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4日在阿扎河鄉普春小學,紅河州流動青少年宮——進校園之走進紅河縣阿扎河鄉普春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暨培訓站授牌儀式圓滿舉行,並為在校學生捐贈了過冬的衣物和鞋子。州縣兩級工青婦組織、社會愛心人士和受助群眾代表及普春小學全體師生參加了活動。
在學校建立紅河州流動青少年宮培訓站,是將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結合,打造未成年人素質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平臺。在培訓中,我們引進優秀校外教育資源,結合本地實際,將形式多樣的、符合本地青少年特點的校外教育、培訓和活動長期持續的開展下去,讓更多青少年特別是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子女、農民工子女等農村青少年能夠共享優秀的校外教育資源。
據了解,普春小學雖然辦學歷史有62年,但受地理、人文等因素影響,一直以來教學條件有限,教學設備陳舊、師資力量薄弱,學生活動場地少,課外活動內容單一。學校有留守兒童,貧困、殘疾家庭的孩子,共青團紅河州委、州青少年宮了解到情況之後,組織了此次紅河州流動青少年宮——進校園之走進紅河縣阿扎河鄉普春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此次活動中我們邀請到了優秀的教育團隊——七田陽光早教中心,為該小學的同學們送去了律動體操、看圖說畫、記憶方法訓練和青少年自護教育等多個趣味課堂,普春小學全體共125名同學參與其中。
隨著律動體操的音樂響起,同學們興奮的呼喊聲在操場上空沸騰了起來。在《向前衝》、《大王叫我來巡山》這樣傳唱度高的歡樂曲子中,授課的老師們以身示範每個動作,甚至走到孩子們中間了,帶動著靦腆的孩子們一起跳動起來,拉近與彼此的距離。同學們邊跳邊唱,場上充滿了歡樂的笑鬧聲。
孩子們熱情的把工作人員都稱作老師,讓工作人員幫他們系紅領巾,教他們新奇的知識。
「愛的抱抱」「愛心傳遞」等遊戲,讓孩子們接觸到了與平時不一樣的遊戲方式。也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團結才能贏得勝利」的道理。
老師們精心為不同年段的孩子們準備了不同的教具,針對孩子們的識字和識圖能力運動提板、識圖卡片、七巧板等道具,讓同學們動手、動口、動腦。共青團紅河州委及州青少年宮的工作人員積極協助老師們展開生動的教學。
整個活動在同學們歡樂的笑聲中結束。關愛活動不單單是捐款捐物那麼簡單,還需要精神和情感層面的給予。
趙老師表示:這次教學主要是針對記憶方面的訓煉,也是希望孩子們能夠把今天的所學運用到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學會圖像記憶、聯想記憶、編碼記憶等,能夠將應試教育中需要記憶的過程變為一個有趣的過程。
流動青少年宮「一站三進」活動,實現了校外教育由固定服務模式向流動立體化服務模式的轉變,服務對象由城市青少年向農村青少年的延伸拓展。通過在各縣市建立一批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紅河州民族民間文化為主的紅河州流動青少年宮培訓站,將文化、科學、藝術、體育等優秀的校外教育資源送進農村、校園,讓更多青少年特別是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子女、農民工子女能夠共享優秀的校外教育資源和成果,豐富農村及偏遠山區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