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楊人家 揚州古巷民居小庭園

2020-12-20 中國園林網

風格迥異的私家園林已成古城新景

風格迥異的私家園林已成古城新景

中國園林網5月29日消息:揚州人自古就有修建私家小園林的習俗,由揚州庭院藝術研究會會長徐鵬志與攝影家協會歷時三年打造的紀錄片《綠楊人家——揚州古巷民居小庭園》已完成,目前已向社會發放了六百餘張免費光碟。沿著這部紀錄片的指引,一座座揚州私家小園林的風華展現在市民眼前,將風雅揚州人的高雅趣味完美呈現,可謂一部獻禮城慶的心血之作。

古城新景

80餘私家小園林風格迥異

徐鵬志介紹,從2000年左右到目前,揚州老城區及近郊古鎮上,新建起了80多個私家小庭園,這些小庭園風格迥異,是老城區人居環境改善的典範,儼然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批新興的家庭小庭園,一般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小巧精緻,可謂「袖珍園林」或「盆景園林」。

這些「螺螄殼裡做道場」的小園子,既有傳統中式的,如「祥廬」古色古香有韻味,也有中西合璧的,如「木香園」;既有傳統中式角亭、石橋、假山,又有西式羅馬柱、大客廳、噴水池、古典立柱燈、古銅旋轉樓梯;還有現代流派的,如「紫園」,室內有牛仔酒吧;還有浙式的如「隨緣」,京式的如「童園」,藏式的如「棲鳳會館」……

驚喜連連

期間又誕十餘座小園林

《綠楊人家——揚州古巷民居小庭園》專題片耗時三年完成,全長33分鐘,展示了近50座各具特色的揚州私家小庭園。鏡頭裡呈現的揚州私家小園林,最小的面積30平方米,最大的200多平方米。

攝製組於2011年10月15日正式在祥廬開鏡拍攝,「拍攝期間,揚州人還在孜孜不倦地造園,短短三年時間,揚州又增添了十餘座私家小園林。」徐鵬志介紹。

獻禮城慶

展現揚州人幸福生活

徐鵬志介紹,現代的揚州人造園是基於現實美好幸福生活的基礎之上的,其實很多建園的人還是工薪階層。據悉,在揚州80多處私家園林中,最便宜的花了十多萬,最貴的則有幾百萬。造園更需要的是時間和精力。

有旅遊界人士表示,能否把揚州人家的私家園林,融入古巷遊線路中,讓遊客體驗揚州古巷人家生活。對於這個構想,徐鵬志坦言目前實現起來仍有難度。「大多數園主造園還是基於個人愛好,很難像公園一樣敞開大門。」

徐鵬志說,拍攝這部紀錄片,希望用視頻影像的形式,展示古城揚州的這些古巷民居小庭園,展現揚州人的幸福生活,為建城2500年獻禮。

名氣最大的私園:祥廬

上過中央電視臺、成為「世博揚州元素」的金字招牌……東關街167—7號的祥廬故被稱為城區私園中「最精緻之作」。從幽僻的窄巷走進院門,眼前忽然一亮——袖珍園林玲瓏別致,秀色可餐。

最現代的私園:紫園

紫園位於梅嶺西路呂莊巷,園子面積約80平方米,園在宅前,室內有牛仔酒吧,園中紫藤緣架盤曲,園西池水婉轉曲折。園中散置著幾座古石雕,牆壁間鑲嵌著一方方青花瓷片,小園裡現代氣息與古典風情相映成趣。

最「香」的私園:聽雨書屋

聽雨書屋位於老城丁家灣,園子面積約120平方米。透過幽深的花牆小巷,一道道磚雕門洞,古井、水池、石橋、假山次第展開,兩廂牆邊立了多塊主人自刻的碑石。穿堂入室,南面有一方天井,石柱、水池、花木置其間,三面牆上薔薇、枸杞、凌霄、月季交錯而上,滿眼綠色。

推薦閱讀:

圓明新園是回歸歷史還是私家園林?

古巷尋春之旅 到私家園林尋找春色

廣東:清代私家園林建築 梁園設計方案昨起徵求意見

常州一位70歲老人行壯舉 砸8億身家打造私家園林景區

(來源:揚州時報)

相關焦點

  • 「原創」2020儀徵市綠楊人家「寶能.茅臺王子」杯廣場舞開賽
    揚州真州府和儀徵大碼頭首席攝影師周曉明從儀徵市寶能廣場環球匯發回現場視頻和圖片新聞報導:儀徵市廣場舞硝煙再起!2020年9月28日19時,江蘇省儀徵市寶能廣場環球匯,2020儀徵市綠楊人家「寶能.茅臺王子」杯廣場舞大賽(鄉鎮組)隆重舉行。
  • 「最揚州的古巷遊」攻略網上走紅 展示158張美圖
    1  攝影師用鏡頭探秘古城  158張美圖展現最揚州的古巷  天寧門街、彩衣街、東關街、丁家灣……在國內知名螞蜂窩網上,揚州網友「玩味生活陳明」的一條題為「最揚州的古巷遊」的古巷遊攻略被不少外地網友收藏。
  • 「最揚州」古巷風情遊11:揚州百年老店系列(上):綠楊旅社
    春夏秋冬蹉跎了時、2500年的歲月、就在這些老巷子裡慢慢流轉……綠楊旅社取名於清代詩人王漁洋《浣溪沙·虹橋懷古》「綠楊城郭是揚州」著名詩句。綠楊旅社主人取「綠楊」二字,旅社便有一種詩話的味道。二三層樓臨門臉兒街的客房都有小涼臺,圍以綠色鐵欄杆,可憑欄俯瞰小巷。跨入綠楊旅社,撲面而來而來的是幽靜的民國風。古樸典雅,中西合璧木結構房間和地板、回字形走廊和樓梯,處處都把你帶回到上世紀20-30年代的時光。
  • 細數揚州當年繁盛,感嘆老街古巷如煙往事
    2500年的揚州,絕不僅僅是「自古出美女」的「銷金窩子」,也不僅是園林古老、風光秀美的城市。唐宋詩詞以外的揚州,史書上未曾記載的揚州,導遊沒有介紹的揚州,那是草根百姓的揚州,柴米油鹽的揚州。老街古巷,恰如一個城市的毛細血管。
  • 「煙花三月下揚州」登上「ELLE」 古巷民宿「搶鏡」
    近日,仁豐裡一家民宿客棧以獨特的裝修風格、熱情的服務理念和濃厚的文化氣息,受到了世界頂尖時尚雜誌的關注,將揚州古巷文化推向了全球。古巷民宿「登上」世界時尚雜誌走進重構文化民宿,悠揚的揚州小調聲聲入耳,將人瞬間帶入了深巷古宅的意境當中。
  • 揚州:7條「徒步遊」線路覆蓋古城新城
    為方便市民和外地遊客「毅行」美麗揚州,廣陵旅遊部門特地繪製了「徒步遊地圖」,設計了7條徒步遊路線,覆蓋了揚州市區主要歷史文化景點和新建的地標性建築。同時印刷了上千份地圖冊,免費贈送市民和遊客,熱愛徒步旅行的背包客和市民可以在美麗的景色中暢遊揚州。
  • 廣東的神奇古巷,一共才380多戶人家,卻包含了150多個姓氏!
    廣東的神奇古巷,一共才380多戶人家,卻包含了150多個姓氏!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博大精深。不管去到那個城市旅遊,都會有一些保留的很好,非常古香古色的建築或者老街道,供大家遊玩參觀,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條古蹟保存非常完整的古巷,悠久的歷史和有韻味的風土人情,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旅遊,一起來看看這條古巷在哪兒。
  • 夜讀湖州|一條古巷:小西街
    漫步湖城小西街,常被古老幽靜的古巷吸引,古巷狹長,石板上留下斑駁的印記。   古巷內保留許多名人故居,   有小西街196號鈕宅,為清道光狀元鈕福保本仁堂,堂內木雕種類豐富,梁枋裝飾雅致。   高巷6號為沈宅,為絲業老闆沈聯芳故居。   此外還有著名畫家凌虛古宅,絲商莫觴清故居等。   筆者曾經見過上海武康路莫觴清豪宅,為法式別墅,此故居當為莫氏老宅。
  • 揚州首批「古城傳統民居修繕利用優秀範例」評選揭曉,都有啥~
    ,20個「揚州古城傳統民居修繕利用優秀範例」誕生。   據介紹,為進一步提升揚州古城傳統民居修繕利用的整體水平,推進古城的有序更新,揚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近期開展了「揚州古城傳統民居修繕利用優秀範例評選」活動。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支持,共收到80多戶居民報送的參評案例。
  • 遠方行 江蘇——古巷樓臺煙雨,小橋流水人家
    江蘇省地圖遠行推薦龍蟠虎踞——鐘山、六朝金粉十裡軟紅——夫子廟秦淮河、二十四橋明月——廋西湖、東海第一勝景——花果山、水鄉樓臺——蘇州園林、水墨人家5,準備旗袍、油紙傘,在江南古巷煙雨留下一生的記憶。6,行前多了解一下吳越文化和江南詩韻。行前預覽江蘇,簡稱「蘇」, 清朝時期,「江蘇」之名取江寧、蘇州兩府首字而得名為江蘇省,沿用至今。
  • 景德鎮民居的介紹,還是一個庭園式博物館,你想來看看嗎
    》記載,陶治的歷史起源於《漢代書》,朱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宮廷的詔書命令在這裡燒制瓷器,底項均為「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得名,受陶瓷文化的影響,景德鎮的建築具有獨特的特色,保留著完整的明清古建築村建築群,有古縣官員、古劇臺和三種蝗蟲,由大夫屈原命名的三厭廟,另外,還有明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裡的仰賢臺,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正面臨著大量破壞,將拆除的舊建築物全部轉移到以舊建築為中心的庭園式博物館
  • 明清古巷:「老益陽的底片 新益陽的形象」
    華聲在線益陽頻道7月31日訊(記者 邢玲 通訊員 李莉)今天上午,益陽市資江風貌帶明清古巷文物修復正式動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資江風貌帶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譚喜華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揚州攻略兩日旅遊攻略
    >個園旺季¥45,淡季¥30大明寺旺季¥45,淡季¥30瘦西湖成人票¥100,半價票¥50何園成人票¥45,半價票¥22汪氏小苑¥35/人朱自清故居憑身份證免費領票文昌閣、京杭大運河、皮市街、鍾書閣、東門圈、綠楊旅社、
  • 梅關古道、珠璣古巷——七百年前桑梓鄉 處處滄桑皆風景
    唐時廣州之波斯、阿拉伯商人,北上揚州者,必取道大庾嶺,再沿贛江而下,順長江而揚州也。」取道大庾嶺,梅關就是必經之路。古時從廣州至北京,只有梅關兩側40公裡的山路,其餘皆是水路。從此,馬幫馱隊、腳夫挑夫,絡繹不絕。尤其是明、清時期,南來北往路過珠璣巷的商旅、挑夫「日有數千」。明朝萬曆年間的新會進士黃公輔經梅關到珠璣巷時作詩云:「長亭去路是珠璣,此日觀風感黍離。
  • 建設美麗新農村,大師在塘邊古巷的牆壁繪畫,看過的人讚不絕口
    我的家鄉在廣西容縣六王鎮,鎮上有個美麗的小山村,小山村的名字叫做古泉村,村裡有條古巷叫做塘邊古巷,走,一起去看看那裡的風採吧!塘邊古巷的旁邊,居住著淳樸的農民,他們居住在此傳遞著這裡的風俗和傳統文化。塘邊古巷數百年,民風淳樸生活甜;生機黯然新氣象,魂牽夢繞萬裡牽。《塘邊古巷簡介》山裡一片好景象,樹木幾顆石頭旁;旁邊有條塘邊巷,飯後走走益健康。
  • 揚州客棧對話宜蘭民宿 臺專家:融合揚州元素
    原標題:揚州客棧對話宜蘭民宿 臺專家:融合揚州元素  8月27日,臺灣地區最有特色的宜蘭民宿組團前來江蘇揚州,與揚州民居客棧的客棧主進行交流。揚州民居客棧有望借鑑臺灣民宿成功的經驗,同時揚州也與宜蘭籤訂合作協議,每年分別推出不同的旅遊精選線路面向兩地遊客。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美化提升工程完工,揚州「南柯一夢」裡的...
    「別看駝嶺巷只有300米長,這裡可是有著『南柯一夢』典故裡的千年唐槐和揚州知名文化景點『揚州八怪紀念館』。」近日,家住揚州市廣陵區汶河街道四望亭社區的退休黨員鄒爾強,身穿紅馬甲、手拿擴音器,當起了義務導遊,帶領一群外地遊客行走在煥然一新的駝嶺巷,邊走邊講,贏得了不少遊客的掌聲。   駝嶺巷地處老城區核心區域,景點多、故事多,一直深受外地遊客歡迎。
  • 賀彥豪:行走泉州西街古巷
    沿街古巷縱橫交錯,從街頭走到街尾大約3公裡左右,就有一二十條古巷,把西街與古城緊緊地串聯起來。  行走泉州西街先從古巷說起,我記得這條街有三朝巷、舊館驛、臺魁巷、井亭巷、帽巷、裴巷、古榕巷、通政巷、曾井巷、甘棠巷,甲第巷、五塔巷等不一而足也……因為有這些別樣巷名而有故事的古巷,才有了人間煙火的味道。
  • 臺灣紀錄片《黃梅晴雨》揚州採素材 拍"揚州木屐"
    來源:揚州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1月12日 17:35 來源:揚州晚報 ,分別探訪了揚州的古建築,拜訪揚州的民俗專家和老揚州,為他們即將開拍的梅雨紀錄片《黃梅晴雨》專題片採集素材。
  • 揚州東關街與這條街,一道相隔,風景大不同,你喜歡哪裡?
    接著分享暑期行,本日從鎮江到揚州,住在四望亭旁的民宿裡,從住處步行到東關街僅需幾分鐘。揚州的古巷遊很有意思,當地曾推薦了一條古巷風情遊線路,天寧門街—彩衣街、大東門街—十巷九巷—馮氏住宅—珍園—仁豐裡—永樂琴坊—阮家祠堂—景氏住宅—綠楊旅社—得勝橋—富春茶社—小盤谷—丁家灣,你覺得這條線路怎麼樣?古巷才是揚州的獨特魅力。一公裡多的東關街走到盡頭,走出這道門就是國慶街,前方是彩衣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