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智慧營培訓活動掠影
省特級教師劉曉紅和學生交流
市功勳班主任代建勇與工作室成員交流
□楚天都市報記者 國倩 通訊員 嚴靜
學校是教師成長和可持續發展的主陣地。為進一步強化學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功能,落實武漢市教育局《關於創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六中上智中學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為重點,以校本研修為主要載體,依託名師工作室資源,著力搭建青年教師實踐智慧與專業能力提昇平臺,促進學生、教師與學校的和諧發展。2020年1月,學校承擔的湖北省「十三五」重點課題《培養智慧教師——區域初中教師發展學校共同體建設研究》成功開題。
美麗發乎自然,崇高出於平常。武漢第六初級中學、六中上智中學群英輩出,碩果纍纍,源於該校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該校的根本任務,培植育人沃土,從各個方面突出和強化人才培養工作的中心地位。多年來,該校傳承和弘揚百年名校武漢六中「修德 尚智」的校訓,圍繞「不拘一格育人才」的辦學理念,深入思考和挖掘「智慧教育」的豐富內涵,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師智慧成長路。
青年教師智慧營 構建「成長共同體」
近年來,培養以智慧教育思想引領的青年教師隊伍,一直是該校教育教學工作新戰略的重要內容。青年教師數量逐年遞增,站在學校穩定與發展的高度,該校積極構建「學習場」,幫助青年教師提升「學習力」,助力他們從知識型向智慧型教師生長,並以此為契機,激勵學校資深骨幹教師的二次成長。
學校秉持智慧教育辦學理念,成立「青年教師智慧營」,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在武漢六初、上智中學,進入青年教師智慧營是進校3年內的青年教師初入職場的必修課。智慧營中的學習研修人員,按學科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等6個小組。學習研修成果從「青年教師智慧行」「青年教師智慧說」「青年教師智慧學」「青年教師微課堂」四個系列呈現。
自「青年教師智慧行」系列項目啟動以來,學校官微先後推出34期系列內容,對青年教師的疫期學習研修過程進行記錄與存檔。記錄了名師團隊引領下的一批幹部、教師,凝聚和整合學校各種教育資源和力量,搭建教師交流、成長平臺,以典範式創新在學校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而這種凝聚力又轉化為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巨大推動力的工作過程。
「青年教師智慧說」則是青年教師圍繞「智慧好老師」、「智慧好課堂」、「智慧好設計」等主題,進行線上演講展示。通過統籌規劃教師培訓課程,多維度設計教育培訓項目,以理想引領、情感激發、規則引導、個性生長為主要途徑,以問題導向推動青年教師學習培訓走向深入,從新的維度展示了這群年輕教育者的智慧與力量。
教育改革需要名師引領,在百年六中的教育樂土之上,一直都有一群優秀的教育者,他們心中有擔當,工作有創新,管理有方法,教學有效果,他們是青年教師身邊的楷模。「青年教師智慧學」組織策劃青年教師採訪六中名師,學習身邊榜樣。此外,學校還推出「青年教師微課程」,指導52名青年教師以視頻為載體,探索基於學科的項目化、研究型、合作式的課程教學新形式。大會指導、小會研磨二十餘次,成功推出微課程。
多舉措特色培訓提升「教師學習力」
「未來已來,唯變不變。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站在中國基礎教育創新的前線,我們很難完全預判前進的困難和挑戰。但身處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我們終能將無數教育創新的點點滴滴匯聚成星辰大海。」湖北省特級教師、武漢六初副校長劉曉紅認為,實現教育教學經驗向教育教學智慧的超越,課程和課堂是最重要的兩個渠道。教師不僅參與課改,而且成為課改的主體;不僅研究課堂,而且成為新課堂的創造者。
近年來,武漢第六初級中學、六中上智中學將智慧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重點,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一是培養做到「三化」,即項目化(課題引領、專題培訓、外出訪學、送教交流);校本化(教研組、備課組、年級組、校級幹部分科跟培);情境化(預設情境、還原情境、創設情境、情境管理)。
二是研修做到「三制度」,即同伴攜手、青藍結對、名師帶徒。三是考核做到上「三課」,即入格課(能冒尖);達標課(能拔尖);優質課(能頂尖)。四是激勵做到有「三者」,即引領者(專業引領,研究在線);同行者(有事說事,分享即得);提升者(歸納反饋,助推成果)。
此外,這兩所學校還經常邀請知名學者、專家、教授來校為青年教師開展教學、教育方法的培訓講座及指導,為教師們傳經送寶。
「正是得益於學校組織的系統化、專業化、特色化的師資培訓,學校才能建設起一支師德師風優良、教學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教學團隊。」談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舉措,六中上智中學青年班主任張瑩瑩頗有感觸地說。
名師工作室引領下智慧教育碩果纍纍
在武漢六初、上智中學,學校依託「武漢市黃鶴英才(教育)劉曉紅名師工作室」、市功勳班主任代建勇「江岸區代建勇名師工作室」等名師團隊引領,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引擎,開展系列活動,不斷提升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在交流、研討過程中,學校站位區域聯盟校的協同發展,激勵紮根教育教學一線幾十年、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不遺餘力提攜後進、躬親垂範、耐心指點,帶出一批批傑出青年教師。
如,武漢六初、致誠中學兩校九年級中考學科備課組聯合教研活動豐富:英語教研組的「同課異構,我自精彩」賽課活動,數學教研組的「抓命題,做共案,促成長」交流活動,理化組的「有趣的物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實踐探索研討會……除了踐行「老帶新」的培養模式外,定期舉行例會和論壇是六初、上智青年教師培養的例行動作。
今年疫情期間,學校的雲端班主任論壇所選論壇主題貼合疫情班級工作實際,骨幹班主任、智慧班主任引路,從2月20日晚第一期論壇《有你在、班就在》開始,學校已經舉行了《線上班級管理策略》《如何發揮家長的積極作用》《智對》等八期主題論壇。以「跨區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升」、「城鄉攜手一心,共創優質教育」等為主題的特色活動,讓青年班主任在立足學校的基礎上,更廣泛地與兄弟學校班主任交流切磋,足跡輻射江岸、武昌、黃陂、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
「論壇裡有優秀班主任的引領,有專家的精彩點評,各種思想在這裡碰撞,集體智慧在這裡交融。」武漢六初青年班主任楊帆老師說。隨著論壇的影響不斷擴大,武漢六中致誠中學、武漢六中培英中學、武漢光華路小學、育才行知小學的班主任、家長也陸續參與進來,論壇成員達一百五十人之多。
武漢第六初級中學、六中上智中學智慧教育碩果纍纍。劉曉紅老師,今年入選年度「荊楚教育名家」,作為湖北省特級教師,她於去年3月入選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成為湖北省唯一入選的中學教師,並在北京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學校不少老師獲評武漢市功勳班主任、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武漢市百優班主任、江岸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岸區首席班主任等榮譽,教師多人多次在全國、省、市、區班會比賽、論文評比中獲獎。
正是因為「智慧教育」的理念深深紮根在每一位六中人的心中,六中教育才愈發彰顯蓬勃的力量,時時綻放智慧之花。「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青年教師智慧行,從新的維度展示了這群青年教育者的智慧與力量,也彰顯了六中老中青三代教育者對智慧教育的不懈探索與孜孜追求。六初、上智的教育者們,正開啟全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