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工業與城市歷史博物館

2020-12-22 搜狐網

  博物館效果圖

  作為海河開發十大景觀建築之一的天津近代工業與城市歷史博物館將坐落於三岔河口引灤入津紀念碑處,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據悉,建設工程將於本月開工。

  近代工業與城市歷史博物館將挖掘三岔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工業文化」為主題,以三條石博物館館藏為基礎,通過互動、體驗,使參觀者了解工業文化,學習歷史知識,感受科技進步。

  工業博物館收藏了中國近代第一臺織布機、卷揚機以及天津第一塊手錶、第一輛自行車等文物。運用科技手段及三維效果,重現當年工廠密集的三條石街道的繁華景象,再現天津老三條石機械工業基地昔日風貌,展示中國近代工業的萌芽圖景,形象地反映了中國工業的發展歷程。

相關焦點

  • 天津近代工業與城市歷史博物館介紹
    天津近代工業與城市歷史博物館是海河開發十大景觀建築之一,坐落於三岔河口引灤入津紀念碑處,是泰達城堤岸休閒區的核心建築。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內建工業博物館、企業家會所、工業名人堂等多個組成部分。
  • 聆聽光陰的故事——天津收音機工業歷史博物館
    天津市收音機工業歷史博物館通過豐富的藏品,詳實梳理了收音機工業發展的歷史脈絡,填補了收音機研究領域的空白;並對瀕臨失傳的電子管維修技術進行了搶救性挖掘整理與保護,使館內眾多珍貴的收音機藏品得到了修復,煥發了往日的生機。
  • 三條石博物館:見證天津近代民族工業發展
    [摘要]三條石歷史博物館以翔實的史料、豐富的文物和照片為人們記錄了三條石一帶近代鑄鐵、機器工業的興衰。在天津市紅橋區河北大街林立的高樓間,有一座並不起眼的灰色平房,它是以三條石地區鑄鐵機器製造業發展史為基本陳列內容的地方專業性博物館——三條石歷史博物館。從1959年9月底對外開放至今,這個歷經50多年風雨的博物館,不僅回顧了天津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更是在近十餘年間見證了三條石地區舊貌換新顏的過程。在這個博物館中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成為該地區一幕幕歷史瞬間的見證者。
  • 廣西乃至全國第一所城市綜合性工業博物館,就藏在柳州,還免門票
    柳州這座城市的工業發展在全國來說都是佔有一定的定位,可以說是名列前茅,領先於許多城市,柳州它不僅是廣西的第一大工業城市,還是整個西南地區的工業重地。它的工業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清末民初時傳統手工業就已經相當發達,特別是隨著歷史的變遷和工業化的不斷壯大、發展,直到今天工業遺址仍隨處可見,這就是柳州旅遊的特色之一。
  • 記錄城市歷史變遷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明天正式開館
    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經過1年多的建設,從3月26日起正式全面對外開放。展覽從「序廳」「古代上海」「近代上海」和「難忘的瞬間」四大部分構建展陳體系,共陳列展示文物約1100餘件/套,較全面地反映上海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的歷史變化。
  • 札幌啤酒博物館——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從札幌啤酒博物館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工業遺產始於保護,重在利用,功在後代。日本通過積極嘗試利用的多種手段,成功地探索出了工業遺產「再利用」的新模式,既為城市保存了無可替代的文化傳承,又充分發揮了工業遺產的附加功能。
  • 探尋城市文脈之旅 —— 工業篇
    同學們通過遊覽博物館、參與研學遊戲,深入了解唐山近現代工業發展歷程,理解城市發展根基所在的同時,感知英雄之城的文化溫度與魅力。蒸汽機車——「龍號」機車的製造過程,了解中國近代工業發展過程中的艱難與不易。
  • 我國工業博物館現狀與發展方向
    《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提出要「完善工業博物館體系」「推動建設分行業、分區域、工業博物館體系」。將建立工業博物館作為主要任務之一,這成為工業博物館有序發展的政策基礎。「重現」與「新建」2018年初,工信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工業遺產、工業博物館摸底調查工作,共收到488家工業博物館的信息。工業博物館主要有「重現」的工業博物館和「新建」的工業博物館兩種建設形式。
  • 上海歷史博物館
    (攝影均系原創,下文摘自網絡)   提到上海,人們常常會想到近代繁華的十裡洋場或是當代高樓聳立的魔幻都市,印象總是指向,上海是年輕的。
  • 工業遺址轉型改造——博物館
    2020年6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制定了《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完善工業博物館體系,支持設立重要工業遺產、專業性工業技術、傳統行業博物館,利用數位技術建設智慧博物館。鼓勵設立省市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及產業模式並結合課程設置組織學生到博物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 中國最早的酒店博物館,見證天津近代歷史,有157年之久
    但是……住酒店的時候裡面還有一座博物館可以參觀,我想大多數遊客都是喜聞樂見的。在天津就有這麼一家歷史悠久的酒店,叫做利順德大飯店,如果你選擇住在這裡,就可以免費參觀酒店內的利順德博物館。如果你是慕名來參觀這座博物館的,需要另外購買50元/人的門票。
  • 大連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 鼓勵建設工業博物館或工業遺產...
    記者楊麗娟報導 隨著大連近代工業的誕生、發展,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工業遺產。這些遺產是大連城市發展的重要物證,也很好地記錄了大連工業文明發展的歷程。為建立大連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體系,大連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了《大連市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  大連工業遺產是在大連工業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反映了工業時代的特徵和風貌特色。
  • 一座博物館拯救了一座城市-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民間近代藝術博物館館之一,總部設在紐約。其中最有名的是總部位於紐約和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展館。總部紐約的展館是世界四大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萊特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畢爾巴鄂分館帶來了城市的再繁榮。
  • 在這裡追溯上海歷史:搶先探營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近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近期開始內部試運營,為明年三月的正式對外開放做準備。  將展出千餘件展品80%為首次展出側面的LED大顯示屏播放短片《上海簡史》,作為基本陳列的總起和上海歷史概要。東樓二三四樓為「古代上海」與「近代上海」的常設展廳,用於基本陳列。其中四樓主要是革命歷史部分。基本陳列共展出文物1000餘件組文物,其中80%文物為首次展出。  東樓二樓進門是一條長廊,全長76米,是全上海最長的博物館室內長廊。經修繕後恢復歷史原貌,並展示歷博珍藏文物。
  • 近代上海的城市化 | 歷史意外的空間後果
    本文從城建史的角度觀察上海的社會歷史變遷,通過豐富多樣的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和城市公共空間的論述分析,發現:特殊的城市經歷有助於從時空要素、物質層面反思現代性和觀念史;大量優秀歷史建築遺產、中國最具現代意識的公共文化和上海地域特色的建築形式,也為當代上海建成尊重歷史、具有地方感和識別性的城市系統與建築環境提供了基本形式。
  • 上海歷史博物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這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伴隨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這些答案已經揭曉。上歷博是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以基本陳列為主的東樓設「序廳」「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三個板塊,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全面展現上海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革命歷史事件。
  • 「觸摸」上海的歷史 歷史博物館首日觀眾6200餘人
    每一件展品都講述著上海故事/晨報記者 何雯亞  成立於1953年的上海歷史博物館,幾十年來幾經易址,終於選址在南京西路325號,以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雙館合一的面貌呈現在觀眾眼前。  共展陳1100餘件文物  上海歷史博物館館長胡江表示,上海擁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上海既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縮影,又是近代中國光明的搖籃。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國際化大都市,在中國近現代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上海歷史博物館正是全面反映上海這座城市歷史最重要的窗口。
  • 「珠山逸韻——景德鎮近代陶瓷 名家作品展」南山博物館開幕
    9月23日上午,由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聯合承辦的「珠山逸韻——景德鎮近代陶瓷名家作品展」在南山博物館隆重開幕。
  • 遇見美好目的地,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遇見美好目的地,享旅帶你周邊遊,重點推薦上海黃浦區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擁有幾座大型綜合性的博物館,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以及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等,各有不同的定位。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著重反映上海本地的歷史變遷,上自遠古文明,近及現代,全面展示上海的滄海桑田。在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人民公園圍牆外、南京西路和黃陂北路的路口,有幾幢古典歐式建築組成的院落,這裡便是整修一新後開放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免費開放 探秘申城歷史更多好去處
    據樂遊上海,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起正式全面對外開放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場館的建築是1934年重建的原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市中心城市最重要的近代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