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智慧型手機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除了通訊功能外,還兼具學習、娛樂、社交及商業活動等多項功能。然而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的手機管理卻是非常頭痛的問題,尤其是目前居家學習階段,手機成為孩子必需的學習工具,客觀上造成了孩子使用手機過長的現象,令家長比較擔心。如何有效幫助孩子合理使用手機,成為家庭教育新的課題。解決這一問題,家長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一下:
1. 以積極的態度接納手機現象
一些家長對孩子使用手機常抱有一種負性態度,抱怨孩子「玩」手機時間太長,既耽誤學習又損傷視力,因此基本採用「防」與「堵」的管理方式,但這樣往往會引起孩子的不滿,造成親子矛盾。
其實,家長的擔心也不無道理,手機使用不當肯定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學業發展。但同時家長也應理解,從另一方面看,手機作為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媒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了,一味消極地控制會限制孩子未來的發展。家長不妨通過引導孩子對手機進行自主管理,來培養孩子信息化能力與素養,以適應未來社會。
2. 以平等的態度與孩子共同制定手機使用規則與時間計劃
與孩子一同將居家學習期間需要手機的情況羅列出來,並按照性質與功能分類。例如,學習類、娛樂類、交往類等。再根據是否需要固定時間,制定出手機使用計劃表和使用規則。從而使手機在使用時間、方法等方面更加清晰,便於孩子進行手機管理,也培養了其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
3. 改變手機使用環境與習慣
如果孩子在管理手機時確實有些困難,不妨使用手機自帶限制功能輔助管理,如屏幕鎖定功能等。孩子在非手機使用的固定時間內,可將手機放置在其他地方,避免幹擾。如寫作業時可將手機放在書房外。
當孩子想要超時使用手機時,可讓他先做一些其他事情,如做10個伏地挺身、背一段古詩文等,再適當地延長一段手機使用時間。
4. 增加現實陪伴活動
在居家學習期間,家長可增加親子陪伴時間,例如,家庭遊戲和閱讀、共同做家務和運動,以及召開家庭會議等。用豐富有趣的家庭活動代替虛擬的網絡交流,讓孩子體驗現實生活真實的溫暖與快樂。
另外,家長應注意兩點:一是所有措施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制定,家長不能越俎代庖,武斷地為孩子制定規則。只有調動孩子的主動性,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二是如果條件允許,孩子上網課、回課等儘量選擇計算機或paid,並注意定期休息,避免用眼疲勞,保護視力。
總之,家長應以更加開放和積極的態度思考孩子的手機管理問題,與孩子共同協商解決,促進孩子自主發展與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