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藝術史上別具一格的庭園和迷宮

2020-12-20 有書至美

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今天的情人節冷冷清清度過了。

但愛不會隨著節日的遠去而消失,今天知美君將邀請大家一起,漫步在古往今來那些神奇美麗的花園中,以別樣的方式,跳脫出現實的束縛,親身去感受自然,感受愛。

01莫奈的吉維尼花園

1883年,莫奈移居到吉維尼的宅邸。七年後,他買下了房屋旁邊的地塊,隨後立即著手將其改造成一片花園。

▲克勞德·莫奈,《吉維尼花園》(The Garden at Giverny),作於1902年,現藏於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

1893年,他又買下了鐵路線另一側的一塊地,這片地中央有一片長滿野生睡蓮的小池塘。

莫奈決定擴建池塘,清除那裡生長的的野生蘭花,代之以精心選擇的、能開出白色、黃色、紫色和粉色花朵的蘭花。

後來,他在池塘的一端架起了一座日式小橋,莫奈對日式風格很是熟悉。小橋是視覺軸線的焦點,這條軸線從住宅出發,貫穿了整座花園。

▲克勞德·莫奈,《白睡蓮》(White Water Lilies),作於1899年,現藏於俄羅斯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

每天莫奈都會打理花園,好像花園是位模特,正為畫像擺出姿勢一般。

無數藝術作品描繪了這片花園從春到冬、從早到晚的樣貌。莫奈嫻熟地用色彩激活了它的每一分畫意詩情。

睡蓮成了莫奈最愛的形象,直到去世,他都在鑽研睡蓮的繪製,感染眼疾失明後都未曾停止。

莫奈似乎將他的花園看成了藝術品,就好像常常觀察自然並從中汲取靈感的他也把園林當成了畫作,想賦予它生命一 樣。

02埃斯特莊園

位於義大利蒂沃利(Tivoli)的埃斯特莊園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為壯觀的建築物。它在埃斯特樞機主教伊波利託二世(Ippolito II)的命令下於1550年動工,三十年後才宣告完工。

▲《蒂沃利的埃斯特莊園》(The Villa d』Este at Tivoli),作於17世紀,現藏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彼得拉莊園

這片佔地面積巨大的園林又以 「歡樂谷」(valley of pleasure)著稱。園林整體根據宮殿建築改建而成,宮殿本是舊時一座本篤會修道院,經皮洛·利戈裡奧 (Pirro Ligorio)重修才有了當時的形制。

花園分成兩個部分,一側位於樹木茂密的山坡上,這一片更有荒野氣息,靠近宮殿建築,中間有對角線狀的小徑穿綴往來,另一側則地形平緩,劃分成了規則的幾何形狀。兩片區域間有運河分隔。

實際上,花園的主題是展示水的不同形式,比如噴泉和水池,水景的構造又構成了複雜的寓意。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小花園》(Le Petit Parc),作於約1765年,現藏於英國倫敦的華萊士典藏館

埃斯特莊園的道德內涵取自神話故事: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cules)有時扮作贊助人,有時扮成高明的遊客,來到一處岔路口,必須要在向善之路和向惡之路間選擇一條。

這是花園的邏輯構造,體現在花園的建築和空間元素上,遊客很容易辨認。

而在邏輯構造之上的,是一種隱秘的、不為外人 道的結構形式,只有少數人才能明辨。

這是一條通往未知的道路,通向自然和歷史最深處的秘密,通向自然和人類精神的知識。

這條路徑走過了三個階段,其一階段關係到地方守護神和俄耳浦斯(Orpheus)的神話,第二階段關係到從赫西俄德(Hesiod)宇宙學說的角度對冥界和海洋力量的理解,第三階段則是對靈魂的探索。

在第三階段,花園的四座迷宮代表著科學和文化探索中與生俱來的困惑,十字形的綠廊交匯處飾有穹頂,象徵著信仰在這裡交叉。

03馬拉邁松

法國馬拉邁松(Malmaison)的花園,是風景園林藝術原則傳入法國後誕生的最有趣味的藝術成果

18世紀晚期,約瑟芬·波拿巴(Joséphine Bonaparte)得到了馬拉邁松的莊園。1800年至1802年間,莊園是法國政府的辦公和權臣集會的地點。建築師查爾斯·佩西耶(Charles Percier)和皮埃爾·封丹(Pierre Fontaine)進行初期修繕後,花園又被路易-馬丁·貝爾託(Louis-Martin Berthault)改造成了一座風景園林。

馬拉邁松花園中寬闊的草坪上點綴著灌木叢,一條蜿蜒的流水穿園而過,注入一片可以行船的湖面,再繼續流向花房。

▲安東·伊格納茲·梅林,《馬拉邁松公園》,作於1810年,現藏於法國呂埃-馬拉邁松的馬拉邁松城堡國家博物館

花園的盛名,大概和拿破崙熱衷動植物有關。約瑟芬在育苗工人、植物學家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學者的幫助下,從歐洲乃至全球引進植株,在園中培育了一批奇珍植物,其中有大約兩百種此前從未在法國栽培過。

花園裡最為惹眼的恐怕要數玫瑰。約兩百五十種玫瑰種在隨處可見的花床裡,種在花瓶中的玫瑰也會在溫暖的季節移到室外。甚至在法國面臨重重封鎖的年月,約瑟芬還是能繼續引進植物,因為英國人也和她一樣對花卉如痴如狂。

▲奧古斯特·加納雷(Auguste Garneray),《馬拉邁松花園中的湖泊》(View of the Lake of Malmaison),作於19世紀早期,現藏於法國呂埃-馬拉邁松的馬拉邁松城堡國家博物館

植物畫師皮埃爾-約瑟夫·雷杜特(Pierre-Joseph Redouté)在畫冊《玫瑰》(Les Roses)中繪製了近一百七十種約瑟芬引進的玫瑰,雷杜特本人也因這部畫冊聲名大噪。他的水彩作品將植物描繪得纖毫畢現,把浪漫主義的藝術語法用得爐火純青。那時,浪漫主義的思潮才剛剛開始席捲歐洲。

▲皮埃爾-約瑟夫·雷杜特,《孟加拉國薔薇》(Bengal Rose),作於1817—1824年,現藏於法國呂埃-馬拉邁松的馬拉邁松城堡國家博物館

04園中愛情

愛之園的源頭可以直接追溯到《聖經》文化中的封閉園林,是歡樂與誘惑之地,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地方。

中世紀的宮廷傳統認為,伊甸園象徵著世界的春天,萬物復甦,重獲新生。春天帶來的是希望,因此便和人間天堂的概念密不可分了。慶祝春天的傳統可以追溯到《雅歌》時期,在中世紀成為常見的文學元素,在《玫瑰傳奇》中臻於極致。

▲布魯日畫師(Bruges Master),《歡樂之園的景象》(Image of the Garden of Pleasure),《玫瑰傳奇》微型插圖,作於約1495年,現藏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在描繪愛之園的繪畫作品中,眷侶們或一同散步席地而坐,襯託著他們的背景窮形盡相地還原了花園中的真實樣貌。

伊甸園和愛之園的根本區別在於,在愛之園裡,情人們可以隨意享用園中的果實,不會觸犯任何以死亡為懲罰的禁令。在愛之園裡,我們不再能遇到服從與不服從這一主題。情人們可以縱享彼此的陪伴和飲食的歡愉,這些都為求愛提供了氛圍。有時音樂家也會到場為情人們助興,而情人們有時也會欣然一同演奏索爾特裡琴或者六弦提琴。花園中通常有噴泉,象徵著青春之泉

▲《青春之泉》(The Fountain of Youth),編織物,作於1430—1440年, 現藏於法國科爾馬的恩特林登博物館

05遊戲、 體育與種種活動

花園不僅是舉辦聚會和浪漫邂逅的迷人地點,更是體育運動的指定場所。比如,自古以來,狩獵就是深受貴族喜愛的消遣活動。

▲雅克·德·賽洛雷(Jacque de Celloles),《射箭比賽》(Archery Contest),作於約1480年,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

狩獵幾乎都是在人造的「野外」進行, 「野外」即那些能讓環境現等更加荒蕪,並能作為圍獵場繁育區的樹叢。在對狩獵的痴迷的驅使下,在公園裡修建鄉間宅第成了司空見慣的做法。後來,這些公園裡湧現出了一大批郊野和鄉間花園。

▲《捉迷藏》(The Game of Blindman’s Buff), 一部皮埃爾·薩拉(Pierre Sala)的法國愛情詩集中的插圖,作於16世紀早期,現藏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在工業革命以前,體育運動是獨屬於貴族階層的活動。到了工業革命時代,工人開始有了業餘時間,也有了參與體育活動的欲望。

▲約翰·拉維利爵士(Sir John Lavery),《網球聚會》(The Tennis Party), 作於1885年,現藏於蘇格蘭阿伯丁藝術畫廊及博物館

體育運動和休閒活動的勃興,是與歐洲大城市公園的誕生和成長同步的,巴黎是最為突出的代表。人們可以在公園中進行多種休閒娛樂活動,從音樂會、舞會,到騎車遠行,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盡享逃離日常困境的無憂無慮的時光。

▲阿德裡安·范·德·范尼(Adriaen van de Venne),《在鄉間宮殿前的網球賽》(A Jeu de Paume before a Country Palace),作於1614年,現藏於美國洛杉磯的保羅·蓋蒂博物館

印象派畫家的傑作見證了這些新風尚。19世紀的許多城市設計師都相信,在大 自然中休閒娛樂會讓人獲得更多的社會掌控力,防止不滿情緒引發革命。

▲愛德華·馬奈(douard Manet),《杜伊勒裡宮 花園中的音樂》(Music in the Tuileries Gardens),作於1860年, 現藏於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06《藝術中的庭園與迷宮》

[意] 露琪亞·伊姆佩魯索有書至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

從靜謐的隱修之地到愉悅感官的塵世樂園,從彰顯皇權的宏偉花園再到 19 世紀的大型公園……庭園與花園一直是園林藝術中不斷進化的「建築生命體」。它們不僅充當著人類文明的背景舞臺,更將自身融入了無盡的人文想像,化身歷久彌新的傳奇象徵

義大利建築史學家露琪亞·伊姆佩魯索(Lucia Impelluso)在380多幅精妙的繪畫和手稿中尋覓線索,為大家編織出一場庭園藝術的解碼盛宴。這些真實存在或虛構中的著名花園由無數符號和象徵元素構建而成,折射著數百年來人們的審美旨趣

超有趣庭園藝術變遷史

從埃及的幾何式園林、紅衣主教的私人別墅到知名的英國國家公園,本書帶你看盡3000年來的代表性庭園案例了解庭園藝術演變

超有趣的看畫新視角,不為人知的庭園故事

本書獨具匠心,聚焦於藝術中的庭園與迷宮,為你解析380多幅經典繪畫中的庭園元素及其象徵意義,帶你了解歷史上那些於庭園與迷宮的有趣故事,一書兩看,性價比超高。

方便攜帶、人人都能輕鬆讀懂的藝術入門書

全書採用主題單元式編排方式,篇幅簡練,章節獨立,可以從全書的任何一頁翻起。裝幀採用32開精裝,方便攜帶,非常適合旅行、通勤等碎片時間閱讀,隨時隨地都能開啟藝術進階之旅。

相關焦點

  • 智力與毅力的雙重考驗:盤點JRPG史上最難的三大迷宮
    舊時代的JRPG玩家們,卻面對著眾多噩夢般難度的迷宮,根據有限的情報不斷進行嘗試,在智力和毅力的雙重考驗下最終攻克了難關。下面就由筆者盤點一下JRPG歷史上最難的三大迷宮,或許也能勾起過去你被這些遊戲所"折磨"過的回憶。
  • 盤點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迷宮
    盤點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迷宮 2020-11-29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不思議迷宮鐵血岡布奧天賦技能盤點分析
    不思議迷宮鐵血戰士的天賦技能是什麼?今天18183小編就將為大家帶來不思議迷宮鐵血戰士的天賦技能詳解!一起來看看吧!
  • 麥客藝術|鄧敬民:牡丹庭園賞花開
    書畫藝術作品攝影 / 推廣鄧敬民寫意牡丹作品之一鄧敬民 牡丹庭園賞花開 文 字 / 鄧敬民圖 片 / 麥客專業攝影>制 作 / 麥客藝術鄧敬民1964年生於成都畢業於武漢大學,獲學士學位四川省詩書畫院特聘畫師
  • 庭園與庭院概念的演進
    2 共性與區別   夏昌世先生在《園林述要》中根據我國園林的規模大小、性質及內容布局等將園林分為庭園、庭院、苑囿和風景區四個類型。庭院是最小的單元,基本處於屋宇範圍內,不具獨立性,而與房舍結合成為一整體,或為園中景區過渡及書齋院落。從文獻敘述及實物所見,庭園大都附於宅第,講求輕快。區別:兩者的差別在於「院」與「園」。
  • 深度探察東京都庭園美術館
    深度探察東京都庭園美術館·海外旅日藝術家 李劍華久居東瀛二十餘載,曾數次探訪過東京都庭園美術館。九月初秋的東京氣候宜人。昨日我隨東京地球村美術雜誌社攝製組帶著工作採訪任務深入探訪了這座以庭園、池塘、西洋建築融於一體的東京都庭園美術館。年內要出《日本美術館百選》專集,從藝術角度看這座庭園美術館建築,它集合西洋建築、日本庭園、池塘及草坪、花園,修造於1933年。是日本皇族鳩彥王的「王府」,現成為了東京都指定有形文化遺產。
  • 新宿站,世界最大「車站迷宮」
    新宿站,是號稱世界第一大的「車站迷宮」。有一位電子遊戲開發者,以新宿車站的構造為基礎,居然開發出名為「新宿站迷宮」的遊戲軟體,大為暢銷……接著這位遊戲開發者還與一位建築設計者合著了一本書:《新宿站為何1天承載364萬人》。新宿站的周邊有9個車站名字包含「新宿」,形成一個「大新宿」交通樞紐,是東京的大命脈。
  • 日本庭園火遍全球,可與中國園林一戰
    這篇文章簡單盤點了一下日本海外的園林,各個都是經典,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說起日本在海外流行的東西,可不只是壽司和溫泉,日本庭園最近也是非常受歡迎。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海外擁有超5000個日本庭園。今天就挑選幾個介紹給大家。
  • 飛日本東京新宿站世界最大車站迷宮
    新宿站有166個出口,40個廁所,號稱世界第一大的「車站迷宮」。有一位電子遊戲開發者,以新宿車站的構造為基礎,居然開發出名為「新宿站迷宮」的遊戲軟體,大為暢銷……接著這位遊戲開發者還與一位建築設計者合著了一本書:《新宿站為何1天承載364萬人》。  新宿站的周邊有9個車站名字包含「新宿」,形成一個「大新宿」交通樞紐,是東京的大命脈。
  • 橫濱三溪園一代實業家打造的日式庭園,17座建築來自京都和鎌倉
    利用自然的地理位置在一處視野極好的斷崖上利用自然樹木建造完成,其中有17座建築從京都和鎌倉等地移到這裡,配合四季的變化傾情演繹了四季的魅力風情,2007年整座庭園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名勝地,具有極高的文化和藝術價值。松風閣三溪園有兩個入口:正門和南門,我們是從南門進去的。
  • 10家東京「庭園」式美術館在等你!
    ▲根津美術館庭園根津美術館每年不定時舉辦企劃展,其主題大多以東洋、佛教藝術為主,常設展內容亦如此。從館內漫步至佔地1.7萬平方米的日式庭園,植物散發出的清新氣息撲面而來。鬱鬱蔥蔥的植物間有溪流穿過,茶室前的蹲踞偶爾發出清脆響聲,池塘映照著天空,一年四季的景觀各有不同。與傳統日式庭園不同,此處可以拍照留念。
  • 記虎林市教育城東幼兒園創意迷宮
    為了讓孩子們在雪地裡體驗遊戲的快樂,感受冬天的美好,為此,幼兒園的老師們抓住這一難得的教育契機,於11月23日-24日兩天的時間進行了一場別具一格的「積雪大變身」活動。活動中,園長劉銀萍首先提出怎樣把積雪變成孩子們的樂園引發了大家的思考,最終決定挖出迷宮
  • 日本旅遊:新宿御苑,東京最大的日式庭園和法式庭園相結合的公園
    新宿御苑簡介新宿御苑(日語:新宿御苑,英語:Shinjuku Gyoen)是東京最大、最受歡迎的日式庭園和法式庭園相結合的公園。距新宿站(Shinjuku Station)僅幾步之遙,公園裡寬敞的草坪、蜿蜒的步道和寧靜的風景為您提供了一個遠離繁忙市區的輕鬆休閒場所。春天的時候,新宿御苑還是東京城裡賞櫻花最好的地方之一。
  • 世紀壇藝術大家營將開營 「藝術迷宮」童趣滿滿
    世紀壇藝術大家營童趣滿滿  8月10日,有著「藝術迷宮」之稱的中華世紀壇藝術大家營將正式開門迎接四方小朋友。  在這裡,兒童可先去道具間選取自己喜歡的4塊布料和2樣其他道具,瞬間變身「時尚小達人」的孩子們可盡情調動自己身上的藝術細胞,通過不同花紋布料間的搭配,再配上道具,親手為自己打造一套潮服。一番打扮之後,伴隨著歡快的音樂,一場時裝盛宴拉開帷幕。T臺上,百變小公主和小王子們穿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自信地向眾人展示著他們的專屬青春。
  • 青年人在上海必去的藝術新地標!
    青年人在上海必去的藝術新地標!近年來,上海城區裡曾矗立著的大大小小廠房,隨著市場經濟的改革,一個個被重新包裝,華麗轉身成為「新文藝」青年的聚集地。小編向你盤點滬上由老建築蛻變而成的藝術新地標。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銅皮鐵骨竟與當代藝術完美地結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於2012年10月1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當代藝術博物館。同時,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上海雙年展的所在地。它坐落於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畔,佔地4.2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5萬平方米,內部最高懸挑45米,高達165米的煙囪既是上海的城市地標也是一個特別的展覽空間。
  • 綠楊人家 揚州古巷民居小庭園
    風格迥異的私家園林已成古城新景中國園林網5月29日消息:揚州人自古就有修建私家小園林的習俗,由揚州庭院藝術研究會會長徐鵬志與攝影家協會歷時三年打造的紀錄片《綠楊人家——揚州古巷民居小庭園》已完成,目前已向社會發放了六百餘張免費光碟
  • 《影之詩》庭園撒旦龍好用嗎 庭園撒旦龍卡組構築
    導 讀 影之詩庭園撒旦龍歸來 卡組構築和打法詳解 隨著鳳凰庭院在7月末被解封,雖然其又遭改動,但是現在一些娛樂庭院卡組又復甦了
  • 美育課堂 | 小小的幾何形狀,也能做出別具一格的造型藝術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 造型藝術 」造型藝術是什麼?造型藝術(plastic arts)是藝術形態之一用各種物質材料別擔心畫小可會以最簡單的方式教大家到底該如何做出別具一格的造型藝術率先發現了地上的蟲子為了能搶先吃到故意和第一隻小雞說
  • 一份簡史,給喜愛日式庭園的你
    來源:夢規諮詢(menggui08) 對日本庭園的認知還只是「枯山水」和「禪意」? 到京都逛園子,除了看熱鬧,有沒有想過其間有什麼門道? 其實「枯山水」在日本庭園史中不過只是曾經流行過的一種樣式而已。
  • 「越谷能樂堂」和日本庭園「花田苑」,越谷市日本文化會館
    「能樂」作為一種傳統的日本表演藝術已被傳承了600多年,它是我們今後肯定要保留的文化傳統之一。 越谷能樂劇院是由天然木材製作的戶外能劇舞臺。 「能樂」舞姿舒展挺拔,非常有感染力,可以使人感到精神煥發。能樂和歌舞伎以及人形淨琉璃文樂一起被正式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