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很全很到位,請家長查收!

2021-02-19 學生之道


播下一個行為,你將收穫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可見,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益。「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再偉大的成就,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學生階段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雖然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習慣。

下面這份學生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為孩子收藏!

一年級習慣

項目

內容

學習習慣

1、按時完成作業。

2、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

3、能閱讀拼音小故事。

生活習慣

1、每晚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

2、早睡早起。

3、按時吃飯、不吃零食,愛惜糧食。

4、愛護書本、愛惜學習用品。

5、自己穿衣服、繫鞋帶。

交友習慣

1、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不打架、不罵人。

2、樂於幫助同學。

3、不與陌生人交往。

健康習慣

1、早晚刷牙。

2、飯前便後要洗手。

3、不買小攤食品。

4、按時做兩操。

行為習慣

1、見到老師和客人主動問好。

2、不亂扔果皮紙屑。

3、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

其它習慣

對他人的幫助要心存感激。

二年級習慣

項目

內容

學習習慣

1、每天預習半小時。

2、獨立完成作業。

3、認真聽講。

4、自覺閱讀課外書。

生活習慣

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2、吃飯不挑食。

3、早睡早起。

交友習慣

1、不與陌生人交往。

2、不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同學。

3、同學間要相互幫助。

健康習慣

1、早晚刷牙。

2、飯前便後要洗手。

3、不買小攤食品。

4、每天鍛鍊身體一小時。

行為習慣

1、會用禮貌用語。

2、按順序上下車。

3、愛護花草樹木。

其它習慣

1、學會感恩。

2、隨手關燈和水龍頭。

三年級習慣

項目

內容

學習習慣

1、每天預習。

2、獨立學習和思考問題。

3、閱讀課外書。

4、作業乾淨整潔。

生活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合理安排時間。

3、不吃零食。

交友習慣

1、能學到身邊朋友的優點。

2、遠離品行惡劣的人。

3、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

健康習慣

1、勤洗澡、勤換衣。

2、每天堅持鍛鍊身體。

3、有良好的用眼習慣。

行為習慣

1、主動排隊上下車。

2、愛護花草樹木。

3、用文明語言和別人交談。

其它習慣

1、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

2、孝敬父母。

四年級習慣

項目

內容

學習習慣

1、自主學習。

2、積極思考。

3、每天預習、複習。

4、作業乾淨整潔並且正確率要高。

生活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合理有效安排時間。

3、不吃零食,不買三無食品。

交友習慣

1、尊重他人。

2、真誠。

3、分辨是非。

4、不與品行惡劣的人交友。

健康習慣

1、衣服乾淨整潔。

2、每天鍛鍊不少於一小時。

3、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行為習慣

1、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2、與人交往注意語言和舉止文明。

其它習慣

1、愛家人、愛同學、愛學校。

2、能夠為父母及家人分擔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六年級習慣

項目

內容

學習習慣

1、自主學習。

2、積極獨立思考。

3、每天預習、複習。

4、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5、閱讀科普讀物與文學作品。

生活習慣

1、合理有效安排時間。

2、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交友習慣

1、熱情大方。

2、友好真誠。

3、和積極向上的人做朋友。

4、關心幫助朋友。

健康習慣

1、日日講究衛生。

2、堅持不懈地每天鍛鍊。

3、不管對於學習還是生活,都用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

行為習慣

1、自覺維護公共秩序。

2、與人交往語言和舉止文明。

3、與他人尤其是外賓交往自然大方。

其它習慣

1、學會感恩他人和社會。

2、熱心參加公益活動。

教育就是習慣培養。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很多,上面的習慣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習慣,在孩子12歲以前養成,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接下來,梅老師再為大家分享孩子初中階段需要養成的學習習慣。

初中三年是孩子一生很重要的受教育階段,很多家長心情急切,望子成龍。但更多的是從眾學習,沒有做好整個中學期間的習慣和能力培養規劃,錯過習慣和能力培養的最佳時間,等發現問題時已經很難改正。

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以下五個環節:聽講、筆記、作業、改錯、總結。這五個環節與我們的成績息息相關,非常重要。

和成績的關係度:聽講與筆記,約40%,作業約10%,改錯約20%,總結約30%。

具體做法:聽講、筆記,時間分配:80%時間聽講,20%時間記筆記。

聽講聽什麼:老師對一個題目的思路突破分析,一個題目或者一類題目的總結,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筆記記什麼:
(1)基礎的定義、定理、性質(一定要理解記憶)
(2)自己課上的靈感
(3)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4)老師的歸納與總結

作業:認真完成作業是對課堂知識的落實,很重要

改錯:對自己沒掌握的知識的及時彌補與修正

總結:總結的時間不需要太長,但是對能力提升很重要。把自己的知識體系歸納總結,編織成網。

1.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作業

每天及時將作業完成,效率很重要!不能一邊做一邊玩,要高效率學習高效率玩!初中學業任務加重,效率很重要。

2.做題書寫整潔、清晰

開始重點要求步驟,對題目解答交待清楚,通過步驟反應思維過程,不能出現跳步現象。當步驟清楚時再要求書寫整齊(尤其男孩書寫可能會馬虎些)。

做好四會:會聽、會做、會講、會變。

會聽:會聽老師講課的關鍵點,聽講效率高
會做:把會的做成對的,準確、規範進行書寫,表達自己的思路
會講:把自己會的東西講解出來,能力達到一個新的層次
會變:題目的形式發生變化,能發現本質,準確解答

具體做法:

1.家長裝傻讓孩子把題目講給你聽。

有時候家長要傻點,題目的解答你看懂裝沒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說你看不懂,讓孩子把過程講給你聽,過程中還可以裝傻提些問題。

這樣既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讓他(她)對題目理解更深一層。同時更讓孩子有成就感,爸爸媽媽都不明白的題,是我給他們講明白的。

聽懂不意味著會做,會做不一定能做對。講題會進一步加深對題目的理解,對能力提高大有好處。

2.讓孩子學會總結,做讀書筆記交流體會。

學會一個章節或一冊,讓孩子給你總結下知識。剛開始你可以幫助他(她),讓他(她)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最重要。

有些時候放鬆下,讓孩子讀些名著或勵志類書籍,有感想時讓他(她)做好筆記,你也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交流對人物的感受和心得體會。

會總結和歸納,才能讓學習更高效,才能做到舉一反三一。

改進學習的思路,做好三多:

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

一題多解,打開思路,找到巧法
多題一解,歸納總結,找到通法
一題多變,形式多變,找到模型

初三在延續思維能力提高的基礎上,讓孩子逐漸養成自學習慣,自己學會整理和查找資料。

最開始,家長可以操作讓孩子看,逐漸讓孩子自己整理家長給予指導,到最後讓他(她)自己整理。

比如:

老師經常會要求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跡,最開始上網幫助孩子查資料,後來就讓孩子自己查、自己整理。

開班會的資料也是自己查自己整理,其中有些圖像需要孩子自己用相機拍。

另外,如果孩子喜歡玩魔方,就讓他(她)自己上網查資料、整理相關資料(玩魔方有助於培養孩子空間想像與動手能力)。高中需要很好的自學能力,有意識做這方面培養,才能慢慢放手。

1.要堅持

有家長說,給孩子建立習慣的過程中很難堅持。這讓我想起身邊很多熟悉的場景。

一個小學生已經堅持了兩個星期每天早起鍛鍊,結果某天晚上和家長一起看《中國好聲音》到11點多,第二天早上起不來,從此再也沒有進行過早鍛鍊。

一個高中生好不容易在家長、老師的合力下,上繳了手機也不再上網玩遊戲,可某一天在同學的拉攏下又一次身陷網遊不可收拾,儘管自己的保證書還隨身攜帶。

有很多愛美人士苦苦堅持數天晚間節食,結果一場好友聚會便自此守住餐桌回歸舊途,飽享口腹之慾卻事後自責不已。

查爾斯·杜希格在《習慣的力量》中說:「習慣從來不會消失,它蟄伏在大腦的基底核,當正確的暗示和獎賞出現時,它會再次出現。失憶老人能找到回家的路,老鼠能在巧克力的誘惑下進出迷宮,都是這個道理。」

2.寫下來

你的「習慣建立計劃」具體嗎?有白紙黑字寫下來嗎?

事實上,在習慣建立的過程中,「寫下來」這個動作非常關鍵,通過寫下來我們才能在頭腦內確認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才能梳理清楚這些要素之間的關係,才會不自覺地模擬即將發生的場景。

這些是實際行為發生的「先行組織者」,沒有這些確定性的演練,我們的大腦缺少真切的行動指南。我們做事之前,大腦需要「儀式感」,其實質上是內心歸屬的確認,我們生活中幾乎處處都需要「儀式感」,不是嗎?

3.做可視化的進展記錄

比如,某件約定的事情做好後,在日曆上做出標記,以示自己當下的進展。

這給我們對做好的事起到一個心理確認的功能,由此產生的成就感、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視——這是真正讓我們堅持下去的內在動力。

這個進展記錄儘可能放到醒目之處,另外也可以通過記日記的方式達到堅持的目的。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老師、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引導孩子做下去。

(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作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處理,感謝作者)

學生之道

學習、快樂、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請老師轉給家長!
    中學階段的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關係到孩子能否上一個好高中、好大學。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學生1-9年級各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推薦老師們和家長們看看。生活習慣1. 每晚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2. 早睡早起。3. 按時吃飯,愛惜糧食。4. 愛護書本,愛惜學習用品。5. 自己穿衣服、繫鞋帶。6. 放學後按時回家。交友習慣1.
  • 1-6年級「好習慣」養成要點一覽表,很全很到位
    學生階段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雖然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習慣。下面這份學生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為孩子收藏!
  • 新學期: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請老師轉給學生
    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很多,上面的習慣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習慣,在孩子12歲以前養成,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老師、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這樣孩子上了初中後就會很省心了。初中是這十二年中最重要的三年。
  • 1-6年級「好習慣」養成要點一覽表,很全很到位(轉給家長)
    學生階段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雖然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習慣。下面這份學生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為孩子收藏!
  • 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具體做法:1.家長裝傻讓孩子把題目講給你聽有時候家長要傻點,題目的解答你看懂裝沒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說你看不懂,讓孩子把過程講給你聽,把你講明白,過程還裝傻提些問題。
  • 1-6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習慣決定孩子未來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克服人的惰性,而一旦沾染上不良的習慣,再想改正就需要額外克服人的慣性了。今天,小曉為大家帶來一份小學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推薦各位寶媽、寶爸仔細看看。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基礎。小學生習慣養成一覽表下面的這份1-6年級的小學生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值得家長收藏!
  • 1-9年級好習慣培養指南,請老師轉給家長、學生
    下面這11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1. 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學生要學會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小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有不如意就埋怨環境。2..……」,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告訴孩子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方法。7. 仔細審題的習慣審題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學生1-9年級「好習慣」表,轉給家長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學生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請老師轉給家長!中學階段的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關係到孩子能否上一個好高中、好大學。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學生1-9年級各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推薦老師們和家長們看看。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
    尤其是準備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讓我們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值得參考
    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一年級習慣學習習慣1、按時完成作業。生活習慣1、每晚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2、早睡早起。3、按時吃飯、不吃零食,愛惜糧食。4、愛護書本、愛惜學習用品。5、自己穿衣服、繫鞋帶。交友習慣1、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不打架、不罵人。2、樂於幫助同學。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這份1-9年級「好習慣」請轉給學生和家長
    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轉給家長,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很多,上面的習慣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習慣,在孩子12歲以前養成,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老師、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這樣孩子上了初中後就會很省心了。
  • 小學各年級「好習慣一覽表」「學浪計劃」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一直以來,老師都在強調習慣的重要性,但卻很少有家長重視。在家長眼中,好成績才是教育的重點,才是孩子的未來,但是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怎麼要求孩子學習成績優秀,品格素質無憂呢?好習慣的養成是艱難的,甚至比提高學習成績更為困難。一個習慣的養成不僅需要孩子處在一個懵懂的年齡段,更需要家長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培養。
  • 小學各年級「好習慣一覽表」,習慣決定孩子未來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一直以來,老師都在強調習慣的重要性,但卻很少有家長重視。在家長眼中,好成績才是教育的重點,才是孩子的未來,但是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怎麼要求孩子學習成績優秀,品格素質無憂呢?好習慣的養成是艱難的,甚至比提高學習成績更為困難。
  • 新學期,1-6年級孩子習慣養成一覽表(轉給家長、學生)
    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而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有時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甚至終身難以彌補。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小學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推薦老師們和家長們看看。相信每一個老師和家長只要有愛心和恆心,一定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
  • 1-9年級「好習慣」養成要點一覽表,很全很到位(轉給家長)
    這就會對考生造成很大困擾,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學校,請同學們記住,低分高報的情況是有,但概率很小,千萬不要寄托在這上面。小陳老師的建議是,選擇與自己分數相近的學校可以衝一衝,比自己低15分的學校可以保穩,再低的就是保底。
  • 開學前: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請老師轉給家長
    學生階段是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尤其是準備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開學前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讓我們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
  • 小學1-5年級「好習慣一覽表」,習慣決定孩子未來
    播下一個行為,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可見,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益。精美源於細節,細節造就成功,「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再偉大的成就,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那麼,在需要打牢一輩子基礎的小學階段,各個年級必須養成哪些好習慣呢?
  • 致全旗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請查收
    致全旗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請查收 2020-09-05 0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9年級"行為好習慣"+"學習好習慣"一覽表+特級教師建議
    小學階段,重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更是習慣的培養。下面的學生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值得老師及家長永久收藏。「行為習慣」一覽表1年級學習習慣●按時完成作業;7-9年級課堂習慣●可以設置學習的小目標;●每天預習複習;●時常對錯題進行反省
  • 新學期,1-6年級孩子習慣養成一覽表
    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而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有時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甚至終身難以彌補。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小學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推薦老師們和家長們看看。相信每一個老師和家長只要有愛心和恆心,一定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