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孩子「零起點」上小學嗎?比起知識,培養自學能力更重要

2020-09-04 諾媽家有男寶


「你願意孩子零起點上小學嗎?」

臨開學前,教育部下發一則通知:小學起始年級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消息一出,掀起廣大熱議。然,最戳痛的還是各位學齡娃家長的心:

「零起點」是不是說說而已?還是真的會實施下去?

到底有多少父母,甘心、放心讓孩子「零起點」去上學?

1、給得起「童年」,卻輸不起「未來」

這個新聞,第一時間讓我想起前兩天上熱搜的另一個新聞:【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

湖南長沙9歲男孩羅漢被爸爸要求:每天必須戶外玩足2個小時,才能寫作業!於是,上山掏鳥蛋,下河摸魚……這些很多孩子只有在書本上才能讀到的生活,卻真真實實演繹在羅漢的生活裡。

跟著爸爸竹漂、滑雪、攀巖、玩水、玩沙,羅漢的童年可算得上是真正的精彩豐富 ,開明的爸爸甚至會為了帶兒子看6800年難逢的彗星,幫著兒子去學校請假。正是因為爸爸的迥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小小年紀的羅漢學到了很多戶外技能:滑雪爬樹皮划艇等等。


說起給兒子下這個規定的初衷,羅漢的爸爸說,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孩子近視。而同時,親近大自然的方式,能夠讓孩子更具想像力。

對於羅爸爸的教育方式,有為數不少的家長內心感嘆:是一個好爸爸,是應該把遊玩的時間還給孩子!然而……我做不到!

——怕孩子完不成作業;二怕孩子不進則退。

最怕的是「給了孩子童年,卻輸了孩子的未來」!

9歲羅漢背後引起的爭議問題,一如「零起點」的教育倡議: 很多父母之所以對「零起點」倡議表示不認同,是因為:我可以接納「零起點」,你是否能夠保證孩子都在同一起跑線?


社會快速發展,競爭越發激烈,低齡化競爭趨勢已經讓越來越多的父母感到焦慮:孩子今天落下的一小步,會不會成為明天的一大步?

再說回羅漢這件事,這位羅父親,難道就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在採訪中,羅爸爸表示,孩子做到了每天必須保證2個小時的戶外玩耍,但作業也沒有落下。兒子在班中的學習成績算不上是優秀一類,但他的自學能力不錯。這與讓孩子在戶外活動,讓他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培養的精神和習慣離不開。


事實上,自學能力的強與弱,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就大小與否的重要標誌之一。被動的學習是有限的,學校教育也是有限的,但個人的自學知識卻可以做到無限。

一個孩子,如果擁有了自學能力,那麼他也就掌握了學習知識的工具和技能。這,才是教給孩子的重要關鍵。

2、「幼小銜接」是磨刀石,磨出「好刀」才能收割「知識」!

「幼小銜接的孩子,會認1000個字,夠了嗎?」


「幼小銜接的孩子,會做20以內的加減法,行了嗎?」


「幼小銜接的孩子,看了500本繪本故事,可以了嗎?」

很多時候,我們一說起「幼小銜接」就會把孩子掌握多少知識量作為衡量知識儲備的標準,事實上,真正意義上的「幼小銜接」,它銜接的是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而不是提前把小學階段的知識進行學習。


知名作者「鼴鼠的土豆」曾經關於這個話題,說過這樣一段話,深以為然:

「通過幼小銜接的學習,目的是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引導孩子去練習那些他上小學會用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就像一把磨刀,在這個階段磨好了,就能在上學以後收割知識。」

這個觀點,正契合前不久我與一位教育工作者好友聊起的類似話題:關於三年級分水嶺現象。

都說三年級是一個分水嶺,孩子的成績要麼像「直升機」,要麼像「滑鐵盧」,有些孩子就算報班突擊,缺啥補啥,還是困難重重,為什麼?

朋友說:關鍵原因是,孩子雖然到處補知識,但沒有學會獲取知識的能力,靠「投餵」,最終難獨立。

朋友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她教過的學生,一二年級並不出眾,家長也沒有在外面報閱讀培訓班。但是這個孩子特別愛看書,上課也比較認真,把老師講的重點內容,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都掌握了。結合著自己大量的閱讀,隨著年級升高,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好,特別是寫作,很有自己想法,閱讀理解能力也非常強。

在學習上,扶著孩子走,比牽著孩子走,對孩子的幫助更大。

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孩子,學習後勁才更強。


3、「零基礎」≠「0接觸」

零基礎不是「0接觸」,孩子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才是未來學習的關鍵所在,而這種能力,就是【自學能力】。

著名的家庭教育家蔡笑晚先生,一生6個子女,5個博士,他的成功教育經驗,多年來一直受到很多家庭的尊崇,他也被世人尊稱為「博士爸爸」。

細觀蔡笑晚先生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你會發現,他其實對孩子「自學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蔡先生的家裡,最常見的一幕莫過於一家子都趴在書桌前,各自看自己的書,預習、做練習,如果孩子遇到困難,第一時間不是問,而是自己尋求解決辦法;如果實在不懂,那麼兄長之間教的也只是方法。

蔡老的孩子,正因為具備了自學能力,不僅為跳級創造了條件,而且爭取了很多寶貴的黃金歲月,更重要的是:較強的自學能力大大促進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開發,為孩子在未來更高層次競爭中贏得了優勢,並且越到高處越明顯。


然而,自學能力的培養也並非一蹴而就,在具體的操作上,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 「自學能力」3個潛在條件

凡事講基礎,自學能力的培養也一樣。紮實的基礎知識是必備條件,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是契機,孩子對目標追求的強烈欲望是動力。家長在生活中,有意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具有「自學」的潛質。

2)「自學能力」,3個關鍵培養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越早越好。在生活中放手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在已學知識中讓孩子搞清楚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未學知識中讓孩子養成預習好習慣,這3點能夠有效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3)「自學能力」,3個補充條件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要從孩子感興趣的內容著手,孩子在自學的時候要學會且必須做好筆記,找一個學習上的夥伴,做到這三點,能夠讓孩子在堅持自學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有信心。

古人有言:授之於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教給好的方法,才是為孩子做最好的籌謀。

相關焦點

  • 一年級零起點入學真的可以嗎?幾個重要能力的培養,家長要重視
    很多媽媽在孩子上了一年級後,才開始抱怨零起點入學真是個坑。直到真正上學後,才體會到零起點對孩子有多難?家長有多累?我家孩子當時上一年級前,也確實什麼班都沒報,也沒有上過啥幼小銜接班。拼音啊、算數也沒正兒八經地教過。
  • 教育部:小學將嚴格按照「零起點」入學,作為家長,你敢零起點嗎
    01.讓孩子零起點入小學,你敢嗎? 今兒一條熱搜引起了我的注意: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小學起始年級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
  • 教育部:小學將嚴格按照「零起點」入學,作為家長,你敢零起點嗎
    一條熱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小學起始年級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在上小學之前是否需要先行學習小學課程,也就是該上學前班還是可以從幼兒園直接入小學,這個問題上,一直是很多家長糾結和頭疼的問題。
  • 小學「零起點」入學,你需要做好3點準備
    ,上小學聽不懂怎麼辦?」而且,以上品質的培養,所需花費的時間精力會更多。因為,從長遠看,是學習習慣的差異,決定了你孩子的成績。閱讀能力一定要在學前培養起來。閱讀能力的訓練對孩子的綜合能力的提升是效果明顯的,所以值得下點功夫的。如果進入小學再去抓,那可能就真的落在別人身後了。
  • 現在不培養孩子這些能力,上小學要吃虧
    面對即將開學,小學即將迎來一大波要入學的新生寶寶。 這個時候寶媽就開始討論了,因為自2018年起,國家要求幼兒園禁止小學化教育,要還給孩子最好的童年時光。寶媽真的放心放養孩子的幼兒園時光,安心「零基礎」入學嗎?
  • 自學能力佳,走遍天下都不怕│孩子自學能力培養攻略
    點擊右上角,分享本頁面內容最近網上一個來自南非的DJ簡直火爆了,各種混音炫技,不輸於職業DJ高手,而且他只有2歲,對,你沒看錯,只有2歲……
  • 小學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了,你敢讓你的孩子零起點入學嗎?
    讓小學從起始年級開始零起點教學,這對學校來說並沒有什麼問題,老師從來都是零起點教學,什麼時候說教材上的知識不教了,直接跳過去了呢?哪個老師敢這麼做呢?但是你敢讓你的孩子零起點入學嗎?老師教學肯定是面向大多數學生的,如果全班的學生都是零起點入學,或者說大多數學生都是零起點入學,那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關鍵是別人的孩子也是零起點入學嗎?
  • 加強小學數學預習,讓聽課更有針對性,還能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預習使我們了解上課要學習的內容,把握新課的重點和難點,幫助我們在聽課時抓注重點,使學習更有針對性,還能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的孩子有預習呀,請問你的孩子是不是打開書看看,還沒幾分鐘就預習完畢呢?
  • 你希望孩子「零起點」上小學?當了10年幼教,我「被迫」選擇不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曾經表示:一定要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實行「零起點」教學,看國家的態度都是不上幼小銜接,我們為什麼按照國家的安排做呢?正好還能給孩子好好的放放假。1、先培養好孩子的生活習慣其實對於上小學前的年齡段的孩子們,首先就應該先培養好孩子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這樣孩子才能夠有學得進去想法,在孩子上幼兒園前以及上幼兒園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培養各種好習慣
  • 李玫瑾:孩子上小學前,這三個方面能力培養,比上幼小銜接更關鍵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提到,孩子在不同年齡段,培養的側重點不同,0-3歲是情感培養、3-6歲是性格培養,小學開始是能力培養,包括學習習慣、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自信等等。之前跟一位資深班主任聊天提到,現在的家長,在孩子上小學前,都在給孩子報各種班,生怕孩子落人一步,雖然剛開始上學的確會有點優勢,但之後這點微弱的優勢很快就會消失,其實比起給孩子上幼小銜接,更重要的是注重這3個方面的培養。
  • 小學一年級,入學3天考試,零分!零起點合理嗎?
    這位家長看到孩子成績後,倒吸了一口冷氣,然後,他問道:零起點,真的合理嗎?既然已經推行了零起點,那學校為何還要考試? 家長的問題十分尖銳,一語道出了目前小學教育的一個「漏洞」——零起點,與考試之間,如何協調? 教育部號召小學一年級零起點,其實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是,還是有人「急吼吼」想拔苗助長,你能有何辦法!
  • 小學階段孩子的這個能力,比成績更重要!家長必看
    閱讀,是人類攝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每個人都必須學會自學,閱讀就是自學的主要形式,閱讀能力就是一個人自學能力的核心。所以對於小學而言,應當儘早的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因為這將影響他今後的語文學習和作文水平以及數學甚至其他科目的學習能力。
  • 「零起點」學前教育新趨勢與對策--給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0-6歲的學前教育,不是傳統的小學、中學以學科大綱為目的的應試教育:不為「學得更多知識」,謀求 「能力全面發展」;不從應試角度思考,而從兒童能力發展的角度思考,關注孩子學習能力、語言發展、數理邏輯、情緒情感、社會交往、行為習慣六大能力的全面養成。值得指出的是,這是一個長期培養的過程,絕非突擊培訓可以達到的。
  • 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
    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培養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自學正在成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讓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方式。 現代的學生藉助網際網路可以輕而易舉地查閱資料,學生具有訪問如此多資源的條件,獲得唾手可得的大量信息,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輕鬆地自主學習。
  • 今年9月入學杭州小學一年級新生將實行零起點教學
    為什麼要推行「零起點」教學?杭州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說,有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在幼兒園階段提前給孩子上學科性的知識,現在家長「搶跑」太厲害了,孩子還沒上小學,就開始讓他們學拼音、學算術,違背了孩子的成長規律。「這種盲目拔高現狀,應該得到改變。」他說。
  • 《你好未來人類》:你跟孩子有多大仇,敢讓他「零起點」入學
    也有家長直指病灶:應該讓外面培訓機構一律不準接受一年級以下的孩子上文化課,讓老師零起點教,如果老師拼音一個月就教完了,直接讓孩子每天閱讀,不認字和拼音怎麼讀,放學回來作業多的寫到睡覺,真的零起點到時候哭的是家長。
  • 零起點教學,不等於孩子零準備入學,幼小銜接父母要避開這個坑
    &34;教學新規,主要是為了引導家長,不要讓孩子超前學習,要求老師嚴格按照各學科課程標準要求開展教學,從&34;教起,而不是以班上識字量多的學生為教學依據。學科知識的積累是基於一定的學習基礎素養之上的,零起點是學科知識的零起點,但學習基礎素養決不是零起點。
  • 12歲前,比起灌輸知識,培養這項能力更重要,影響孩子一生!
    12歲前,比起灌輸知識,培養這項能力更重要,影響孩子一生! 為下個月的花唄發愁, 被女朋友甩、挨領導批嗎?
  •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下發通知 要求做好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工作
    為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確保教育教學秩序,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進一步規範小學(含民辦)教學行為,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做好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工作。「零起點」教學是指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展教學,不以學生擁有任何形式的學科知識積累作為入學條件和教學基礎,不以部分孩子超前掌握的知識水平為教學起點。
  • 孩子上小學應該培養哪些重要能力?家有小學生必讀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孩子進入小學前,家長們總會擔心:「我們孩子從來沒有學過漢語拼音,在小學能跟上嗎?」,「這孩子平時在家很嬌慣,到學校去和小朋友起爭執怎麼辦?」......的確如此,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會有一系列變化,這對孩子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對新入學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家長必須了解這種變化,並採取有效措施,協助孩子度過這個轉折期。1、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則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指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督促孩子自覺遵守一天的時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