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使我們了解上課要學習的內容,把握新課的重點和難點,幫助我們在聽課時抓注重點,使學習更有針對性,還能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的孩子有預習呀,請問你的孩子是不是打開書看看,還沒幾分鐘就預習完畢呢?這樣的預習對學習新課有作用嗎?又有多大的作用呢?家長要教給孩子預習方法,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預習效果。那麼,家長要怎麼指導孩子的預習呢?
一、預習時要求孩子做什麼
1、讀一讀
(1)初讀課本,知道這一小節講了什麼內容,想一想,以前學過哪些知識點和這節課有關,這節課學習什麼內容?
(2)閱讀教材,從頭到尾把教材仔細讀一遍,看看自己能不能看懂,想一想這些新知識的基礎是什麼,自己掌握得怎麼樣,做一些必要的複習,為新的學習打好基礎,同時在閱讀教材時初步了解新知識的基本結構。
2、想一想
(1)思考:看完書把書合上,可以自己嘗試做一下例題,在做例題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哪一步自己不理解或不會做,打開書劃出來做上標記。
(2)再看例題,自己能不能解決困難。解決不了的,上課時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去聽,自己能解決的,預習向下繼續進行。
3、圈一圈
再讀課本,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概念、結論圈出來讀一讀,加深印象。在預習中遇到的疑難之處,做上標記,在老師講課時認真去聽。如有疑難問題寫出來,到校後,請教同學或老師。
4、做一做
做做課後的練習題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如有不會做的題,做上記號,上課請教老師。
二、預習時家長要做什麼
1、剛開始,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預習,即要按照預習提綱指導學生怎樣去預習。
2、當孩子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後,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預習。
3、當孩子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後,根據學生預習的效果和能力層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預習提綱,後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預習例題時,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與書本上的對照,再想想還有其他解法嗎?
4、家長要根據自己的預習要求來檢查孩子的預習效果。
總之,預習非常重要,課前進行必要的預習,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如果能夠堅持下去,相信你的孩子的數學成績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