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環球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免責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在我們人類的思維中,人類之所以會比其他動物高級,是因為最初的人類學會了使用工具。利用工具完成一些身體難以做到的事情,比如學會了使用木棒、石頭等原始的工具用來狩獵以及防身,在聰明的大腦支配下,工具讓人類這支在大自然原本處於劣勢的物種,慢慢爬上了大自然頂端的位置,也有了如今繁榮的人類社會。
在我們人類驕傲於使用工具帶來的一切的時候,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把目光放在了動物身上,我們不斷尋找著哪些動物像早期人類一樣學會了使用工具,並把使用工具當成了一種動物更加聰明的標誌。比如猩猩會用木棍敲打樹幹震出藏在樹洞的小動物,海獺使用石頭敲開甲殼動物堅硬的外殼。
什麼是工具?從最基本的定義來看:指工作時所需用的器具,後引申為達到、完成或促進某一事物的手段。工具是一個相對概念,因為其概念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所以只要能使物質發生改變的物質,相對於那個能被它改變的物質而言就是工具。
其實在哺乳動物範疇裡,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使用「工具」,這種工具並不是用來狩獵或者保命的,而是有更重要的地方使用,這個特殊的場合就是在繁殖活動中,我想很多人都猜到了這個特殊的「工具」,它就是陰莖骨。
為什麼稱陰莖骨為一種特殊的「工具」呢?我們還要從它的用處開始說起。
陰莖骨的出現和演化實在是太過神奇了,這塊哺乳動物生殖器官上額外生長出來的骨骼,不與身體上的任何一塊骨骼相連,是獨立於骨架之外的。這就說明在哺乳動物的一切運動過程中,這塊骨頭都不參與協調、支撐身體的作用,它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哺乳動物繁殖活動時使用。
這塊骨頭最基本的作用還是用來支撐動物的外生殖器官,在哺乳動物首次在地球上出現後,其獨創 的胎生繁育後代的方式,讓整個繁衍過程和代價變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原本動物的繁殖方式受到了挑戰,最直觀的特點就是相比卵生動物,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動物最顯著的特徵,胚胎在母體裡發育,母獸直接產出胎兒,母獸都有乳腺,能對對仔獸進行較長期的哺乳和撫育,從而使後代有較高的成活率。
後代的存活率提高了,同時代價就是雌性哺乳動物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後代,而且也不會像卵生動物那樣,動則幾十上萬的後代,從此雌性哺乳動物在繁殖後代上變成了稀缺資源和主力軍,正如達爾文認為的,在繁殖過程承擔更輕鬆任務的雄性哺乳動物個體或者雄性生殖細胞相對過剩,就產生了競爭。如何讓自己的基因流傳下去,成了所有雄性哺乳動物也要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
不難理解,在兩性間對於後代投入的差別越大,高投入者勢必會變得挑剔,低投入者之間的競爭就變得更加激烈。這種挑剔具體到雌性哺乳動物為了保證後代的存活率和基因的優等,開始對雄性動物的外表、體格、狩獵、撫養後代能力等方面進行選擇。
至此,雄性動物開始進行個體間的競爭,或者進行與更多的雌性配對,以提高自己基因流傳下去的 可能,而雌性為了保證孕育後代有充足的時間保留了短暫發情期,這時,陰莖骨的作用就凸顯了。
陰莖骨在兩性配對過程中,小小的骨骼,可以保證雄性快速進入繁殖狀態,而且保證在雌性短暫的發情期中能有更多次數的配對,所以意義非常重大,擁有並且使用這種特殊的繁殖工具,對雄性哺乳動物來說至關重要。
別看這骨骼不大,由於其特殊的作用,成為了哺乳動物身上最多變的骨骼,在哺乳動物之間,千奇百怪,用處各不同的陰莖骨,足以讓人類感慨哺乳動物們在這一「工具」的功能性上花費的心思。
大名鼎鼎的「平頭哥」蜜獾,它們不僅僅天生無拘無束愛自由,難以控制,喜歡打架搗亂,敢於挑戰各種危險的動物,它們的陰莖骨的形狀也是非常的有特點——像一把勺子。這種勺子狀的骨骼最大的額外用處,就是將上一任雄性的遺傳物質從雌性體內刮出來,為自己的基因能最大可能地減少競爭者。
因為在複雜的環境中,雄性蜜獾的地盤很大,和很多雌性蜜獾的地盤重合,它們很少因為繁殖大打出手,因為這樣會消耗非常多的體力,而且受傷後很容易被其他動物趁機捕殺。所以進化出這種相對「和平」的配對方式,誰最勤奮,誰最後一個完成配對,誰才是笑到最後的那個,當然雄性蜜獾不會照顧幼崽,配對結束拍拍屁股就走,剩下的交個雌性,自己忙著趕場和捕食去了。
海象的考慮方面就沒有蜜獾這麼複雜,海象的陰莖骨非常大,像一根木棒。對於海象來說,它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擊敗這一海灘上所有的競爭者,然後把失敗者驅離這一海灘,然後整個海灘的雌性海象都成為了勝者的後宮,海象為了保證配對的時間和次數,而且對於身材巨大的海象,任何過於激烈的動作都容易導致這根重要的骨骼斷裂。所以海象的陰莖骨進化的既堅硬又巨大。
其他還有很多奇怪形狀的陰莖骨,這些骨骼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可以滿足不同需要保證基因能最好地流傳下去,其功能性絕對可以稱得上「工具」二字。
但是就是如此好用的「工具」,人類卻在進化的長河中消失了,原因是什麼呢?比較科學的理解有以下幾種。
第一,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丟失了相關DNA。根據史丹福大學基於人體基因組分析的結果,這種負責陰莖骨的DNA早在70萬年以前現在人類和尼安德特人出現之前就已經消失了。
第二,人類雄性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擇偶競爭最小。人類是沒有發情期的,這就決定了人類可以隨時孕育後代,而且雖然人類很多時候存在一夫多妻制,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一夫一妻制,進一步減小了擇偶和繁殖的競爭。
第三,可能作為腦容量提升的犧牲品。有研究表明,當幹涉小白鼠陰莖骨基因的表達後,小白鼠的腦容量明顯的增加,很有可能人類進化出發達的大腦後選擇的犧牲品,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最後
哺乳動物們沒有放下它們的「工具」,還在為基因的流傳不斷進化著陰莖骨的功能,而人類放下了這根重要的骨骼,卻得到了更多,大自然有時候真的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