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激發自主學習方式,督促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2020-09-18 暖陽鴿說教

當孩子上學回家以後,家長該如何督促他的學習就成了頭疼的問題。每個家長或許都有過催促孩子寫作業的痛苦經歷,都希望孩子有自覺學習的能力,就不用再去催促孩子去學習了。那麼,家長要讓孩子有自覺學習能力就要培養孩子學會自主學習,即是學會主動獲取、主動體驗、主動思考、主動思維、主動評價的能力。所以,父母為了孩子,為了自己,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學會自主學習。

一、培養孩子自學興趣,

家長要先讓孩子快樂上學,快樂學習,鼓勵孩子找到自學興趣。只有他們認為有興趣,才會為學習流汗苦練。也就是要幫助孩子掌握自學方法,培養他們自學的習慣,讓他們願意學主動學,知道怎麼學,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一)培養主動自學習慣。

每天放學回家,家長可以先陪孩子坐下,先談談今天的學習狀況,看看功課做什麼,讓孩子明白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功課,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任務,儘量讓孩子在30分鐘左右完成。

(二)指導孩子找尋答案。

當孩子遇到不懂的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時,孩子會求助於家長,但作為家長,不能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陪孩子查閱課本內容,再用《新華字典》、《成語詞典》、《英漢詞典》等工具書查詢,和孩子分析討論,讓他知道遇到困難時,可以從哪裡尋求幫助,不一定要等待大人或他人的幫助與答覆,自己就能想辦法搞定。

二、訓練孩子專注漸長。

家長要知道孩子還小時,完成作業的時間不能太長,可以通過簡單的中間休息來調節,將要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時間切割成兩三個小節,節與節之間可以休息一下。隨著孩子年紀漸長。讓孩子完成作業的專注漸長,減少休息時間,甚至不中途休息,讓孩子指導只要專注做一件事情,就能很快完成;只要需專心完成功課,才能寫得又快又好,達到自己臆想之中的效果。

三、引導孩子發現方法。

家長要創造學習氛圍,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目標計劃,並引導孩子按照這個計劃開展學習,在獨立學習中堅持,讓孩子能獨立發現學習方法,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勞動、學會生存,發現自己在學習、生活、交往中的成功方法,形成自醒、自勵、自控的健康心理素質,從而不斷促進自身優勢和特長的發展。


四、鼓勵孩子自我反省。

在孩子學習過程中,家長要關注與培養孩子自我檢查和自我反省的習慣,查找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和漏洞並改正,形成&34;的自己獨特的學習思維,使孩子能主動閱讀求知、操作體驗、探索樂趣、獲得讚譽感和成就感,在學習中挖掘樂趣與愉悅,能滿足孩子的追求欲望。

五、增強孩子挫折磨難。

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強&34;的教育形式,利用&34;的督促教導,激發孩子努力去實現願望的動力。其實就是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即便失敗了也沒什麼,要鼓勵孩子繼續想辦法嘗試,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積極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提高孩子自我學習的能力。比如:當家長發現孩子的寫字筆畫錯誤、計算過程錯誤之時,提醒孩子要注意檢查文字的筆畫結構與筆順、計算法則的正確應用,檢查結果。如果孩子粗心大意,就可以讓孩子嘗試老師批改的&34;的評判,並感受重寫或重做的&34;,告誡孩子做事與學習必須認真細緻,反覆查驗,並及時糾正的自我醒悟的過程。

總之,家長要在&34;的基礎上,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孩子以&34;、&34;、&34;的自主學習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的是有系統、不間斷地嚴格要求,決不允許任何一次例外,對於孩子表現出來的良好學習習慣,也不能視而不見,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讚賞,鼓勵孩子堅持下去,督促孩子形成習慣。同時,家長也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以免造成負作用,反而起不到督促孩子學習的功效。

本文原創是@暖陽鴿說教 ,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議,歡迎留言與點評!

相關焦點

  • 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 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思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學生正處於心理發展,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我們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深刻的歷史文化教育,讓學生充分了解國家歷史、世界歷史,通過辯證的分析和理解,沉澱厚重的文化內核,建構全面穩定,積極健康的人格。因此,在初中歷史課程設計上,教師要轉變傳統單純的知識教授和技巧訓練的教學模式,創設主動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將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以參與者的姿態發現歷史,了解歷史,並能夠以史為鑑。
  • 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與合作
    1.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以興趣為導向的學習,才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便賦予了學生絕對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以小組參與的方式走進課堂活動,思考並探討知識、課堂話題,讓沉悶的課堂活起來,這將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
  • 自主學習那麼重要,作為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習慣?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自主學習習慣在如今的孩子身上是稀缺品。無論是高中生,還是中小學生,基本上都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如今班級授課的方式下,孩子們已經習慣了有老師的監督。當老師不約束孩子的時候,很少有孩子知道自主學習。
  • 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大膽實踐法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幼兒各年齡段生理、心理和思維發展的特點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規律,結合一日活動中及各學科教學特點,從小事抓起,打好基礎。一是在課堂上,教師抓住每一個活動環節,促進幼兒多想、多說、認真聽、細心看。幼兒說的時候引導幼兒說出是「怎樣想……」就是要求幼兒知其然;二是提供機會,激發興趣。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習越來越輕鬆?
    換言之,習慣造就了我們。正是這些每天都在重複做的事情,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優秀。是的!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想要孩子成為優秀之人的最佳途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前提。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習越來越輕鬆,日子越來越快樂。
  • 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幼兒教育改革日漸深入的今天,幼兒園在教育過程中對確立幼兒主體地位、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基本態度正在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但是,從家園共育的角度審視,家庭中促進幼兒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尚未在實踐中提升到應有的高度。這可能是幼兒園的家長工作殛需得到改進的一個課題。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興趣與良好的學習習慣?
    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甚至不少母親為了照顧孩子,不惜辭工守在孩子身邊,但有時效果並不太理想!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講到底,學習是一個知識積累的漫長過程,因此,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非常重要。
  • 怎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掌握從小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非常有利。 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就可以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一、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先營造自主學習的氣氛。二、是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教科書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一些改編擴展,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三、立足於自主學習的起點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必須觸及學生學習的起點。
  • 孩子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家長工作又忙,如何激發他們學習主動性
    可是架不住老師總是找家長溝通,那麼對於工作很忙的家長,該如何激發孩子的語文學習主動性呢?既沒時間陪伴閱讀,也沒時間督促背誦和聽寫,全靠孩子自己學,完全沒有那種自律性,這樣的學習狀態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其實,有些老師一直倡導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有了內驅力,孩子就更主動願意去承擔學習的責任了。
  • 培養孩子自覺學習,先從良好習慣,惜時守時,自主獨立開始
    一個獨立自主生活的孩子,一個自覺學習的孩子,會讓家長省心不少,會讓老師舒心不少,會讓孩子自己開心不少,但說來容易做來難。怎樣才能讓孩子自覺學習?既是家庭教育的挑戰之所在,也是學校教育的責任之所在。培養自主學習的孩子,少不了家庭教育中家長的關愛與陪伴,少不了學校教育中老師的激勵與引導,少不了家庭和學校教育中的有效溝通,少不了孩子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自主之行動的堅持。
  • 老師該怎麼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以此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求知慾,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自主創新學習,變被動接受學習為主動發現學習,啟發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會學」,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數學學科素養與學習效率。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過有關學習品質的內容,提出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既然強調了學習品質的重要性,那到底什麼是學習品質呢?而我們又該如何去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呢?接下來會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從它開始!
    顯然,我並不排斥做題這件事,甚至我覺得這是一件應該執行並持之以恆成為習慣的好事。對於多數孩子來講,3歲是一個轉折年齡。他們大多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開始了正式的群體交往。伴隨這個大的變化,兒童心智發育也進入了一個尤為重要的新階段。我個人認為,從3歲入園開始,孩子就應當接受一定量的做題訓練。這對於日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很大幫助作用。
  • 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於學生形成強烈的成長動機,激發求知慾,形成合理競爭態度和方式。只有建立一個團結、活潑、文明、進取的班集體,學生之間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才能讓學生在集體中去尋求歸屬和依託。正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 讓學生在高中時代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如何讓學生在日後走出校門後還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作為教師應重點思考的問題。「教書育人」不僅是要體現在學生在校期間的教育,更應是能夠促進學生日後的全面發展,這才真正體現了教書育人的本質。通過自主學習,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學習的技巧,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將自主學習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是責無旁貸的。
  • 做到以下幾點,幫助您的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低年級階段,家長聽到老師囑咐最多的一句話應該是: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到底這句良好的學習習慣作何解?什麼才算是良好的習慣?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告知則刪我想,所謂良好學習習慣可從以下幾點來分解:
  • 孩子不願意寫作業,找症狀"對症下藥",促進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當前,一些孩子在新學期開學之後,不願意寫作業,特別是一年級新生還不習慣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孩子不願意寫作業怎麼辦?家長首先要冷靜分析原因;然後再找準症狀&34;地解決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問題,促進形成&34;的學習習慣。一、了解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根源,是&34;的依據。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根源一般有三方面。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是不是都做過以下努力?比如:花費很多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設定考100分的目標,還許諾他要是取得好成績,就給他一個大大的獎勵。這麼做在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長期下去孩子和家長都會很累。那麼,怎麼輕鬆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 @新手家長,這份一年級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攻略,拿走不謝
    以緩解一年級新生家長心中產生的焦慮,更明了該從何處入手去配合學校老師,家校攜手,共同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剛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小學生特別的活潑好動,行為自由散漫,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自我約束能力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