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看到了一條新聞,大致是說一個六歲的寶寶因為長期玩手機,脊柱形狀居然發生了變化。其實,這類新聞並不算多嚴重,只是故事的主角居然是只有六歲的孩子,著實讓人心痛。很多人覺得像腰椎、頸椎類的疾病是只有老年人才會犯,其實不然。倘若家長們不注意自己的這些行為,很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脊柱,這對孩子的形體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正式介紹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下孩子脊柱發育中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1、 長時間抱孩子
剛出生的寶寶,父母以及周圍人出於愛意,總是忍不住想抱抱孩子。有時候為了防止寶寶哭鬧,家長們也會選擇抱著哄孩子。這種心理很好理解,但是如果長時間地抱著孩子,一天下來,家長也很累,孩子基本上都不在躺著,簡直是對家長和寶寶的雙重傷害。長時間地抱孩子,不利於寶寶脊柱的正常發育,很容易導致變形,並且也容易讓寶寶對抱產生心理依賴,以後你想放下的時候就會很難。
2、 不正確的抱孩子姿勢
一些新手爸媽們不知道怎麼抱孩子,就往往採取像抱一個雕像那樣豎著抱,這種姿勢其實是不正確的,這是因為豎抱時,寶寶的全身力氣都會集中在頸椎上,這當然是不利於寶寶頸椎健康的。長此以往,孩子的形體自然會受到影響,出現彎曲甚至是受傷的狀況。到那時候,家長們後悔也來不及了。
那么正確的豎抱姿勢應該是什麼樣呢?正確的豎抱姿勢,需要保證孩子的頭部,頸部,脊椎三者在一同垂直的線上,這樣才能不影響孩子的脊柱發育。
3、 過早地讓孩子坐立或者讓孩子長時間坐著
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的家長們肯定都知道,久坐會使人腰酸背痛,嚴重的還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同理,對於脆弱的寶寶,這一行為也是有很大危害的。隨著寶寶體重的增加,有些父母覺得抱孩子很累,就著急讓三四個月的孩子學習坐立。但其實,這時候寶寶的背部根本沒有力量,他的肌肉和骨骼對於身體起不到支撐的作用。過早地坐起來或者長時間的坐著,會對寶寶的脊柱產生很大的壓力,孩子長大之後很容易出現駝背的現象。
以上就是家長們不太容易注意到的自己會傷害寶寶脊柱的三種行為,相信聰明的你,看了這篇文章之後,一定會及時糾正的。當然了,除了上面我所提到的幾種行為外,還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雷區需要及時避免,比如說:糾正孩子翹二郎腿,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注意糾正稍大的寶寶在看電視,寫作業時候的坐姿等。
脊柱是一個人重要的身體支撐,不僅使得我們保持挺立的姿態,同時也保護著我們的內臟和脊髓。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幫助寶寶的脊柱更好的發育,不僅僅是為了使孩子有良好的形體,更重要的是維持身體各器官的正常運轉,做父母的一定要格外小心,免得以後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