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階段,家長聽到老師囑咐最多的一句話應該是: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到底這句良好的學習習慣作何解?什麼才算是良好的習慣?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告知則刪
我想,所謂良好學習習慣可從以下幾點來分解:
—有時間觀念。知道什麼時候該起床,何時該出門上學,何時該完成作業,何時該洗漱睡覺。
—學習積極主動有計劃。知道今天的作業有哪些,先完成哪一科,後完成哪一科;知道明天該上什麼課,該準備什麼課本和教具;每天的作業知道先自己檢查之後再交給家長籤字。
—有耐性,有定力。玩耍與作業相衝突的時候,知道先完成作業再玩耍;作業比較多或比較難的時候,能耐住性子堅持完成;課文與字詞需要反覆抄寫與複習時,每一次重複都像第一次一樣認真,而不是因為讀過寫過默過便心生敷衍。
—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一點,可翻看我之前寫的《大語文時代,你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嗎?》
以上四點,看起來容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會發現很有些難度。畢竟,在低年級階段,除了晚上的作業時間,早上起床上學的時間點也是一番雞飛狗跳。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告知則刪
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這些習慣呢?
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和孩子一起定一張學習生活計劃表。這張表上,不要求逐時逐刻都設有目標和計劃。對於低年級來說,由於他們學習的科目不多,內容也不深,主要以適應,培養學習習慣為主。因此,這張表上可以只設定以下幾個時間段:
早上需要起床的時間點。
下午放學後開始寫作業的時間點。
晚上一家人開始吃飯的時間點。
晚上孩子需要洗刷睡覺的時間點。
設定時間點時,可以和孩子商量,解釋為何要設定在這個時間點,而不是其他時間點。甚至可以在確定這張時間表前,於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提醒孩子注意時間。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告知則刪
比如,今天起床晚了,導致出門遲了,結果到學校時校門口外幾乎沒有其他孩子的身影。有過這樣前因後果的時間感受,孩子就更能接受和理解這樣設置時間的原因。
時間表定好後,家長前期可以日常保持提醒:提醒孩子注意洗漱的時間;提醒孩子專心完成作業等等。
家長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還在規定時間點內,比如,規定孩子要在晚上八點之前完成作業,在八點到來之間,不論孩子寫得如何,不要再進行催促。
當孩子逐漸有了這種時間觀念後,家長也要有意識地慢慢退出這種提醒。唯有家長退出日常提醒,孩子才可能真正獨立地掌握時間。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告知則刪
其次,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由於孩子還處於低年級,這種獨立主要是指日常生活的獨立。比如,獨立洗漱,獨立穿衣,獨立記住課表,按課表收拾書包,準備明天要用的書本和教具等等。
有些家庭中,由老人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或者父母比較急躁,通常會覺得孩子做得不好或太慢,不如自己替孩子做完。
這種情況下,建議家長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和急躁的心情。唯有讓孩子自己動手,他/她才能知道何為掌握。知道了什麼是掌握,才能逐漸變得主動。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告知則刪
最後,培養孩子健康良好的作息習慣和有益的愛好。
好的作息習慣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何謂有益的愛好?下棋,運動,畫畫,寫字,閱讀等等都算有益的愛好。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建議至少養成孩子的一項體育愛好。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強健孩子的體魄,鍛鍊孩子的意志力,陽光孩子的身心,更可以潛移默化的養成孩子積極主動的心態。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告知則刪
做到上面幾點,再輔之以堅持,相信必然可以逐步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