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真的很想問到底是誰發明的隨份子這個社交習俗的,真的是隨到吃土。
有部分年輕人說自己結婚都不想擺酒席的,只想去蜜月旅行。可是自己的父母不同意,因為這麼多年父母給出去的隨禮錢就等著現在收回來呢。不然可是虧大了!
其實隨份子本來是表達祝福或者是慶祝的,現在卻慢慢變了味成了攀比,甚至影響雙方關係。
隨份子從親戚到朋友,現在發展成了同事之間也要隨份子,不然就很容易得罪人。
朋友阿麗就和我說了她最近的苦惱:「隔壁部門的同事,沒說過幾句話,我連她的臉都還沒認全,名字都叫不上來,但是上個星期他卻給公司所有人都發了請柬我也不例外,你說我該送份子錢嗎?」
這確實是讓人頭疼的問題,首先阿麗和那位同事並不熟,這算人情往來嗎?其次,這份子錢能收得回來嗎?再說現在公司人員流動這麼大,自己掙的錢還不多。
1 .隨同事大流
說實在的同事之間沒有很好的關係,但是畢竟是相處了這麼久的。
不管是紅白事,還是要適當的送個人情,也算是情理之中!
這時候可以和同事們商量下大家都給多少,你就給多少。
不然包多了自己也覺得吃虧,包的少了,同事可能還說你壞話,這麼小氣。
這不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嗎,人情送出去了別人卻不領你的情。
所以問問同事,跟著大家總沒錯,也不用自我糾結。
2 .禮尚往來
有的同事屬於一面之交或者是根本沒說上幾句話,你都隨大流可能你心裡還有點不平衡。這也屬於正常!
我們說的人情都是有來有往的,那麼同事之間也不用和誰關係都好。
所以你可以選擇如果對方當初給你送了,你就一定要還這個人情。
但是這裡要注意一點,如果是時間隔得比較近的,那麼他送你多少,你就還多少。
但是如果是過了一兩年的,那物價都上漲了,這個人情的錢也得往上漲一漲。
不是說一定要他當初送你1000,你就要換2000,那你就是假大方,活該吃虧。
一般的還人情,多隨個一兩百就可以了,或者是湊一個比較吉利的數字,表達一下自己的祝福和心意。
有來有往的人情,才是最公平的,自己心裡也會覺得平衡。
3.人品為先,不盲從
如果不熟的同事向你發了邀請函,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不隨也不太好,這個時候人品就可以作為一個衡量指標進行參照。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一個人人品好不好,同在一個公司,大家很快就會知道。
如果對方是一個愛佔便宜的人,那你的錢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隨也罷。如果對方是一個口碑比較好的人,即使你不熟悉,也可以隨一份心意,既不得罪人,還累積了人脈,認識了新同事。也對你以後的職業道路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