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工具書是學習的好幫手,被稱為「無言的老師」,「教科書的教科書」。要培養勤用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是學習的拐杖,學生如能主動藉助工具書就能自行解決許多學習上的疑難,提高語文學習的意識,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選對工具書,對孩子的學習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學習是個終身不斷進階不斷知新的過程。單靠學生在校所學到的知識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將來在學習和工作中的需要。因此。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切實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學會查字典,並且能夠充分利用字典這個「無聲的老師」排除學習上的障礙。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 教給學生查字典的方法,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小學階段,要教給學生學會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並能運用數筆畫的方法查難檢字。在學習每一種方法時,都要先指導學生掌握各方法的操作步驟。此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各種正確的查字方法,熟練地查出所查字的音、形、義。
其次,要使學生學會準確選擇字義。學生在初學時,很容易出現會查字典但不會選擇字義的現象。為解決這個問題,應加強選擇詞義的訓練。我引導學生在查字典選擇字義時,要先把字的幾種解釋都放在詞中,讀讀想想,看哪種解釋比較合適,引導學生討論,從而選擇出正確的意思。例如:「疾走」一詞中的「疾」字,字典上有四種解釋:①病;②恨;③快;④疼痛。學生通過把這四種解釋放在詞中讀想,很快便會選擇出第③種解釋。
2 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查字典的方法
學生掌握了正確查字典的方法以後,還要引導學生能在不同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查字典的方法。如果在寫作時,想寫某字但不知道怎樣寫時,就可以用音序查字法來查,查著字後,可以根據所表達的意思從查到的同音字中選擇正確的字,在課外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根據字的部首,通過部首查字法來讀準字音,理解字義,從而排除閱讀中的障礙。當遇到一些獨體字或不知道字音而用部首查字法又查不出來的字時候,就可用數筆畫查字法,從而讀準字音,理解字義。這樣經過練習,可以使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能夠靈活正確選擇不同的查字方法。
3 掌握查字典的規律,提高查字典的速度
學生掌握了查字典的基本方法之後,還要使他們掌握查字典的規律,使他們能靈活運用查字典的方法,提高查字典的速度。對於有音節的字,學生可根據音節用音序查字法理解字義。按照音序查字的方法步驟,先查音節,再查字,速度太慢,為了提高速度,可以使學生熟記拼音字母和音節的順序,藉助字典上的音節查字,從而提高用音序查字法檢字的速度。
4 經常練習,培養查字典的能力
學習的能力是經過練習逐步形成的。練習是學生的心智技能和動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要使查字典形成技能,成為學生的一種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必須經過反覆練習。預習課文時,要求學生查字典。閱讀課外讀物,也要求學生查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但是有些詞能夠根據上下文或可以根據詞定義時,要引導學生善於用腦。聯繫上下文或根據字義來推斷字詞的意思。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葉聖陶先生說:「工具拿在手裡,必須不斷地使用才能練習成熟練技能的。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因此,學好語文必須多聽、多讀、多說、多寫,養成勤於高效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學生經常練習,正確運用,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查字、詞典的習慣,使查字、詞典成為一種能力,為學生自學打基礎,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