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完美關係》,男主衛哲因為從小目睹了父母的吵鬧,從小被父母冷落、見證了父母的離婚,從而患上一種奇怪的病——「親密恐懼症」。當他和異性接觸時,就會產生頭暈、情緒失控等生理反應。
我們常人沒有這樣的病,但誰還沒點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呢?
生活中的很多年輕人,條件很好,有時間就提升自己、去旅行啊,但一直都單著。
問他們為什麼不交男女朋友呢,他們會說:「沒遇到了合適的」、「單著單著就習慣了」、「一個人單著也挺好啊」、「兩個人太麻煩了」,甚至有的人還會講一個曾經自己深愛某人,後來分手了,但是還忘不了的故事。
說這麼多,其實本質上還是恐懼。這些話的背後,都流露著「雖然我也想交男女朋友,但是我害怕」。
那麼,我們都在害怕什麼呢?
幾乎每個渴望走進愛情中的男男女女有這樣的擔心:
這些擔心的背後其實都是害怕被拒絕,這裡的拒絕既包含著我表白了,ta沒答應,也包含著害怕對方不喜歡真實的自己。
劇中的衛哲,一直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不會有人真的喜歡我。」從小父母就很忙,總是把他一個人扔家裡。父母離婚後,媽媽帶著他,但他的媽媽每天滿世界地跑,他經常被放到不同的家庭裡。時間久了,他在心裡認定了沒人會喜歡他。
哪怕他長得帥、多金、有才華,哪怕他在自己的領域內很有信心,哪怕對方現在很喜歡他,他還是擔心對方喜歡的是表現出來的自己,害怕當某天對方發現了真實的自己,會拒絕他。
可他真實的一面是什麼呢?無非也就是「我有時候脾氣不好」「我也有缺點」之類。這些哪有那麼可怕啊!
覺得自己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幾乎是每個人共有的秘密。而只有勇於去嘗試,才會發現,這個所謂的秘密,其實並沒有那麼危險。
親密關係是排他的,這就意味著,一旦建立起親密關係,你不能再去跟別人發展類似的關係了,無論你多欣賞對方,你的人生會因此失去一些可能性。
幾乎每個親密關係中的人,都會有這種疑慮:這就是我這輩子要在一起的人嗎?他可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啊。所以很多人都會恐婚。
劇中衛哲的前女友裴瑜在和男友結婚前就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中。她一直對衛哲念念不忘,甚至結婚前還想衛哲帶她私奔。
雖然她理智上已經接受了未婚夫的存在,已經願意結婚了。但是當婚期臨近,她還是害怕。因為婚姻就意味著承諾,就意味著失去了其他可能性。更直白的說,害怕自己結婚以後就再也不能喜歡別人了,害怕遇上更好的。
她在結婚前的最後一次單身派對上,對衛哲說: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一個好妻子。
是的,當她進入婚姻,她就受到了婚姻的限制,她需要成為一個好妻子,所有人對好妻子的期待就是對她的限制。
有這樣一個段子,說的是有本書叫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如何改變你的妻子)。這本書一問世就很暢銷,一星期之內賣出了兩百萬本。後來作者發現書名拼寫錯了,原來是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如何改變你的生活)。書名改過來後,一星期只賣出了3本。
這個段子就很好的說明了,很多人在親密關係裡總是希望對方改變,成為自己想要的那個人;但是又害怕自己被別人改變,不再是真正的自己了。
當自己是一個人的時候,想吃什麼,自己可以做,想玩什麼,馬上就可以玩了。如果有對象了,還要照顧對方的情緒,要找兩個人都合適的活動,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
當走進親密關係中,一個人的「我」就變成了系統的「我們」。我就會受到影響,這種影響會重新塑造「我」。
對方的期待,就會變成我們的行動。如果對方希望自己是一個上進的人,自己可能就會滿足對方的期待,變得更加上進;如果對方希望自己是個顧家的人,自己可能就會放棄事業。
在這種相互影響中,「我」為了「我們」這個系統更穩定,就會發生改變。時間長了,「我」就不再是原來的我了。
許多人就是在害怕這種改變,害怕失去自我。
當我們害怕的時候,自己是意識不到這些害怕是沒有道理的。我們會在生活中尋找各種理由來證明自己的害怕,於是這些信念就越來越堅定。這些恐懼會在我們心裡構想出各種奇怪的想法,讓我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是一件危險的事。
這些害怕要麼是擔心自己不好,所以別人不會真的愛我;要麼是擔心自己會在愛情中被改變。這些恐懼交織在一起,讓兩個人想要接近卻不敢接近。
害怕的事情真的會發生嗎?也許會,也許不會。我們只有在真實的關係裡才能得出答案。
幸運的是,劇中的衛哲克服了自己的恐懼,生活中的我們,同樣也可以。
劇中的衛哲見證了一段感人的愛情,老先生得了肝癌,馬上就要去做手術了,在上手術臺之前,老先生不顧兒子、前妻反對,不顧公司上市受到影響,也要和心愛之人登記結婚,把自己的股權給她一部分;因為他害怕自己死後,心愛之人什麼也得不到。
而老先生所愛之人也是一心為了對方,她為了讓老先生安心手術,和老先生登記結婚;她為了不影響公司上市、為了不讓他們父子反目成仇,將老先生給她的股份又轉讓了出去。
當衛哲看到這樣的愛情故事,當衛哲看到愛情中的人有直面生死的勇氣,他好像也覺得好像婚姻、愛情也沒那麼可怕。愛情中不是只有爭吵、拋棄,也有動人的美好。愛情中的兩個人好像連死都不怕了。
這樣的愛情故事動搖了他腦子裡「愛情是不可靠的,遲早會被拋棄」的信念,他開始慢慢嘗試接受江達琳,他開始在真正的愛情中檢驗自己那些想像出來的恐懼。
在與江達琳相處的日子裡,他逐漸發現愛情中的兩個人其實沒那麼多限制,他慢慢開始相信對方不會拋棄他;他開始發現,自己也沒有被改變,自己還是那個衛哲啊,哪怕是被改變了一點點,也是變得更好了;他也沒有覺得給對方的承諾限制了他,他喜歡那個承諾,能和心愛之人海誓山盟,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電視劇的最後,他向江達琳求了婚。
看完他從害怕親密關係到走進親密關係,其實就像一次旅行。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學會了在真正的實踐中檢驗愛情,而不是把愛情放在想像中,想像出很多恐懼;他學會了把自己的脆弱、把自己的軟肋交給對方,雖然這意味著對方有了傷害他的能力,但他獲得了信任的品質。
親密關係,是盔甲也是軟肋。面對愛情,你怕了嗎?願你也能看到自己的恐懼,克服自己的恐懼,擁有真正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