輕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狀態。孤獨時渴望戀愛,但當愛情真正來臨時,又本能地抗拒。昨天某明星爆出劈腿,全網高呼譴責,表示不再相信愛情了,今天某明星爆戀情領證,全網刷屏點讚,表示又相信真愛了。……心理學上把這叫做「親密關係恐懼」。親密關係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戀愛恐懼症」不是一種心理疾病,卻是一種非常不容易被察覺的心理模式。
  • 愛情中的親密關係恐懼
    愛,想要擁有卻又不敢接觸愛情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有的人,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墜入愛河,有的人即使朝夕相處,也很難擦出火花,很多單身的人們都很想擁有一段甜蜜的愛情,但是又不敢去接觸,他們又很恐懼愛情,怕遇到讓自己傷心的另一半,也怕自己因為另一半改變了自己,讓自己失去了自我和自由,甚至你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牴觸了外界的接觸
  • 情感測試:你有愛情恐懼症嗎?
    愛情是每個人所嚮往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卻對愛情充滿了恐懼的情緒,害怕在愛情中受傷害,害怕遭到別人的拒絕,甚至不敢去表白等等。這些就是常見的愛情心理疾病——愛情恐懼症。【心理IN詞:愛情恐懼症】   開始你的心理測試 >>>  問題:如果你撘飛機不巧飛機拋錨了,只好在異國過新年,你覺得迫降在哪一個地點,你可以勉強接受
  • 女人婚後,為何容易患"親密恐懼症"?
    「想到與她發生親密關係,我就渾身的不自在。」「只要跟他有身體上的接觸,我會有種發自內心的排斥感。」「平常任何事都可以和平共處,只要不存在肌膚接觸。」明明是共枕多年的伴侶,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緣何?這叫做「親密恐懼症」。
  • 有了親密關係恐懼症,不要怕,嘗試和愛人建立穩定信賴的親密關係
    來訪者談了八次戀愛,每一次的戀愛都是以親密恐懼而失敗告終。在接觸每一個戀愛對象的時候,剛開始談的都是挺好的,但是對方只要和自己有進一步的親密,哪怕是擁抱,最後還是強烈拒絕的。第一個男朋友親吻了自己,然後自己就扇了他三個嘴巴。後來努力調整自己,依然還是不行的。
  • 「親密關係恐懼症」重度患者們,你們到底在恐懼什麼
    親密關係恐懼症,就是害怕和你的朋友、戀人建立更深層次親密關係,使你和所有人的關係都停留在表面,讓你飽受孤獨。比如小時候被養育者虐待、從小見證了父母關係的惡劣、父母一方背叛或虐待了另一方、經歷過校園霸凌、初入職場就替上司背了黑鍋…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你本能地拒絕建立一切親密關係。比如離異家庭的孩子很可能會覺得,即使再恩愛的夫妻,都有背叛和破裂的一天,與其最後傷心欲絕,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付出。
  • 戀愛恐懼症|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如果以上幾條你都中了,那麼你的確是有戀愛恐懼症了。顧城有首詩叫《避免》: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意看見它 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 /你避免了一切開始/因為害怕/所以拒絕開始……這首詞讀起來有一種不忍觸碰的微微傷感,尤其是最後兩句: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道破了那些愛而不得,敢愛而不敢大膽爭取的糾結惆悵的心。
  • 你有親密關係恐懼症嗎?你怕的不是關係,而是……
    (曾經)作為一個資深大齡女青年,一直對親密關係有所抗拒,卻從來沒有深究其原因。直到我開始學習教練技術,開始深入系統的向內在審視自己,我認識到對親密關係的抗拒對我完全的感受生命造成了阻礙。而歸根結底的原因並非是我曾經認為的以失去自由為代價,而是,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夠好。
  • 買東西糾結是選擇恐懼症?濟南心理專家解釋
    有人會說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是兩個都要。但現實情況是法律只能讓你選擇一個。而像這種必須做出選擇的事情還有很多。買東西糾結可能不僅僅是窮,還可能有選擇恐懼症       很多人在做選擇的時候各種糾結,這很正常,普通人的心理都是貪婪的。
  • 恐懼症:社交恐懼症、恐高症...|變態心理學速遞
    原文發表於微信公眾號【雨滴心理】關於如何自在的生活​常常有朋友向我諮詢關於恐高症、恐血症、像我的這些朋友一樣,許多人對特定事件、特定情境有很強烈的恐懼。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症」、「黑夜恐懼症」等這樣的標籤呢?
  • 你有結婚恐懼症嗎?一個小測試,測出你是哪種類型的結婚恐懼症
    你有結婚恐懼症嗎?我們從小看童話,對於王子與公主步入禮堂總覺得是最浪漫的結局,但是長大後,卻常常在社會輿論與對於婚姻的負面新聞中,慢慢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以至於許多愛情長跑多年的情侶,無法接受婚姻的承諾,一心只想停留在戀愛中的激情與浪漫中,嘗盡戀愛的美好,更加突顯了婚姻的束縛與重大的責任和壓力。
  • 心理測試:最想在幾歲結婚?測你是否會有戀愛恐懼症?
    何為戀愛恐懼症,實際上就是指自己經歷過難忘與刻骨銘心的感情傷害之後而產生出的後遺症,但也有可能是因為看著身邊人被感情創傷過從而對你產生了影響。那麼生活中的你是否會有戀愛恐懼症呢?不妨可以通過本次的測試內容來更進一步地了解一下自己。開始測試:以下有四個不同選項,最想在幾歲結婚?
  • 你屬於戀愛恐懼症患者嗎?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症狀
    談到戀愛恐懼症,大多數人認為是一種嗤之以鼻,不值一提的心理狀態,有戀愛恐懼症的人甚至還會被認為有點小題大做,殊不知,其實戀愛恐懼症是真的存在,我們的身邊圈子裡,的確有人會對愛情產生排斥和恐懼的的心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議論的某某某你多大了還沒有談朋友?
  • 愛滋病恐懼症背後性與親密關係的問題
    八月是非常繁忙的一個月,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的郭海燕醫生參加了國家級師資培訓「性與親密關係諮詢師培訓」課程,現結合平時進行愛滋病恐懼症幹預實踐的案例和學習課程後,談談自己關於恐艾症恐友應該怎麼去脫恐的心得。
  • 張智霖《陸小鳳》患上心理障礙,你所不知道的幽閉恐懼症
    他有一種受壓迫的感覺,人似乎要窒息,心跳很快,手心冒汗,噁心想吐,腦海裡什麼糟糕的畫面都有,似乎任何壞事情都可能會發生。好在這個場景時間比較短,沒多久就解脫了。從棺材裡出來後,他長長地籲了一口氣,以為戲拍完就沒事了,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沒想到這個症狀從此就如影隨形。
  • 心理測試:幾張圖片測試一下你是否有深海恐懼症
    深海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總的來說與患者過去的恐懼經歷有很大的關係。這樣的恐懼症患者往往是因為害怕無法逃離所處的情況而感到恐懼。深海恐懼症多數都會讓人感覺自己處於一個密閉的空間中難以逃脫,而且大海是令人琢磨不透的,海中孕育了很多人們未知的生物,並且對於不會遊泳的人來說,深海更像一個恐怖的深淵。很多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這種深海恐懼症是過分焦慮的,有時甚至知道這種恐懼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但是卻總會不由自主的有一些深海恐懼症的表現。
  • 戀愛恐懼症:有哪些表現?難道一輩子單身
    聽說,大家都不喜歡談戀愛了?很多人想愛卻又不敢愛,得了戀愛恐懼症。 戀愛恐懼症是什麼? 最近了解到一個詞語叫「戀愛恐懼症」,意思是指對戀愛恐懼,進入可以戀愛的年齡卻不敢戀愛,從而影響了自己的感情生活。
  •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社恐心理)
    21-2018有社交恐懼心理,我們如何克服?導讀:很多人有自卑心理,而自卑心理的根源可能是由於在社交過程中產生恐懼,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克服社交恐懼心理!小時候我也是有過比較嚴重的社交恐懼症,走在路上覺得別人都在看我,渾身不自在,沒有自信,會對別人投來目光很恐懼,別人一看我我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有問題,我會覺得是不是我看起來是個怪物,或者我的衣服搭配錯了還是怎麼了,那時候家裡比較窮,穿的也比較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