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迷茫:小學一年級不知道怎麼管?可參考這4個方面

2020-09-03 清風教與育

對於家中有上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家長,不用過於焦慮。認識教育規律,找到該時期家庭教育的重點,做一個合格的家長!陪伴、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為第一要務。

小學一年級,是正式學習的開始。認真觀察分析,你會發現中國的教育,分幼兒教育,基礎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等。

平均來看,0~6歲為幼兒教育,7~16歲為小學初中,17以後為高中大學。小學一年級學生年紀平均在7歲左右,恰好處在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過渡時期。

幼兒教育以玩耍、規則意識、培養習慣、發展認知、開發智力、初步接觸基礎知識等等為主;小學教育為正式教育的開始,是加強行為習慣、積累基礎知識等等。

因此,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培養主要內容可參考: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個性塑造,知識積累等方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成功了一半」。我不敢說這話絕對正確,但至少有指導意義。

作為一個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此時幫助孩子培養學習的興趣十分有必要。有興趣不一定學得很好,但沒興趣肯定學得不好。

①從好奇心和求知慾中激發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慾是每一個人的共性,無論大人小孩。把未知事物弄懂,就暗含好奇和求知,利用一些新鮮事物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培根說過:「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

②培養孩子對各學科的廣泛興趣。小學一年級主要學習語文和數學,也可能有英語,繪畫,體育、思想品德、科技等等。利用各學科之間的互通性激發興趣。

③儘可能的讓孩子對自己的「勞動」產生興趣。孩子的學習本質上也是一種勞動,勞動本身就會很苦很累,但不要讓他有這種思想,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其中的快樂和意義。

④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 ,營造一種競賽的氣氛。可以是和自己比賽,今天與昨天比,語文與數學比,唱歌與跳舞比。

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的好習慣應該從小培養,越早越好。

有人說過:「好習慣成就一生」。好習慣有很多要逐漸培養,可單獨培養也可多樣性配合培養。

①愛閱讀愛觀察的習慣。閱讀能豐富知識面,更能激發學習興趣;多觀察收穫越多,會觀察勤觀察,能訓練多和感官。

②愛思考的習慣。思考能訓練思維,愛思考更容易激發內在動力。

③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習慣。有困難不退縮,從小培養一個品質堅強的性格。

④預習與複習的習慣。提高成績離不開會複習和預習,養成習慣後,知識掌握更系統,方法上會更成熟。

⑤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學習是個逐漸積累逐漸成長的過程,多問幾個為什麼,把每一個回題的前因後果弄懂,既能豐富知識眼界,更能提高學習品質。

⑥合理作息的習慣。學習成績好的人,都會有一個合理的作息習慣,比如先複習再作業後預習,比如先做該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等等。

⑦自主學習的習慣等等。

注重個性塑造。小學階段是個性塑造的關鍵期。但對一年級小孩兒要求不要過高,切記急功近利。

可參考:陽光的心態,積極向上的態度,不畏難不退縮,助人為樂,懂得尊重與分享,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等等。

知識積累從愛學、會學、勤學開始。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愛學會學,勤學無疑是最高效的學。愛學是態度,會學是方法,勤學是保證。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的培養得從小抓起。在合適的年齡施以合適的培養,塑造全面發展的孩子個性,小學一年級正當時。

如果您覺得有用請點個讚再走喲,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清風教與育。

相關焦點

  • 一年級上冊數學考試,家長:這題正確怎麼判錯?老師回復不能接受
    一年級上冊數學考試,家長:這題正確怎麼判錯?老師回復不能接受!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考試,大家都認為非常簡單,不值得爭辯。但是,有時就是一些簡單的試題,反而讓家長與老師爭辯起來,還各自都不認可對方的解釋。在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一次數學考試中,就有這樣一題家長認為自己孩子做得正確,老師卻判錯了,且家長不接受老師的解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套試卷吧!這是一套數學單元試卷,學生考了94分,被老師判錯的題扣了五分,難怪家長在意。
  • 小學一年級新生是怎麼分班的,記者都幫你打聽好了
    藍青小學今年一年級有6個班,實行導師負責制。家長們領到號碼牌後,安坐檯下,觀看教師團隊的介紹。共有18個老師上臺展示風採,每3個老師組成一個導師團隊負責一個班級。 對教師團隊有所了解後,家長開始一個個依次上臺抽籤,即各自從標有男大、男小、女大、女小的4個透明魚缸中抓鬮,抓到相同數字的孩子就在同一個班。比如,家長A抽到3,所有抽到的3的孩子將在同一個班。 家長抽籤後,是老師抽籤。6個導師團隊中的首導抽取順序號,根據順序號依次上臺抽取班級號。
  •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家長培訓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家長要把這4點背下來小學一年新生馬上就要入學了,我們有些家長會有一些迷茫,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正確的面對小學的環境,同時,也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否跟得上小學教學的進度,今天我們就來跟家長朋友介紹一下小學一年級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 小學一年級考題難倒全班,老師讓問家長,家長:我也不知道答案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起孩子的作業和考試,家長們又愛又恨!孩子聰明,家長自然是愛的,但孩子若是怎麼都教不動,家長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只能忍著!所以網上總是有一些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氣出病的事情。其實,有時候真不能怪孩子,有的作業對於孩子來說超綱了,不會也正常。有的時候,孩子的作業家長也不一定做得出來!◆ 小學一年級考試題目難倒全班,老師氣急了:回家問你爸!
  • 第一次上學,家長為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就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與其擔心,不如提前先做好3個準備,才能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小學和幼兒園還不一樣,在小學階段,學科老師不會像幼兒園老師對學生採取的是主動關心的行為,而是有問題向老師提出來,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敢提問,表達訴求,這就需要老師們去仔細觀察,了解一年級新生們的特點。
  • 第一次上學,家長為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就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開學典禮、晨會、早操的時候,那些「埋伏」在學校周圍,甚至爬到樹上進行觀望的,不用猜,都是一年級新生的家長。不知道學生回頭一瞬間,看到自己的家長趴在樹上和自己對視是一種什麼心情。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是可以理解的。與其擔心,不如提前先做好3個準備,才能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 小學一年級語文「音節到底加不加聲調」?難倒的不止是家長!
    前些天跟大家分享了一年級小學生語文學習「音節到底加不加聲調」這個問題,家長朋友們反應不一,有說加的也有說不加的,很多老師也私信我說自己在教學過程當中比較迷茫,那麼一年級小學生音節學習到底要不要「加聲調翻開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本的第11頁。就可以找到「漢語拼音字母表」。語文園地一是學習語文園地三的基礎。
  • 一年級的數學題被打了叉,家長:怎麼想也沒想通為什麼會錯
    家裡有小朋友讀小學的家長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給孩子檢查作業。咱們就不提那些什麼雞飛狗跳等等令人不愉快的畫面了。以前網上不是有個段子,中國一到三年級的家長最為囂張,因為他們什麼題都會。但是有時候也挺尷尬的,比如說怎麼講,孩子就是聽不明白,或許可以用一句,」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來形容。
  •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1~4單元,這知識不掌握,孩子成績好不了!
    大家都知道數學是非常注重基礎,精準的運算能力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幫助。但小同學這「習慣」家長們不得不注意一下,在學校裡,一二年級的計算簡單,計算要求低,導致了現在的孩子計算和以前的孩子計算能力相比,差了一大截。
  • 一年級家長要怎麼準備
    每到開學季,家長們就會迎來一波歡喜與焦慮並存的日子。歡喜的是孩子終於可以回歸到集體生活了,焦慮的是站在當前這條起跑線上,作為家長還有哪些是能力範圍內沒有配齊的。對於「配齊」這件事,孩子越小家長能夠給予地越多,對於新生小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家長的引導尤其重要。 小學是人生的基礎,一年級,是小學的基礎。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對每一個孩子來說,意義非同一般。對於家長,同樣如此。
  • 為啥有些孩子能很好地過渡到小學一年級,家長現在知道也不晚……
    為啥有些孩子能很好過渡到小學一年級,家長現在知道也不晚……案例:我女兒一年級,因為之前沒有適當補充一年級應該具備的學習能力,在第一學期明顯感覺很吃力,後來就沒什麼信心,白天寄在接送站那裡,回到家我給她檢查作業
  • 一年級家長:做好這兩項準備,讓你遠離焦慮,輕鬆陪孩子上小學
    孩子要上一年級,對於新手父母來說,都會很迷茫、焦慮不堪,不知道如何應對孩子的小學生活。今天以一位過來人的身份,分享一些經驗和體會,希望能幫到你。幼小銜接是為了幫助孩子從幼兒園生活 平穩過渡到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家長務必重視。談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有誤解,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在孩子大班末期,上一個識字班或者學前班就是幼小銜接,這個想法是不科學的。實際上,幼小銜接指的是從幼兒園大班階段開始,一直持續到小學一年級全學年的長期過程,它不是臨時突擊的過程。
  • 小學一年級語文試捲髮下來,家長崩潰了,這還怎麼教?
    小學一年級,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超簡單,完全沒有難度。但小學一年級的家長卻絕不會這麼認為。年級越低越難教,特別是語文,甚至有時候你都沒法教。現在的一年級語文,和我們過去念書的時候大不相同,很多東西都改了。就連最簡單的筆畫順序,很多都不一樣。
  • 小學一年級的家長,您真的知道培養孩子的重點嗎?聽二胎媽媽經驗
    畢竟,小學作為k12的開端,跟幼兒園教育完全不同的。在幼兒園裡邊,孩子們更多的是以玩為主,在玩當中學習、思考、培養各方面能力。老師一般也不會教授太多的知識,家長也沒有那麼高的要求。而到了小學一年級,語數英三門主課一下子排上來,很多小朋友進入不了狀態,上課無法集中精力聽講,回家沒有辦法高效完成作業,搞得爸爸媽媽上火著急。
  • 小學一年級超實用寫作文技巧,家長教給孩子,次次拿滿分!
    小學生寫作文無疑是家長的一大難題,因為寫作文包括了閱讀、理解和書寫的能力考驗,那家長們想不想知道,小學生寫作文的幾個小技巧呢?我們要想寫好小學作文,就要掌握一些寫作的技巧。那麼孩子的作文到底該怎麼寫,有哪些技巧嗎?
  • 匯集小學一年級新生遇到的困難,以及家長焦慮的問題(真實案例)
    我挑選了幾個比較典型的孩子問題及我們之間的討論內容,供新生家長參考:家長elf211:答主,我希望你能夠回答我。如果一年級學生上課不聽課,我行我素,不服從老師管教,應該如何幹預?會不會形成常態?家長對於孩子的情況該是最了解的,包括孩子的性格、身心發展狀況,及平時在家裡及學前在幼兒園的表現。你說在家裡除了你沒人管得了他,你平時是怎麼「管」孩子的?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如果你的方法是有效且對孩子有益,針對學校出現的每一個細節問題你多引導,並且和老師多溝通就可以了,否則需要改變的是你對待孩子的方式方法。
  • 家長如何輔導小學一年級孩子的數學
    孩子上一年級了,萌嗒噠,不知道怎樣學習,不知道怎樣考試 ,特別是數學,家長傷透腦筋,家長如何輔導小學一年級孩子的數學呢?資深小學數學老師提出了很多建議,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了解一年級數學的學習內容及要求。
  • 本應輕鬆的一年級,在不輕鬆中開始,這4點值得家長深思
    上課即便是不聽也沒有問題的。正好這段時間我也忙,作業就沒管過他的,結果居然問題一籮筐!」什麼叫做「上課不聽也沒有問題」?難道最大的問題不就在這裡嗎?!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問題。不是家長不管的問題,而是家長管孩子的大方向已經開始嚴重偏差的問題啊!
  • 孩子快上小學一年級了,家長該注意什麼?
    「孩子開學就上小學一年級了,該準備什麼?」「孩子是否能適應與幼兒園迥然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會不會輸在一年級的起跑線上?」「他每天就是看電視、玩兒,感覺都是當家長的著急?這可怎麼辦?」除了睡覺吃飯,每天孩子只有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而這半個小時其實是3公裡跑步,跑步結束後,女兒還要通過手機的跑步軟體截圖,告知媽媽自己跑步的速度、路線和時間段等信息。王女士表示,身邊同齡孩子都在搶跑,所以自家孩子也不能落後。
  • 一年級新生如果養成這4個習慣,後期學習家長至少能省一半的心
    眼看一年級很快就開學了,可女兒拼音沒有學完,字也認得不多,真怕她到時候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啊……」表妹憂心忡忡地說道。其實,表妹的擔心,也是大多數一年級新生家長的擔心。的確,現在幼兒園已經不主張多教知識,而是重在習慣和興趣的培養了,再加上疫情的衝擊,大半年時間孩子們都沒怎麼學習,相比較以往的一年級新生確實差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