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廣袤無垠的海洋覆蓋了地球71%的面積,它是大陸淡水徑流的主要來源。廣闊的水面,巨大的水體和永不停息的流動著的海流調節了全球的氣溫和降水。因而可以說,海洋保護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當然也包括人類的繁衍。
然而近二十年來海洋環境被嚴重汙染,海洋資源被過度開發利用,導致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許多海洋生物的生長和繁衍受到損害,不少海域的海洋生物已瀕臨絕跡。
下面Amanda學姐給大家展示幾張觸目驚心的圖片
請大家思考:如果海洋環境繼續惡化,那麼人類的未來將去往哪裡?
當然,海洋環境保護,不僅指海洋汙染的防治,而且涉及海洋資源的保護,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以及工業布局、能源結構、產品結構等許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專業性的人才。
學姐今天將給大家介紹海洋科學學科下4大熱門專業及就業前景,希望會有更多的海洋守護者加入保護海洋的大家庭,一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物理海洋學
專業介紹
物理海洋學專業是海洋科學的一個二級學科,主要是運用物理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力場、熱鹽結構、以及因之而生的各種機械運動的時空變化,並研究海洋中的物質交換、動量交換、能量的交換和轉換的學科,是海洋物理學中的一個分支。
物理海洋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人類和生物賴以生存和生活的海洋中的物理環境。這種環境中的物理過程,與地球上的氣候和天氣的形成和變化、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海洋中物質和熱量的輸送、海岸和海底的侵蝕和變化,以及海洋的交通運輸和軍事活動等,都有密切的關係。
就業前景與方向
物理海洋學是一門牽涉面非常廣、就業領域非常廣泛的行業,需要多學科的人才。主要就業方向,高校院校、科研機構、國家海洋局及其所屬業務單位、地方海洋局、交通部、海軍有關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同時,物理海洋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領域還可涵蓋其他許多行業,諸如大氣科學領域、地質勘探領域、氣象工作、有關學校的普通生物學教學,電子科技行業等。
專業院校排名
1、廈門大學
2、中國海洋大學
3、同濟大學
4、中山大學
5、浙江海洋大學
海洋化學
專業介紹
海洋化學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學組成、物質分布、化學性質和化學過程,以及海洋化學資源在開發利用中的化學問題的科學。
化學海洋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海水化學;
二是海洋沉積物化學;
三是活體海洋生物化學;
四是海洋界面物理化學及與界面物相互作用的化學。
因此,化學海洋學相對於海洋學的其他分支學科來說,所描述的內容和範圍要更多、更廣泛一些。具體來講,化學海洋學主要是研究和測定海水的同位素、元素及分子能級,或者說,它是研究海洋中有機物和無機物的組成,包括這些物質的基本特性、來源、構造模式,還有在海洋地質、生物、物理、氣象等領域中的特殊作用。
就業前景與方向
主要到相關的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資源開發以及海洋工程等工作,一些知名企業,比如中海油、國家海洋局所屬管理和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相關科研院所等。
院校排名
1、中國海洋大學
2、廈門大學
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4、同濟大學
5、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海洋地質學
專業介紹
海洋地質學是地質學分支學科,是研究地殼被海水淹沒部分的物質組成、地質構造和演化規律的學科。研究內容涉及海岸與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積物、洋底巖石、海底構造、大洋地質歷史和海底礦產資源。它是地質學的一部分,又與海洋學有密切聯繫,是地質學與海洋學的邊緣科學。
海洋覆蓋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它是全球地質構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沉積作用的天然實驗室。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人類未來的重要資源基地。海洋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直接關係到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海洋地質調查還是海港建設、海底工程和海底資源開發的基礎。因此,海洋地質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海洋地質學主要研究內容:海洋地形、海洋沉積、海洋構造和海洋礦產。
就業前景與方向
可以進入海洋領域、信息技術領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工作,從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資源開發及海洋工程方面的工作。也可在近岸、港口、河道工程、海洋工程的設計和計算工作,海洋預報,漁場資源研究,海洋生態研究,水動力研究,海洋規劃管理,漁政管理,水聲通信,海洋遙感等工作。
院校排名
1、中國海洋大學
2、同濟大學
3、廈門大學
4、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5、中山大學
海洋生物學
專業介紹
海洋生物學是隸屬於海洋科學一級學科,是海洋科學的一個主要學科,主要研究海洋裡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類和分布、發育和生長、生理、生化和遺傳,特別是海洋生態。
目前,各大院校與海洋生物學專業相關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側重點,以廈門大學為例,該專業研究方向為:
(01)海洋浮遊動物學
(02)海洋魚類學
(03)海洋動物生理學
(04)海洋生態學
(05)海洋底棲無脊椎動物學
(06)海洋動物生化遺傳學
(07)海洋微生物學
就業前景與方向
就業方向可以是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環境保護、衛生防疫、水產增養殖、漁業管理、海洋管理以及技術開發、生產貿易等單位及政府有關部門。能力較強的畢業生可以勝任海洋技術、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調查、水文調查分析、水聲通信、海洋遙感、海岸工程等部門的工作,並可在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
院校排名
1、廈門大學
2、中國海洋大學
3、中山大學
4、汕頭大學
5、廣東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