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村 蜜甜瓜之鄉
導讀:今年七月七日舉行的清華大學2019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來自甘肅國家級貧困縣的張薇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被推上了微博熱搜。寒門出貴子很難,而寒門出身的貴子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寒門更不容易。正是因為這樣,張薇的發言讓千萬網友動容。
而今天,我們講一個同樣是甘肅國家級貧困縣的會寧,讓我們一起了解我們眼裡的會寧。
甘肅•會寧
遇見會寧
記得在江蘇上大學時,有一個愛心企業來到學校做助學金的捐助,看到助學金申請名單裡有一位會寧老鄉,當時,就請這位老鄉上臺講述了會寧的貧困狀況。
老鄉說了很多,說了會寧教育、說了會寧人的擁軍歷史,也講了會寧學生在千裡之外依舊保持了堅強的品格。
會寧之所以能被外人所熟知,或許是因為會寧會師對於萬裡長徵的現實意義。
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
紅軍長徵的勝利,實質上就是實現「北上抗日」路線的偉大勝利。把紅軍長徵同北上抗日結合起來,進一步揭示了長徵勝利和三大主力紅軍會寧會師的偉大意義。正是由於實行北上抗日的正確路線,才使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從南方根據地勝利地轉移到西北抗日前進陣地,才使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終於實現了從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興起的偉大轉變。
蜜瓜種植基地
會寧之所以能被外人所熟知,或許是因為會寧教育。
會寧教育從來以三苦而聞名,家長苦供,學生苦學,學校苦教。連天津來支教的老師,都拿著會寧孩子拼命學習的視頻給大家當做典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會寧的家長以他樸實憨厚的人格,無私疼愛的言行,默默無聞奮獻,為孩子樹立了榜樣。幹活的父母,一滴汗水摔八瓣,風餐露宿,不怕苦的精神,使孩子自小受到薰陶。
會寧艱苦的條件自然而然窮養孩子。摔打大的孩子意志堅強,啥苦都能吃。陪母耕田,陪父親打工,農田工地,啥活都幹,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好習慣。學習起來,也就感覺不到苦了。學習是個辛苦活,沒有吃苦精神,沒有堅強地意志,是搞不好學習的。
郭城黑虎岔蜜瓜種植基地
會寧老師的紮實苦教,也令人嘆服。好多老師一輩子沒走出山溝溝,不知道世界那麼大,就想著他的學生,也就不想去看看。他們流的汗水有誰知道。他們像當地農民,默默無聞隨江河老去,耗盡了自己金色年華,送出來的學生一代代。
會寧的地方領導,以教育為品牌,以抓教育為綱。不管措施的對錯,初心還是好的。打品牌,教育波浪似的前進,使領導明確一個道理,會寧得抓教育,教育促進會寧發展,成者教育,敗者教育,苦抓教育是領導的常態。
發現會寧
據蘭州晚報2015年9月5日報導:在一些攝影愛好者下鄉採風時,在會寧縣郭城鎮黑虎岔村的一個山溝內發現了一片天然溼地,在乾旱少雨的會寧實屬罕見。
黑虎廟灣溼地
該溼地位於會寧縣郭城鎮黑虎岔村的廟灣一帶,面積約1平方公裡。溼地內有大片森林、泥沼和水塘。水塘內生長著茂密的蘆葦和毛拉等水生植物,水域中有上萬尾大小野生魚類和野鴨、白鶴等禽鳥。水面上燕子盤旋起舞,水塘邊村民悠閒垂釣,真可謂世外桃源之地。
昴空紀念堂
久居黑虎岔的趙氏家族是元朝皇室後裔。流傳於這個家族600餘年的「黑虎古調」,被列入白銀市非物質文化名錄。
在會寧,除了貧窮,還有很多富有生機的美景。
懷念會寧
7月12號,在睡意籠罩下,匆匆的從上海飛往蘭州,在飛機上,看到黃土高原獨特的風貌時,感覺到了對會寧的懷念。離家咫尺,終究覺得家是永遠回不去的遠方。
我的老家依舊保持著獨特的會寧鄉村風格,在這裡:高山厚土、雞鳴犬吠,看到家裡廚房煙囪冒出來的炊煙,那是母親呼喊歸家的訊號,那段炊煙不知飄出了多少人對家鄉的懷念,也不知飄出了親人多少的期盼。
山路彎彎,在歸家的途中,大巴車依舊沒有選擇走高速,因為走高速要收過路費,另外,在省道也可以方便上下客,本不急躁的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個遊子的故事,以及在家等待他們的飯菜,那一碗漿水面不知會滋潤多少人想家的胃。
會寧,帶著親切,裹著樸素,自然而真誠。
對於我來說,最美的依舊是那一抹豔陽。會寧的陽光終究是獨特的,獨特到讓人懷念。依稀記得離家求學之前,每個豔陽高照的下午,母親都會準時的喊起睡午覺的我們,因為要供我們上學,家裡種了很多地,所以不得不打斷我們的休息,那個時候,最怕的就是媽媽一聲聲呼喚我們的小名。我們一家人曾在陽光下割苜蓿、背籽瓜、挖洋芋、割麥子,那時候很苦,但是在多年後的今天,是我回不去的曾經,那個時候,和哥哥姐姐一起幫爸爸媽媽做農活,每天都是團聚,而現在我們卻很難再像那個時候一起常聚。
時光如梭,我們都在歲月的車輪下被迫長大,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已漸漸老去的父親母親。懷念在會寧的時光,但終究只能是懷念,再也無法追回。
在這裡,感受舌尖上的會寧
每每想起會寧,我們可能會想起會寧很多美食,媽媽的手擀麵、集市上的釀皮子,或者是街頭叫賣的會寧砂田西瓜籽瓜哈密瓜。
會寧砂田瓜之所以有名氣,因為會寧降水較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砂礫中硒等稀有元素含量高,在瓜生長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瓜內的糖分以及營養含量。
同時,壓砂用砂石富含多種礦物質,逐年風化,有效成分經雨水衝刷入土,被植物根系吸收,不施化肥,不用農藥,自然更放心,所以會寧的瓜果在甘肅甚至全國都很有名氣。
旱沙田蜜瓜
在外打拼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會寧故事,故事裡有寒門苦讀、家鄉獨特的美、媽媽輕聲的呼喚、當然也有那一份甜。身處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我們,其實隨時可以接觸到舌尖上的會寧。今年,我們把會寧的砂田蜜瓜進行網上銷售,只是為了幫當地農戶拓展銷路以及讓遠方的你和朋友感受到屬於自己的會寧故事。
所以,這個夏天,一起來一口又香又甜又健康的會寧砂田蜜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