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預習成為重要的學習習慣:培養自學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020-12-18 劉老師教育研究工作室

#幫助孩子有效的預習和學習#一般來說,同學們十分重視課堂上聽課筆記,到了課後會認真地完成作業,這是同學們常有的的學習方法。但是,筆者在這裡要說的是:如果同學們能把課前的預習做好,那學習效果又會怎樣呢?

河南省高考理科狀元王琦同學在學校學習經驗交流會上說:同學們可以通過預習,把握課堂老師要講的重點。

高中學生更要注重課前預習。與初三相比,高中的學習量會更大,學習任務也會更重,學生通過預習把握老師上課要講的重點,能夠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可是,有的同學卻與王琦同學的看法相反,他們會說:我覺得預習沒意思,是浪費時間,反正老師上課會講的。

但是,從許多學習成優秀的同學的經驗可以看出,課前不預習,聽課效率不高,學習效果就不會好。因為有許多知識,我們往往不可能一次就認識清楚,需要多次反覆地領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有一位同學曾經做過試驗:預習後聽的課,到晚上躺在床上,還能較完整地回憶起上課的內容。如果沒有預習就去聽課,課後只能記得一些大概。

比如,只記得一個公式,至於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如何證明的就印象不深了,還有課上講的例題,也模糊不清了。

由此可見,預習是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一環。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對所學新課有了整體的了解,對新課要講什麼、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心中有數,聽起課來得心應手。

1預習能把握課堂重難點、使聽課思路更清晰

經過預習,心中有數,容易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師的思路前面。當老師講到一個陌生的概念時,就會想想它是怎樣建立起來的,與它相關的概念有哪些。例如,老師講到化學中的鹽時,就能馬上想到酸和鹼,想到酸、鹼、鹽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通過預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學的習慣

通過預習,先解決一些自己可以弄明白的問題,而面對不懂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上課就能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而且疑難處由於自己預習時思考過,再聽老師講解就容易明白。

這樣,學習內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強。同時由於有部分知識自己已經明白,也就能節省些時間來深入地思考疑難問題,歸納並學習老師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預習時,雖然不能把新課內容全部理解,但是只要思考,總能理解些。對自己理解的東西,我們對它會產生興趣。雖然努力仍未理解的東西,我們對它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慾。

在這種心理狀態下聽課,精力自然就會集中到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上。聽課時目的明確,注意力就會集中,思維就會主動。再經過老師的講解、指點與啟發,對知識的領會便可以進入更高的境界。

同學們,請記住,預習是課堂學習重要組成部分,把預習和課堂學習緊密結合起來,讓預習成為習慣。

(作者:楊玉燦)

相關焦點

  • 學習只會靠老師的學生是蠢才,提高自學能力先從預習開始
    現在的很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或者畢業後很少能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這類學生有一個共性就是不會真正學習,學習完全靠老師,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差,離開老師什麼都不會學。其實學習的重點並不是某個知識點的學習,而是學習能力的提高,想提高自學能力從學會預習開始。
  • 勤於使用工具書,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眾所周知,工具書是學習的好幫手,被稱為「無言的老師」,「教科書的教科書」。要培養勤用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是學習的拐杖,學生如能主動藉助工具書就能自行解決許多學習上的疑難,提高語文學習的意識,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選對工具書,對孩子的學習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有效的預習可以提升自學能力,學習任務也不拖拉了,方法有這些
    所以,如果課前就把預習做好,自己聽課效率會高很多,學習效果也就出來了!而且,預習也能提升學生自己自學能力,這次我們很多其他同學經歷了自己可以在家一個人上網課學習的過程,其實就非常重要考驗自己應該怎麼進行學習活動時間、任務分配的能力,而預習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相對較少,但是卻能讓自己聽起課來更有針對性,因為在預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懂的內容,然後等到老師講課就容易找到適合自己不懂的地方。
  • 初中英語,做好課前預習,提高學習效率從三方面入手
    無論是語數外還是理化生,任何一個科目的學習都離不開課前的預習。通過預習,我們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會有大體的了解,這樣就可以提高我們的課堂學習效率,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那麼怎樣才能做好課前預習呢?大家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預習新課的單詞課堂上,受時間所限,老師對於單詞講授時間並不是很多,如果我們課前不進行預習,我們就會發現,連單詞的基本發音都沒有掌握,還不知道單詞對應的漢語是什麼意思的時候,老師就已經進入課文的學習了。
  • 加強小學數學預習,讓聽課更有針對性,還能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預習使我們了解上課要學習的內容,把握新課的重點和難點,幫助我們在聽課時抓注重點,使學習更有針對性,還能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的孩子有預習呀,請問你的孩子是不是打開書看看,還沒幾分鐘就預習完畢呢?
  • 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
    >小學數學課堂氣氛通常是緊張且壓抑的,使得小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渴望,沉悶的課堂氣氛是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的重要原因,長期下去會造成課堂效率低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學生數學的學習,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加入課堂的探究和討論,引導學生運用抽象思維總結出數學問題,教師設置的課堂問題要明確,有啟發性,不能套路似的提問「你學會了什麼、你知道了什麼」。教學情境的設置應該與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可以將社會中各種新聞熱點融入課堂教學,既可以讓他們與時代接軌,也可以讓他們關心國家和了解社會發展情況。
  • 高效率的學習,不應該是空喊口號,應該從落實高效率的預習開始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了很多教師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特別是對於處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習興趣的提高和學習方法的掌握,比起基礎知識的學習更加重要。傳統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往往以灌輸式教學為主要方法,比起學習能力更注重學習成績和分數。
  • 如何做好課前預習,提高聽課效率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可以對自己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從而有重點、有目的地去聽課,尤其是預習自學時不能弄懂的知識,更會注意老師的分析與推理,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預習時,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對課文中關鍵知識點、知識結構可圈可點,可做些筆記,以理清哪些內容已經了解,哪些內容還有疑問或是自己還弄不明白(即找到自己學習中的重點、難點)。這樣既能夠為以後的學習積累資料,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
  • 從小學就開始重視這5種學習能力的培養,孩子數學學習不會差
    孩子計算能力好,會大大提高做事的效率,節約寶貴的時間,這在數學學習中尤為重要。家長即便工作忙,也不要忽略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可以每天讓孩子做5分鐘口算,家長做監督。一開始,孩子5分鐘內能只能做完20道口算,但到後面,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快,正確率越來越高,形成自己計算的習慣後,就不用擔心孩子會去依賴計算器了。
  • 語文成績好的學生都會自學,培養語文自學能力不只是會標自然段
    通過我的教育實踐,我覺得教語文其實是交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讓孩子們學會閱讀,這樣就能提高語文的綜合素質了。語文成績好的學生自學能力都比較強,所以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自學能力很重要。那麼小學生該如何培養語文自學能力呢?我認為要讓孩子們認識到,學習不是老師的事,不是給家長學習,而是給自己學習。
  • 培養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自主學習能力的探討
    因而,小學語文課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角色,給予學生足夠的表現機會,使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小學生在語文課上自主學習形式多樣,但都體現在做課堂的小主人。如在語文課上自學生字詞,敢於提出問題等等方面,這也是我們教師重點培養的自主學習能力。
  •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是培養的必要因素
    一、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在學習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習慣可成自然,習慣即為平常。一種好的學習習慣,可能相伴永遠,受益終身;,而如果一旦形成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糾正起來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是培養一種好習慣的數倍。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顯得異常重要。學習習慣包括閱讀習慣、書寫習慣、作業習慣、思考習慣、鑽研習慣、預習習慣、溫習鞏固習慣等。
  • 不會預習的孩子終將也不會學習,堅持一年,學會主動學習
    在預習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問題都可以自己解決,這樣無疑就培養了孩子自學的能力,並且為孩子將來的學習之路奠定了基礎,也成了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未來是人才競爭激烈的社會,所以培養學習能力還是尤為重要的老師,讓孩子預習新的知識,又有很多學生喜歡偷懶,老師上課講的時候只要認真聽就可以了,這種懶惰的思維,就是不喜歡主動學習,這樣孩子就自己放棄了努力的方向,預習是一門技巧,需要我們不斷的去驗證,尋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
  • 初一新生數學學習習慣如何養成,初中數學教師給出了20條習慣
    回想起孩子剛入初一時,孩子班上的數學老師一上來就給大家列出了20條必須養成的數學學習習慣,並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領會。這20條數學學習習慣分為四大類,即課前習慣、課堂習慣、課外習慣、溫習習慣。這裡先講5個習慣。
  • 初一新生數學學習習慣如何養成,初中數學教師給出了20條習慣
    這20條數學學習習慣分為四大類,即課前習慣、課堂習慣、課外習慣、溫習習慣。這裡先講5個習慣。一、課前習慣1 課前預習習慣提前預習,是培養自己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這不等同於課外班提前上課),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
  • 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思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也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美國南北戰爭」學習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北方資產階級和南方種植園奴隸主,從自身利益出發,就關稅、勞動力、市場、原料等進行課堂表演,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通過角色表演,既能深化對該部分內容的學習,還能身臨其境,提高課堂參與度,改變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參與初中歷史課堂學習的興趣,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和綜合技能。
  • 如何提高線上教學效率?
    一、鑽研教材,提升素養 網課搭建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雖然是線上教學,但是作為學科的教師,在上課前,備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成功的教學,必然需要吃透教材,教材承載著學科教學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課程目標。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訓練學科技能,培養學科能力和方法,陶冶高尚情操。
  • 高中學習難?或許是因為你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麼,我們需要養成什麼樣的良好習慣呢?1、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手段,提前預習課本上的知識,獨立查找信息,並發現難題。以便可以集中精力在課堂上解決它們,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更有針對性的。
  • 孔子曰;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三年級前,要培養學習好習慣
    卻很少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怎麼樣?其實好的成績來源於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小學三年級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確保孩子優異成績的基礎!所以,三年級前請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它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孩子進入小學後的三年級前,早期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時期。
  •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範圍,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但這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什麼事都要有求知慾,好奇心,這往往是培養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養成了這種思考習慣,有利於思維品質的訓練。  再次,應該學會發散思維,養成聯想的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