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家長,您真的知道培養孩子的重點嗎?聽二胎媽媽經驗

2020-09-17 豆媽逗娃


9月已經過去兩周,剛把孩子送入小學一年級的家長,估計還有不少沒有進入正軌。畢竟,小學作為k12的開端,跟幼兒園教育完全不同的。

在幼兒園裡邊,孩子們更多的是以玩為主,在玩當中學習、思考、培養各方面能力。老師一般也不會教授太多的知識,家長也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而到了小學一年級,語數英三門主課一下子排上來,很多小朋友進入不了狀態,上課無法集中精力聽講,回家沒有辦法高效完成作業,搞得爸爸媽媽上火著急。

甚至,還常常看到一些報導,有家長因為陪娃寫作業,把自己整到了醫院。可見這些家長的不容易!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完整地陪孩子走過了小學6年,走過一些彎路,也獲得了一些經驗的,這裡分享給大家。

小學一年級的重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塞羅

小學一年級是義務教育的最基礎階段,是一個人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奠基時期。一年級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強,這時候,家長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和培養,收效會很好。

小到拿筆的姿勢、坐姿的端正;中到上課需集中精力,回家要限時完成作業;大到改變學習是為了父母的觀念,認識學習是為了自己,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這些都需要在小學一年級時不斷地幫助孩子調整和強化。

家長不能操之過急,需要足夠的耐心

畢竟是剛進小學的孩子,他們的能力和思維都沒有辦法一下子達到成人希望的標準。這並不說明孩子自己不願意努力,或者說態度就是有問題。根本的還是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的發展規律決定的。

比如,說一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剛開始學1+1=2,怎麼也整不明白。為啥1+1必須等於2,不能等於別的呢?老師跟我說不明白,於是派了班長到我們家進行1對1輔導。但我至今記得很清楚,班長教了我快1個小時,我還是沒整明白為啥1+1要等於2。後來,班長就說你死記住就行了。

想想那個時候,一些人是不是認為我的頭腦有點傻子呀?其實不然。

等我長大以後,學習了教育學和心理學,我才明白那個時候是因為我的思維還在前運算階段,對抽象的概念不能很好理解。等思維再發展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同時,事實上我後來在小學的學習當中常常是保持在前三名。

現在也很慶幸,那時候我爸媽一點都不著急,也沒有覺得我很笨,或者學習態度不好。

所以,如果家長總是拿自己認為的標準要求孩子,就常常陷入失望的狀況,引起情緒上的波動。甚至,嚴重的還會打罵孩子,給孩子造成陰影。

我想告訴家長們,在建立習慣的初期,慢就是快,快其實是害

這就像是練琴一樣,不要害怕一遍一遍地給孩子糾正音階,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高抬落下,只有這些基本功紮實了,將來才能彈難的曲子。

用正確的方法陪孩子寫作業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要先複習當天學習的內容,然後再完成作業。在完成作業時,家長要跟孩子約定好時間,可以擺一個小計時器在旁邊。當然,這個時間最好不要過於緊張,也不要過長,可以在實踐當中慢慢調整。

作業完成之後,要做好第2天課程的預習。做好預習可以幫助孩子在新知識的學習中做到有重點,更高效。可以引導孩子在睡前將今天學習的內容,再過一遍腦子,強化記憶。這是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越早複習遺忘越少的規律。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評論、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臺籤約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

相關焦點

  • 取消學前班,孩子真的能零基礎入小學嗎?一年級媽媽有話說
    很多學前班的做的事情,就是把小學的內容全部學一遍,有一個爸爸曾經直喊一年級內容簡單,原因是他家孩子已經學了第三遍了,一年級只不過是把學前班又上了一遍而已,自然是學得輕鬆而表現出色的。不過,現在學前班要取消了。
  •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為什麼很多家長不願意孩子進「新手班主任」班
    她是這樣說的:當時我的孩子還小,畢勝男的很多做法和想法我都不理解,直到今年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作為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的父母的焦慮和憂心了。萬分後悔當初沒有聽朋友的話找關係把孩子安排到一個有經驗、有能力的班主任班級裡。那麼孩子進入了新手班主任的班級,真的是就如我的朋友所說的這麼不堪忍受嗎?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弊吧!
  • 二胎媽媽被兩歲孩子氣到抑鬱,一年後才知道,沒文化真誤兒
    導讀:二胎媽媽被兩歲孩子氣到抑鬱,一年後才知道,沒文化真誤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二胎媽媽被兩歲孩子氣到抑鬱,一年後才知道,沒文化真誤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年級,孩子培養的重點,應該放在哪?
    一年級馬上就要開學了,很多家長都在心裡或多或少地給孩子計劃著。計劃著培養孩子所需要的方方面面,計劃著孩子的健康,計劃著孩子的成長,計劃著孩子的學習,計劃著孩子的功課,計劃著孩子的生活和娛樂。計劃著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那麼,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呢?一年級,父母應該把培養孩子的重點,到底放在哪裡呢?
  • ...成就孩子美好人生——記中江縣實驗小學一年級家長會
    近日,實驗小學一年級家長會在學校三樓會議室拉開帷幕,這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這是一次家長和老師期待已久的心與心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李傑校長、楊忠海副校長、陳豔英主任、一年級所有的任課老師及家長參加了本次活動。首先,李傑校長向各位家長介紹了實小百年的悠久歷史、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以及學校的科研工作和德育工作,並強調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也用親身經驗指導家長們要重視孩子的行為養成教育和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家長培訓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家長要把這4點背下來小學一年新生馬上就要入學了,我們有些家長會有一些迷茫,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正確的面對小學的環境,同時,也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否跟得上小學教學的進度,今天我們就來跟家長朋友介紹一下小學一年級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 一年級零起點入學真的可以嗎?幾個重要能力的培養,家長要重視
    因為我在小學任教時,帶過幾屆的一年級學生,算還有點經驗,至少知道自己孩子該事先準備什麼,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有家長問我需要孩子在上一年級前,專門報個數學班嗎?看各人的選擇吧!我家孩子沒有特意去學。但在生活中,會有意讓她接觸數學。比如:幾個人吃飯要幾根筷子?如果掉1根在地上,還有幾根?再拿來一雙筷子,現在有幾根?
  • 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的各年級培養重點
    想要幫孩子尋找正確的學習方向和節奏,卻又不知該往哪走……為了這些問題,家長們真是愁白了頭。今天大浙教育的小編送給大家一篇堪稱「史上最全」的乾貨,裡面涵蓋了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各年級的培養重點,有了這個,就不用擔心找不到方向啦!
  • 一年級家長必讀手冊,看完孩子自信,家長開心!
    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了,當時就把這個事情發到了朋友圈,很快大寶老師看到了,她說:雨芃媽媽,您沒看清楚,這個是讓家長幫忙寫的,孩子剛上學還不認識字,您有不明白的隨時可以和我溝通。我再回到群裡看通知,前面的內容確實是讓家長幫助孩子寫練習冊。是我的粗心大意給孩子帶來了壓力,導致孩子對上小學產生了抗拒。
  • 孩子開學後家長輕鬆了嗎?二胎媽媽列出「時間安排表」,網友心疼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家長們的苦日子到頭了,老師的苦難要開始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所有的家長都會期盼著孩子儘快開學嗎?其實,有些家長對於孩子開學並不是那麼期盼。可是隨著兩個孩子長大,有的寶媽就感覺自己上當了。今天要說的這位媽媽就有兩個孩子,大寶上初一,小寶上小學一年級,現在兩個孩子都開學了,媽媽發現自己每天往返學校就有十六次,為了不耽誤孩子,媽媽還特意寫了一張時間安排表。
  • 一年級的學生,一年級學生的家長,都準備好了嗎?
    由於家長和孩子都沒有去過學校,因而學校安排了孩子們,先在31號這天適應一個上午,去學校了解和熟悉自己的班級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應該喝水,廁所在什麼地方,老師的辦公室在哪裡,應該如何去找老師等等。不知道你們家的孩子準備好了上小學一年級了嗎?作為家長的你,是否已經準備好做小學一年級的家長了嗎?
  • 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上學校
    九月份入學季,又有一批小朋友順利升為一年級的「小豆包」了。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在一年級打好基礎,讓以後的學習更加順利,可是這個基礎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來聽聽北京四大名小之一的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卓立老師怎麼說。
  • 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上學校
    九月份入學季,又有一批小朋友順利升為一年級的「小豆包」了。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在一年級打好基礎,讓以後的學習更加順利,可是這個基礎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來聽聽北京四大名小之一的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卓立老師怎麼說。
  • 小學一年級考題難倒全班,老師讓問家長,家長:我也不知道答案
    所以網上總是有一些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氣出病的事情。其實,有時候真不能怪孩子,有的作業對於孩子來說超綱了,不會也正常。有的時候,孩子的作業家長也不一定做得出來!◆ 小學一年級考試題目難倒全班,老師氣急了:回家問你爸!
  • 一個過來媽媽的經驗:小學是孩子的關鍵期,用對方法,不再吼叫
    作為鄰居我實在聽不下去,我問母親:「孩子的父親怎麼不管管呢,這樣孩子心理能沒毛病沒陰影嗎?」我母親回我一句,話糙理不糙:「媽媽殺豬,爸爸拿盆」。夫妻二人全都是這種教育方式,我不禁心疼起那兩個孩子,孩子來到這個世上,所有的言行都是父母給的,父母就是一面鏡子。
  • 陪娃走過小學六年,學霸媽媽總結了這9條經驗
    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12歲的大女兒,以全縣第二總成績進入初中。大女兒不僅學習成績好,在學校還有過多重身份,比如學習委員、文學社社長、小紅帽志願者組長、客座小老師、校十佳少先隊員、校講解員和六星少年等等。肉肉媽總結了9條陪伴孩子學習的經驗,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她陪娃走過小學六年的故事。
  • 一年級老師讓家長提前給孩子預習有錯嗎?(另附預習建議)
    今天收到一個問題的邀請:一年級老師以「讓家長提前給孩子預習第二天功課」為由讓家長教孩子數學,您怎麼看這事?在我看來任何上過學的人都應該聽老師講過「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重要性吧?預習這件事情你可以不用參與,讓孩子自己去做,但是顯然你家孩子才一年級,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大多數是不太可能有這個預習的能力的,他們充其量就是看一遍書,然後所謂的「重點」、「難點」根本分辨不出來,甚至於有些孩子練課本上講的是什麼可能都看不懂。
  • 孩子快上小學一年級了,家長該注意什麼?
    「孩子開學就上小學一年級了,該準備什麼?」「孩子是否能適應與幼兒園迥然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會不會輸在一年級的起跑線上?」「他每天就是看電視、玩兒,感覺都是當家長的著急?這可怎麼辦?」對此,深圳市優秀校長、深圳市後海小學原校長袁曉峰表示,學習是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對孩子而言,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是習慣養成,而並非提前對小學課本和知識點的學習。
  • 知道費曼學習法嗎?低年級學生家長掌握此法,孩子成績會名列前茅
    故事是這樣的:當小女孩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媽媽對孩子說:「我雖然是大學老師,可是小學一年級的知識早就忘記了,很想再上一年級,可是學校不收我這麼大歲數的學生,女兒能不能把在學校學習的知識講給媽媽聽呀?」小女孩信以為真,每天媽媽接她放學回到家裡,就拿出小黑板,有模有樣地給媽媽講今天所學的知識點。媽媽也是很認真地聽女兒講課,還仔細地做好筆記,時不時地還舉手提問。
  • 孩子要上一年級,家長要做哪些基本準備?有經驗的老師告訴你
    幼小銜接的家長群裡,有家長提出疑問。雖然我是老師,可我也是家長。我特別理解這位家長的想法。多數的家長都是想:孩子通過幼小銜接班,提前學拼音、提前識字。為的是孩子上了一年級後,能跟上學習進度。如果能超越其它同學,就更好。可上幼小銜接班,真的是學拼音、認字比較重要嗎?不是的。一起來看看我上的幼小銜接班的上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