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有效的預習和學習#一般來說,同學們十分重視課堂上聽課筆記,到了課後會認真地完成作業,這是同學們常有的的學習方法。但是,筆者在這裡要說的是:如果同學們能把課前的預習做好,那學習效果又會怎樣呢?
河南省高考理科狀元王琦同學在學校學習經驗交流會上說:同學們可以通過預習,把握課堂老師要講的重點。
高中學生更要注重課前預習。與初三相比,高中的學習量會更大,學習任務也會更重,學生通過預習把握老師上課要講的重點,能夠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可是,有的同學卻與王琦同學的看法相反,他們會說:我覺得預習沒意思,是浪費時間,反正老師上課會講的。
但是,從許多學習成優秀的同學的經驗可以看出,課前不預習,聽課效率不高,學習效果就不會好。因為有許多知識,我們往往不可能一次就認識清楚,需要多次反覆地領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有一位同學曾經做過試驗:預習後聽的課,到晚上躺在床上,還能較完整地回憶起上課的內容。如果沒有預習就去聽課,課後只能記得一些大概。
比如,只記得一個公式,至於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如何證明的就印象不深了,還有課上講的例題,也模糊不清了。
由此可見,預習是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一環。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對所學新課有了整體的了解,對新課要講什麼、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心中有數,聽起課來得心應手。
1、預習能把握課堂重難點、使聽課思路更清晰
經過預習,心中有數,容易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師的思路前面。當老師講到一個陌生的概念時,就會想想它是怎樣建立起來的,與它相關的概念有哪些。例如,老師講到化學中的鹽時,就能馬上想到酸和鹼,想到酸、鹼、鹽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通過預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學的習慣
通過預習,先解決一些自己可以弄明白的問題,而面對不懂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上課就能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而且疑難處由於自己預習時思考過,再聽老師講解就容易明白。
這樣,學習內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強。同時由於有部分知識自己已經明白,也就能節省些時間來深入地思考疑難問題,歸納並學習老師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預習時,雖然不能把新課內容全部理解,但是只要思考,總能理解些。對自己理解的東西,我們對它會產生興趣。雖然努力仍未理解的東西,我們對它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慾。
在這種心理狀態下聽課,精力自然就會集中到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上。聽課時目的明確,注意力就會集中,思維就會主動。再經過老師的講解、指點與啟發,對知識的領會便可以進入更高的境界。
同學們,請記住,預習是課堂學習重要組成部分,把預習和課堂學習緊密結合起來,讓預習成為習慣。
(作者:楊玉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