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女朋友今年四十二歲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上高中,小兒子上小學。兩個兒子上學後,她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無所事事,好像這個家裡不需要她似的,於是去找了一份工作,可是沒幹多久就幹不下去了,原因是太久沒上班,已經適應不了工作的約束。
無奈辭掉工作的她,想再生一個小寶寶,心想有了小寶寶就不空虛寂寞了啊。於是說幹就幹,她還真懷上了第三胎。
針對以上那位朋友的情況,不禁想問:生小孩真的能讓女人有價值感嗎?
我覺得不能。
1.每個人都應該有獨立的工作和獨立的經濟收入才是生存之道,也是個人家庭地位的必要條件之一。
一個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每天呆在家裡做家務帶孩子,是沒有安全感的,更別說什麼家庭地位了。
每個人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孩子只是延續家庭血脈的一個傳承,養育孩子是一種責任,並不是一種獲取個人某些滿足的手段。人的生存必然離不開錢,如果長時間的停留在家庭裡不去工作,沒收入,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沒有創造,那麼等到孩子長大成人不需要照顧的時候,女人就瞬間失去了價值。女人不應該以生孩子為藉口而不去努力工作。
2.孩子長大後就不需要你了。
女人要認清現實,要在年輕的時候學得一技之長,並且不應該長期脫離工作崗位 。當孩子長大了上學了之後就不需要特別多的照顧了,那麼你就應該多把時間用在工作上,掙得一份收入,長期堅持,慢慢積累,最終實現個人經濟獨立。
孩子並不能讓女人有身份有地位有錢財,相反,孩子只是個責任,越多負擔越重,開銷越大。錢就更加顯得重要了,沒有錢的人,哪裡還能有什麼地位可言 。
那麼很多人就說了,錢可以讓老公去掙啊。這話沒毛病。但是人都私心的,每個人都都覺得掙錢不容易,你難道就那麼自信你的老公能掙到很多錢麼?或是說他就一定會那麼賣力地去掙錢給你花麼?
自己有能力掙錢才是硬道理。
3.孩子不能給你帶來物質財富,也不能給你任何生活保障。女人應該學會照顧自己,學會努力地工作,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改革開發初期,家庭生育率很高,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生育幾個孩子,名曰人多力量大。
但事實證明,孩子越多的家庭,生活越困難。因為孩子需要照顧,這就讓女人失去了掙錢的機會;孩子又需要消費,需要更多的錢來維持家庭開銷。於是經濟困難在所難免了,更何況女人自己年輕力壯的大好光陰消耗在家庭的瑣碎勞動上,是很不划算的。生孩子,並不能讓女人有地位,只會讓女人白白消耗掉寶貴的青春時光,長期的消耗,更是會失去工作的機會和能力。
女人不應該將人生的意義寄托在孩子身上,應該多提升自己的能力,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努力工作,擁有獨立的經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