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零起點入學真的可以嗎?幾個重要能力的培養,家長要重視

2020-09-16 遇見凌薇

很多媽媽在孩子上了一年級後,才開始抱怨零起點入學真是個坑。直到真正上學後,才體會到零起點對孩子有多難?家長有多累?

我家孩子當時上一年級前,也確實什麼班都沒報,也沒有上過啥幼小銜接班。拼音啊、算數也沒正兒八經地教過。

照這麼說,我家孩子也是零起點。但是,我家孩子沒有跟不上的問題。我覺得家長們對此有誤區。多數家長以為上了幼小銜接班,孩子就有起點了。卻不知還有一些能力比這些更值得重視。

因為我在小學任教時,帶過幾屆的一年級學生,算還有點經驗,至少知道自己孩子該事先準備什麼,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

1.培養閱讀習慣

這是我十分重視,也放在首位的培養目標。教語文10多年,深知閱讀對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所以,在孩子讀大班那一年,我就開始為期一年,沒有停歇的親子閱讀時光。也是一年的堅持,孩子養成了睡前看書,不看睡不著的習慣。並且,在閱讀中認識了不少字。也為上一年打下了識字基礎。

看書和不看書的孩子,除了積累的差別,在語感上、閱讀理解上都會更勝一籌。

也正是孩子堅持下來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愛上語文,學語文輕輕鬆鬆,成績優異。

2.提前學寫字

聽過身邊很多媽媽抱怨過,只要老師開始布置作業起,作業做得晚不說。做作業的過程才是煎熬的。孩子沒拿過筆,握筆姿勢要糾正,寫出來的橫豎都歪歪扭扭,寫的比田字格還大,這些都需要時間和耐心。

而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擦擦寫寫中,沒有耐心,會哭會鬧。甚至寫個名字都很費勁。

所以,提前讓孩子學寫字是有必要的。也有部分媽媽擔心,太早讓孩子拿筆,會影響孩子的手部發育。

我家孩子是上一年級前的兩個月暑假開始練習的,不早不晚。起碼孩子會寫名字,懂得寫田字格的規則,再每天小練習下,完全足夠。

當然,也要在孩子剛接觸寫字,就嚴格要求孩子寫工整。只有端正了態度,才能寫出工整的字。也會成為孩子對待作業的一種態度。

3.在生活中學數學

不少有心的家長可能跟我一樣有感觸,現在的數學教材更貼近生活了。也就是把知識貫徹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有家長問我需要孩子在上一年級前,專門報個數學班嗎?看各人的選擇吧!我家孩子沒有特意去學。但在生活中,會有意讓她接觸數學。

比如:幾個人吃飯要幾根筷子?如果掉1根在地上,還有幾根?再拿來一雙筷子,現在有幾根?

類似這樣的生活題,孩子感興趣,也能在學中玩,玩中學。有了學習的興趣,就不用擔心學不好了。

4.學會整理書包

我當過幾屆一年級的班主任,印象較深的就是常常有家長問孩子的文具盒是不是丟在學校了?回家後發現要做的作業本不見了?甚至連書都找不到了?更別說筆啊,橡皮擦啊,地板上常常有。

這些在我家孩子身上基本沒出現過。怎麼做呢?放手。孩子會丟這丟那,根本原因是家長做太多,孩子做太少。

家長什麼都為孩子做得好好的,孩子連自己有什麼書,有幾支筆都不知道,他怎麼去珍惜自己的東西,他都無所謂。

我家孩子上一年級,除了前幾天,我會在一旁知道她怎麼整理書包外。之後,我都沒有動過她書包。全是她自己折騰,也整理得很整齊。

家長不用擔心孩子不會,交給他去做,越動手才能越熟練。孩子總要長大,一路護著,不如教給他培養他可以擁有一生的能力。

想對您說的話:

一年級零起點或許是個坑,什麼都不學不做,孩子可能暫時難跟上,也打擊自信心。不過,也不能簡單理解為就是學拼音、學算數,能力的培養也需要重視起來。以上的幾個能力希望能給你參考,願孩子們都能順利過渡。


今日話題:你覺得上一年級前,還要做好哪些準備?

我是@遇見凌薇,一個愛思考,也愛碼字的媽媽,願一生以文字為伴,願文字能溫暖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小學一年級,入學3天考試,零分!零起點合理嗎?
    這位家長看到孩子成績後,倒吸了一口冷氣,然後,他問道:零起點,真的合理嗎?既然已經推行了零起點,那學校為何還要考試? 家長的問題十分尖銳,一語道出了目前小學教育的一個「漏洞」——零起點,與考試之間,如何協調? 教育部號召小學一年級零起點,其實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是,還是有人「急吼吼」想拔苗助長,你能有何辦法!
  • 今年9月入學杭州小學一年級新生將實行零起點教學
    今年2月,浙江省教育廳發布《小學低年級語文和數學教學要求的調整意見》的通知,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確一年級新生入學後要堅持「零起點」教學。今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轉發了省廳的通知,並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9月1日開始正式實行。  今年7月,寧波市已出臺了文件,從今年秋季起,在小學起始年級全面啟動零起點教學。而在去年9月,上海市已經在全市小學正式推行零起點教學。
  • 目前的一年級真的做到零起點教學了嗎?
    教育部專門下發文件要求一年級新生各地必須做到零起點教學,但看看目前的一年級,很多真的沒有做到。本人的小侄女,今年剛上一年級,剛開學兩周,就哭著喊著不想去學了,因為感覺學習太痛苦了。在幼兒園從來沒有寫過字的孩子,第一周每天幾乎要寫三張字,孩子好多筆順不會,所以家長几乎是一個字一個字教孩子怎麼寫,天天晚上幾乎寫到9點多,還有背書任務。
  • 零起點教學,不等於孩子零準備入學,幼小銜接父母要避開這個坑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養育孩子就是父母的終身事業,真的需要我們用心。如果父母在幼小銜接的時候,能夠用心陪伴孩子成長,孩子終將受益一生。零起點教學,不等於孩子零準備入學家長圈有句俗語:家長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 教育部:小學將嚴格按照「零起點」入學,作為家長,你敢零起點嗎
    01.讓孩子零起點入小學,你敢嗎? 今兒一條熱搜引起了我的注意: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小學起始年級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
  • 一年級數學題難倒博士家長,學生零起點入學,如何學好數學?
    因此,對於一些零起點入學的小學生,學習起數學來,就顯得不那麼輕鬆。一位剛讀小學一年級的小同學,哭著不願意上學去,他的家長是位博士,在仔細詢問原因後,才了解到,孩子之所以怕上學,是因為有了畏難情緒,數學一點也不會。博士家長在查看了孩子的數學練習冊後,感慨說:真的太難了,有些連我都不會!
  •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下發通知 要求做好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工作
    通知要求小學一年級各學科都要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要深刻認識實施「零起點」教學,尊重小學生的身心發育和認知規律,確保每一位學生的教育起點公平公正,遏制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促進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有機銜接、平穩過渡,消除小學生家長跟風「搶跑」的焦慮,減輕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和學生的課外學習負擔,讓廣大教師遵循教學規律教書育人。
  • 你願意孩子「零起點」上小學嗎?比起知識,培養自學能力更重要
    「你願意孩子零起點上小學嗎?」 臨開學前,教育部下發一則通知:小學起始年級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消息一出,掀起廣大熱議。然,最戳痛的還是各位學齡娃家長的心: 「零起點」是不是說說而已?還是真的會實施下去? 到底有多少父母,甘心、放心讓孩子「零起點」去上學?
  • 【擴散】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下發通知 要求做好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工作
    通知要求小學一年級各學科都要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要深刻認識實施「零起點」教學,尊重小學生的身心發育和認知規律,確保每一位學生的教育起點公平公正,遏制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促進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有機銜接、平穩過渡,消除小學生家長跟風「搶跑」的焦慮,減輕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和學生的課外學習負擔,讓廣大教師遵循教學規律教書育人。
  • 小學一年級嚴格按照零起點教學!家長:開學發現被甩幾條街
    所謂零起點,就是小學一年級入學之前,孩子什麼也不學。等正式進入小學一年級之後,再開始語文數學的學習。有位讓自家孩子零起點入學一年級的家長,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後悔!嚴重後悔!自家孩子入學前什麼都沒學。結果進入一年級以後,發現同班的同學,許多已經提前進行了幼小銜接,還有部分同學已經提前學習了珠心算。而這些提前學習了的同學,無論在成績上,或是在理解程度上,都甩了零起點入學同學好幾條街!悲催!
  • 小學新生入學N問 家有小學新生的家長看仔細囉
    最有用的小學新生入學N問  家有小學新生的家長看仔細囉  暑假已經過去近半,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們很焦慮。  這些天,學堂君收到很多新生家長的糾結問題: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要不要提前教拼音、數學、寫字?要不要給孩子布置作業?班裡零起點的學生到底多不?他們學得怎麼樣?孩子零起點,能跟上學習進度嗎?想要孩子學習好,家長一定要陪讀嗎?
  • 教育部:小學將嚴格按照「零起點」入學,作為家長,你敢零起點嗎
    一條熱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小學起始年級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在上小學之前是否需要先行學習小學課程,也就是該上學前班還是可以從幼兒園直接入小學,這個問題上,一直是很多家長糾結和頭疼的問題。
  • 小學「零起點」入學,你需要做好3點準備
    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習真的有幫助嗎?或者只是家長們隨波逐流自求安慰?這些能力的培養才應該是「銜接」的重點。英語、數學、閱讀、藝術、都可以,根據家長的條件(時間和經濟)和孩子的特點。,孩子的閱讀能力一定要在學前培養起來。
  • 開學一周了,想讓孩子上好小學,家長要重視培養良好的習慣
    一年級新生入學一周了,許多孩子逐漸適應小學生活了。好多家長陪娃也陪出一些經驗。多年教育教學實踐證明:新生入學後,最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習慣。打開孩子們的書包,你能快速地判斷地這個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做事習慣。學習用品和書收拾得好的孩子,動手能力強,做事較有條理,懂得歸納,存取東西迅速。相反,書包裡髒亂差的孩子,不懂得分類,做事沒條理,動手能力不強,存取東西緩慢,不利於學習。
  • 開學堅持「零起點」,卻遭家長猛烈反對,這屆家長真矯情
    堅持零起點入學,到底惹了誰?每年到了9月開學季,「零起點入學」都會引起眾多家長的熱議,有時候,還會有些爭論。無數「前輩」們的血淚教訓,都在告誡「後浪」家長們,「零基礎」入學,需要很小心,否則小學一年級就容易「翻車」。
  • 家長和教育部門唱反調?「零起點」教學為啥難落實?原因發人深思
    教育部要求「零起點」教學,家長為什麼不買帳?現實情況發人深思!近日,在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小學一年級要實行「零起點」教學。「零起點」教學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不管學生在校外學沒學小學課程內容,有沒有超前補課學習,都要按照課標要求從頭學起,從零開始。
  • 一年級入學前,家長重點培養這3個學習習慣,比去銜接班上課有用
    本著要做好這件事的原則,我們其實能夠看出,入學前的準備並不是去上完一年級的課程,而是幫助孩子去建立學習習慣的準備,這比去銜接班上課重要多了。帶過幾屆一年級的學生,孩子們整體的學習素質要比十年前的學生素質高多了。大部分孩子都非常聰明,性格開朗,懂得與人交際,情商也非常高。
  • 一年級剛入學,家長要培養孩子哪些習慣?
    孩子上一年級,有些家長朋友就開始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的一年級上學生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什麼都想抓,又不知道從哪抓起?有個年輕的家長朋友聽過我的講座,記住了我的聯繫方式。孩子剛收到一年級的入學通知書,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給我說,陳校長,我孩子馬上上學了,怎麼辦?我該怎麼做?我想,這樣抓不住頭緒的家長還有很多。
  • 「零起點」如何才能不等於零?
    教育部日前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再次老調重彈,強調小學起始年級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之所以說「零起點」老調重彈,是因為早在2013年8月由教育部發布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中,就明確提出了「零起點教學」,即小學新生入學後,應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加快教學進度。
  • 新生入學難!一年級入學要考試,學前也開始競爭了!
    每年秋季開學,對新生家長來說都是一道坎。為了讓孩子能夠順利入學,家長們可真是操碎了心。雖說義務教育階段都能免費入學,但優質的教育資源總是有限,好的學校都會提出各種入學要求,一樣不能滿足就會阻擋孩子順利進校。鄰居小軍可真是體會到了其中的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