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打造長三角綠色有機「大糧倉」「大菜園」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合肥5月16日電 題:安徽:打造長三角綠色有機「大糧倉」「大菜園」

作者 張強 艾克發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對我們來說是個契機,今年我們在長三角地區市場爭取做到1000萬元人民幣的產值。」對於進軍長三角市場,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的一家土雞養殖基地負責人常磊信心十足。

安徽省是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是中國5個商品糧淨調出省之一,也是長三角重要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2019年底牽頭髮起成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說:「我廳是聯盟首屆輪值理事長單位,將加強與滬蘇浙農業農村部門交流合作,推動政策溝通、要素流通、人才互通、市場暢通,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各類市場主體做好服務。」

日前,安徽省已啟動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範基地建設,公示了首批135個創建主體名單,同時還組織24個縣開展「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範創建。

記者近日在常磊的養殖基地採訪時看到,上萬隻土雞在山間悠閒覓食,有的雞腳上套著一個黑色腳環。

「這個叫步步雞,消費者只要掃一掃雞腳環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這隻雞『一生』的運動情況,包括每天吃什麼、喝什麼。」常磊介紹,「平時喝山泉水,吃蟲子、豆粕、玉米等天然飼料,養殖一年以上才出欄,所以我們的老母雞口感非常好。」

2019年,常磊的公司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向江浙滬一帶銷售土雞、土雞蛋、土鴿、麻鴨等生態農產品,市場反應良好。

如今,肥西不僅有老母雞,大米也逐漸受到長三角地區市民的青睞。

在安徽沃土綠色生態稻漁綜合種養基地,2000畝的水田一眼望不到邊,基地負責人徐忠友正在放水、整地,為今年的稻蝦養殖做準備。他種養出來的稻和蝦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在長三角地區推介效果良好。

「我們主要在宣傳推介、物流倉儲、口感改良等方面下功夫,努力為長三角地區提供更加優質的綠色農產品。」徐忠友說,近年來,公司在上海、杭州等地都建立了小型的物流倉庫,專人代理農產品銷售,保證長三角地區市場供應暢通。

「針對江浙滬一帶消費者喜歡偏糯口感,我們和種業公司合作,對稻米的品種做了一些改良。今年稻蝦米的產量還要增加20%左右,以加大供應。」徐忠友介紹。

「今後,我們將以更嚴格的質量管控、更標準的生產規程、更規範的貯運包裝,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提供更加優質的肥西農產品。」肥西縣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科馬應亞介紹,目前,肥西縣已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等「三品一標」農產品總數85個。肥西縣已有6家企業申報了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近日,安徽省印發的《關於加強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安徽每個縣至少重點培育1個優勢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建設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類、加工類、供應類示範基地500個;面向滬蘇浙地區的農副產品和農產品加工品年銷售額達到8000億元人民幣。(完)

相關焦點

  • 肥西縣搶抓機遇 打造長三角綠色有機「大菜園」
    自滬蘇浙皖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成立以來,肥西縣不斷強化農業與長三角地區的對接,突出產業特色,加快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努力打造長三角綠色有機「大菜園」。
  • 安徽農民收入增幅位居...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月14日,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做客兩會發布會,介紹安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盧仕仁表示,安徽農業農村部門將堅決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同時抓好「三農」領域其他重點工作,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產業扶貧上,紮實推進「四帶一自」,建立完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加強農業特色扶貧產業風險防控,以產業興旺帶動農民和貧困戶增收,確保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剩餘8.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中國綠色食品之鄉」慶安:黑土地上的優質綠色大糧倉
    東北網9月22日訊(記者 陳顯春)農業農村部將黑龍江綏化選為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6個分會場之一,其推薦理由是我國黑土地、大糧倉。綏化市確定慶安縣為具體承辦地,因慶安有百年的稻作文化根基及傳承農耕文明。9月23日,豐收之歌將在慶安唱響。
  • 「十八大後看河北」⑧惠友三興蔬菜園打造京南第一菜園
    「十八大後看河北」⑧惠友三興蔬菜園打造京南第一菜園     惠友三興蔬菜園絲瓜大棚    河北新聞網12月12日訊(記者高薇)今天下午,重點網媒「十八大後看河北」主題採訪團來到位於保定涿州義和莊鄉的惠友三興蔬菜園。
  • 黑龍江省今年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將達850萬畝 同比增三成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提供中新網哈爾濱3月6日電(王妮娜)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3月6日發布消息,今年,黑龍江省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將增加到850萬畝,比上年至少增長30%。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黑龍江省農業和農村廳搶前抓早、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牧則牧、三產融合發展有機農業的思路,提出穩步擴大有機農業生產基地,以技術為支撐,加快高效有機肥料、生物農藥,深加工技術等研發與推廣應用;以實現優質優價為目標,加快市場銷售平臺建設,拓展銷售渠道;以基地規範化管理為手段,保障產品質量,維護品牌信譽,努力實現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
  • 不要羨慕超市裡面的有機蔬菜,掌握這5點,你也可以種出有機蔬菜
    現代人都追求健康生活,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有機食品,這就促使大家對種植有機菜園很感興趣。確實自己在院子裡種的菜更讓我們放心,可以保證家人吃到零汙染的蔬菜。雖然打造有機菜園有一些挑戰,但是大家按照小編的建議去做,保證您一定可以成功。
  • 煙臺海陽打造休閒農場 800塊「小菜園」供市民認領
    昨日,籤完認領協議,拿到旅遊度假區臧家村休閒開心小菜園「認領卡」的曲蓉琳開心地「顯擺」起來。當日,臧家村休閒開心小菜園正式公開認領,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來的居民紛紛「下單」,爭當「開心農夫」。「早就聽說臧家村規劃出一塊對外認領的菜園,我今天早早就過來了,沒想到還成為第一個認領的人。」
  • 惠友三興蔬菜基地:打造京南*菜園(圖)
    12日下午,重點網絡媒體《十八大後看河北》採訪團來到涿州義和莊鄉蔬菜基地參觀了解。  2010年涿州市作為省環京津蔬菜產業示範縣項目建設之一,其中義和莊鄉全部承擔了項目實施,十個村作為省蔬菜產業示範村。
  • 惠友三興蔬菜基地:打造京南第一菜園
    拱棚種植的尖椒 中國網 陳保龍 攝中國網12月12日訊 12日下午,重點網絡媒體《十八大後看河北》採訪團來到涿州義和莊鄉蔬菜基地參觀了解。3年內完成省萬畝設施蔬菜基地建設任務,5年內帶動全市建成10萬畝蔬菜基地,產品供應北京終端市場,打造京南第一菜園。據介紹,義和莊鄉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無任何環境汙染,交通便利,自然條件極為優越,是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生產的最佳場所。
  • 共享菜園 西紅柿胡蘿蔔茄子都是有機蔬菜
    12月27日,海南省萬寧山根鎮大石嶺村共享菜園迎來豐收的喜悅,第一波有機菜悄然成熟,一排排綠油油的芥菜也讓菜園裡顯得生機勃勃,來自新疆的候鳥老人看見綠油油的菜感慨:「12月6日來的時候這裡還沒有種,20多天過去就豐收了,在自己租種的菜園上,親手播種,在休閒健身的同時,享受豐收的喜悅,多麼美妙的田園生活
  • 正大集團: 讓鹽鹼地變成綠色糧倉
    正大慈谿現代農業生態產業園區  浙江在線10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史春波)幾天前,王金文又去了一趟餘姚,那片一眼望不到邊的鹽鹼地裡,已經長滿了金燦燦的水稻。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王金文坦言,當時公司內部有一些不同意見。另一個難題是要把沿海的灘涂鹽鹼地變成「糧倉」,這需要技術的力量。  王金文這樣向錢江晚報記者解釋,之所以選擇浙江,首先是因為浙江有一流的區位優勢,是中國長三角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還是灣區經濟的主戰場;浙江還有一流的人文資源優勢,有一流的營商環境,這幾年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更是讓外商感到便捷和溫暖。
  • 安徽又一新晉網紅打卡點,合肥規模最大老糧倉,搖身一變成文創園
    隨著旅遊業的大力發展,很多地區都開始打造新的旅遊景點。人們在旅行的過程中,難免會對旅行的目的地難以取捨,不知道是選擇秀美的自然風光還是人文底蘊深厚的古老街巷。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景點,是一個而被改造的文創園,很適合旅行人愜意的心情,已經成為了安徽又一個網紅打卡地。
  • 豐收北大荒 中華大糧倉 十大網紅大地號等您來「打卡」
    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位於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北側,總佔地面積1.43萬畝,核心展示區1萬畝,是國家現代化大農業核心功能區的展示區,也是農業部水稻高產創建示範區,是農場打造「優質、安全、綠色」農產品的重要生產示範基地。
  • 打造雙柏綠色品牌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
    為加快有機農業發展,促進打造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深入開展,近日,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常務副主任夏兆剛、雲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丁永華在楚雄州農產品質量檢查中心蘇副主任等領導陪同下,到雙柏開展有機農業發展、有機產品認證現場指導及打造綠色食品牌專題調研。
  • 當餐廳遇上菜園
    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城市餐廳願意為這份「野趣」花費心思,他們搜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打造出了一個個誠意滿滿的大廚菜園。綁定城郊大農場前文中大廚Mauro提到的這個菜園在去年夏天還處於試運營的階段,現在已經逐漸成熟。餐廳採用租用託管的方式,在佔地數公頃的有機農場租下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
  • 惠州:招募10所學校加入「春苗有機菜園」計劃
    來源:今日惠州網惠州日報訊 (記者王琰)繼我市20所學校陸續開展菜園建設、播種、收穫等活動後,又有10所學校可加入「春苗有機菜園」計劃。據悉,第三季「『膳』與愛同行 春苗進校園」活動今日正式啟動,面向全市招募10所學校參與活動。 「春苗有機菜園」計劃是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今日惠州網聯合安利公益基金會舉辦的系列活動。
  • 牛人用可樂瓶養花種菜,打造出強大菜園,火遍網絡
    我們喝了可樂的瓶子,很多人會隨手丟掉,沒成想,牛人用這塑料瓶子,種出了一個大菜園。我們來看看這個火遍網絡的種菜達人,是怎麼用普通的塑料瓶子打造出強大菜園的,她自己自給自足,多餘的還能分享給親友。看過《歡樂頌2》的朋友可否還記得,安迪就在陽臺上用植物箱種菜,看來長得好看又有錢有才的人都想有個小菜園,我們今天也來學學怎麼用可樂瓶子種菜吧。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只要用塑料瓶,種一些小型的蔬菜其實是很方便的。
  • 打造農業「嘉年華」 展示六安「名優特」
    10月16日至18日,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2020·合肥)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此次農交會期間,六安市精心篩選了139家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參加展銷,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推介方式,重點展銷了六安特色農產品16大類480種產品。
  • 宜蘭綠博:暢遊有機「森」活
    宜蘭綠色博覽會的入口大門,是座有機城堡,也是一件裝置藝術,由草花、漂流木、廢鐵、寶特瓶等搭建而成。    2012年宜蘭綠色博覽會昨天登場,今年的主題是「有機森活」,將帶領遊客體驗摘菜、烘茶、趕鴨、踩水車等內容,園區內以「蓋亞的饗宴」設計的大型裝置藝術,創意兼具省思,也讓遊客印象深刻,相機快門按個不停。    今年邁入第13屆的宜蘭綠色博覽會,昨天起到5月20日在武荖坑風景區舉辦,為期51天。
  • 改造安徽規模最大的糧倉,新舊建築相交融,成為喜聞樂見的文創園
    提起安徽,大多數人想到的是西遞、宏村等等這些風景名勝,尤其是黃山,以其怪石崎峋而聞名天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個小眾的旅遊景點,幾乎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但是那裡的氣韻卻別具一格。這個景點就是位於合肥市肥東縣的1952糧倉,一聽這個名字大家就可以猜到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糧倉是1952年建立起來的,是安徽省最大的糧倉,如今已經走過了60多年的光景,糧倉早已破敗不堪 。幸運的是,一位設計師對糧倉一堵用紅色石頭壘砌的牆大為讚嘆,認為這是藝術的風格,應該有所改變。於是便開始了對糧倉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