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3日是北京實驗學校一百周年校慶。「香慈、立新、北實」,恰同學少年,從歷史中走來,百年思山水遠,悠悠往事如潮,拾起深情一片,此生難忘今天。鴻儒薈萃,領思想之潮;群英雲端,開風氣之先,構成 「從慈善教育到魅力教育」的動人交響。百年名校——北京實驗學校,原名香山慈幼院,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與厚重的積澱。1920年10月,由民國總理、著名慈善家、平民教育家熊希齡先生創辦於香山靜宜園,開創了中國近代教育的先河。1973年1月改名為「北京市立新學校」,2015年6月,更名為「北京實驗學校(海澱)」,並與平谷區四個分校一同組建北實教育集團。
歷史文化厚重 魅力校長引領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一百年來,學校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相偕行。篳路藍縷,淬礪奮發,鑄就了剛毅堅卓的氣度風骨。愛國愛家是這所百年名校師生最深沉的情懷。香山慈幼院首創幼、小、中、職一體化教育體系,打造學校、家庭、社會三合一的「慈教航母」;實施德智體群四育,全面培育愛國公民;倡導社會互助理念,培養自強自立精神;最早推行職業教育,特別注重學以致用;重視社會群體教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大力實行因材施教,辦成全國模範學校。香山慈幼院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經過百年洗禮,浸潤歲月流嵐,學校現已發展成為海澱區唯一的一所集幼、小、初、高於一體的十五年一體化公立示範學校,是海澱區僅有的兩所百年名校之一,是北京市一所十五年一體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學校。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從百年香慈到魅力北實,站在歷史的新起點,特別是近十年來,北實人繼承發揚「愛國為民、慈善平等、兼容並包、全面育人」的香慈精神,首創「魅力教育」,秉承「健康、明禮、樂學、創新」的校訓,在「勇於擔當 善於超越」的北實精神激勵下,形成了「構造一方池塘,服務學生自然成長;點燃一束火焰,啟迪學生自己成長;敲打一塊燧石,引領學生自由成長;推開一扇大門,促進學生自覺成長」的「四自」辦學理念。進行十五年一體化教育改革綜合實驗,探究幼小初高可資借鑑的普適規律。以「孩子嚮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為辦學宗旨,實施戰略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培養具有「北實精神、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現代魅力人。
2011年6月以來,教育家型校長曾軍良同志先後出版了《曾軍良與魅力教育》《愛與智慧的教育》《高效學習方略》《魅力教育的激情與幸福》《魅力教育一一校長論道2019》《魅力教育「疫」無反顧》等一系列魅力教育專著,全面、系統、創造性地論述了魅力教育思想,不斷推進魅力教育綜合改革系列理論思考。在魅力教育專家曾校長的卓越引領下,學校推動了75項魅力教育教學管理改革,有48項獲得全國、市、區一等獎,學校的辦學成就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認可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聚焦整體育人 落實立德樹人學校本部一校兩址,現有9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4000人,教職員工450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特級教師24人,碩、博教師百餘人,市區學帶、骨幹教師百餘人、高級教師百餘人。形成了師德高品位、專業高學識、能力多方位、科研高水平、工作高成果的師資建設新格局。
幼兒園環境夢幻幽美、生機盎然,體現了教育價值與審美價值的高度統一、歷史繼承與現代文明的統一,力圖使幼兒園的每個角落都對幼兒以心靈的薰陶,每個牆面都會與幼兒進行對話,每個空間都有幼兒參與的機會。
小學部「一園九景」,玲瓏精緻,別具匠心。德馨池中,波光粼粼,魚翔淺底,自然成長;靜思亭內,學聚問辯,奮發向上,自己成長;競芳園裡,奼紫嫣紅,各美其美,自由成長;笑閱廊下,手不釋卷,激揚文字,自覺成長;處處皆美景,處處顯魅力,處處是教育。
中學部建有熊希齡文化廣場,鳳凰亭、校史文化長廊、科技文化廣場、藝術文化廣場、古色古香的禮堂、室內綜合館(遊泳館、籃球場、跆拳道等場地)和400米跑道操場等,歷史與現實銜接,現代與未來聯通,美麗優雅的校園環境與魅力文化相得益彰,處處流露著濃厚的文化氣息,體現著魅力教育的辦學宗旨。
學校立足十五年一體化辦學特色,基於國家課程標準,基於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整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涵蓋基礎課程、拓展課程、探究課程等多元課程類型,構建橫向融通、縱向融通、立體融通的「十五年一體化融通課程體系」,形成優質多元、開放共享、個性選擇、分類分層的課程結構,建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課程銜接機制,探索「直通車」育人模式,使課程更加滿足學生發展的要求,滿足學生發展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發展需求,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調研能力、難題解決能力、討論溝通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多元智能與優異成績,推進課程「整體育人」,使學生人人成才,盡展其才,從而實現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和實踐育人,為孩子的幸福成長與終身發展奠基。
培養創新人才 萬千桃李芬芳
北京實驗學校在校學生的年齡跨度從3歲到18歲,涵蓋基礎教育的四個學段,實現了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各學段教育的無縫銜接,適於進行各學段貫通的課程教學改革實驗,有利於實施十五年一體化魅力教育。目前,學校創建了「魅力教育研究共同體」,以「魅力教育」為特色,整體構建起十五年一體化的魅力課程體系,實現了課程體系的橫向融合與縱向貫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促進了學生整體成長,實現了「今天幸福成長、明天幸福發展」的教育,得到了家長、社會的高度肯定和讚賞,「我非常喜歡學校的課程和活動」的家長比例,從92% 提升到 98%;「我非常喜歡學校生活」 的家長比例提升 5個百分點,達到了 98%,學校一體化課程模式有利於學生的整體成長。
學校進一步關注課程改革「四新」變化:新高考、新方案、新課標、新教材。深入研究、推進義務教育新課程計劃,進一步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研究,提供豐富的課程,給學生更多樣的「營養」,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針對獨生子女較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夠等問題,學校增強課程的選擇性、適切性,以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現代人」為目標,緊緊圍繞九大領域的專題內容,設計課程或課程群,讓學生在實際生活情景中學習、運用知識;統籌各學段、各學科、各方參與人員和資源,開發和建設了200多門校本課程,研發校本教材160餘冊,涵蓋了十幾個領域。校本課程讓孩子走進大千世界,滿足了不同類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出「精氣神」,塑造出「真善美」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魅力課程」,學生的幸福感大大提升,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學校,喜歡上學。自實施魅力課程以來,每個學年都通過網上測評,讓小初高學生和家長參與評價,我校學生的幸福感每年提升 3-5 個百分點,2017-2018 學年,認為「我在學校感到很幸福」的學生達到了96%,2018-2019 學年這個比例達到了 99%,跨學段、跨學科課程教學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凸顯核心價值觀和特色文化教育,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人生幸福感,促進知識、能力轉化為素養並得以全面提升。
學校重視挖掘學生藝術潛能,讓每一位學生熟練掌握一門藝術特長。校金帆管樂團在國際、國內、北京市、海澱區比賽中多次榮獲金獎。校京劇團多次參加市、區級展演,在近八年的「國戲杯」比賽中均獲一等獎。學生管樂團、京劇團、合唱團、舞蹈隊多次登上央視舞臺參加戲曲頻道、少兒頻道、中學生頻道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節目錄製和晚會演出。
2014年4月,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在釣魚臺國賓館召開,我校京劇團受邀在會議上演出,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的高度讚譽。京劇團同學參加2017全國新年戲曲晚會,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首都群眾一同觀看,喜迎新年到來。新聞聯播報導此次演出,央視一套首播晚會,同學們的演出非常成功。
學校在各項活動中創新性地融入藝術元素,比如課間操引入華爾茲的舞蹈藝術和太極扇的武術藝術,激發了學生體育鍛鍊的積極性,提升莘莘學子精氣神;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鍊習慣,完全實行選修模塊化教學,讓每一位學生熟練掌握一項體育特長;機器人社團參加「BTV科技創新大賽」獲一等獎;單片機社團參加「2018單片機國賽」獲一等獎;航模隊、海模隊參加全國比賽獲得多枚獎牌,模擬飛行社團連續多年榮獲全國冠軍,學校被評為北京市和全國航空特色學校。
課程教學落實核心素養,課堂效率顯著提升。學校打造魅力課堂,魅力課堂由「知識課堂」走向「生命化課堂」,尊重學生自然天性、成長規律,激發學生內在動力,讓學生在激情快樂、趣味幸福中學習成長,從而推動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分享、遷移、總結、系統學習中主動成長、創新發展。魅力課堂是是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生命發展場」。它的核心就是堅持立德樹人,落實核心素養。
學校關注課堂常態,成立由特級教師、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等組成的69人督學團隊,這一團隊縱跨小初高三個學段,橫跨所有學科。所有督學聚焦魅力課堂建設,著力於魅力課堂流程設計、學習活動設計、學習問題設計、學習活動評價、教學語言設計等五個方面,通過聽、評、看,進行教育會診,研究學生、研究方法。立足課堂教學,匯聚反思18個核心問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提升教師的研究力;為了實現全校有計劃、有步驟、高效、聯動地開展督學工作,為進一步紮實推進魅力課堂奠定紮實基礎。近三年來,學校教師已在區、市、國家級以上報刊雜誌發表魅力課堂研究論文200餘篇,課程教學落實核心素養,培養了一大批魅力教師和魅力學生。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特長,北實人積極致力於幼、小、初、高一體化的校本課程建設,教師的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效。近五年來,我校在《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教育家》《北京教育》《北京晨報》《北京晚報》《現代教育報》以及各級各類報刊發表了300多篇有關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文章,同時還開展了熊希齡人文實驗班、科學實驗班、醫學科學實驗班、1+3實驗班的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目前,我校的校本研究課題達到300餘個,開發的校本課程達到200多門,研發的校本教材已達到160餘冊,涵蓋了11大領域。校本課程讓孩子走進大千世界,深受學生歡迎。我校還獨立承擔教育部幼小中一體化實驗課題研究等10項國家級課題,承擔市級課題10多項、區級課題30餘項以及校本課題80多項,學校的校本課程先後多次獲得區、市、全國一等獎。近幾年來,我校每年成為海澱區提交科研論文和獲獎數量兩個「最多"的學校,成為區級課題立項最多的學校。
學校還有38位教師承擔了教育部新疆、西藏內地高中預科班教材的編寫任務,成功編寫出25本國家教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並獲得全國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本套國家教材的編寫,既是一種擔當,也是一次挑戰,還是一個機遇,既填補了新疆、西藏內地高中預科班沒有教材的問題,也為民族穩定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教育保障,還充分展示出北實教師的敬業和探索精神。學校在一體化教科研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校先後被評為「海澱區教育科研先進學校」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全國科研興教先進單位」「國家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試驗項目學校」,這充分彰顯了我校課程科研的優勢,也為我校實施魅力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百年陽光雨露 中國魅力學校
近五年來,學校相繼被評為 「京城最具加工能力領軍中學」「北京市身邊好學校」「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科研興校先進單位」「中國好老師行動計劃基地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學校」「北京市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中國魅力學校」「京城教改創新領軍中學」「京城最具幸福感領軍小學」「特色發展最具影響力學校」「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國家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 ——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試驗項目學校」「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學校」「中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實驗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市健康促進校」「北京市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北京市創建學習型學校先進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先進單位」「北京市紅旗團委」「北京市學習型社會中『友善用腦的研究和實驗』實驗學校」「中英發展計劃合作項目實驗學校」「北京市高中課程改革樣本校」「海澱區示範性普通高中」「海澱區文明單位」「海澱區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海澱區創建學習型組織示範單位」「海澱區教育系統黨建創新示範項目單位等。
特別是2019年以來,在全體北實人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下,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魅力教育在市區乃至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人民政協報》《現代教育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人民教育》《教育家》《中華英才》等中央和北京市主流媒體數十次報導北實魅力教育的系列成果,學校教師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報刊雜誌發表魅力課程和魅力課堂研究論文300餘篇,中國當代教育家叢書《曾軍良與魅力教育》的姊妹篇---《魅力教育的激情與幸福》《魅力教育「疫」無反顧》《魅力教師》《魅力課堂》《魅力物理教學》等一系列魅力教育專著,全面、系統、創造性地論述了魅力教育思想,不斷推進魅力教育改革系列理論思考;學校的教育科研綜合考評排名,位列區市最前列,魅力課程、魅力課堂、魅力教師、魅力學法、魅力學生、魅力活動、魅力環境的系列創新探索取得重大成果,藝術、體育、科技、學科特長培養全面跨越,今年這屆疫情下的高考和中考,交出了一份屬於自己最高水準的答卷,實現了素質教育與升學教育的完美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讓每一個北實學子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傑出」,實現了素質教育與升學教育的完美結合,既對每一個孩子的今天負責,又為每個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學校的辦學成就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魅力教育品牌已經形成,開啟了學校發展的新時代。
「百年風雨報國路,逐夢揚帆再啟航」,杏壇桃李十年樹,社會染缸百載才。新百年,北實人要以愛國奮鬥、建功立業的卓越作為,書寫一份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新北實答卷」,給孩子最適合的教育,創造中國基礎教育的普適新品牌,辦「孩子嚮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的國際名校,不斷地詮釋著學校精神的深邃內核和不懈追求,自信地抒發著百年名校跨越時空的恢弘氣度和浩然襟懷,從容地書寫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民服務的嶄新華章!
作者 | 周清華